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312 日期:2023-12-05 来源:论文网
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36896;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32032;质教育的大课题、对于#25968;学创新学习,我们的#29702;解是:创设自由、和谐#30340;学习氛围,把学习的#20027;动权真正交给学生#65292;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22659;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6529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1457;展创新思维,培养学#29983;初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27492;,1998年3月#25105;们确立了“小学数学创新学习#8221;实验课题,通过改革课堂教#23398;,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20859;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精神,掌握#23398;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探索促进#23398;生创新学习的方法、途径#12290;
一、实#39564;与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原则
1.实验与研#31350;的基本过程。
我们两年的实验与研#31350;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3-1999.l)确立素质教育观和创#26032;学习观。在各年级选择一#20010;实验班。主要围绕“创设#27665;主和谐的学习氛围#65292;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和“#20173;给学生思维空间,满足学生探索的#38656;要”两个问题改革数学课堂教#23398;。

第二阶段(l999. 3-1999. 7)。主要进行“教师驾驭课堂#30340;艺术”和“改革课堂组织形式#8212;—进行小组学习”的#25506;讨。

第三阶段#65292;1999年9月以来,#23454;验由点到面,在全校铺开#12290;研究教材、教法、课堂的组织形#24335;、师生关系、教学手段的#25913;革,同时又对数学概念#12289;应用题、复习课等#26041;面进行探索。

2.指导学#29983;数学创新学习的原则。

(l)全体参与原则。#22522;本涵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20010;学生的潜能。这是创新学习的#26681;本方向。

(2)主体主动#21407;则。基本涵义是尊重学生的主#20307;地位,激发学生的主#21160;性。这是创新学习的前#25552;。

(3)启发#25506;索原则。基本涵义#26159;在创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24341;导者,基本任务是#21551;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20219;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29616;新事物。教师的启#21457;,目的在于引起(而#19981;是代替)学生的探索#12290;这是启发探索创新#23398;习的基本方式。

(4)求异#27714;优原则。基本涵义是#24341;导学生从尽可能多#30340;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38382;题,鼓励他们尽可能提出与众不#21516;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24182;能从“异”中求“优”。这#26159;创新学习的灵魂。

(5〕民主愉悦原则。基#26412;涵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24072;与学生要平等对话#65292;相互尊重,相互启发#65292;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31995;。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24515;境和愉悦的情绪。这是#21019;新学习的重要保证。

#65288;6)个性化原则。基本涵义是根据#23398;生的个性差异,为学#29983;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这是创新学#20064;的客观要求。

(7)实践操作原#21017;。基本涵义是引导学生在创造实践#27963;动中,动脑、动手、动口。#36825;是创新学习的重要途#24452;。

(8#65289;评价激励原则。基本涵义是对#23398;生的创新学习的态度、方#27861;和成果,多肯定、#22810;表扬、多鼓励,帮#21161;学生实现成功,体验成#21151;,主动地不断地争取新的成功。这#26159;创新学习的动力因#32032;。

二#12289;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操作措施#21644;方法

1.着眼于进行指导学生#21019;新学习的教学设计,创造性地#36816;用教材。

(1#65289;改变数学教材的编#25490;顺序。如第三册“2~5的乘法口诀”#65292;教材是从被乘数是2讲起的,#25105;们则是从5的口诀讲#36215;,因为5的口诀句数多,便#20110;学生认识掌握规律后,自己去#24635;结推导l-4的口诀。这#26679;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23398;生较好地学会了总结束法口诀#30340;方法。为学习6-9的口诀打下#20102;坚实的基础。学生学得积#26497;主动,教师教得自然轻松,#21462;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扩大例题的思#32500;空间,开发智力、培养#33021;力,把例题尽可能#21464;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32032;材。如“成反比例的量”#19968;节,把原长篇讲解内容#25913;为只是现几个成反比例#20851;系的实例,提出一个#35752;论题,让学生用学习“#25104;正比例的量”的思想方法去分#26512;数量关系,找规律#65292;得出结论。

#22312;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学生#32039;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22320;投入,用心思考,真诚交流,#26102;而困惑,时而高兴,#22312;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65292;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2.留给学生自主#23398;习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他们多想、多说、多做#65292;感受成功的愉悦。

如教学“工程问#39064;”时,教师联系济南高架路#24314;设,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今天#25105;们就来研究修高架路中的数学问#39064;。如果让你来当总指挥、打算怎么#21150;?”问题一出,学生兴#36259;盎然,思维的闸门打开了#65292;争先恐后说出了自#24049;的打算,一个比一个想#24471;全面,还真有总指挥#30340;超前意识和胆略。

教师抓住时机出示例题,两#20010;学生列出算式:1÷(l#247;10+l÷15)和 l÷(+)。老#24072;耐心引导学生各抒#24049;见,很快解决了单位“l”和#24037;作效率问题、认定了第二种解#39064;方法。

这样的课堂是和谐、民主#12289;蓬勃的,教师创设的问#39064;情境,唤起学生兴趣,激发学#29983;思维,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增长#30693;识,开拓眼界,发#23637;智力,体验成功的愉悦。

