学会自我监控,落实自主学习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385 日期:2023-12-05 来源:论文网
美国未来学家阿布文.托夫#21202;曾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19981;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30340;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每个现#20195;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目前,#25105;国的基础教育正在#36827;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学习方#24335;核心就是自主学习#12289;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提倡素质#25945;育就必须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20064;的能力,而课堂教#23398;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37027;么,怎样结合学科教学在课堂教#23398;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65311;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作了#19968;些初浅的尝试,认为“自己#39044;习、自提问题、自读为主”是学#29983;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是在语文教学#2001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1019;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25163;段。为了在课堂教学中#25226;“自己预习、自提问题#12289;自读为主”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65292;必须有学生自我监#25511;作保障,否则学生“#33258;主学习”就是一句空话,阅#35835;教学的效果就不会提#39640;。我们在传统的课堂上看到的#37117;是教师要求学生怎样做#65292;这是外部监控。这种监控忽视#20102;学生主观能动性即主体#24615;的发挥,因此我们提出要#8220;自我监控”。自我监控#26159;元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20803;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美#22269;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元#35748;知包括三部分:(1)元认知#35782;;(2)元认知体验;(3)元认#30693;监控;元认知的核心是元认知#30417;控。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27963;动并不仅仅是对学#20064;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31243;,而且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31215;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12290;它表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24615;、主动性、自觉性#12289;责任感和自信心。#25152;以培养学生元认知#33021;力是保证学生更好地自主#23398;习的关键。
  一、自己预习
  预习 ,是#22521;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24452;,学生通过经常性#30340;预习,进行独立思考,慢#24930;就能养成预习的习惯,并从中摸索#21040;自学的方法。
  #39044;习是阅读教学的开始。首#20808;要给学生提出预习要求,然后#25945;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还要#35753;学生了解预习范围(#30475;课文正文前的“预习”;看课#21518;“思考.练习”题#65307;看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12290;
  我们要求高年级预习放在#35838;前进行,中年级在课上进#34892;,低年级在课上在教师引导下作#27973;显的预习。
  怎样使#39044;习真正成为学生自觉的行#20026;呢?还应有自我监控#30340;过程。自我提问是元认知监#25511;的常用方法,在预习中让学生按照#33258;我提问单提醒自己。
  1.我学会了课#25991;中生字新词了吗?用上了哪些#29702;解词语的方法?
  2.我试着给文章分段了#21527;?了解主要内容了吗?
  3.我画出了文中的重点词、句#12289;段了吗?
  4.#25105;画出了不懂的词、句、段了吗?#25105;从课题中提出问题读书了吗?#25105;把提出的问题(不#25026;的地方)努力地尝试#35299;决了吗?我是不是把不懂的#22320;方给落下了?
  5.我把预习范围预习#20840;了吗?
  二、自提问题
  自提问题#26159;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24320;端。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20070;中自己发现问题、#25552;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在预习中提出#38382;题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航标灯,能#36991;免教学的盲目性。对学生读懂的#37096;分教师坚决不讲;对于#30097;难部分教师要疏导性地讲,不要详#32454;地讲解。
  要想自#24049;提出问题并非易事,非老老实实#12289;认认真真地读书不可。#25945;师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26041;法:
  1.从#38899;、形、义提问。
  2.#25235;住关键语句在难点和重点处提问。
  3.联系上下文#22312;课文空白平淡处提#38382;。
  4.由人物的言#34892;动作去推测人物内心提问。
  5.抓住反常现象及#30683;盾之处提问。
  6.从课#25991;题目或结尾处提问。
  7.联系生活#23454;际或有关知识提问。
  8.从文章写作特#28857;或比较优劣处提问。
  ……
  学习《跳水》一课时#65292;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1)#35838;文题目叫《跳水》,写谁跳水#65311;在哪里跳水?为什么要跳#27700;?结果怎样?(2)什#20040;是“甲板”、“桅杆”?#65288;3)“放肆”是什么#24847;思?猴子为什么放肆起来?(4)“哭笑不得”“眼巴巴”是什#20040;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5#65289;孩子为什么非要拿到那顶不值钱的#24125;子?((6)“失足”是#20160;么意思?为什么孩子在#27178;木上难以转身?(7)船#38271;用枪威逼孩子跳水是#19981;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最佳办法#65311;(8)“40秒钟”的时间很#30701;,为什么大家觉得太长了?(9)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25163;、孩子分别会说些#20160;么?(10)课文为什么#35201;用“跳水”作题目?(1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20250;?
  “自己预习,自提#38382;题、”的教学过程如下:
  (#19968;)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有预#20064;,检查交流预习就应是阅读#25945;学的一个环节,教#23398;就应该以检查交流预习情况作为#24320;始。“请同学们汇报#12289;交流一下你在预习 中都学会了哪些知识#65292;读懂了哪些内容?”
