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325 日期:2023-12-05 来源:论文网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一#31181;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30340;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21516;活动,它既是一种动态#30340;多维结构,更是一个有序#30340;连续过程。探明这个#36807;程的本质和特点、要#32032;与结构、实施程序与步骤,不#20165;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理论研究面临#30340;一个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小#23398;数学教学实践迫切需#35201;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26412;质与特点
(一)小学数学教#23398;过程的本质
什么是小#23398;数学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教#23398;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65292;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31243;,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36807;程。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21487;作这样的表述:小学数学教#23398;过程是师生双方在小学#25968;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小学数学教#26448;为中介,教师组织#21644;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35782;、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24615;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30456;统一的活动过程。
我们还可#20197;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36136;作出进一步的表述:从结构来看#65292;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23398;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22810;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19968;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30693;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29702;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65307;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26377;目的、有计划的师#29983;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31243;。

(二)小学数学教#23398;过程的基本特点

1.小学数#23398;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小学生#20026;认识主体,以基本数量关#31995;和空间形式为认识对象#30340;特殊认识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20013;的认识主体是学龄儿童,这一#24180;龄阶段儿童的思维#27491;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36880;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24418;式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逻辑#24605;维虽然有了长足的发#23637;,但仍然带有较明显的具体#24418;象性。他们对生动具体的事物认识#36739;清楚,但对抽象概#25324;的知识理解和掌握#21364;往往感到困难。再从认#35782;对象来看,小学生在#25968;学学习中所认识的主要是客观世#30028;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数量关系#21644;空间形式,这些内容虽然#21453;映的是人类在认识数量关#31995;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早期成果,但与#20854;它学科相比较,它#20204;仍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20005;密的逻辑性等特点。

认#35782;主体和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决#23450;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认识过程的个#24615;特征。首先,认识主体思维的具体#24418;象性和认识对象的抽象概括性决#23450;了小学生在数学学#20064;过程中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性。#36825;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23454;际操作和直观教学;其#27425;,认识对象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23398;生认识过程中不可#36926;越的阶段性和严格的#39034;序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严格#36981;循儿童的认识发展顺序和小学#25968;学教材结构的逻辑顺#24207;。

2.#23567;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发展初步#36923;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促进学生#20840;面发展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要求学#29983;在扎扎实实地掌握数学知识的#22522;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初#27493;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用所#23398;数学知识解决简单#23454;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24503;和行为习惯。学科特点决定了#23398;生数学知识的掌握#21644;思想品德的养成都是与良好#30340;数学能力分不开的。而#35745;算、空间观念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38469;问题等能力的形成又是以初步的逻#36753;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因#27492;,小学数学教学过#31243;是一个以发展初步逻辑思维能#21147;为核心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36807;程。这是小学数学教#23398;过程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过程的一#20010;重要特征。

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19968;个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的师#29983;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21160;过程。

#23567;学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36733;体,它既是教师教的依据又是学#29983;学的对象。整个教#23398;过程都是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30340;,小学数学教材是连接师生教与#23398;的中介。从师生双方在教学中#30340;相互影响来看,小学数学教#23398;过程是一个师生教与学#30456;互作用的活动过程#12290;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65292;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21644;引导者,不仅决定着学生学的进#31243;,还影响着学的方法。在教与#23398;的相互作用中,教师通#36807;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引#23548;学生卓有成效地认识、理解#12289;掌握教材内容,把教材的知识#32467;构转化成学生的数学认知#32467;构,从而使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产#29983;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20204;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36890;过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主#21160;学习和掌握,把人类在客#35266;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24418;式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认识成果#36716;化成自己的认识。这种转#21270;,体现了师生教与学相#20114;作用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36807;程的构成

(一)教学目#30340;

