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苏霍#22982;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21160;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25104;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19968;部分。”体验学习是在新#35838;改理念下产生的一#31181;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现了#20197;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让#23398;生参与知识的获得#36807;程、参与思维的形成过#31243;、参与问题的解决#36807;程;使学生在体验中#24605;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20013;发展;使他们的情#24863;、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发展。#22312;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25968;学的精彩、探究的快乐、#25104;功的喜悦,是每一位课改教师#20041;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小学数#23398;课堂中如何开展体验学习进#34892;了初步的探索。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20013;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35838;程标准》给我们的第一条建议,#21487;见体验的过程对孩子成长#30340;重要性。体验学习#33021;使学生的学习进入生命领域#65292;调用各种器官去体验、去感受#65292;能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与知识结#26500;之间架起一道无形的桥梁#65292;是知情合一的学习#12290;这就告诉我们:在教育教#23398;中我们应该提倡体验学习#12290;那怎样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25968;学呢?我做了以下几#20010;方面的探索:
一、让数学走进生#27963;,感受数学的魅力。
当#25968;学与孩子的现实生#27963;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26377;生命力的。因此,我们力求做到#25968;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23398;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27963;中处处要用到数学,#24863;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寻求知识背景,感受#29983;活、体验知识的来龙去#33033;。
(1)心理学家皮亚#26480;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33719;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23569;由他重建,而不是简#21333;地递给他。”这一观点体现在教#23398;中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21482;有主动参与,才能使认知与#30693;识的获取得到和谐的#21457;展。
一年级教材中的“几个#8221;和“第几个”是生活#20013;的常用语,学生会说,但不是#24456;清楚它的实际含义。于是#65292;教学青岛版上册“快#20048;的校园”时,我将这节课搬到#20102;操场上。
“#23401;子们,今天我们来排#38431;,看你能不能发现排队中#30340;数学问题!”数学课还可以这样#19978;?孩子们兴致盎然。队#24456;快排好了,
“那#20040;,下次你还能找到自#24049;的位置吗?”
“老师,我记住了我#26159;这一排的第三个。”
#8220;老师,我是这一排的第五个#12290;”
#8220;……”孩子们七嘴八#33292;地说着自己的发现。
“#32769;师,我的前面有三个小朋友,后面#26377;4个。”真了不起!连“前后#8221;都用上了。
“老师,我们这一排#26377;8个小朋友,我排在第四个#12290;”多聪明的孩子,#29992;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了“第#20960;”,自然有真实感、兴#36259;也高。
(2)小学数学#20013;的许多内容都可通过#36861;根寻源找到其知识#32972;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寻求它#30340;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20174;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29983;,从而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北师大#29256;下册《桌子有多长》时#65292;课一开始我着急地对#23401;子们说:“过两天我们班又要转#26469;一位新同学,可是教室里已#32463;没有多余的课桌了,#36127;责桌椅的老师答应为#25105;们班做一套。怎样才能知道课桌#30340;长度,大家能帮老师想想办法#21527;?”
孩子们顿时活跃#36215;来,有的用书比划,有的拿#20986;了铅笔,还有的干脆就用手。#19968;会儿,结果出来了:
“老#24072;,我量过了,桌子有六支铅#31508;那么长。”
“#19981;对,我量的是五把尺子那么长。#8221;
#8220;我躺在桌子上试过了,桌#23376;比我的身高差一点,可能没#26377;1米吧!”
……
孩子#20204;吵吵嚷嚷,争得不可开#20132;。于是我抓住时机让学生#35752;论:“为什么同样的桌子#37327;得的结果却不相同?你有什么#24819;法呢?”
