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381 日期:2023-12-05 来源:论文网
作文教学是语#25991;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26159;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35201;阵地。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的现#29366;却不容乐观,在语文教学中最薄#24369;的环节仍然是作文教学。教#24072;在作文教学中投入的精#21147;最大,但对提高学生#20316;文实际水平的帮助却不#22823;。学生作文中照搬照抄的#29616;象严重,更为严重的#26159;许多学生对作文越来越缺#20047;兴趣,甚至对作文#20135;生了厌倦感。这些现象#19981;能不令人担忧。在当#21069;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前提下,如果#25105;们在作文这一最能体现学生创新#33021;力的教育环节中出现些许偏差#65292;那将是遗害无穷。因此,深入探讨#20316;文教学的观念和方法#65292;以期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24615;,使作文教学提升到一个契#21512;当前创新教育思想的新的高#24230;,无疑应是语文教学中的当#21153;之急。
一、更新作文教#23398;观念,明确作文教学目标
  当前作文教#23398;存在着观念陈旧、认#35782;模糊、目标不明确的问题。#19981;少老师对作文教学的#23398;科性质认识不够全面#65292;在作文教学中偏重于作文知识#30340;传授、写作技巧的讲解,作文训#32451;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教#24072;煞费苦心地出题,学生绞尽脑#27713;地写作,师生双方都感到头昏#33041;胀,苦不堪言。
  语文教学大#32434;明确指出,作文教学的#30446;的是要通过训练,培养学生#27491;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20070;面表达能力。作文教学的过程#26159;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培#20859;学生兴趣、意志、情感等非#26234;力因素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素#36136;全面提高的过程。因此,只有#27491;确理解作文教学的学科性质,明#30830;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21153;,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24565;。
  以往的作文教学#65292;急功近利现象较为普遍,#21482;注重短期效益,这种短视的教#23398;思想,必须彻底加以扭转。#35299;决作文教学的观念问#39064;,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35201;一个过程广大语文教师#35201;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步树立起#22823;作文教学观。写作教#23398;目标要由为了应付考试转向为#25552;高学生的素质,写作教学内容要#30001;封闭型转向为开放型。写作方#21521;要由个人抒写感情转向为服#21153;社会发展,写作源泉要由单一的#20070;本资料转向生动丰富的生活。
二、#28608;发学生作文兴趣,#40723;励学生写好作文
  当前,作文教学训#32451;形式比较单一,不少学生写#20316;兴趣不浓,甚至照抄照搬现#35937;非常严重。学生写作兴趣有随着年#32423;的升高而逐渐减弱的趋#21183;。
  兴趣是最#22909;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38376;功课的前提条件和无#24418;动力。学生学习兴#36259;不是自身固有的,也不是从#22825;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老师一点一#28404;地加以培养才逐渐产生的。分折学#29983;写作兴趣随年级升#39640;而弱化的原因可以发现#65292;其一,作文教学训#32451;缺乏计划性是重要#30340;原因之一。多数学校的作文教学是#36319;着升学考试指挥棒转,考什么练什#20040;,没有一定的原则。其#20108;,作文题目陈旧,远离学#29983;生活实际也是重要原因#20043;一。由于教材多年一贯制,同#26679;的作文题目使用了几#20195;人,题目老套。其三,教学形式#33853;后单一也是学生兴趣减退的原因#20043;一。多年来,教师上作文课都是一#25903;粉笔打天下,教师在校园里教作#25991;,学生禁锢在教室里写作文#12290;
#12288; 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65292;融作文教学于生动#26377;趣的活动之中,根据不同的文体,#37319;用不同的形式,多角度#12289;多层次地进行训练,使学#29983;在写作过程中激发热情,生发灵感#12290;教师要努力保护和#22521;养学生作文兴趣,鼓#21169;学生求异发散思维,写出别具#19968;格的文章。
三、打破学生心理定势#65292;鼓励学生作文创新
#12288; 教师教给学生作文格式#21644;技巧本来是非常有益的,但#23398;生作文往往因此容易形成一种定型#24605;维,千篇一律,即模式化#20316;文,缺乏新颖性和独创#24615;。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37325;打破这种作文心理定势,久而久#20043;,学生的创作思维#23601;会严重停滞。这时思维#30340;惰性就会乘虚而入,最#21518;导致创新思维的枯竭。
  #25945;师要向学生申明利害,帮助学#29983;树立正确的作文观,#35201;广开言路,鼓励学生说真话,写#30495;文,甚至可以在初级阶段暂以说真#35805;为最高标准,以使#23398;生排除顾虑,突破不良习惯#30340;思维的束缚。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36880;渐由放到收,由自#30001;走向探求规律。教师要引入传统作#25991;教学中多看多想多#20889;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自#35273;扎实地训练作文基本功。在练好#22522;本功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开掘#21019;新思维,鼓励学生创作作文#12290;只有这样逐步训练,才能使学生#25197;转模式化的作文倾#21521;。