  #36825;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同学#20043;间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达#21040;全面提高的目的。为了落实这#20010;环节,我们依据“新课标”#30340;要求(听、说)和#21512;作学习为指导,制定了汇报交#27969;自己意见和看法及怎样听#21035;人汇报的做法。怎样汇报自己#30340;学习体会呢?(1)汇报交流#30340;内容要讲清楚。(2)要说明自己#23398;会读懂的知识在什#20040;地方,具体到哪个自然段,第几句#35805;。作以上两条要求的目的#26159;让其他同学知道你在汇报什么,#30693;道你汇报的内容在课文的什么位置#65292;准备评议吸收,或作补充。(3#65289;汇报的同学要充分展示自#24049;的学习成果。(4)汇报时要#35878;虚,说话要有条理性,让同学们能#21548;懂你的发言。因而在汇报交流发#35328;前想好要说的话,或拟一个#21457;言提纲。作这一条#35201;求的主要目的是让#21457;言同学充分准备,训#32451;自己说的能力。怎样听别人的#27719;报呢?(1)聚精会神地听#21457;言,认真地思考。(2)要从中学#20064;自己不懂的知识和不懂的内#23481;,准备好自己要补充#30340;意见。(3)听发言时要#26377;礼貌,不打断别人说话。#20197;上三条是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因#20026;听是人们获取信息#30340;重要途径。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作这#26679;引导性的提问:(1)#20320;在汇报学习收获时怎样说别的同学#25165;能听得清楚、明白,从中学习到你#21578;诉他的知识?或你怎样汇#25253;才能展示出你经过努力所获得#30340;学习成果?(2)#21035;人发言时你应该怎样做?
  (二)自提问题,#24402;纳整理
  学生在预习中#33021;读懂一些内容和学会一些知识这#26159;自然的,但是同时也会有一些知识#19981;了解、弄不懂,这也是意料之#20013;的事。所以在学生汇报交#27969;了预习收获后,还要让学生提出#19981;懂的问题和不懂的知识,这#20063;是必然的。学习《跳水》一#25991;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那么,怎#26679;来解决这些问题呢?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1.在学生汇#25253;交流学习结果后,分小班进行学#20064;。按学习能力情况分层组建小班#65292;分层要求。4—6#20154;为一个小班,每一个小班的小#29677;长由成员轮流担任,#23398;习能力强的小班与学习能力差的小#29677;结对,开展学习交流#12290;要想让小班学习真正#26377;效运转起来,不走#24418;式,就必须让学生遵守一些活#21160;规则。因为社会学把#35838;堂教学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8221;,说到底课堂教学就是使#23398;生社会化的过程。(1#65289;小班活动时,每个人必须#32858;精会神地听同学发言,边听边思考#12290;(2)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65292;勇于表现自己,谦逊有#31036;貌。(3)进行公#24179;竞争,友好的合作,轮流在结#23545;小班或大班交流。(4)小#29677;成员之间要平等互助,共同#36827;步。教师在组织小班活#21160;时首先提示学生:在小班活动#20013;你应该怎样做?提醒学生自我#30417;控自己的活动过程。对于#23398;生提出的问题,能在本小班里#35299;决的就在小班同学之间互#30456;解决,本小班不能解决的,#21487;与结对小班共同探究,若#20173;不能解决或有争议的#38382;题则由小班长整理记好笔记,准#22791;在全班提出来请求其它小班#30340;同学或教师帮助解决。#22312;小班学习时要注意:#26377;些问题自己认真读书#23601;能解决的就自己解#20915;,小班里能努力解决的问题#23601;不要拿到全班来讨论,#19981;能有等、靠的依赖思想#65292;也不能让这种不利于刻苦学习的#25042;惰思想滋生,鼓励学生#25552;出的问题应是有价值的、#26377;创造性的。
  2.教师将学生在大#29677;提出来的问题分类处理,梳理出#26412;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首先教师#21487;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为两类。第#19968;类问题是有关字词学习、内#23481;理解方面的:如,(1) “甲板”“桅杆”#8220;放肆 ”“哭笑不得#8221;“眼巴巴”“失足”各#26159;什么意思?(2)猴子为什么#25918;肆起来?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65311;还有根据课题、课文中概括性#24378;的中心词语或重点段提#20986;的问题。第二类问题是关乎文章#20013;心、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22914;,(1)孩子为什么#38750;要拿到那顶不值钱的帽#23376;?(2)为什么孩子在横#26408;上难以转身?(3)#33337;长用枪威逼孩子跳水是不是目前唯#19968;可行的最佳办法?(4)#8220;40秒钟”时间很#30701;,为什么大家觉得太长了#65311;(5)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25163;、孩子分别会说些什么?(6)课文为什么要用“跳水”作#39064;目?(7)读了这个故事,你有#20160;么体会?