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356 日期:2023-12-05 来源:论文网
教育是培育#29983;命的事业。当孩子走进#26657;园,开始他生命的#20307;验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26159;痛苦,是提升还是压抑,#26159;创造还是束缚,取决于教师的职业#32032;养和职业行为,更取决于教师全新#30340;适应未来的教育理念。21世纪的#20170;天,我们应该怎样当教#24072;?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如何#20851;注学生的生命?我的思考#21644;实践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26448;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24072;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36234;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23562;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65292;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26063;的创造力奠基,让语文学习焕#21457;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20805;满成长气息;让语文#23398;习绽放智慧花朵,是我,#26159;我们21世纪语文教师共同#25215;担的、责无旁贷的历史使#21629;。

超越教材

#19968;篇篇经典的文章,一部部经典的书#31821;,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创造#30340;积淀,她涵咏着人性的华#24425;,提纯着人类的灵魂#65292;同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这些积#28096;了各民族以及人类精神的有效#36733;体,应该成为学生基本的#38405;读教材。这样的阅读,这种精#31070;上的营养关爱,会#20351;学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33258;我和世界,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学#29983;的生命状态。

可以说#65292;我们使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20102;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37327;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必须#23398;好它。不过,对语文#23398;科的学习来说,凭一#26412;语文书,一篇课文不#33021;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26448;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20064;资料,我们在认识#19978;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31243;资源的神话。正像教育部最#26032;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65288;实验)》中描述的那样:只#35201;“符合学生的身心#21457;展特点……”只要#8220;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35782;……”只要“具有典范性、文#36136;兼美的特点……”#30340;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36825;种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对教学#30340;束缚。有了这种课程意识,#23601;能把教材看作是实现“#35838;程标准”要求的手段,认真地学#20064;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25945;材,并能准确地加工教材。

#22823;家都知道,要想学好语文#24517;须加强积累。首先扩大篇章的阅#35835;。几年来,我们在教#22909;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扩展#65292;由一篇带多篇,精讲了课本教材的180篇文章;泛读了84篇文章;适当整#21512;部分课文后,新增加了72篇文章。根据孩子的年#40836;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学生一#20123;民间故事、童话故事#65307;中高年级推荐给学生一些儿童文#23398;、杂文随笔、科幻漫画等多种书#31821;来读。从亚米契斯的《爱#30340;教育》到感动共和国#30340;50本书的部分书目……允许学生#26681;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读不#21516;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38656;要的营养。要告诉学生,#35835;书就是用精神的牙齿咀嚼她,用思#24819;的胃消化她;要告诉#23398;生,读书不是学习的唯一,但要天#22825;读书,用好书滋养自己#20351;自己高贵起来,这#26159;一天也不能断的潺潺小溪,一天#20063;不能少的精神食量,她充实着#24605;想的流脉,支撑着人格的大山。#20013;华民族的文化资源是丰厚的,#21487;我们却看到青年一代#30340;人文素养呈现下降的趋势。#20174;事“人之初”教育的我们,#22914;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21151;”季节引导他们走进#38405;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20070;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27969;,与智慧撞击,从#32780;打下沉实、厚重的文#23398;素养,人文素养,我们的民族将#26469;怎么会拥有高尚的、文明的、创造#30340;现代人呢?!还会有#8220;曹雪芹”、“鲁迅”“横空出世#8221;吗?!“书是人类进步#30340;阶梯”这句话说的#30495;是太好了。那么,这个#38454;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由我#65292;由我们小学语文教#24072;来搭建。

几年来,#25105;带领学生在学好教材#20013;的诗词基础上,阅读积#32047;了300多首古今诗词#12290;从《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20026;霜……”到毛泽东#30340;“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8230;…”孩子们积累着诗的语言,感#21463;着诗的情怀,抢救了记#24518;的黄金时代,摒弃了“课#20869;背教条,课外背广告#8221;的现象。张一帆同学在一次期末#35821;文考试中没考好。可是第二#22825;,我意外地收到他送#25105;三首词《西江月》《生查子》#21644;自己独创的词牌子—#8212;《独笑傲》。他在这#39318;词中写到:

