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19977;次全国教育工作会#35758;以后,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最具时#20195;特征的教育主题,也给教学改革指#26126;了新的方向。我国已#32463;加入WTO,教育也将面临新的#32771;验和挑战,培养创新型人#25165;是时代的强烈呼唤#12290;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33258;身必须做名创新型的#25945;师。此文试就如何做名创新#22411;教师谈点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 科学创#26032; 学生主体 民主氛围 思维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力培#20859;具有创新精神、创#26032;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30340;强烈呼唤,是基础教#32946;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江泽民同#24535;指出:创新是一个#27665;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19981;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高速发#23637;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培养民#26063;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21326;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26469;认识。他还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12289;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22320;,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20154;才的摇篮。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25945;育、培养创新型人才#30340;今天,教师如何适应时代#30340;需求,发挥自身优#2118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21147;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迫#20999;课题。只有具有创新精#31070;和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25165;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21019;新能力的学生。要培养创新型的人#25165;,广大教师必须首先是个创新型的#25945;师。笔者在此不揣#27973;陋,试就如何做名创新型的教师#35848;点自己的体会,以#26399;与同仁商榷。
一#12289;创新型的教师要科学看待学生#21019;新,不断增强教师自身的#21019;新能力。
“工#27442;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24072;是教材的直接实施者#65292;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21644;教学艺术以及自身的素质水平#2354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极为#37325;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21019;新能力,教师必须科学看#24453;学生创新,不断增强教师自身的#21019;新能力。
1、教师要对培养#23398;生的创新能力有个科学的认#35782;。创新是人生来具有的一种潜#33021;,对于学生这一特#23450;群体来说,创新主要是#25351;他们能够创造性地解#20915;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够独立#22320;掌握知识,并把所学知识#24212;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30340;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不#26159;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目#21069;好多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26032;能力方面有好多错#35823;的认识。(1)有些教#24072;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创造,是对有#39640;深学问的人而言的,认为#20013;小学生谈不上创新。其实培养学#29983;的创新能力,不一定是要学生去发#26126;创造出什么新东西,学#29983;的创新主要是学习#30340;创新,学生学习中的#21019;新,不是从无到有的发明,只要学#29983;获得知识的过程对#20182;本人来说是独特的、#26032;颖的、有价值的,#23601;是创新。(2)有些教师没有摆正#22521;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基础知识#12289;基本能力的关系。有些教师认#20026;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加重#23398;生学习基础知识、基本能力#30340;负担,同减负精神相矛#30462;。其实不然,培养学生的创#26032;能力是真正落实好减负。培#20859;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轻视和排斥#22522;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没有扎#23454;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创新也就#25104;了空中楼阁;同样没有创新,基础#30693;识也就成了一潭死水#12290;知识本身是不存在#21019;新不创新的,而作为#23398;习知识的主体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却#26377;了是否创新的变化。(3)#26377;些教师忽视了对后进生创新能力#30340;培养,认为创新能力#26159;成绩好的学生的事。#36825;也是错误的,我们既#35201;重视对优秀学生创新#33021;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对后#36827;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全体#23398;生的创新能力都得到发#23637;,我们的教育才是#30495;正的素质教育,也#25165;是真正的创新教育。对于后进#29983;,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爱#21644;信心。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33021;力,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勇#27668;,激发他们的创新的#27442;望和信心。
2、教师要积极从事#25945;科研,带头创新,不#26029;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一个创#26032;型的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学习和研究#65292;不断追逐学科技术发展的前沿,及#26102;了解和掌握自己所授学科及相#20851;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65292;要重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35201;投身于教科研活动中去实践和锻#28860;,使自己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65292;在教育教学领域内自由探索,#33258;由创造。
教师带头创#26032;就是教师自身必须#22312;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25903;配下积极开展创新实践#12290;因为教师的创新对学生来说最具#20307;的、最可感的、最好的示#33539;。只有在教师不断创新#30340;精神影响和带动下,才能#22521;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1644;创新精神①。同时也只有具有较高#21019;新能力的教师才能了解创新能力#24418;成的规律,才能更有效地将#30693;识传授和开发创新思维#30456;结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23398;生。教师的创新包括教学方法、#25945;学组织、教学手段和#25945;学形式各方面,如果教#24072;满足固守已有的知识水平和#35266;念,以不变应万变,那是断不可#22521;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36328;世纪人才的。
二、创新型的教#24072;要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26684;局和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29983;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格局#21644;模式。
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24072;,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30340;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21147;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21542;得到加强,应更多#22320;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诺贝#23572;获得者杨振宁教授针对中国教育的#26102;弊,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25945;育基本是教师教、学生记#30340;模式,这种模式如果#19981;改变,再过三十年也很难获得诺贝#23572;奖。因此创新型的教#24072;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教学思想上#25682;弃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26641;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24605;想。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32946;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36879;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65292;变知识积累第一、#33021;力培养第二为能力培养第一、#30693;识积累第二。