四、完善作文教学过程,突出#23398;生作文主体作用
  教#24072;对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20027;体作用认识不足,作前#25351;导与作后批改都由老师大包大#25597;,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12290;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却#19981;管不问,实际上是一#31181;放任自流。因为学生主体作用#30340;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指导,#21482;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65292;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充#20998;体现。这两个方面要协#35843;运行。作文教学过#31243;与其他学科教学一#26679;,是一种具有主体#24615;的教学过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25381;状态,直接影响到#25945;学效果。不认识这一点#65292;作文教学就不可能#25171;破陈规定格,就不可能走出“#39640;能低效”的怪圈。教师要引导学#29983;自己观察事物,体#39564;生活,提炼主题,#35201;适当地启发点拨学生写作,要#24341;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评改,组#32455;学生自己修改、相互修#25913;、集体修改。要指导#23398;生进行写作后记的练习。#19981;让学生参与修改过程,就无#27861;使作文讲评中的理论转化为实践能#21147;,就等于没有完成作文教学过程。#36716;贴于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20013;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作文#35780;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并着#37325;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24049;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21147;。教师要改变传统作文#25945;学中的精讲细改的方#27861;,大胆采用不同的评改#26041;式,使学生作文主#20307;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25928;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21644;鉴赏能力。
  为了保证学生作文#25234;写真情实意,积极#21019;新,教学中除了注重运用一般教学#21407;则外还要特别注重运用以下原则#12290;
 #12288;第一是情感为上原则
  #20197;学生情感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65292;教师不再是作文教学的主宰者,#32780;应该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反应#32773;,这就要求教师,一是培#20859;学生对大自然、对生#27963;的感受力。中学生活动的天地大多#26159;学校和家庭,这大大#38480;制了学生的感知范围,#35201;想让学生写出或写好#26377;真情实感的文章,#24517;须使他们有大量感知了的#20107;物在头脑中留下众#22810;的表象。所以必须在创造条件丰#23500;学生生活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23545;大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12290;二是要出一些开放型的作文题目#12290;例如,给出一个范围(不定题目)#6529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题#30446;进行写作;教师给一个“母题”#65292;如《马》,学生可以据此确定#19968;个有关“子题”写作,如《马的说#26126;》、《马的故事》、《马的#26500;造》或《马的贡献》等。
  第二#26159;目标自定原则
  要允许学生在自身实际情#20917;的基础上“自定”所要达到的写作#30446;标,诸如文体、材料选择、#34920;达手法运用、表达技巧的借鉴#31561;方面,不搞统一要求#65292;也不提统一标准。一般地说学生“#33258;定”的目标总是较#20999;合他们的实际水平,而且正因为是#8220;自定”的,若目标含有一定的#25361;战性,会极大地激发他们#30340;自觉性、征服心和自信心#12290;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一是#21487;让学生变换题目写。#23545;于同一事件,学生从不同角度#65292;拟出不同的题目进#34892;写作。如“登山”,可按中心、#26102;间、人物、事件、感#21463;等方面进行写作。二#26159;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写。从多#35282;度认识和表达,如“校园”,#21487;写校园的景色宜人#12289;过去的校园、未来的校园、校园#20013;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老师#30340;辛勤劳动等。三是可让学生#36816;用不同的技巧写。可按#39034;序写,也可用倒序写;可先总后分#20063;可先分后总等。四是对课文进#34892;补写、续写等。
  第三是过程开放原则
 #12288;在写作过程中允许学生自己完#25104;,也可自由讨论;可#20197;一次性定稿,也可一人写多篇。总#20043;,只要学生在“写”,教#24072;对“写”的方式、过程尽可能#19981;加干预。只要学生“写”的目#26631;达到了,手段由学生自由选择。#36825;一原则下具体的做法#26377;:一是让学生建立#33258;由的创作交流组织。如笔#21451;。写作小组:每4人为一组,可#22312;课外就某个社会现象、自#28982;现象开展调查、实#39564;、查阅图书,然后再写作#12290;“作者——编辑—#8212;读者”群体:组成3人#23567;组,在课后一人任作者,#19968;人任编辑,一人任读#32773;。二是教师要有民主#30340;指导方式,促进学生#22823;胆准确地表达,这就要求教师#35201;鼓励并容忍学生不同的看法和意#35265;。如《一件……的事》,#23398;生一般都从正面写,其#23454;还可从“反面”写,如后#24724;的事、伤心的事、想起来令我#27735;颜的事等等。又有学生写《我的母#26657;》总是写校园如何吸#24341;人,生活如何难忘,其实也可谈令#33258;己伤心的事、令自己生气的事,它#20204;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此#65292;教师应予肯定。