#27882;眼已过,朦胧,成绩难留#24515;中。

#39118;光还是旧时同,恰似一场梦。

往事不堪回首,回#39318;必见伤痛。

荣辱成败瞬念空,#20173;笑,明朝春风。

试想,对#19968;个小学生来说,这是#22810;么了不起的创造!#24378;化语文的诗教,时时拨#21160;学生诗的琴弦,就#20250;把那些经过一代又一代生命参与和#21382;史证明了的诗词精品,同空气一#26679;从学生的口中进入大脑,流入血#28082;,渗透到生命深处。这些融会在诗#20013;的智慧、风骨、操#23432;、人生态度等将成为建立人生#20449;念的重要资源。

在六年的语文学#20064;中,学生还积累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23507;言故事,200多条古今中外格#35328;警句……这些积累对他们#20170;后的成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是,超越教材,不能#21333;单停留在量的积累上,引导学生就#25945;材来说,不是告诉、分析、支解,#32780;是唤醒、体验、批判、感悟;#24341;导学生真正领悟其精华#65292;就教材的一些内容#36827;行延伸、修改、重#32452;、再创造,努力让教材成#20026;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人#27665;教育》发表了我的《敢#21521;教材“发难”的孩子们》一文#12290;文中讲了对《狐狸和乌鸦#12299;《狼和小羊》等课文进#34892;延伸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情#33410;的创造;讲了《荷花》《小#31449;》等课文如何修改教材内容的情#26223;。六年级有一篇李大钊女儿写的《#21313;六年前的回忆》。#22914;果只学这一篇文章,学#29983;不会对李大钊有全面深刻的#35748;识,我们可以用这篇教材#20316;为一个点,引发开去,于#26159;我给学生出了一个题#30446;——《感悟李大钊》。让学#29983;通过各种手段,上网,#21487;以请教别人,读有关李大钊的书,#36827;行收集、加工、定稿,培养了#20182;们获取信息、收集资料、处理文字#30340;能力。几天后,学生们写出了#12298;伟大的革命先行者》《#35770;李大钊的博学多才》《浅谈李大#38026;的性格特点》等一个活生生#30340;多维立体的李大钊形#35937;。

超越#25945;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22271;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65292;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29983;多角度,多渠道,全#26041;位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24471;情感体验,生活经#39564;等人生涵养的过程#12290;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超越课堂

我是在农#26449;长大的。少年的学习生活可以说#26159;“两耳不闻窗外事,一#24515;只读考试书”,其结果夸张点说#26159;“悠悠的小学六年里,肚中空#22914;洗”。现在,我已经#25104;为为学生生命奠基的教师,我时时#25552;醒自己:教育的蓬勃发#23637;告诉我们,今天的学生再#20063;不能像我那样活。我们知#36947;,学生的童年只有一次,#20182;们的生命不能等待。 作为教师,#24212;该让学生在课堂的40分钟#29983;命得以增值。信息时#20195;的到来,世界日新月#24322;的变化,坐在课堂上已#32463;不是学习唯一的渠道#12290;“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65292;应该让学生懂得:#22312;课堂上要好好学语文,#29983;活就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23398;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21629;的成长中。

如何#21152;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语#25991;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无#27604;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22810;方面的滋养,在“大语文观#8221;的指导下,孜孜探求语文教#32946;“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31995;统效应,尽可能去开展丰#23500;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30452;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课上,#25105;们一起讨论读书心得,讨论西#37096;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我#20204;一起和大师对话,与专家讨论素#36136;教育,请教授给学生讲座#8230;…课下,我们一起组织红领巾#24535;愿者服务队;到部队#22799;令营。到农村去体验生#27963;;和学生一起去滑#38634;,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跳#32499;,打雪仗等丰富多彩#30340;活动。当然重要的还要#24341;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30340;、感受到的活生生的#31038;会现象和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35838;堂,写进自己的考#21367;。把生命的内在感悟转#21270;为一种精神产品。智慧与创#36896;就表现在学生的手指#23574;上:从他们自己动手编辑#30340;《萌芽文集》《创造文#38598;》到《诗词配画文集》到#12298;信息资料文集》;从《感#24735;文集》《心灵日记》到各种名字的#12298;语文报》到省教委为他#20204;出版发行10万册的 《爱与爱的交流——窦#26690;梅学生作文选》……这一项项的#21019;造,他们把生命中的潜在表现力尽#24773;地释放了出来。