2、变封闭的课#22530;教学为开放的课堂教学。开#25918;的课堂教学形式,组织者#21487;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22320;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20250;。创新型的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20027;,辅之以与教材有关的生#27963;材料,既激发学生的学#20064;兴趣,又指导他们观察生活#12289;认识社会。开放型的教学手段不再#26159;“教师一张嘴,从头讲#21040;尾”,而是借助于现代的多#23186;体教学手段,使课#22530;教学实现由平面向立体#12289;单向向多向的转变,既开阔学生的#35270;野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20026;培养学生的创新能#21147;提供广阔的天地。
3、#21464;阻碍和压抑学生创新能#21147;的教条式、灌注式、他主式等教学#26041;式为自然引导式、提问讨论式#12289;自主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受#20256;统的教育观念影响,有些教师认为#23398;生的头脑是容器,教师#21482;要把知识灌输进去即可#65292;在此影响下,变成教师教#12289;学生记,教师传授什么#65292;学生就接受什么,学生的学习完#20840;受制于教师的教。教学中重照#25991;理解轻怀疑求新,重逻辑思维轻#21457;散思维,重教师的#20027;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65292;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33021;、唯书唯上,动手能力和#23454;践能力较差,缺乏求新求异求#23454;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35201;摒弃这些传统的教育教#23398;方式,采用已被实践证明了能有利#20110;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自然引导#24335;、提问讨论式、自主探#31350;式等教学方式。
自然引导式#25945;学的实质和基本作#29992;在于充分发展学生独立自主#30340;品格,进而使学生成为真#27491;的创造主体。这种教学方法不是拐#24367;抹角地迫使学生接#21463;既定的现有的结论,而是教#24072;和学生一道去探索未知的东西。教#24072;帮助学生产生思想#65292;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24615;,使学生为所获取的每一点知识#20184;出足够的创造性劳动。
提问讨论式是由教#24072;直接提出有意义的问题#25110;来自于学生的问题,激#21457;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29983;的批判性思维能力#21644;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抓#20303;学生已知与未知间#30340;内在联系,从学生的能力出发#20419;使其创造性地解决#38382;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21147;。
#33258;主探究法的实质和基本作用在于#22521;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38382;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亦#21363;创造力。它主张在教学中把引导#23398;生发现问题始终作#20026;教学的一个首要环节。它不#26159;通过传授知识来消灭问题,#32780;是通过传授知识来#24341;发更多的问题,从而使学#29983;始终存在着众多的未知领#22495;,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24773;,使他们走上创新之路。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三、创新型的教师要为#23398;生营造适合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学#20064;氛围
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35828;:“我们要促进创#36896;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26377;奖赏的环境,已便使之在其中繁荣#21457;展。”课堂是教师实#26045;创新教学的主战场,是启发培养#23398;生创新意识、创新能#21147;的重要场所。只有营#36896;适合培养创新能力#30340;课堂学习氛围,才能#35753;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点燃思维的#28779;花,弘扬独特的个性,展露创新#30340;潜能,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33021;力的人才。这个课堂教学的特征#26159;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敢于争#35770;、弘扬个性、富有#21019;见。
1、#25945;师在教学中要把爱心和微#31505;带入课堂。教师要给学生以微笑、#20449;任和期待,切不可板面#23380;说教,给学生畏惧感,从而抑#21046;学生的创新欲望。著名#30340;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25105;们:你的微笑和期待会给对#26041;一种信念,会帮助他挖#25496;无限的潜能,唤起他对#32654;的不懈追求。创新也是如此#12290;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只有充#28385;爱心、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才#33021;使学生最有效地学习,也才#33021;最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和创#36896;力的发展。
2、教师在教学中要#28909;爱创造型的学生。一般#35828;来,没有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29983;成为发明家的,但不一定都#21916;欢创造型的学生。德国心理学#23478;戈特弗里德amp;#8226;海纳特指出#65306;创造型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是#19981;太受欢迎的,他们#30340;行为不合群,也不友#22909;,而且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也#24456;少。据托伦斯研究#65306;创造力高的儿童多数具有#39037;皮淘气、放任自流、#25152;作所为不合群、时#36870;常规、处事固执、#36739;幽默等性格特征。高创造力儿童#30340;这些特征,都是我们许多教#24072;所不能容忍的。好#22810;教师喜欢规规矩矩、百依百顺、照#25105;的葫芦画瓢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23398;中要转变观念,热爱创造型的学#29983;。
3#12289;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倡民主化的#25945;学风格。综观目前教学状况#65292;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26435;威,重师道尊严,轻学生学习主体#30340;不民主现象仍屡见不鲜,严重阻碍#20102;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22521;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35838;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36879;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民#20027;思想和民主精神,提高学#29983;民主参与的自觉性#21644;主动性。只有民主化的教学,#25165;能促进学生主体主动#27963;泼、自由生动的发展。反之,专制#22411;的教学会扼杀学生创新思维#30340;萌芽,使学生失去进一步探索的兴#36259;和动力。
四、创新型#30340;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29983;的学习主体作用
所谓创新#65292;总是与主体性、自#35273;性联系在一起的,没#26377;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不可能#26377;创新,主体性和自觉性是创新#30340;基础 #12290;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22788;理好教师的主导作#29992;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65292;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主体作#29992;。
