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35782;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36341;。它不是盲目的行#20026;,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21464; 革现实的实践活动。#22312;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30340;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35745;,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 报告的完成#65292;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27599;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65292;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20837;发现问题 #30340;情境,使学生在分#26512;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39564;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12290;
科学的思#32500;能力是科学素质的重要#26041;面,而科学素质的培养又是全#38754;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20869;容。本文结合 初中生物实验关#20110;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谈几#28857;看法。
一、启发学#29983;的思维积极性
兴趣是思#32500;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20064;动机的基础。当学生对#26576;个问题发生兴趣时,#23601;会围绕着这 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26469;。但是,单纯由“#23454;验”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65292;只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26377;更深层 次内涵#30340;吸引,维持不了多久。要#24819;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就要善于“#21019;造”种种诱因。比#22914;,从生产实际和 学生#29983;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65292;不断明确实验目的#24847;义,不断提出有趣#32780;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引起学生#24605;考,等等 。通过#36825;些手段,及时地把学#29983;的直接兴趣发展为间接#20852;趣。
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决问#39064;的过程中进行的。当#19968;个人产生必须排除困难的需#35201;,或要了解某一问题时, 思维就活跃起来。#23454;践证明,有意识地#21019;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是引导#23398;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我们要善于#21033;用实 验中的[观察#19982;思考]、[讨论]等栏目中的问题#65292;以及在辅导实验的教学中用#26377;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引导和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12289;帮助学生掌握科学#30740;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思维方#27861;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31350;的基本过程,即解决问题的程序。
例如,〈观察鼠妇活动〉的实#39564;设计思路。
首先,通#36807;观察发现问题。为#20160;么在花盆下、石块下等处#23481;易找到鼠妇?这些地方有#20160;么特点?
其#27425;,提出假设(对发现的问题#22823;胆提出猜测和解释)。
1.鼠妇的#27963;动可能与光照条件有#20851;。
2.鼠妇的活动还#21487;能和水分,以及其#23427;外界因素有关,等等。
第三步,设#35745;实验,验证假说。在这个阶#27573;,实验的目的任务、方#27861;、材料、装置等等都#26159;根据假设来确 定的。所以,实验的理论#20381;据主要是假设(当然#36824;有赖于学生对有关科学#30693;识的掌握情况)。
1.先检验“光照”对鼠妇活#21160;有无影响。
2.为了消除无关变量的干扰#65292;突出自变量,找出自变#37327;和因变量的因果联系,必须创造#19968;个除“光照”以 #22806;其它条件均相同的、只有明暗#20004;处相通的场所。把一定数#37327;的鼠妇放在其中,观察#40736;妇在明暗两处的数量分 布情况。
第四步#65292;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推导结论#39564;证假设的真伪。
通过“#40736;妇实验”,要帮助学生感受#21644;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65306;问题→假设→实验→结论。#21021;中所有的 生物实验几乎都体现了#36825;条思路,这里不再重复。
需要说明#19968;点,科学的“假设”#32477;不是无根据的凭空捏#36896;,而是要有科学根据的#12290;这种根据来源于头脑中 已有的知识#65292;或者来源于别人的研究成#26524;,或者来源于对客#35266;实际的观察。例如,#22312;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 提出的假设:“细胞#33180;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39135;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23567;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32990;膜。” 这个#20551;设的理论根据是:①人和动物#37117;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活的细胞需#35201;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③营养#29289;质 是通过细#32990;膜进入细胞里的;④人和动物#30340;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⑤#39135;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12290;通过生物 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30340;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65292;完全可以把这种思考问题的#31243;序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 。
三、训#32451;学生的思维操作技能