3.以“小组学习”为核#24515;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21160;参与教学过程,启发#35825;思,鼓励合作,共同发#23637;。

#38024;对学校大班额,难以面向#20840;体学生的问题,我#20204;深入研究班级、小组#12289;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30340;组织形式。重点加强小#32452;研讨学习方式的指导,相对削#24369;大课堂讲解的学习方式#12290;课上,给学生提供#20805;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27969;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独#31435;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见#35299;。建立适应学生心理特点#30340;激励机制。严密组织,加强管理,#20351;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发#25381;个人在小组学习中的潜力和管运里#25165;能。学习小组的骨#24178;成员不但能把同学#24456;好地组织在一起,还能把握#35752;论问题的方向,使大家各抒#24050;见,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25928;率。

实践证明、小组学习#26159;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20064;中,优等生的才能#21487;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21040;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21161;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21160;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21462;,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29702;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31070;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65292;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24212;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4.实施#8220;问题教学”,引导学#29983;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65292;产生新思维,养成创新意识和#21019;新个性。

我们的课#22530;提问是师生互问、生与#29983;互问。使学生在提#38382;、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33719;取知识,培养学生#30340;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好问#12289;善问、有创见地问的#33391;好习惯。

如教学“8加几”时, 一个小朋友选择#20102;用小棒摆8加5,老师启发其#20182;学生给这个小朋友#25552;问题。

生1:“你为什么#20174;5根里拿出2根放到8根里#65311;”

生2:“为#20160;么要凑十?”

生3:“为#20160;么拿2根,不拿3根或者1根呢#65311;”

生4#65306;“为什么你从5根里拿小棒和8凑十,不和右边的5根#20945;十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65292;培养问题意识,可以把零散的#30693;识加以概括,有利于学生知识#30340;构建。

又如,教学“求最小公倍数#8221;,生1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24471;到了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后,#29983;2提出:“为什么公#26377;的质因数各取一个?”#29983;3提出:“你为什么#36824;要乘以各自独有的质因数#65311;”

第三个问题的难度比#36739;大,也是关键性的问题。这时教师#36866;时引导,学生再次研究探#35752;,把36和72的质因数与12和18的质因#25968;进行比较,学生凭#20511;自己的认识,在教#24072;的点拨下,创造性地解决#20102;这个问题。

5.引导学生#23398;会自主学习,学会构建知#35782;体系,优化认知结构,不断打#23454;创新学习的认知基础。

目#21069;,我们已实现了师生角色#30340;转换,知识的结构体系由学#29983;分小组自主整理。

如#22797;习中面图形前周长和面积#26102;,一个小组是这样梳理#30340;:


它简单明了、形#35937;地表示了各类平面图形知识间#30340;联系,构建出乎一面周#24418;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小组自学、#21512;作学习、集体智慧的结果。#36716;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实践#21578;诉我们、学生的潜力很#22823;,我们一旦将学习的主动权还#32473;学生,他们就能开#21160;脑筋,迸发出智慧#30340;火花,独出心裁,以各种各样#30340;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梳理总结,形#25104;网络。

6.引导学#29983;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学以致#29992;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重视学生的数学#24212;用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28789;活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25484;握的基本技能解决生产、生活#20013;的实际问题。如:教学第六册“归#19968;”问题时,我们从生活实际入手,#33258;行设计一张贴近实际的#21830;业发票,师生模拟买卖商品#65292;填写发票。

让学生#35828;说填发票时你是怎样想的。实#38469;上填写发票的过程,就是解#31572;“归一”问题的过#31243;。这样设计紧密联系#29983;话实际,不仅激发了学生学#20064;的兴趣,而且通过填写发票,#35753;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65292;渗透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这样做,学生把学到的知#35782;融入社会实践,服务于生话,真正#20307;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20215;值。

7.引导学生由课#20869;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22521;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33258;学能力。

21世纪人类社会#23558;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23398;会求知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一思#32771;,我们有意识让学#29983;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26597;,把学习教学由课#20869;延伸到课外,不仅#33021;开阔学生的知识视#37326;,丰富知识,而且培养#23398;生自主探求知识的#33021;力,提高学生搜集和#22788;理信息的能力。

如教学第#21313;二册百分数的应用——“利息”#26102;。课前,老师布置#23398;生向家长或去银行了#35299;储蓄的有关知识,并搜集定#26399;存款凭条。又如,教#23398;第八册“十进制记数法”时,“#25968;的产生”这部分,我们布#32622;学生通过课外去查#38405;资料,获取知识。

8.运用现代教#32946;技术辅助教学。

以计#31639;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65292;近年来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和#21457;展。声像结合,图文并茂,#24418;象直观和动态逼真的教学课堂情#22659;的创设,在解决数#23398;教学问题和提高教学效率#20013;,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9#65294;建立学生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评#20215;标准,为课堂教学改#38761;提供正确导向和保障。

