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经济#20840;球化的信息时代。信息素#20859;作为学生适应未来社#20250;生存的必备素质。成为学习化#31038;会顺应终生学习的#32508;合素质的核心,终身教育的前提。#20256;统的书本也正转变为有活#21147;的、高技术的、并#25317;有丰富信息资源的学习环境。因#27492;,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教学,#22312;以课程开发为主的情#20917;下渗透开展学科教#23398;中的信息素养教育,最终培养#23398;生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29420;立的、有道德的终生学#20064;者,成为紧迫课题。#26412;文试就数学教学中信息素养#25945;育的构建,浅谈拙见,以供参考#12290;
一.以“#23398;习型社区”理念为#20013;心,构建信息素养的大背景
#22312;日新月异飞速变化的世界,大量不#21516;的可用信息通过不同的形式存储。#22312;一切可用的资源和形#24335;的范围内,学生、教师、管理#32773;以及家长们和本校、校际的、#29978;至区域的、国家的、国际的社#20250;,在一个理解和适#24212;我们经常变化的信息需#27714;的终身要求下相互联系起来,#26500;成一个促成真正学习的“学习#22411;社区”。信息的攫取已远不#20165;仅限于也不能仅仅限#20110;教师的传授。因此,通过信#24687;素养教育的展开,教师应努力#25226;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20351;学生能够在班级学、#22312;小组学、在班际学,甚至通过校园#32593;、互联网进行校际、国#38469;学。只有在这样的#22823;背景下,学习共同体(包括教师#12289;学习者的为顺应学习#38656;求的共同团体)才能通过互动#21644;共同探索将公共知识#36716;化为个人知识,将个人难题#36716;化为公共难题,借助公共#30693;识解决个人困境,构#24314;一种加速个人学习和#21019;新的良性循环。也只有在这#26679;的理念指导下,教师才能摒#24323;课堂教学“一言堂”,将学习置于#20154;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去透视,才#33021;以恰当的智慧活动将师生带入#19968;个共同的情景,使人#19982;人在课堂活动中构成#20132;流和互动的团体,才能实现信#24687;的输出、传递、优化、吸#25910;及创造,真正达成教/学统一,达#21040;培养信息素养的目标。
二#65294;立足课堂教学,优化信息传递
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23637;态势,是呈多样化、立体化#30340;,但主要是通过学校#35838;程的开发和实施而贯穿于学#26657;的全过程和全方位。#22240;此,在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20013;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必须#31435;足于课堂教学,以#31185;学渗透为基本原则,通过优#21270;教学信息的交流方#24335;和传递过程,实现教学信息#24320;放性、动态化的交互#25193;散,最终达成科学知识与人文知#35782;的整合,实现科学精神和人#25991;精神的统一,形成#23398;生的信息素养。具体应做到:
1#65294;实施全程式信息教学#65292;培养数学素养
在基础#25945;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20859;具有数学素养的人才。数学#32032;养是一个广泛的具有#26102;代内涵的概念,它#21253;括逻辑思维、常规方法(#31526;号系统)和数学应用三个方#38754;的基本内涵①。数学素#20859;的三个方面本质是一个整体,#36825;三个方面是否具有联系是判别良好#25968;学教与学的重要标准②。而在它们#20043;间,信息成为合理有效达#25104;联系的纽带和桥梁#65292;信息的提取、优化#19982;创造无疑凸现能动作用。因此,#22312;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高效#30340;教学策略和行为与信息存取技#33021;结合起来,把信息素#20859;的精神和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30340;要求和目标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27963;动的始终。
学生的#25968;学素养的实质是数学思维,学生#30340;思维过程对于数学教学有重#35201;意义。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24605;维的活动,而不是一个#31243;序操练的过程③。课堂是师生信#24687;交流的主渠道,教师#24212;抓住学生信息“收集与预存?传递#19982;交流?运用与创造” 的流程主#32447;,设计教学环节:预习铺垫?问题#25506;究?应用反馈?实践评#20215;,实施全程式信息教学。以信息#30340;流动带动思维的拓展,在信息#32032;养教育中形成数学素养。
2.技术与数学整合,创#35774;师生共享的教学情景
技术对数学的教与学来说#26159;一个重要的资源,而采#29992;整合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20026;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数学教学中,#26356;为强化、修改和联系#25968;学教育与真实世界的应用提供了教#24072;与学生共享教学情#26223;,使教师与学生能以学习共同体#30340;身份协同合作解决问题,也使教师#22312;情景中的“支架”作用得以#20805;分显示,引导学生架起“学校知#35782;”与“真实世界”#30340;桥梁,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达到知#35782;信息的内化和素养#33021;力的提高。
技术拓#23485;了学生囿于课堂获取信息#30340;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24687;资源,为个性化、自主#21270;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33310;台,使生动、活泼、主动的#23398;习得以进行,使服#21153;于终身教育的学习化课堂的构想得#20197;实现。技术与数学的#25972;合,可以有效地深化数学教学。#21033;用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23398;知识表达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22810;彩、动感十足的知识表现形式,可#20197;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同时产#29983;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增加#20449;息获取的数量,延长知识记#24518;维持时间,掌握更多知识;利#29992;真实数据探索不规则#30862;片和混沌理论的美#65307;同时在协作中促成信息交流、优#21270;提取,在集思广益中深化知识的#29702;解和掌握,培养合作团#20307;精神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技术#65292;可以产生交互式学习#65292;促成师生双向交流,实#29616;教师真正的因材施#25945;,同时可以通过情景来提高学习#30340;真实性,并形成赖#20110;情景的知识与技能的远迁移。