思维操#20316;技能包括分析、综#21512;、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几个步骤。#22312;生物实验中要实现对某生命现#35937;的本质 和规律的认识#65292;就要对实验中的感#24615;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操作#25165;能实现。
首先,是对#35201;研究的事物进行分析。#26681;据系统论的观点,#20219;何一个生命体或一种生#21629;现象都是由部分、层 次、要素组成的开#25918;的有序整体。对于这样一个整体如#26524;囫囵吞枣地研究是无法进行的。只#26377;将其分解,才能 #19968;部分一部分地研究,深入其内#37096;,发现其本质。在头脑中把整体分#35299;为部分而进行逐个#30740;究的过程就是分析 #12290;比如,在研究“影响鼠妇活#21160;的外部条件”时,必须先把“#22806;部条件”分析成光、水、#21270;学物等单个因子, 然后逐一考查和鼠妇#27963;动的关系;在研究“光合作用#8221;时,也是将其分解为原#26009;、条件、产物几部分,#32780;这每 一部分又是由#27425;一级的成分组成。为了便于研#31350;还须进行更深层次的分解。所有的#31185;学实验都离不开分析。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综合,在头脑中#25226;生命体的各部分,把生命现象的各#20010;方面和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对生命#20307;和生命现象整 #20307;的认识,这就是综合。比如在了解#20102;细胞膜、细胞质、#32454;胞器、细胞核等构造之后,再把它#20204;联合起来就形 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活的细胞#30340;概念。分析和综合是相反相成#12289;紧密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它#20204;是思维活动的 基础。
#27604;较,是把生物各部分构造、#21151;能和某些属性加以对比,并#30830;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就为进#19968;步认识生 命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35937;和概括打下基础。例如,比#36739;各种细胞在形态构造、功能等#26041;面的相同点和不同#28857; ,比较各种种子的构#36896;,比较淀粉酶在不#21516;条件下对淀粉的作用#24773;况,等等,这些都是#27604;较的过程。
抽#35937;和概括,是找出各#31181;生物体或各种生命现象#20013;共同的本质的属性,#25110;找出各部分构造之间#65292;功能与构 造#20043;间,生物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因果关#31995;,而抛开次要的、非本质#23646;性和非因果的偶然联#31995;。并且,把抽象出 来的本质属性#65292;必然联系加以综合形成概念#21644;判断,达到对生物现象的本质和规#24459;的认识。比如,在研究了植 物的各种#33457;之后,舍去颜色,形状#31561;次要属性而抽取出都有#8220;花蕊”及担负“有性繁殖”#21151;能这两个最本质的 特征,形成花的一般概念,#36825;就是对花的抽象和概括。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27010;括等在同一次思维活动中都是#20849;同参与,紧密结合。#19968;般说来,分析、比较 、综合是抽象和概括的基#30784;,而抽象和概括是思维的核心。只#26377;通过抽象和概括才能认识事物#30340;本质和发展规 律,#24418;成概念和原理,从而#36798;到对事物理性的认识。
四、培#20859;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能#27491;确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24335;进行思维和表达思维的结果。在#23454;验过程中,学 生通过观察获得#22823;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24615;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思#32500;,抽象和概括出各种生#21629;现象的本质 属#24615;和必然联系,再以#27010;念、判断、推理的形式#34920;达出来或贮存起来#12290;生物学中的各种基#26412;概念、规律、原理 等都是概念、判断、#25512;理的具体体现。这些就构成了生物#23398;的知识体系。
生物学的基本#27010;念和概念体系是生物科学知识#30340;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22522;本概念的教学。但是,应该 让学生自己通#36807;“劳动”取得这些#27010;念,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24605;考形成这些概念,#24182;且能够用科学的语#35328; 把它#20204;表达出来。坚持让学生给概念#19979;定义,让学生推导实验的结论,实#38469;上是训练了学生思维的逻#36753;能力。
生物实验中经常#29992;到的推理方法主要有归纳推理和#28436;绎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推理#33021;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
归纳法是#20174;个别事例概括出一般原#29702;的思维形式。它一般又分为完#20840;归纳、简单枚举法和#22240;果归纳。简单 枚举法在中学生#29289;实验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一#20010;鼠妇喜暗怕光,二个鼠妇喜暗#24597;光,……,从多数的鼠妇 喜暗怕光,归#32435;出所有的鼠妇都喜暗#24597;光。再比如,花、种子#31561;许多生物学概念均#26159;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果 。
#22240;果归纳可有求同法、求异#27861;和剩余法等多种形式#12290;这些方法在设计生#29289;实验时都有所应用。例如#22312;光合 作#29992;实验中就应用了求异法。#27714;异法是研究现象(a)和条件#65288;A)的因果联系。如果当A存在#30340;场合a现象也出 现,当A不存在#26102;a也不出现,则可归纳出a与A#26377;因果联系。光合作用和“光照#8221;条件的关系推理如下表: 处理 光(A) 其它条#20214;(B) #20809;合作用(a) ①光照 √ √ √ ②遮光 × #8730; × 结论 光#21512;作用与光照条件有关
演绎#25512;理,是从一般原理到#29305;殊事例的推理。它有三#31181;类型,其中以“三段论”应#29992;最为广泛。比如,检 验光合作用#20135;物之一——淀粉就应用了“三#27573;论”的思维形式。
大前#25552; 所有遇碘变蓝的#29289;质都是淀粉,
小前提 如#26524;光合作用产物之一遇碘变#34013;,
结论 那末,光合作用产#29289;之一就是淀粉。
演绎和归纳是#31185;学研究的两种基本#26041;法。在同一次科学探#32034;中,二者是相辅相成地#32039;密联系着的。但是, #20108;者又有区别:①归纳是始于观察#25552;出假设,演绎是始于假#35774;提出推断;②归纳是从#29305;殊到一般,演绎是从一 般到特#27530;;③归纳是发现,演绎是证#23454;。
培养学生的思#32500;能力,要充分开发生物实验#20013;的有利因素,明确#30446;标,坚持训练,训#32451;要得法,教会思维 方法,化成能力,#27880;重实效。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初中生物实验课中的思维训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