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382 日期:2023-12-05 来源:论文网
教好任#20309;一门课,方法都是很重要的#12290;而语文作为基础工#20855;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21517;合格的语文 教师#65292;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22312;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25104;教学任务的同时,#20063;教会学生如何 获得知识的方#27861;。所以要探讨语文教学方#27861;问题,必需从教师和学生两方#38754;着手,作综合研究。这是中学语文 教学改革的需要#65292;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
  教学方#27861;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25945;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25152;采用的一系列办法#21644;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 识、培养学生#33258;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30340;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26102;候都是双边的,教#23398;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 间相互联#31995;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23398;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25945;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 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23398;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25945;学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65306;其一,具有相对性。任#20309; 一种教学#26041;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65292;语文教学方法也不例外,根本不存#22312;绝对好的方法或绝#23545;坏的方法。正 如巴#29677;斯基所说的:每种教学方法就其#26412;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37117;既有优点又有缺点。#27599;种方法都可 能#26377;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20123;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37117;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65292;都妨碍达到另一 些#30446;的。其二,具有针对性。教师#22312;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21644;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采#21462;不同的态度 ,选择不同的教#23398;方法。一般说来,教师#24448;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较好的教#23398;方法。教师对教学#26041;法掌握得越多 ,#23601;越能找出适合特定情况的教#23398;方法。同时教学设备的多#26679;化、现代化也为教学方法的选择提#20379;了可能。其 #19977;,具有综合性。教学方法,是教#24072;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综#21512;体。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12289;启发、训 练和辅#23548;;学生学的方法,#22312;于观察、仿效、运用和创造。其四#65292;具有多样性。正因为语文教学#20869;容、目的呈 现出多样性,#25152;以,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26679;化,诸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27861;、演示法、实验法、研究 法、观察#27861;、练习法、复习法#12289;独立作业法、电化教学法、欣#36175;教学法、愉快教学法、#25104;功教学法等。语文教 学方法的多#26679;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35821;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27714;,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遏 制学生学习语#25991;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很难达#21040;预期的目的。
  教学方法使用的原则#24212;是:
  第一,坚持启发式。启发式是#25945;学方法使用的基本#21407;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21160;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 觉性,激发其#24605;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22686;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0340;能力。因此,启发式不是#20855;体的教学 方#24335;或方法,而是教学方法使用的#21407;则。教学方式方法千变万化,种类#32321;多,但其本质都应是具有“#21551;发性” 的。坚持启发#24335;原则的关键在于既要重视发挥教#24072;的主导作用,又要防#27490;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既要#23562;重学 生的自觉性、#20027;动性,又不放任自流。教师#35201;特别注意在启发学生#8220;内在动力”上发挥主导作用,#36890;过教师的 启发#24341;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30340;欲望、探索的精神。
  第二,坚持最佳组合#12290;现代教学方法一般认#20026;教学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传授和#23398;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与 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26234;力和能力;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35266;和道德品质。这种高#24230;概括的教学任务对选择教 学方法具有#26041;向性的意义。语文教学方法的特征#26159;由语文学科的性质、#30446;的和内容所决定的,#23545;教学方法的选 择直接起作用的是教学目标,所#20197;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充#20998;顾及到具体教学目标的规定。对#25945;学方法的优 选和组#21512;应注意它的针对性#21644;启发性,多样性和选择性,#23454;践性和迁移性。
  第#19977;,坚持因材施教。素#36136;教育,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12290;因为人与人之间存#22312;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 体学生,#21448;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29305;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21160;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65292;让每 一个学生#20027;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32455;教学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23398;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32946;过程中,贯 彻个#21035;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38145;。
  二
