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一门#23454;验性科学。对高中学生#26469;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24120;见的仪器、器具、药品#30340;使用能力 ,还有#23545;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32467;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24322;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一、让#23398;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26159;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的基础
“知其然,应该知#20854;所以然”。对仪器的原理#12289;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24102;有盲目性,就不可能 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20302;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26681;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21512;理的 选择来#20351;用,学生常常由于#22909;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38236;、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19968;上来就用高倍镜,#35748;为高倍 镜总比低倍镜#35266;察清楚。这种盲目性#65292;是由于学生不了解#26174;微镜的基本原理,不#20102;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 率高,但所#30475;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12290;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36234;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32454; 节。低倍镜#25152;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26448;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25214;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20102;这些基本原理, 才能正确选用低、#39640;倍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65292;如果图像不太清晰,只需调节#32454;准焦螺旋,就可以#30475;清图象 了。#33267;此学生只有了解了上述#30340;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确使#29992;高倍镜。另外,如果镜中有污染的#33457;斑或 异物,就#20250;影响对微细结构的观察,清除花#26001;或异物,也是形成使用能力的#19968;个方面。清除污染物#65292;首先应确 定污染#29289;在目镜、物镜还是装片(或#20999;片)上。因此应让学生#20102;解目镜在镜筒上可用#25163;做圆周转动,装片#65288;或 切片)在载物台上#21487;用手向任意一个方向移动或用移动#22120;上下左右移动,如污染物在装#29255;(或切片)上,移动 装片#65288;切片),污染物则随之移动而反方#21521;移动,否则,污染物就在物镜#19978;。在清除直镜筒的显微镜目镜#21644;物 镜上的#27745;染物时,还应让学生#20102;解先后顺序,应先摘下#29289;镜,然后再摘下目镜#65292;试擦完毕装上时,则应先装目 镜后装物镜,因#20026;这样可以防止因摘装#30446;镜时与镜筒摩擦下来的#23576;渣沿镜筒落入物镜的内部。
在明确学生#23454;验中药品的使用能力方面:例#22914;,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20998;裂实验中,应让学#29983;了解龙胆紫 或洋红#26159;与染色体结合的碱性#26579;料,碱性染料是指有色#31163;子是阳离子的染料,而#19981;是染液的pH呈碱性。这样就 引出了一个问题,醋酸#36215;什么作用?应让学生了解2 %醋酸是染#26009;的溶剂,在染色时增加了#32454;胞的通透性,而 不#24341;起细胞膨胀,利于染液#30340;离子进入细胞而使细胞核内的染#33394;体着色。在观察根对矿质#20803;素离子的交换吸附 现象时,#35201;让学生了解自来水中有许多阳#31163;子,可以将已交换#21560;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30002;基蓝阳离子交换下来, 使蓝色的根变浅,而#24433;响实验效果,从而使学#29983;明确为什么用蒸馏水冲洗根上的浮#33394;,并且知道整个过程中所 用的蒸#39311;水不能被污染。在提取叶绿体色#32032;中,要让学生了解叶绿体#33394;素是有机物,可以溶#20110;有机溶剂。了解 在叶绿素中的Mg易被#21494;子的细胞液内的有些有机#37240;的H取代而转变成去Mg 的叶绿素,影响对#33394;素的观察,从而 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用丙酮#20316;提取剂,为什么一定不#35201;让层析液没及滤纸上的滤液细线,#20026;什么在研磨前要加 入#30897;性盐——少量的碳酸#38041;。当然,也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学#29983;才能灵活地运用它。
总而言#20043;,教师要善于把实验仪器及药#21697;性质、使用原理讲清,这#23545;提高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大有#22909;处。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二、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39564;程序