1、教学中要给学生积极的评#20215;,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1644;创新兴趣。在心灵#28145;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8212;—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32773;、探索者(前苏联 苏霍姆林斯#22522;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32463;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29983;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20859;。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在#35838;堂活动中的闪光点#65292;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心理学家#21578;诉我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对激发学#29983;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25928;果很有必要。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20013;,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20013;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22806;的问题时,有些教#24072;会不自觉地扼杀学生的创#36896;性。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21518;,只有当学生的回答跟自己准#22791;好的答案完全吻合才给予肯#23450;和表扬。这些都不利于激发#2164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12290;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38590;。发现问题,大胆怀疑,#23547;根就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21019;新型人才的重要品格。#24052;甫洛夫指出:怀疑是发现问题的#35774;想,是探索的动力#65292;是创新的前提。爱因斯坦#20063;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35299;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22823;胆怀疑,寻根究底是创造的开端,#20063;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26684;。北京语文特级教师#23425;鸿彬向学生提出学习语文“三#12289;三、三原则”,三不迷信:不#36855;信古人,不迷信名家#65292;不迷信教师;三欢迎:欢迎上课随#26102;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30340;意见,欢迎发表与教师#19981;同的意见;三允许:允许#20986;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21516;的意见。他的这“三、三、三原#21017;”正集中体现了一种“#24576;疑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23398;生提出的问题那怕是幼稚#21487;笑的,也不能简单地加以否#23450;和讽刺挖苦,而要#27491;确引导,耐心解答#65292;使学生思想中产生的微弱即逝的求#30693;火花得到燃烧发展。
3、真正把时间#36824;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26159;创新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独特#30340;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36807;独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够解决#30340;,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后都#24212;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26102;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有些#25945;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37319;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35838;上完全剥夺了学生思考#30340;时间,课后又布置#22823;量的作业进行机械式的重#22797;式的训练,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20064;、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时间。课#22530;教学中教师要变多讲为少#35762;,能不讲的尽量不讲,#3004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23398;习,独立思考,使学#29983;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22320;自主学习。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21169;学生大胆动手。巴甫洛夫说过:#20320;要对某个专题有兴趣,#37027;就劳你的驾,从头到尾#65292;自己动手。陶行知先#29983;也说过:人生两个宝,#21452;手和大脑手和脑一块干,是#21019;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25945;育的目的。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22806;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动#25163;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培#20859;学生创新能力的重#35201;途径。教师要利用所#25945;学科的特点,鼓励和#22521;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如语文教#23398;中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自#21150;手抄报、编演课本剧等活#21160;,物理教学中开展小#23454;验、小制作活动。这样不仅#28145;化了所学的知识,拓宽了#23398;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极#22823;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意#35782;,发展了学生的思维#33021;力和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
五、创新#22411;的教师既要注重对学#29983;求同思维的培养,同时也要#27880;重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创造#21147;较高的人兼有求同思维#21644;求异思维两种能力。求同思维是#25351;朝着同一方向进行思维求得答案,#23427;只要求找到正确的答案#21363;可,而求异思维是指思维#19981;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向着多#26041;面发展,找出合适的答案#24840;多愈好,求异思维包括想象、创造#12289;启发和猜测等诸方面,它更有利#20110;训练和培养创造能力。
#21019;造活动的全过程需经过#27714;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多次循环才#33021;完成。而传统的教学只注#37325;于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好多#25945;师常用唯一的标准答案来#32422;束学生,使学生走向教师#22280;定好的标准答案之中,#19981;同程度地忽略了对学生求#24322;思维的培养。一个创造型的人必须#21892;于求异思维,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27714;同思维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对#23398;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着重培#20859;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特性、灵活#24615;,鼓励学生自由思考,不落俗套#12290;
加强对学生#24819;象能力的培养。爱#22240;斯坦曾说过:“想象力#27604;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26159;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19990;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进步,并#19988;是知识的源泉。”#21487;以说想象是发明创造的桥梁,没#26377;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39035;善于想象,因此教师#22312;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想#35937;能力的培养。
联合#22269;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说:#20154;们愈益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35782;的一切创造潜能解放出来。同#26102;还警告说:教育是有着#24320;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31934;神这样双重的力量。我国#24050;经加入WTO,我#20204;急需一大批适应21世纪经#27982;、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31070;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20859;这样的人才,我们#24191;大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35201;使命。因此,时代呼唤创新型的#25945;师,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站在时代#30340;高度,增强自身的民族责任#24863;,争做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30340;教育工作者。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浅议如何做名创新型的教师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