超越课堂,不光把语#25991;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21160;中,还要触及到学生的心#28789;里。我们开展了家长和#23401;子的心灵对话活动。家长#22312;来信中,讲述着自己的求学经历#65292;少年生活,工作压力,下岗#22256;惑,母子情深,父子隔阂……#21516;学们的回信,家长看后抑制不住#20869;心的激动,又回信交流读后感。#24863;情的交流,加深了两代人心灵#30340;碰撞。一位家长用13000多字讲了自己的经#21382;和感想。文中讲了自己自幼患有#23567;儿麻痹,参加高考#36229;出录取线35分但未被入取,#29616;在下岗在家。生活的重重打击,他#27809;有被击倒,而仍然顽强地自学#20102;中文函授的专科和本科#36824;学会了雕刻和画画的手艺#12290;他在结尾写到:“亲爱的六年五#29677;同学们,身体的健全是父母赐予#20320;最宝贵的财富,一#23450;要用大脑好好地使用它#20204;……”。这位家长拖着残疾的双#33151;来到学校说:“老师,那天#65292;您念完信后,儿子回家,眼#30555;含着泪水,把我在#33258;己家里开的小餐桌擦了一遍又一遍#12290;晚上还特意提醒我,明天早晨#20182;要和我一起去早市#20080;菜,我哪舍得让他#21435;呀。这些年,我儿子不让#25105;来开家长会,怕我让他没面子,#22312;人多的地方他从来不喊我爸爸#12290;你知道吗,我看了儿子的回信后很#28608;动,他在信中这样写到:‘爸爸,#20197;前我错了,现在我觉得您比谁都#20255;大!’你们搞的活#21160;,不光是教孩子学语文,#23398;作文,而是教孩子做人呐…#8230;”家长流泪了,我也流泪了。#23478;长来信虽然来自不同文化阶#23618;,有不同的差异,孩#23376;的回信虽然有不同的理解,#19981;同的见解,但,这真实#21644;真情的交流凝聚成的#21364;是共同的道德力量,#20849;同的精神力量!

后来,我们班又开#23637;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对话。我#32473;每个学生写了一封2000左右的#38271;信,用六年里发生的真#23454;的小故事,叙说每个学生#30340;性格、特长、优缺点等#31561;,谈我的看法,叙说我们朝#22805;相处的感悟……学生看后,纷纷回#20449;。一封封含着浓浓#30340;情、带着滚烫的泪的#22238;信,让我的心伴着幸#31119;的泪飞翔。省教委又为学生们#20986;版了《我们一起成长—#8212;一位老师和她的学#29983;的心灵对话》。同学们毕#19994;留言这样写到:“也许再过20----30年,这#20221;精神礼物的意义才能真#27491;显现出来。老师,在2000多个校园生活#30340;日子里,您不是站在人生的高峰上#21484;唤我,而是手拉着的手#65292;肩并着肩,和我们一起#32463;历风雨,享受彩虹,攀登#20154;生,高唱生命的同一首歌!#8221;我当然知道这是学生对我们#24403;老师的鼓励,不过,还有什么能比#24471;了此时的幸福呢!

超越#35838;堂,语言已经不止#26159;作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65292;语言更是人的生存空间,#29983;存条件,存在方式。学生#30340;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心灵活#21160;等所有的生命运动#37117;是语文学习的过程。

超越教师

尊重教师是中华民族的传#32479;美德。引导学生超越教师,是富#26377;时代魅力的精神境界的#34920;现。超越教师的目的就是让#23398;生在教师的引领和点化后学会学#20064;、学会思考、学会#36136;疑、学会批判,最终让自己成为学#20064;的主人。课堂上,教师#21644;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26159;活生生的人的关系,#24212;该是教学的相长,双主的互动。师#36947;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12289;效之,但不是不可超越的。#25105;们应该放下架子,#36466;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65292;发现真理,开创教#24072;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35805;平台。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36229;越了教师之后,放飞了他们#30340;理想,解放了他们的灵#39746;,开掘了他们的智#24935;,语文学习成为学生#32456;生追求“真善美”#30340;友人和伙伴,那才是理想的教育和#29702;想的学习。

让学生超越教师#65292;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21040;自己是好孩子的感#35273;。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25954;和你无拘无束的交流,平等真#35802;的对话,才会实现超越教师#30340;真正行为。这种感觉需要#25945;师精神的浇灌。我常想,面对#28799;烂的生命,笑不起来的教师不能#31639;是好老师。我还想,教师的#31505;是为了什么?难道见到学生是#26426;械笑?故意摸摸孩子的头#65311;让学生坐在屋子里感#21463;窗外的阳光吗?不,教师的微笑#21482;有一条,那就是唤起学#29983;心灵的微笑!