总之,信#24687;技术不是外于人思想活动的单纯工#20855;,而是思想的延伸和直#25509;表达④。一个基于技术的学#20064;环境能支撑学习者的意义#24314;构学习,能促进学习者的#30693;识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3#65294;淡化章节学科体系,适度加强#30693;识跨域整合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29983;们常常在一段时间内学#20064;一个概念或技巧,并且知识#24448;往仅限于学科内整合,教师#30340;这种按部就班、照本#23459;科式的教学,无疑扼杀了信息#20256;递的活性因素,成为信#24687;素养培养的桎梏。#20026;此,教师需确立新的“#23398;科观”,以“学校课程”的大#35270;野关注本学科的教学,应淡化章节#12289;学科体系,加强知识#30340;跨域整合,为学生提供数#23398;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以及#25968;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结的机会,促成#20449;息跨域交流、互动、横纵联系#12290;具体可如下操作:(#65297;)把握知识网络交叉融合#28857;,适度纵横联结扩展。数学本身#23601;是网状化的结构,其#20013;蕴含丰富思想如函数方程思想#12289;分类讨论思想、归纳思想#12289;极限思想等等。在知识交叉点尤其#21508;种思想的融合交汇处,教师若善于#20511;机发散拓展或聚合#24341;导,培养学生信息调控、优#21270;处理能力,一定事半功倍,卓有成#25928;。另外,数学源自#20110;现实,它与实践性较强的#20854;它学科尤其物理有着#23494;切的联系,教师教学中#23436;全可以在知识的“延伸点”或“生#38271;点”开拓领域,跨#23398;科应用,使数学学科的学习建立#22312;超学科的、综合性的学#20064;基础之上,又反过来服#21153;于综合性的学习,服务于学生学习#33021;力的提高、学习素养的#24418;成。(2)挖掘隐藏课程,延伸#20449;息触觉。在人教版新教材中,#8220;阅读材料”和章节#31687;头的引言部分,是一个#20540;得注意的角落,它大#26377;价值可挖。这些部分,介#32461;了一些数学史,同#26102;注重了数学与其它学科的渗透交#34701;,构建了应用的大背景。比如高一#19979;册有“弧度制的由来”、“同频率#27491;弦电流相加,频率不变”、“向#37327;的三种类型”及“人#20204;早期怎样测量地球的半径”等材#26009;,借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8608;发学习兴趣,培养应#29992;数学意识,实在是恰#20999;不过。教师若善于采撷,#23545;于促进信息素养教育,大有#35048;益。
#19977;.改革传统教学模式,#25512;行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
基于资源#30340;学习,简言之就是学生通过对各#31181;各样的不同的学习资源的开发#21644;利用,来完成课程目#26631;和信息文化目标的学习,也就是#19968;种自我更新知识和拓展知识的#23398;习。
在基于丰#23500;资源的教与学中,教师由传#32479;的“演员”变为“#23548;演”,成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12289;建设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25351;导者、参与者、促进者#12289;研究者。学习资源成为学生的#35748;知工具,学生通过从搜索零散的#20449;息到形成相关主题的具#20307;的系统的知识体系#30340;过程,成为自我发#29616;的学习者。通过基于资源的教与学#65292;使学生理解掌握以教科书为主要载#20307;的基础知识与接受最新信息的辨#35777;关系,学会发现问题,提出#38382;题,学会通过采访#35843;查、文献检索、网络查询#12289;实验验证等途径全方位搜#38598;信息并甄别评价,学#20250;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成果分#20139;等,从而培养学生#31185;学的兴趣和态度,培养学生的社#20250;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的信息#32032;养。
在数学教#23398;中,推行基于资源的学习,有两#26465;途径:一是开设第二课堂。如数论#12289;数模、数学史等,可#20197;以选修、讲座的形式进行,旨在扩#22823;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28608;情,激发学生的信息应#29992;意识。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19982;实践。学生自主的研究性学习#26159;实施信息素养教育#30340;最佳方式。学生通过在教师指#23548;下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专题研究,#21040;运用知识,获取知识#65292;探索结果的历程经历,可以#25509;触到各种信息来源,#36880;步学会对信息的选择#12289;分析、加工和表达,#23558;各种信息手段融为一体#65292;从而使学生课堂学习的#30693;识与课程实践建立更可#38752;的联系,不仅使信息和知#35782;的认知富有个性的蕴义,而且使#23398;生具备一定的对信息#21644;知识的创新能力,#20174;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30340;信息素养。
四.建立评价新体系#65292;确保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35201;改变以往对学生学习#21482;注重知识、技能的评#20215;方法,将信息观念、信息意识#12289;信息道德、信息知识#21644;信息能力等重要标#20934;纳入学生学习的评#20215;指标体系,贯彻重过程、#22810;元化(学生自我评#20215;、同学小组评价、社会评价等#65289;、弹性的、激励性的评价原#21017;,建立新的评价体系#12290;对不同阶段学生在数学学#20064;中的表现进行综合#24615;评价,确保学生信息素养的#21457;展,并将信息素养迁移到数学学#20064;中,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浅谈数学教学中信息素养教育的构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