小学数#23398;教学过程是一种有着特定的教#23398;对象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学科#25945;学过程,它是一种#26377;计划、有步骤的活动过程。因此#65292;整个过程及其过程中教师教#30340;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都#24517;然有其明确的目的,没有目#30340;或目的不明确的师生活动既不能称#20043;为教学活动,更不能构成#19968;个完整的教学过程#12290;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是构成小学数学#25945;学过程必不可少的#19968;个基本要素,它不#20687;教师、学生、教材等要#32032;那样客观具体,它是以观念的#24418;式预先存在于师生头脑里的#27963;动结果和追求目标。由于#25945;师和学生头脑里有了这种#36861;求的目标,才保证整#20010;教学过程始终沿着既定#30340;方向向前发展。小#23398;数学教学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20013;具有统帅全局的作用,它不仅决#23450;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24433;响着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使用#65292;同时还制约着教学活动结构的安排#21644;教学进程的发展。

(二)教师

教师在整个小学#25968;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22320;位,是教学过程的组#32455;者和调控者。因此,小学数学#25945;师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31243;的一个核心要素,没有小#23398;数学教师便没有小学数学#25945;学过程。片面强调#23398;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23548;作用,好像教师不教学生也能#23398;好数学,这是对小学数学#25945;学过程本质的一种歪曲。由#27492;可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30340;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师在其教#23398;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38543;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作用#23558;会越来越明显。

(三)学#29983;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20013;,虽然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与认#35782;水平和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他#20204;的学习活动只有在教师的具体指导#19979;才能进行,但是教师的指导#21644;帮助对他们来说归根结#24213;只是一种外因。“外#22240;是变化的条件,内因#26159;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20316;用。”①学生的发展最终#35201;通过他们自身的主观努力#25165;能实现,无论是数学知识#30340;掌握,还是数学能力和良好思#24819;品德的养成,从根#26412;上来讲都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22312;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20027;动学习获得的。由此表明:#23567;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教学任务#37117;不能由教师强加于学生去完#25104;,只能靠学生自己#30340;主观努力,通过积极主#21160;地学习去实现。

再从小学#25968;学教学过程的诸要素来看,如果#31163;开了学生这个主体,教学目的的#23548;向作用、教师的主导作#29992;、教材内容的中介作用以及#25945;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价值,不仅无#27861;体现出来,而且也没有存在#30340;必要。由此可见,教学过#31243;中各种要素的功能和作用,#26368;终都要通过学生的变化和发#23637;体现出来。从这个角度#26469;讲,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小#23398;数学教学过程的构成中是一个#26368;活跃的因素,他们#30340;发展水平是全面反映小学数学教#23398;过程及其效果的量表。

(四)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的依#25454;、学生学的对象,是教学活动中#24072;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小学数学教#23398;大纲的具体化。它不仅规定#20102;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65292;而且还确定了教学#30340;程序。不论是教师教的活动还是学#29983;学的活动,都必须严#26684;按照教材所安排的逻辑顺序#36827;行。任何离开教材内容的教#23398;活动,都不能构成严#26684;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24847;义上的教学过程。因#27492;,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师、#23398;生一样,也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学#36807;程的一个基本要素。

小学#25968;学教材就其实质来讲#65292;它是一种知识结构,是人类关于#25968;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认#35782;成果,是教材编写者思维过#31243;的记载。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教#26448;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再#29616;教材编写者隐藏在教材内的#24605;维过程,以此带动学生展开积#26497;的思维活动。在此基#30784;上,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与教#26448;知识结构相适应的数学#35748;知结构。

(五#65289;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一个完整的小学数学教学#36807;程还应包括必要的教学手段和#25945;学方法。狭义的教学手段通常#26159;指除教材以外的教学媒体,包括实#29289;、模型、投影、录像、电影、#35745;算机等。从本质上#35762;,我们可以把教学手段#29702;解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25945;学任务的工具。教学方法#26159;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25152;采用的工作和学习#26041;式。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联系#26469;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21160;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教学媒体的#20351;用。如果把教学手段视为#25945;学工具,那么教学方法就#21253;括对教学工具的运#29992;。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35748;为可以把教学手段和教#23398;方法合起来作为构成小学数#23398;教学过程的一个要#32032;。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教学#25163;段和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26469;说,虽然不是起决定作#29992;的要素,但是它们对教学过程及其#25928;果的影响也是不能#20302;估的。实践证明,#23436;备的教学手段和科学#30340;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29575;,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上述五个要素集中#27010;括了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30340;五大主要组成部分#12290;在这些组成部分中,#25945;师、学生、教材是构成小学数#23398;教学过程的主要成#20998;,特别是教师和学生更是两#20010;最活跃的基本要素,这#20004;大要素对整个小学数学教学#36807;程的构成及其效果#20855;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小学#25968;学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小学数学教#23398;过程的阶段是指小学数学教学#36807;程的基本程序,通常表现为#19968;些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30001;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26159;一个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36807;程,在其阶段的划分上既要考虑#25945;师教的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学的过程#65292;更要考虑两者的相互适应。根据教#30340;过程与学的过程必须#30456;互适应、协调统一#30340;原则,笔者将小学数学教#23398;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基本阶段。