任何一#20010;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20570;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21629;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26395;。让我们用淳朴的微笑和#30495;诚的鼓励划出学生#24184;福的人生起跑线。只有这样,学#29983;的心灵才会长出快乐、自信、#22362;韧、向上等庄稼,从而排除掉那#20123;狭隘、自私、自卑、失败等杂草。#19981;然,学生超越教师就#21482;能成为遥远的童话。

要学生超越教师,#23601;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23398;生。只有这样,我#20204;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副副生动的画#38754;:学生和你合作共同#23436;成教学任务;学生#33258;己上台当老师;敢#21644;教师对话,敢挑教师的毛#30149;;敢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8230;…

在讲《我的战友#37041;少云》一课时,我重点抓住了:“#37041;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28779;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28903;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28781;。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26368;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20986;一声呻吟。”这两句话体#20250;这位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同学们#35752;论了之后,有的说,#20182;的牺牲可不是被一颗子弹射#20013;,被烈火活活地烧着他还一#21160;不动,邱少云真了不起。”#26377;个学生说:“我想,邱#23569;云肯定像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那样,#22312;心里高喊:祖国万#23681;!共产党万岁!”这时有#19968;个学生马上站起来#35828;:“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被开#27700;烫过一次,那种疼痛实在难#24525;,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就是挺着#27809;有哭。大火在邱少云的全身燃烧#65292;他肯定没有想那么#22810;,心里保证只有一#20010;念头:挺住挺住再挺住!坚持坚持#20877;坚持!才一动不动,直到#29983;命的最后一息也没发出一声呻吟#12290;”正在我要表扬这位同学们的独#29305;见解时,突然,有一#20301;学生大声说:“不#23545;!我觉得有问题,火势多大#21568;,敌人又那么近,很容易被发#29616;。他身上又带了子弹、手榴#24377;,火烧了那么长时间,这些#19968;点就着的易燃物,怎么没有爆炸#21602;?”我惊呆了,这可是我教#20102;好几遍这篇课文,#20174;来没想过的问题。我不知道怎么#22238;答。课堂一时静了#19979;来。我想,这是学生#25954;于向教材,向老师挑战#30340;思考,应该抓住这个契#26426;,引导学生讨论。最后,#36825;个问题还是发问者自己解决的#12290;他说:“老师,枪支弹药一爆炸,#25972;个形式就会发生变化,就#20250;影响战斗的胜利,导致战士#30340;伤亡。邱少云会想#65292;光身体一动不动可不行,#20182;肯定会把一只手深深往泥#22303;里抠,使劲地抠,#22859;力想把子弹或手榴弹埋#22312;泥土下面,同时还要忍受大#28779;对他无情的燃烧。最后用身子死#27515;压住泥土,直到生命的#26368;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27809;发出一声呻吟。”当然同学们建议#32473;邱少云当年所在的部队#20889;封信,了解了解当时的真实#24773;况。且不管他的回#31572;是否符合当时的情况,#20294;他这种敢于超越教材和教#24072;的思维方法,让我们为之喝#24425;。今天孩子,有今天思维的#25935;锐,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看问题#30340;视角。他们能够问倒老#24072;,能够想到课文写不#21040;的地方,这种创造思#32500;正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19968;啊。新世纪的教育在悄悄发生着变#21270;,教师教学中的主#23548;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的教#24072;,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同时,#27880;意向学生学习,把自#24049;当作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65292;做到“和学生一起幸福#25104;长”是新世纪教师成熟睿智的#26631;志。
超越教师,#26159;学生体验自己学习所获#24471;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和#23398;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31243;,是独立思考,独立判#26029;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25506;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12290;
综上,#23398;好教材,超越教材;立#36275;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25945;师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20064;惯,超越传统,超越自#25105;的过程,就是生命奠#22522;的过程。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