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和谐——浅谈小语课堂教学艺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362 日期:2023-12-05 来源:论文网

什么是教学#33402;术?至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2290;
  曲阜师大李如密教#25480;认为:“教学艺术乃是#25945;师娴熟地运用综合#30340;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32780;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27963;动。”本文采用其说,从美#30340;角度来探讨小语课堂教学艺术。

  一、该学#20869;容的疏与密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30340;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39532;,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30333;,可以用来跑马,用墨#22810;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12290;语文教学也应讲究“疏#8221;与“密”的技巧,对非重#28857;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37096;分,则或放手自学,#25110;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26465;,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21035;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65292;则必须是“工笔画”,浓#22696;重彩,认真描画。#21516;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20013;有疏”“疏密有致#8221;。如《挑山工》一#25991;,“爬山途中,我#21644;一位挑山工几次相#36935;?是在怎样的情况下#30456;遇的?这说明什么?”#36825;些问题可靠学生自学#35299;决,第二问对理解挑山工的#35805;有帮助,可在检查自学效果#26102;多花一点时间,以上#26159;“疏”,而且是“疏中有密”#12290;而挑山工一番含有哲理的#35805;是教学重点,则必须引导学#29983;咬文嚼字,深入理解。#21487;通过下列问题引导思考:#9312;“我们”怎么走?挑山工怎#20040;走?对此挑山工是怎么说#30340;?作者是怎么写的?②从挑#23665;工的话里你体会到什#20040;道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把#36825;段话背下来。以上是“密”,而且#8220;密中有疏”。
  二、教学节奏#30340;张与弛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8221;“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12290;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29983;命奥秘的钥匙。符#21512;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25552;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29983;的身心。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30340;,学生自学可以学懂#30340;,或课文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24555;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30340;,文字比较枯燥的#65292;道理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30340;重点部分,则要“慢#21160;作”,提问后要腾#20986;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老师的讲#35299;也要适当放慢些,让#23398;生来得及消化。如《草船借箭》#30340;教学,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词“神机#22937;算”理解课文内容,#23545;诸葛亮“算”准“借#8221;的时间这部分内容,教学节奏要慢#65292;让学生学懂内容后#23567;结学法。有了这一#22522;础,诸葛亮算准曹操、#40065;肃、周瑜的性格特#28857;和采取的策略等内容,则#21487;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在#25945;学中,应张弛有度#65292;“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36523;心不会过度疲劳为#24230;;“弛”,也不可过度,#24212;不致使学生注意力#28067;散。
  三、教学方法的巧与#25305;
  “拙”,这里#25351;的是遵循常规,采用#24120;规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守拙,就是#35201;遵循大纲提出的基本教法#65307;“巧”,指不循常规,灵活运用教#23398;方法。教学中“用巧”,要符合教#32946;学和心理学原则。在#25945;学中,我们既要遵#24490;常规,又要突破常规,#20004;者结合运用,才能取得最#20339;的教学效果。如围绕重点部分#35835;思议是突出教学重点的常#35268;教法,这是“拙”;把重点的突破#28183;透到预习或专门性的练#20064;中,这是“巧”。抒情#24615;浓的课文,读读议议是“#25305;”,以读代讲是“巧#8221;;意境优美的课文,引导#23398;生把对课文的理解用#35821;言表达出来(言传),是“#25305;”;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20837;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意会),是“#24039;”。常识性课文的教学#65292;引导学生从部分到整#20307;,逐一概括出常识性知识#35201;点,是“拙”;提供相#20851;资料,让学生参照阅读,加#28145;对常识性知识的理解,#26159;“巧”。教中应根据课文特点,#30830;定是守拙还是用巧#65292;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26524;。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四、教学程序的顺与逆
#12288; “顺”是按课文顺序安排教学#31243;序,“逆”是不按顺#24207;,而是或从结尾段导入,或从重#28857;段教起。同时,教学中也#24120;是顺中有逆,逆中有顺。如#36880;段讲读课文,这是“顺#8221;,但在有的段落的讲读中,经常抓#20303;结句理解段落内容,#36825;是“逆”,是“顺中有逆”;抓住#31687;末的中心句来讲读课#25991;,这是“逆”,但抓住中心#21477;后,却又是按课文顺序来理解#65292;这是“顺”,是“逆中有顺”#12290;教学程序是“顺”是“逆”,#24212;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阅读#22522;础确定。学生基础较差的,#21487;以逆教的课文也应“顺”教,#20197;利学生理解;学生基础较好的#65292;可以逆教的课文就“逆”教。还可#20197;“逆”中有“逆”,以利培养学生#30340;推理能力。
  五、教学形#24577;的动与静
#12288; 教学中的“动”是指讲#35299;、朗读、讨论、操作,是“#26377;声有行”的教学;“#38745;”,是指学生的默读、观察、思考#12289;想象,是无声世界。#25945;学中的“动”,活#36291;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保#25345;注意力;“静”则有利#20110;学生思维的深入。教学中,“动”#22810;“静”少,表面上热#28909;闹闹,但学生的思维很少参与学#20064;,学习效果肯定不好;“静”多#8220;动”少,则学生容易疲劳,不能#26377;效利用“静”的时间。#22240;此,应考虑年级特点,“动”“#38745;”合理搭配,低年级以“#21160;”为主,随着年级的升#39640;,要增加“静”的#27425;数,延长“静”的#26102;间。
  六、教学语言的庄与谐
  教学语言#30340;“庄”,指用词准确,逻辑性强;#8220;谐”,是有趣,有幽默感。理解教#26448;,主要靠符合逻辑的讲述,但#29992;词准确的逻辑性的讲述时#38388;一长,容易引起身心的疲#21171;,因此讲课应该是亦庄亦谐,寓庄#20110;谐。导入时宜谐,能激发兴趣和#35825;导注意力的定向;在集#20013;精力突破难点后宜#35856;,能使学生大脑有所放松,较快#22320;消除疲劳。低年级宜谐多于庄,#39640;年级则可庄谐并用。
  在#25945;学中,创设情境的#35821;言是“谐”,设置#24748;念的语言是“谐”,形象化的#25551;述能引起学生想象#30340;也是“谐”,借用其他行业的语#35328;或流行语于教学的也是#8220;谐”。另外,调侃学#29983;也是“谐”,它容易#28608;发争强好胜学生的竞#20105;心理,但自卑心理#36739;重的学生容易受到伤害,因此须#24910;用。
  七、教学风格的情与理
  在#25945;学风格中,有的擅#38271;于“情”,善于调动学生的情#24863;,使学生爱学、乐#23398;;有的擅长于“理”,通#36807;符合逻辑性的教学程序的安排和#26377;很强逻辑性的讲述,使学生掌#25569;知识和学会学习。据心理#23398;研究,上述两种风格都可取得较#22909;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有两个心#29702;系统在起作用:一是动力系统,#22914;兴趣、情感、动机,一是认#35782;系统在起作用,如观察、记#24518;、思维、想象。擅于煽情的,#20419;使学生动力系统起作#29992;;长于说理的,则促使学生认知#31995;统起作用。在教学#20013;,应力求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28151;合性的风格。擅于“煽#24773;”的要学习有条理的#35762;述,靠逻辑的力量提高#25945;学效率;擅于“说理”的要学习#28608;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24863;,使学生爱学、乐#23398;。
 #12288;美在和谐,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36816;用各种教学技能技巧,使之#22788;在协调、适中、完美的状#24577;中,使学生在和谐中发展。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