一个较为复杂的#23454;验过程是设计人员长#26399;辛勤劳动的结晶,#23427;往往是经过几十次#29978;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 所以,学生实验中#65292;不能单纯地用实验#25351;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32467;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39564;中每 一步骤的作用#65292;每一个处理意义以#21450;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习解#20915;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20363;如,在观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31243;中,大致为:培养→10%HCI解离→漂#27927;→染色→压片。 要让#23398;生了解根尖放在10 %HCI溶液中是为了溶#35299;细胞间的果胶质, 使根尖细胞间#21464;得松散,便于压片#65292;否则根尖细胞很难压散#65292;不利 在#38236;下观察。另外,通过10%HCI#30340;处理,使细胞迅速死亡, 让细胞#20998;别保留各自的分裂状态。#28418;洗是为了冲 洗解离液(10%HCI),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又如用龙胆紫#25110;醋酸洋红溶液染色#30340;目的是,这两种染料易使#32454; 胞核内的染#33394;体着色,从而增大细胞#26680;与周围部分的反差,便于观察#26579;色体分布和变化,压片的#30446;的是使细胞 分散开#65292;变成单层,否则光线无法透过#20250;影响观察。加清水#26159;起润滑剂和利于细胞分散#30340;作用,压片时,在盖 玻片#19978;再加一片载玻片的#30446;的是防止手指与盖玻片直接触压,#20250;将极薄的盖玻片压#30862;(在镜下观察前应将载玻 片取下,并注#24847;不要让盖玻片移位)。在叶绿体中#33394;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21046;备滤纸条时,应让学#29983;了解将 滤纸剪成长10厘米是因为胡萝卜素在纸条上#25193;散的距离约为9 厘米左右;宽1厘米是利#20110;划出齐而均匀的滤液细 线, 去两角为了使层析液在纸#26465;上扩散速度均衡,后两者都是#20026;了扩散出四条平行的色带。在#36317;去两角的一端 1厘米#22788;用铅笔画一横线, 目的是为划滤液#32454;线提供参照线并且防止层析时在#30427;有3毫升层析液的烧杯(100毫 升)中,滤液细线#34987;层析液没及。划滤#32454;线时还应让学生知道干燥#21518;重复划2—3次,是为了#22686;加色素的分子数 ,以便在纸条上#36208;出四条明显的色素带来。如果在#19981;干燥的情况下连续划线#65292;色素会随滤液中的液体(#22914;丙酮 )在纸条上的#25193;散而扩散,划出的滤液细线#36739;宽,其结果是相邻的两条色带#20250;发生部分重叠。因此,在实验中 ,应根据学#29983;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21516;,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23398;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20570;, 也知道为什么#36825;样做。
三、培养学生善于分#26512;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经常存#22312;着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36731;视对实验过程中间出现某些现象#30340;记录,重视结果而 不重视分析结#26524;,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32780;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25214;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29983;实验能力 的提高。例如,在观察植物有#19997;分裂的实验中,在显微镜的#26576;个视野中,要让学生了解为什#20040;看到的细胞多数 为间期的细#32990;。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要让#23398;生了解液泡的体积大小、颜色变化#22914;何。在叶绿体中色素提 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色素#24444;此分离的原理是什么,这一原理#21333;靠高中教科书中的#30693;识还不够,应让学生了解滤 纸是一种吸附剂,层析#28082;是一种展开剂,四种色素#30340;化学结构和性质不#21516;,它们在滤纸上吸附能力不同#65292;在层 析液中(展开剂#65289;溶解度不同,因此,四种色素#38543;着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25955;速度就不同,胡萝卜素溶#35299;度大 而吸附力#23567;,扩散速度快,叶绿#32032;b溶解度小而吸附#21147;大,扩散速度则慢。
在实验中,因某种原因#65292;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不明显#25110;失败,老师应指导学生查找原因#12290;如叶绿体中色素 提取#21644;分离的实验结果四#26465;色素带部分或全部#19981;明显,老师可提示:#65288;1)是否丙酮用量过#22810;, 滤液太#31232;;( 2)是否用的#26032;鲜叶,是否用的全部#26159;幼嫩的叶;(3)划滤#28082;细线时是否重复的次数少#20102;一些;(4 #65289;层析时 滤纸条上的滤#28082;细线是否被层析液没及过。在质#22721;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很#24555;就观察到质壁分离和#22797; 原现象。#20294;有的学生虽然在步骤方#27861;上都按要求进行了,但没有发现质#22721;分离现象,教师应启#21457;学生寻找原因 :取下的表皮是否是死亡#30340;角质层细胞?是否#30001;于未用蔗糖溶液浸泡材料?#26159;否蔗糖溶液被原清水稀释而造成 浓度不够?是#21542;视野太亮,反差度小而未能看#28165;?还有的学生虽然质壁分离#20102;却不能复原,教师#20063;询问一下, 是否蔗糖溶液浓度自行#21152;高了?是否质壁分离时间太久#32780;造成细胞死亡?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25945;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的#22521;养,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39640;教学质量。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