(一)教学准#22791;阶段

#25945;学准备,在这里概指教师#25945;的准备和学生学的准备#65292;这一阶段既是教师教#30340;过程的起始环节,同时也是#23398;生学的过程的起始环节#12290;

#25945;师教的准备过程,就其表#29616;形式而言,主要是#19968;个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32434;,明确教学目的要#27714;,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29983;情况,设计教学任务,选择教#23398;手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出#20999;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的过程。#36825;个过程既是一个教学工作的#20934;备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学心#29702;准备过程。首先,在制#23450;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32473;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具体的教学目#30340;和任务。教学目的一旦确定下来#23601;会以观念的形式存在#20110;教师的头脑中并成为#25945;学中追求的目标。这样,#22312;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什么目的以及如#20309;去实现这个目的,教师一开始#23601;有充分的心理准备#12290;其次,由于教学方案要预先设计#25972;个教学过程,所以教#23398;中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如何#32452;织和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65292;教师胸中有数,早有思想准备。显#32780;易见,这一阶段对教师教的#27963;动来说,具有心理定向和心理动#21147;作用。

学生的学习准备#65292;也包括知识准备和心#29702;准备两方面。前者#26159;指在开始新课学习#20197;前,有意识地复习与新知识有紧#23494;联系的旧知识,唤起对#26087;知识的积极回忆,并以此作为学#20064;新知识的基矗后者主要是指#25945;学前通过教师告诉学生所#35201;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其在今#21518;学习中的地位、作用以及#24590;样学习这些知识,让学生初步明确#19979;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产生#23398;习需要,并自觉预习将要学习的#25945;材内容。不过,学生#23398;习准备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21462;决于教师启发、激#21169;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方法#24471;当,对学生的学习就会产生#26497;大的促进作用。如一位老师#22312;教学“圆的周长”前启发学#29983;:“正方形、长方形的周#38271;大家都会算了,你们会计算圆的#21608;长吗?其实,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20043;间始终存在着一个固定不变的倍#25968;关系,只要找到了这#20010;倍数关系计算圆的周长就#19981;难了。怎样去发现这个倍#25968;关系和用这个倍数关系计#31639;圆的周长呢?在明天的学习#20013;大家就会明白的。”结#26524;学生的求知欲空前#39640;涨,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前#36824;自觉地作了预习,可见学习#20934;备的重要作用。

(二#65289;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相互#20316;用阶段

这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中#24515;环节,它对整个教学过程的#25928;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38454;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38656;要系统地提示、讲解教材内容;学#29983;在教师的指导下全#38754;感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20869;容,从而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25104;数学认知结构。这既#26159;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21160;发生相互作用的阶段,又#26159;新的数学知识同学生原#26377;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30340;阶段。这一阶段对#20110;学生内化数学知识,扩充#21407;有数学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数#23398;认知结构都具有至关重要#30340;作用。从表面看,在#36825;一阶段只是教师和学生两大#35201;素发生相互作用,实际上小学#25968;学教学过程的其它各构成#35201;素都对该阶段产生#21046;约作用。首先,教师的讲授和学#29983;的理解都必须以小#23398;数学教材内容为依据和对象,#23567;学数学教材是师生相互作用#36182;以发生的中介;其次,教师#30340;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不能#31163;开教学目的去漫无边际地发散,#21482;能按照小学数学教学目的#25351;引的方向展开;再次,#25945;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要#20511;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35265;,这一阶段是一个受#22810;种因素制约的复杂过程#12290;