  语#25991;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30475;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将#20247;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24402;纳: 以教为#20027;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32479;;教、学兼重的方法系#32479;。这三个分系统体现#30528;各自的特点,发挥 各自不同的作用。
  第一,以#25945;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25945;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23186;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36848;和讲 解#65292;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12290;
  1、#35762;授法。 它主要是教师#36890;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20256;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35201;用于导语、指 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21697;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20107;实,分析课文,提#31034;重点,阐明事物和#20107;理,评述 写作范文和习#20316;例文等。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23398;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30340;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33021;使知识系统化,在较#30701;的时 间内交给学#29983;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22312;具体教学中,我们鼓#21169;教师根据教学实际#65292;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 教师的讲解#21644;示范目的是为了传#25480;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19981;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32780;忽视对知 识的系统传授。
  2、串#35762;法。 #23427;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30340;传统教学方法。“讲”即#35762;解,“串”即串连#65292;就是 把上#19979;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8221;,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12289;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26469;的系统讲解 。串#35762;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35762;,一种是概括式串#35762;。翻译式串讲,就是以#20170;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 的角#24230;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12290;
  翻译式串讲的特点与古文今#35793;相近,但又有所区别。首先,#21476;文今译是把古文中的#27599;一句话都译成现代汉 语,不能有遗漏,翻#35793;式串讲则是有选择的今译,只#25226;那些较难理解的句子或段落#35793;成现代语言,而那些只需 解释个别语词就能读懂的句#23376;则不必翻译,因此在形式上比古文#20170;译要灵活一些。另外,古文今译#26082;要求忠实 原作#65292;又要求译出的文字通顺、#27969;畅、准确,尽量反映出原#20316;的风格特点和感情色彩,#27985;然一体,读来朗朗上 口,不能有支#31163;生涩、前言不搭后语、文气不#36143;的感觉。而翻译式串讲,由于针#23545;的是一句句的话,#25152;以不必 过多地考虑#20840;文的联贯性,只要能通顺、准确#22320;解释出全句的意思,就基本#19978;算达到了目的。
  概括式串讲#65292;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其意#20041;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来,#32780;不用语词对译的方式 。当句子的含义比较#20016;富、深刻,用翻译式#20018;讲无法充分表达时,就需要用概括#24335;串讲。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20018;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25945;师“讲”的主导作用,保持#35762;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变单方面的教#24072;讲为师生双 边活动,避免繁锁,兴#20043;所至,信口开河,而有利于提高讲#30340;艺术性,抓住重点,以保#25345;学生注意力的高度#38598; 中,激发学生的学#20064;兴趣。但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主#35266;注入,平铺直叙。
  第二,以学为主的教#23398;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23601;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20064;,学会学习的方法 。
  1、#35752;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20307;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24072;生之间多 向信息交流,借以实#29616;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27861;。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24515;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 了学生的主#20307;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12289;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33258;学研究的方式, 借以掌握语文知识#65292;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 。它突破#20102;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65292;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36716;变。
  第三,教、#23398;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1、问答法#12290;这是在语文教学中, #20197;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30340;一种常用教法。主要#36890;过教师提问,学生 答问#65292;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24341;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35805;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39064;、提出问题、思考问题、#20998;析 问题、解决问题#30340;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20195;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35770;指导下创新的教学#26041;法。