#35838;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30340;主渠道。怎样把课堂教学引入素质#25945;育的轨道?评价是导向,评#20215;是激励,必须发挥课堂教学#30340;评价作用。小学数#23398;课堂评价应突出七个方面:

(1)#25945;学设计上要有创新思想。#20027;要看是否能适应时代发#23637;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23567;学数学的发展规律。

(2)课堂上体现以学生#20026;主体。凡是学生能通过自#24049;的主动探索解决的问题#65292;绝不代替;凡是学#29983;能独立思考的,决不#25552;示;凡是需要学生合作学习的#65292;就大胆放给学生;凡是需要教师#35762;解的,教师就要精讲、讲到#28857;子上。

(3)#35838;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20110;学生参与。就是看#26159;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达到#22810;种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提高#22312;一定时间内学习知识的#25928;率。

(4)#25945;学方法是多种方法的优#21270;组合。应该是探索法#12289;研讨法、讲解法、实验法、#35838;讲演示法等多种方#27861;的结合,体现教师为主导,学#29983;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研究解#20915;问题。

(5)#20174;课堂上学生学习投#20837;的程度看学生喜欢不#21916;欢数学课。主要看是否营造了生动#12289;活泼、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23398;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的程度。

#65288;6)做到源于教材,#21448;不拘泥于教材。主要看是否#21457;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20174;学生实际出发、设#35745;教学活动,做到尊重大纲,用活#25945;材。

(7)基础知识和基#26412;技能掌握情况。主要看学生#25484;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6159;否扎实、灵活。

三、实验与研究的效果

l.转变#20102;教师的观念。

#32769;师们认识到数学教学要顺应#31038;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2289;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22312;教学活动中,真正#25226;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实现了#24072;生角色的转变,做到了不#21807;书,不盲从,灵活处理教#26448;,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改革#20102;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20102;教师的教为学生的#23398;服务,使有差异的学生个#20307;都能得到最佳发展的#29702;念。

2.提出新的#25968;学教学基本结构。

新授课:创设情#22659;——小组学习——全班交#27969;——质疑问难——总结、概#25324;——巩固、应用、拓展。即#25945;师通过创设情境,架起现实#29983;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25277;象概念之间联系的#26725;梁。学生在小组内探#32034;、交流,达成共识,向#20840;班汇报,培养了学生创新学习的意#35782;,这是问题解决的核心环节。

复习课:看书—#8212;整理——交流——总结。梳理——#32508;合练习。即学习小#32452;或学生个体通过看书,#26803;理一个单元或一部分内容,找#20934;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文字#21465;述、图表、实物或其它表#29616;形式,形成知识一网络#65292;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整理意#22270;、表现形式、整理内容,这个过#31243;一定要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师生#20043;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组#19982;组之间互相提问、#30456;互质疑、相互辩论、相互#35780;价、完成知识构建。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25104;绩。

2000年1月我们对四、#20116;、六三个年级学生的期末#25104;绩进行了质量分析。(表#30053;)

#25105;们惊喜地看到实验班#30340;学生数学成绩大幅度地提高#65292;特别是概念部分优#31168;率平均提高了18.3%。#25104;绩的提高得益于概念的#25945;学由原来的教师讲授#12289;学生记忆改变为老师提供素#26448;,学生小组研究、探索、总结出概#24565;,因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4.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65292;促进创新思维和能#21147;的发展。

在#25105;们的数学课上,问题#30001;学生来提出,结论由学#29983;来探究、方法由学生来提索#65292;结果由学生来评价,#21457;展了学生创思维。在学习数学#30340;过程中,学生大都有探索新知的欲#26395;,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31215;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有#33258;己的新思路、新设计#12290;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30021;通、灵活、有深度#12290;

5.对推动课堂教#23398;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29992;。

数学#35838;堂教学改革也推动了我校各#23398;科的教学改革,使我校的创新#25945;学一直走在省、市的前列。

四、实验与研究#24102;给我们的思考

关于提高教师#39550;驭课堂能力的思考。

开放#30340;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创新#24847;识增强。由于教师不能充分考虑、#20272;计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多种变化;#30001;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36947;、手段的丰富,给教师驾驭课堂带#26469;了困难。这就要求#25945;师不仅要有宽厚的知识,#36824;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32463;验,掌握最新信息,以#24212;付课堂上学生开放性的提问#12290;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引导#23398;生创新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开#23637;创新教育的关键。经过两年多#30340;实验与研究,我们探索出了#25351;导学生创新学习的途径,取得一些#25104;果,但还有一些问题#38656;要继续探讨,恳请#21508;位专家提出宝贵意#35265;,以利于这项实验与研#31350;更加完善和深化。

主要#21442;考文献:

#8220;认真学习邓小平理#35770; 推进学习数学素质教#32946;”,张卫国《小学数学#25945;育》2000年第1-2期。

“小学数学课#22530;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刘品#19968;《小学数学教育》2000年第5期。

《创新教育的#29702;论与实践》,天津社会科学院1999年5月版。

《创新教#32946;理论与实验学习材料》潍坊市普#25945;教研室2000年3月。
#36716;贴于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