根据实践经验,在#20855;体实施这一步骤时要重点处理好以#19979;几个问题。

1.充分发挥#25945;材的中介作用。

首先,教#24072;的讲解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及#20854;逻辑顺序展开,引导学#29983;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认#35782;、理解教材内容。#20854;次,在讲解中不要什么问题#37117;合盘托出,应给学生留#26377;看书学习的余地;#23398;生在接受教师讲解的同时#65292;也要重视看书学习,根据教材的提#31034;主动发现有关的结论。

2#65294;教师的讲解要抓住新旧知#35782;的连接点,充分展#29616;教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为了使学生#22312;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26032;知识,教师在讲解中#19968;定要紧紧抓住新旧知#35782;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利用新旧知识#20043;间的联系去实现新的数学知识结构#21516;原有认知结构的联系。在这方#38754;,教材已经给我们作#20102;很好的安排。因此,教#23398;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促#36827;学生对新知识的更好理解。3.#29992;直观手段为学生的#29702;解提供必要的帮助。小#23398;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25968;学学习中的抽象逻辑思维活动#35201;有必要的感性材料作#25903;持才能顺利进行。这在#23458;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努力#25552;高讲解水平外,还要加强实际#25805;作和直观教学,利用动作和#24863;知来密切教师的讲#25480;与学生的理解之间的联系,促进#23398;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巩固运用阶段

引导学生#23545;已经理解的知识加以巩固#21644;运用,使其真正掌握,这#26082;是教师教学工作的#19968;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学生#23398;习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阶段。#36825;一阶段对于学生加深数学知#35782;的理解、强化知识的保持#12289;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都具有#20854;它阶段无法替代的#20316;用。严格地讲,巩固和#36816;用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前#32773;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30693;识牢牢地记住,后者是指用所学的#25968;学知识解决问题,#20294;在教学实践中两者往#24448;是交织在一起的,通#24120;很难作出严格的划分,因此#23558;两者综合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19968;个基本阶段。从活#21160;过程的构成来看,这一阶#27573;虽然主要是学生的练习,#20294;由于学生的练习始终离#19981;开教师的必要指导,因此巩#22266;运用阶段仍然是一个教#24072;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31243;相互适应、协调统一的活#21160;过程。这一阶段在具体实施#20013;要注意做好以下三方#38754;工作。

1.组织学生有效地#32451;习。

练习是在理解的#22522;础上对已学知识的更高层次的#37325;新认识。为了帮助学生更#22909;地巩固知识,在教#23398;中要特别注意搞好两种形式的练习#65306;一是新授课教学中的巩#22266;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及时强化#26032;知识;二是练习课,通过集中练#20064;进一步巩固知识,发展数#23398;能力。

2.搞好数学#30693;识的整理与复习。

首先,复习要及时、经常,既要#37325;视阶段性复习,也要重视#24179;时的经常性复习;其次,要注意#25945;给学生科学的复习#26041;法,并让他们养成自#35273;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习惯。另外,#36824;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加强数#23398;知识的归纳整理,使所#23398;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此#25552;高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3.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23398;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5292;以强化数学知识的实际#36816;用,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四)总结评价#38454;段

总结评价是小学数学教#23398;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65292;这一阶段要对前三个阶段的展开#24773;况以及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31243;的效果进行必要的检#26597;总结,并作出公正、客观#30340;评价,为下一个教学过程的#35774;计提供科学的依据。总结评价,不#20165;是宏观上的单元、学期以及整个小#23398;阶段教学过程的一个基#26412;环节,而且也是微观上的#35838;堂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步骤,它是#26500;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19968;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一阶段#22312;具体实施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38382;题:一要确立好总#32467;评价的标准,其标准#26082;要全面反映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24605;想品德教育等内容,又要具#20307;规定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层次要#27714;;二要重视师生的#33258;我总结与评价;三要突出学#29983;学习过程的评价。

#19978;述四个基本阶段,是#26681;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进行的一般程#24207;和普遍规律而划分的,它只反映#20102;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顺#24207;结构的基本框架,至于每一#38454;段中的具体内容和#23454;施办法,则有赖于广大小学#25968;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20917;去灵活处理。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