强调要进行情#24863; 教育,#20197;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22521;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21457;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25945;师和学生的思 想#24863;情,交融互渗于作#21697;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65292;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32479;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24471;美 的感受,培养其#39640;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23398;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培养#23398;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22312;教学中大体经过三个#36807;程:首先,导其入境,#23601;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20316;品 中所描绘#30340;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25152;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27675;与作者所表达的思#24819;感情的融合,这 里无论是自然美#36824;是社会美,不入其境就不#21487;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尽#24773;想象,不能领略作者:“#30331;山则情满 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30340;情怀。教师可以借#21161;电化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21548;形象导其入境,也可以借助 诗意或是描摹的语言,#23558;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去感知美,发#29616;美。其次,激其情#24863;。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审美#24847; 识的集中#20307;现,多以情感人,其中蕴含着丰富#30340;美的内容,无论是#20248;美还是壮美,必将激起读者的情#24863;共鸣, 作家在#20889;作时灌注了浓烈的思#24819;感情,因此教师在教#23398;中就要饱含深情,唤起#23398;生的情感体验,与课#25991;中的情 感交流,产#29983;共鸣。教师也只有充分挖掘#35838;文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情感因素,潜#24515;体味,并用精心锤炼的优美语 言表达出来,才能唤#36215;学生的共鸣。最后,#39046;其评价。教师在引#23548;学生感知、理解的#22522;础上,还要引导学生#20316; 出正确的审#32654;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24694;丑,提高审美鉴赏力,使感性认#35782;上升到理性的认识#12290;
  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32654;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28608;发爱,以美感染人,#20174;而丰富学生的精 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35856;、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20248;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上述三类系统中的教学方#27861;,在教学中究竟如何#36816;用,要视学生、课文等具体情况#32780;定,但其出发点和落 #33050;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39064;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其#28508;在能力,为实施素质#25945;育服务。一般说来#65292;对 以教为主的教学方#27861;要向学生示范的方向发展,把#36825;些方法最终变为学#29983;的学习方法。对以学为主的#25945;学方法 ,要注意#21457;挥这些方法的教育功#33021;,使学生掌握得纯熟而有成效。对#25945;、学兼重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教#19982;学 相结合的教#23398;威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以#24448;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20102;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30528;素质教育 的#24320;展,我们还应努力探索,适应素质#25945;育的切实可行的新#26041;法,以便逐渐形成适应素#36136;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 。在当前基础教育由“应#35797;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65292;如何应用和完善传统教#23398;方法,笔者认为,首先 应处理好两种关系#65306;
  #31532;一,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学#20064;方法的关系。在语文教#23398;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30340;。现代语文 #25945;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26368;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32479;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25321;和运用,还是对学 法#30340;指导与实践,无不贯穿着这种统#19968;。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叶#22307;陶先生曾说过:教是#20026;了不需要教 。这里“教”是前提,#8220;不教”是目的;要想达到“不#38656;要教”,必须先教。教的过程#26082;传授知识又教给方法 ,特别是方#27861;的传授必须讲解。欲以“#19981;教”之手段达到“不需#35201;教”之目的,是绝对#19981;可能的。教师要将自 #24049;的教学方法变成学生的学习方法#65292;才能将二者统一起来。
  教法和学法的统#19968;,是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30340;最大特点,无论是学法的#25351;导实践,还是教法的选 择和运用,抑或学#27861;运用中的教法指导,以及教法指导#19979;学法运用,均需寓学法于教法#20043;中,附教法于学法之 #34920;,两者无不贯串着这种统一#12290;
  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揭示了语文#25945;学过程的特殊运动#35268;律,不仅反映了教法有其自身的#29305;色,渗透着学法 指#23548;的因素,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65292;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形成与教#24072;的教学方法密不可#20998;。
  教法和学法的统一,表明了#29616;代语文教学观念的#26356;新,反映了教与学的辩证关#31995;,它将不断推动教学方法 系统的完善与发展#65292;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12290;
  第#20108;,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31995;。教学方法的发展,首#20808;应注意继承。继承#26159;事物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 的联结#32445;带,它客观存在于语文教学方法#21382;史发展的全部进程中。#21807;物史观认为,没有继承,便没有发#23637;和创 造。教学#26041;法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25945;育的产生和发展,逐步#24418;成和完善的,是在此前的教育#25945;学基础上逐步 丰富的,因此教学方#27861;的选用,尤需重视继承,在批判的#32487;承中严格选择,不#33021;丢弃传统的精华。
  创新是教#23398;方法最重要的特征,#38378;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12290;每一种教学方法从来都是#22312;个体或群体的创造中 发现出#26469;的。人类智力的开发#31163;不开创造,教学方法的#21457;明创造又赋予智力开发以#26032;的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 和运用重在继#25215;、贵在创造。我们在重视继#25215;传统教学方法同时,#21892;于学习中外先进教育#29702;论,在继承的同时 ,#27880;意创新。
  应#24403;指出,处理好上述两种关系,#24182;不等于适应素质教育#25152;需要的教学方法就自#28982;产生了,它还需要#32463;过 许许多多教育#24037;作者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随#30528;教学改革的深入,随#30528;素质教育的普遍开展,一种#38598;中广大 教#24072;智慧之光的适应素质教#32946;的教学方法体系一定会诞#29983;。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