“#32769;师,因为我们用的工具不#19968;样,所以结果不一样#12290;”
“要是我们都用同一种工#20855;量,就能得到一样的结果。”
于是我及时#24341;导:“真聪明,老师也是这#20040;想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20010;新朋友——尺子。”
孩子们终于体验到了统#19968;测量单位的必须性。在此基础上再#26469;教学新知,自然水#21040;渠成。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2、挖掘社会#29983;活,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感#30693;。
摆#22312;低年级数学教师面前的,是一#32676;天真烂漫的孩子,#21644;他们有着巨大反差的,是严#32899;抽象的数字。其实,数学并非是#19968;门让人望而生畏的学科。很多数学#30693;识,只要教师善于从生活中寻#25214;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25945;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20064;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20048;学。
刚刚跨进校门#30340;孩子还沉浸在儿童乐园的滑梯上#21644;美妙的童话中。对于学#20064;,他们感觉有些新鲜,有些#22909;奇。可是,当他们#25343;到新书时,马上“爱不#37322;手”,卡通人物正向自#24049;招手呢!大象在和长颈鹿比#39640;矮;大笨熊还和小白兔#27604;跳绳呢,小白兔跳了23下,熊只#36339;了2下,可真笨…#8230;小朋友们一下就乐了,我#20204;的新书真有趣,就像童话#19968;样。还有书中所选取的都#26159;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23398;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65292;把现实问题数学化了#12290;而老师也摇身一变#25104;了一位可爱的“大朋友”,带着孩#23376;们遨游在数学乐园中#65292;去解开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数#23398;问题。这样的数学学生能不喜欢吗#65311;
3#12289;用于现实生活、回归生活,体验#30693;识的应用过程。
生活是#20010;万花筒,处处有数学。#22312;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29983;了解数学知识从哪里#26469;,更要让他们知道用于何处去。#22240;此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27963;中的数学,让学生去体验#65292;去探究,去思维,去创造。
在组#32455;秋游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讨#35770;:我们班男生有29人#65292;女生有19人,现在有载#23458;量分别为55人、50人、60人的三辆车,#31199;哪辆车更合适呢?车需#35201;几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呢?引导学#29983;猜一猜,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21147;;学习了《分类与比较》后让#23398;生动手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在认#35782;了《方位》后,我带领#23398;生走出校门,了解#19968;下学校的周围都有哪些建筑物,#20174;而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巨大#39749;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20182;们的创造性思维也#20250;得到发展。
二、让学习融入自主#27963;动,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育心理#23398;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39564;到一次成功的喜悦,#26356;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21644;力量。”因此,教#24072;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心灵#28145;处强烈的探求欲望#65292;更要善于让学生在自主#23398;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20307;验,使学生在不断#33719;得成功的过程中发展#33258;我。
1、在实践中体验,促进#32463;验获得。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21382;,有些知识学起来比较吃力#65292;这就需要我们在教#23398;之前,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27963;动,收集生活中相应的素材,为教#23398;提供感性认识。
上“高矮长短”#36825;课时,我在黑板上端贴了一只可爱#30340;小花猫,并且说只要你能把它#25343;下来,它就愿意同大家一#36215;做游戏。一年级的孩子最喜欢小动#29289;了,都纷纷推选班上个头最高的#19968;位同学去拿,结果真的#25343;了下来,大家一阵欢呼。于是我#21450;时问问他们为什么自己#19981;上来,自然地导入#35838;题“高矮”。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20805;分的表现,让他们感受#21040;原来学数学是这么快#20048;的事,而他们通过实践#24863;悟后获得的知识也是最清晰和最深#21051;的。
2、在自我探索中体验,#20139;受成功的乐趣。
自主、合作#12289;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35201;方式,在课程改革全面#25512;开的今天,必须乘着课改的东风#65292;致力于学生学习方#24335;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25506;索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10以内#30340;加减法”时,我设计#20102;“猜一猜”的游戏:同#26700;两人为一组,每桌#20934;备10个扣子。先由#19968;位同学随手抓上几个,请另一位同#23398;看着桌上剩余的扣子,快速猜出手#37324;抓了几个。还可变换#35268;则:如让猜者闭上眼睛#29468;猜对方抓了几个,猜对后#31639;算桌上有几个,并且写出相应的#31639;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36890;过猜想验证获得了正确#30340;计算方法,闪烁着学生#21019;新思维的火花,而且使学生产生#20102;原来学习数学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25163;中的体验,感受到#20102;成功的喜悦。
3#12289;在交流中反思。
有人说过:如果#20004;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20154;还是一个苹果;如果#20004;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人#33267;少拥有两种思想。同#26679;,在数学教学中,学#29983;的差异正是一种可利#29992;的资源,通过合作交流#23601;能促使学生不断反思不#26029;探索,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听#20102;一位北师大版教材实验#25945;师的一节课中有下面两道题目:
a#12289;小鸡们排了2队,一队有5只,#19968;共有几只?
b、小#40493;们排了2队,一排有4只,#21478;一排有5只,一共有几#21482;小鸭?
同学#20204;都懂得前一道用乘法计#31639;:5×2=10(只#65289;;后一道用加法计算:4 5=9(只),老师对他们#30340;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2290;这时,下面一位同学#23567;声说后一题还可以用乘法算。#32769;师马上鼓励他说出了自己的想#27861;:4×2=8(只#65289;,8 1=9(只)#12290;老师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看#21040;自己的答案得到了认#21487;,他高兴极了。接#30528;其他同学个个情绪#39640;涨,跃跃欲试,于是又出#29616;了:5×2=10(只#65289;,10-1=9(#21482;)。尽管他们的方法#19981;是最简便的,但可以看出#25105;们的学生敢于标新立异#65292;这不正是我们当前教育所追#27714;的目标吗?
由此#21487;见,要想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30340;快乐,消除对数学的神#31192;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就#24471;打破束缚,把学生从后台#25512;向前台,充分相信学生的#28508;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65292;学生定会获得自我探索、自#25105;创造、自我成功、自我快乐#30340;深刻体验!这样的课#22530;也定将融知识、技能、#24605;维、情感、创造于一体,焕发出#29983;命的活力!
#36716;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让学生享受“体验数学”的乐趣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