解决问题的依据是课文#30340;重点训练项目,九#24180;义务教材六年制第十册语文第三#21333;元的读写训练项目是:“#38405;读要有自己的见解”,#23601;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理#35299;和感受,学生一边阅#35835;一边联系上下文、联系#29983;活实际独立思考,从内容中体会#25991;章的思想,体会为什么写这些内#23481;,大胆发表自己的见#35299;,互相交流,互相启发#12290;一类问题当时就处理#35299;决。学生在学习《跳水》#20013;提出的(1)(2)(3)(4#65289;问题就可以让各组之间互相解#20915;。学生提的二类问题教师要系统#25972;理归纳存下来等到#28145;入理解课文时解决,如(5)(6)(7)(8)(9#65289;(10)(11)等问题。教师#25226;存下的问题整理后写在小黑板#19978;。黑板的板书分两部#20998;:一部分是学生在汇报#20132;流预习时,或学生提问时,教#24072;要随机把表现出文#31456;脉络的词语或句子板书#22312;黑板的左边。强调一点#65292;不是为了板书而硬要学生回答某些#38382;题,板书不是为了点缀课#22530;,是为学生理解课文服务#30340;。另一部分是存下的#20108;类问题,在存问题时,#25945;师要有归类整理的能力。#20855;体做法有:“捏”#65292;即把散的问题捏在一起,综#21512;起来;“贴”,即把学生#25552;的离大问题较远的#38382;题,拿来放在大问题上;“辨”,#21363;辨别学生提的问题#65292;是不是一个问题多种说法。板书如#19979;:
  跳 水
  
  #27700;手逗猴子(发生) ┇ 拿帽#65311; (5)问#39064;
  猴#23376;戏孩子 (发展) ┋ 转身? #65288;6)问题
  孩子#36861;猴子 (高潮) ┋ 跳水?(7#65289;(9)(10)(11)问题
  跳水 #33073;险 (结果) ┋ 40秒? (8)问题
  三、#33258;读为主
  #23398;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33258;己读书解决,这实质上是唤#37266;学生由于传统教学失去的主体#24615;意识。自读为主需要#25945;师帮扶,首先教给自读#30340;方法(自读提问单),要#32463;常性地训练。其次,要给学生充#20998;的自读时间来保障自读顺利进行#12290;第三,要以小班合作学#20064;和班级范围的学习交#27969;的形式分两步展开自读。这个环#33410;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24819;内容。具体的教学过程是: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25552;问:通过上节课的#23398;习,你读懂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19981;懂?提出来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3.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35748;真阅读有关段落,批注自己的理解#12290;先在小班进行研讨,然后#22312;全班进行研讨。(1)孩子为什么#38750;要拿回那顶不值钱的帽子?(2#65289;为什么孩子拿到帽子难#20197;转身?(3)船长命令孩子跳#27700;是不是当时条件下唯一可行#30340;最佳办法?(4)40秒钟时间#24456;短,为什么大家觉#24471;时间很长?思考第一个问题要抓#20303;“哭笑不得”“眼巴巴”等词以及#27700;手和猴子的表现来理#35299;孩子的尴尬处境:猴子的戏#24324;,水手的嘲笑,伤#20102;孩子的自尊心。在#25945;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理解追问:#23401;子会怎么想?引导学生想象#35828;话,从而体会孩子为挽回面子,未#32771;虑后果,不顾一切爬上桅杆去追#29492;子。思考第二个问题时,教师要#24341;导学生通过读文、看图、想象,#20307;会孩子当时的危险#22788;境,想象当时是怎#26679;的场面,体会为什么难以转身?#35774;想有什么办法能既快#21448;安全地救下孩子?(第#19977;问)再通过辩论理解#33337;长的沉着冷静,机智果断#12290;
  3.通过这一#35757;练可以把分析方法概括总结成提#38382;单:
  (1)在分析人物时,我抓到了#20154;物的言行,心理描写的句子了#21527;?
  (2)#25105;想了是在什么情况下有这样#30340;言行的吗?
  #65288;3)我深入分析了为#20160;么会有这样的言行的吗?
  (4)我有感情地读#35838;文了吗?用心体会了#21527;?展开想象了吗?
  #29992;以上提问单也叫学习方法去提#31034;学习,这样学生在自#35835;时就不会流于形式或只#20572;留在内容或故事情节上,就会#33258;觉地对文章的思想有深#20837;的感悟。
  在“#33258;读为主”中完成了深入理#35299;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19981;算完全读懂课文,还要引导#23398;生学习课文 的表达特点,积累语言,运用#35821;言,以此来发展学生的语言。为#20102;使这一环节得到 扎#25166;实实的训练,特制定如下提问单:
  (1)我#29702;解了本单元的训练项目#20102;吗?
  (2)我学习到#21738;些写作方法,从中学到了作者#21738;些观察、表达方法#65311;我写小练笔了吗?
  (3)我背#35829;了精彩语段了吗?
  (4)我#20570;了读书笔记了吗?(如记下精#24425;的语段、写作方法、自己的读#20070;感受等。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