  第四是“因材施评”#21407;则
  在作文评价时,不要使#29992;统一标准(正规考试除外),而应#36827;行弹性的评价指导。就#26159;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指#23548;;不同阶段同一学生的评价#25351;标也不相同;评价指#26631;只求反映学生的进步,而#19981;只求反映水平。教师首#20808;应是学生作文的忠实读#32773;,对学生多加鼓励与批#35780;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同等重要。#35780;价时要恰当评分,分数有“客#35266;评定”和“激发动机”的双重功能#12290;只要是好文章,或#32773;尽管还有某些问题但已很好地达到#26412;次学习目标的文章都可给高分,#29978;至满分。而60—80分的分数,既无鼓励#20316;用,又难以区分学#29983;的写作水平。同时,评语要#20855;体,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21448;知道存在什么问题及怎#26679;修改。例如:传统评语中“写得欠#20855;体”、“层次不清楚”、#19981;如改为“对××我们都#24819;知道得更多,对其再作#19968;些描写好吗?”、“你写了许多#20196;人感兴趣的内容,如能#25353;一定的顺序写,我们#19968;定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你#21487;否试着改改?”等。另外,#35201;与学生共同评赏,对学生作#25991;,每次可选出进步较快的1—2篇让全班学生找其#20013;的优点。学生仔细阅读,发表意见#65292;教师尽可能多吸收学生的意见#12290;
五、正确认#35782;作文教学宏观谋篇的#29305;点,发挥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30340;相互促进作用。
  目#21069;的作文教学缺乏应#26377;的独立性,而总被阅读#25945;学牵着走。作文教学时往#24448;先入后出,先由例文范文开路,再#30001;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情去构思文#31456;,导致“先入”为#20027;,后出从之。学生作#25991;总是拄着拐杖挪步。学生的注意#21147;常常被吸引到优秀作品上#26469;,使学生潜意识地去刻意模仿,其#20316;文主题、重点、思路等统统受到范#25991;的影响,而非学生本人真情所#21019;。这严重局限了学生思维的#29420;立性,影响了作文主体意识#30340;表现。
  阅读教学和作#25991;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两个密切#30456;关又相对独立的部分#12290;阅读教学时,自然得先入后#20986;,先微观后宏观,先#20855;体深入到字、词、句、段、局部手#27861;,然后才能抽象浅出,上升到对篇#30340;总体把握,上升到对文章#20027;题、写作总体特点、反映的生活#12289;表现的感情等的理解#12290;作文教学的顺序正好相反。写作的#21407;理决定了作文来源于作者认识#29983;活、感知生活的思想和情感,#26159;由生活、感情而成文章。写作时#35201;首先从宏观上立足#20110;“篇”,进行整体构思,然后才能#28145;入到对微观方面的细#26015;深酌。完成作文后及时进行评#25913;作文、修改作文,使学生#22522;本把握自己作文的优缺点。然后借#21161;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把握和期#26395;了解改进作文方法的心理#65292;再进行佳作阅读分析。#36825;样做有对照优劣,#26597;找发现不足,明白修改方向的#21151;效。
#12288; 由于阅读教学重视剖#26465;析微,容易使局部#30340;“美景”深入学生#20869;心,导致学生缺乏作文#30340;整体观,下手写作#26102;常常颠倒顺序,一开#22987;即着眼于局部或片段,以切#20837;构思,结果文气不#36798;,思路不通,开头#26159;步履维艰,硬写下去便中#24515;散化、思路紊乱。因此,保持#20316;文教学和阅读教学#26377;相对的距离感,正确认识作文教学#30340;本质特点,才能顺乎写作原理#65292;合乎人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性,#20351;得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真正发挥#20114;相促进的作用。
六、引导学生积累作#25991;素材,确保作文有不竭的#27963;水之源
  “巧妇难为#26080;米之炊”,没有写作素材,再#22909;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31687;。因此,教师常常要#27714;学生专题积累一些典型材料。素#26448;问题在作文教学中也由此更为突出#12290;普遍的现象是:不#23569;学生没有鲜活的材料,写好人好事#23601;是帮人推车、给人让座#20043;类,写社会变化就是起高#27004;、盖大厦之类,阐明事理,就是#21476;有司马迁、今有张海迪、中有陈景#28070;、外有爱迪生诸如#27492;类。这些材料积累陷于狭隘、#21333;一的境地,写出的文#31456;往往雷同,千人一面#65292;缺少现实意义,没有#29616;实针对性。
  古人云:“#25991;章合为时而著”。丰富的材#26009;优秀的文章来自对社会的关#27880;和思考。作文不反映现实也就没有#26032;意,只能是旧事重#25552;,老调重弹。所以,学#29983;越写作文,越没兴趣,#36234;写越怕写,怕自己“理空#35789;穷”。这都是没有关注社会、思考#31038;会带来的后果。
  作文是作者的某种生活、#35748;识和感情的集中体现。古人说#24471;好:“读万卷书,行#19975;里路”。这两句话用在作文#20013;,就是要抓好材料的阅读积#32047;和生活积累两个方面#12290;丰富的材料存在于浩如烟#28023;的书刊之中,鲜活的材料#26356;存在于五彩缤纷的生#27963;之中。教师要引导学#29983;积极开展课外阅读,通过广泛的阅#35835;积累生动的素材。同时还要指导#23398;生走出教室 #65292;观察校园,了解邻里,参观#20225;业,认识社会,感#30693;社会生活,开拓视野,确保#20316;文拥有不竭的活水之源。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