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30340;老师”。而笔者发#29616;,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却无多大#20852;趣,造成这种情况的#37325;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36807;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23398;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35838;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26159;觉得知识过于抽象#12289;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24847;义,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但挑战#27442;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20195;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19968;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的设疑#32622;问,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21050;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65292;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23398;生学习地理兴趣众多因素中的关键#12290;
一、有效设#30097;置问的作用。
众所周知,“学起于思,#24605;源于疑”,问题是思#32500;的火花。课堂上有效地设疑#32622;问,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思维,#38598;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29983;置于知与不知、已有知#35782;与某种新知识、全面#35748;识与片面认识、熟#24713;事物与不熟悉事物、现实#29983;活与课本知识等等矛盾之#20013;,从而达到激发他们的思维,调#21160;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使#20182;们产生渴求掌握新知识#30340;欲望,而当所有疑虑都随之#35299;决时,那种轻松、愉快、#28385;足和成功的情绪体验,将#22823;大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设疑置问应#20855;备的几个特点。
1、针对性。一种是针#23545;教学内容,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29702;,紧扣教材的中心和重、难点设#30097;。例如:在讲授我国#8220;种植业”中甜菜分布的集中产区时#65292;首先提问“甜菜的生活#20064;性是什么?”,学生回答#65306;“是一种喜温凉的作#29289;”,教师问:“我国#20013;温带的主要分布地#21306;在哪里?”这样,通#36807;阅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学生#21487;以得到答案。尤其是新疆地区,是#21271;部地区而不是南部,加#28145;学生印象。另外一种是针对#19981;同层次的学生设疑,对#20110;基础较差的学生,问题可以简#21333;些,以确保他们能正确回答,#24110;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对#20110;成绩较好的学生,#38382;题可以有点难度,使他们不能#36731;松作答,避免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2、启发#24615;。设问应联系学生的已有#30693;识、能力及个人经验,#25552;出的问题是学生乐于思考且易#20135;生联想的。例如:讲#25480;等高线疏密与坡度#22823;小及省力费力问题时,可提出#19979;列问题:①大家平时骑#33258;行车上坡的时候,怎样最省力?#9313;为什么山路都修得盘旋曲#25240;,而不是建一条直路通上#21435;呢?通过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39064;,引起学生的思考,继而解答#65292;让学生真正理解等高线#30340;“密集陡、稀疏缓”。
3、典型性。抓住#23398;生易犯的典型错误,设置#22320;理问题。例如:很多学#29983;认为:“凡是经度为东经度的#20219;何地点都是在经度为#35199;经度的任何地点的东方。”根据#36825;个错误,教师可设置一问题:位#20110;40°N,120°E附#36817;的北京在40°N,120°W#38468;近的旧金山的什么地方?多#25968;学生认为北京在旧金山的#19996;方,但通过地球仪和地图不难#24471;出结论。这时,矛盾产#29983;了,这一矛盾使学生#20135;生了困惑,从而激发了学生#30340;求知欲。
4、适时性。课#22530;教学问题的设置,直接影响到#25945;学效果的好坏,设疑是教师知识#21644;艺术水平的体现。#25945;学过程中,在学之误区设疑、#22312;教材的“文眼”处设疑#12289;运用课本插图巧妙设疑、#22312;学生是懂非懂处设疑,#26159;设疑置问的最佳时机。#36866;时设疑置问可以有#25928;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准#30830;记忆地理知识,真#27491;解决地理疑问,加深影响#65292;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新颖性和趣味性。新颖、奇特#32780;有趣的地理问题容易吸引学生#30340;注意力,调动学生情绪,学生#23398;起来兴趣盎然。例如。讲#25480;“日界线”之前,#25945;师先讲一个小故事:“一孕妇乘#33337;从上海去旧金山,#22312;日界线以西的东十二区先产#19979;一女孩,越过日界线后,#22312;西十二区又产下一#30007;孩,但先生的女孩#21364;叫后生的男孩为哥哥,这是#24590;么回事呢?”学生对此感到新#22855;有趣,急欲弄清其中道#29702;,思维一下子活跃#36215;来。
6、层次性。问题的#35774;计应有轻重缓急、主次之分,不#33021;过于平谈,应该考虑到学生已有#30340;知识和现学的知识状况#65292;考虑到学生思维的递#36827;性,让学生在思考问题#30340;时候,拾级而上,最后解#20915;问题。如在处理“假#22914;黄交夹角增大时,寒带的范围#24590;样变化”这一问题,可设计以下问#39064;,让学生按顺序回#31572;:
①黄#36196;交角的度数为多大?
②黄赤交角的存#22312;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65311;
#9314;热带的纬度范围是多大?寒带的#32428;度范围是多大?二者有何关系?
④黄#36196;交角假如变大,寒带的范#22260;如何变化?如果变小呢?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7、实用#24615;。学以致用,许多地理#30693;识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65292;学生也只有把知识#24212;用于实践,才能从#20013;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例如:讲#21040;“旅游业”时,可结合广汉的实际#65292;教师提出以下问题:①广汉为#20160;么要重新修建东西干#36947;和南北干道?②广汉市区为什么要#36827;行流动摊点的管制?#9314;三星堆旅游资源为什么要#21442;加西博会的竞标?④鸭子#27827;为什么吸引了大量的野生动物?#36890;过以上问题,让学#29983;参与家乡实际问题的#35299;决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20852;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参#19982;意识。
三#12289;几种有效的设疑置问方式。
1、借助直观方法#65292;设置地理疑问。通过#22320;理教具的演示,或#36890;过地理实验演示,或借助课#26412;的插图等。让学生在直接#30340;感观作用下,经过自己的#35266;察、分析,得出结论。例如:“将#22320;球分成东、西半球的经#32447;圈是哪两条经线构成的经#32447;圈?”不少学生回答是0°与180°经线。教#24072;可以让学生在地球仪找到20°W和160°E两经线,#24182;用红笔画出,看看它们经#36807;的陆地和海洋的实际情况。这样#65292;学生知道了划分的原#22240;,加深了印象,便#23481;易记住了。
2、连环套式设#38382;。在课堂教学中,抓住#19968;个疑点,进行连环设问#65292;将知识进行横向、纵向联系,从而#36798;到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12290;例如:讲述我国秦#23725; 淮河南北#20027;要粮食作物分布问题时,可设计#20197;下问题:①我国南北方的主#35201;粮食作物以什么为主?#9313;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20040;?③我国南北方地区的主要温度#24102;是什么?④我国南方、北方地#21306;的干湿状况如何?通#36807;这一系列问题即联系了前后#30693;识,又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了#31918;食作物的分布原因。
3、#20197;错纠错式设问。对#20110;教学中学生易错或概念易于#28151;淆的难点进行教学时,可#22312;错误的前提下将学生#21367;入错误,再通过提问设法让学生#21457;现错误,并纠正错误,如在进行自#28982;资源分类教学时,为检查#21644;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可#20808;错问:“太阳风,地热流是可再#29983;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28304;?”学生往往回答:“是可#20877;生资源。”,然后再问#65306;“自然资源应具备哪#20123;两个属性?”此时学生#26041;知“上当”,从而增强了明辨是#38750;的能力。
4、反弹琵琶式设问。
#23545;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为了进#19968;步弄清知识的疑点,加#23398;生印象,可以围绕中心疑点#20174;不同角度设问。如关#20110;“地球的运动”一节教学时#65292;大家都知道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32780;出现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35937;,此时可以反问:“如果#22320;球自东向西转,会出#29616;什么情况?”关于地球公#36716;,可以设问:“如#26524;黄赤交角为0°或是90°,#37027;么地球表面将出现什么样的情#20917;?”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真正掌#25569;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四、有效设#30097;置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设疑置问时应注意问#39064;准确,答案明确,切忌模#31946;不错,让学生回答时难以给#20986;正确的答案。
2、设计问#39064;时,应尽量避免回答过于简#21333;化、平淡无奇,应考#34385;问题的主交、层次和顺序,使学#29983;无需思考,或味如嚼蜡#30340;问题。这样无法引起学生兴#36259;和注意,逐渐厌烦,形成对#38382;题的惰性和思维的僵化。也应尽量#36991;免一些高不可攀的问题,以#20813;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阻碍#23398;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的发挥#12290;
3、问题提出后#65292;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后回答,#20351;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注#24847;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65292;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35201;让问题成为少数学#29983;的问题。
4、#25552;问时,注意运用语调、#35821;气或其他形体语言#25235;住学生思维。提问后,要对学生进#34892;启发引导,注重思维#36807;程,不要太在意结果#65292;不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技巧和#20855;体思维过程,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24230;发表不同的见解,#19981;要急于肯否或否定学生的回答#12290;学生无论回答正确与否,教#24072;都要对其积极思考的态度及#26102;表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21457;他们的学习兴趣。
#36716;贴于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有效设疑置问,激发学生兴趣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