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美术#35838;堂教学中,恰当地运#29992;赏识,可以提高学#29983;学习美术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65292;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24418;成和全面发展。笔#32773;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65292;从赏识学生打破教材;赏识学#29983;的问题;赏识学生的“#38378;光点”;赏识学生的创意#65307;尊重差异,赏识后进生;把“赏#35782;”与“批评”结合起来等六个方#38754;分析了在美术教学中#22914;何赏识学生。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23398;,也是一门艺术。#36175;识,便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29616;。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21457;展,赏识教育正在学校#25945;育和家庭教育中被确认和推#24191;,并且在很多个体范例中#21462;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认为,赏识#23398;生是美术教学活力的源泉。在#32654;术课堂教学中,恰当#22320;运用赏识,可以提高学生学#20064;美术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21147;,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21644;全面发展。
一、赏识学生#25171;破教材。
按#29031;传统,教材具有绝对的权威性#65292;不容置疑。教材安排什么,教师#25945;什么,学生学什么。从内#23481;设置到教学进度都周密#35745;划,具有普遍性、划#19968;性。一般来说,教师不敢#36731;易质疑教材,也不允许学生脱离#25945;材的学习,否则便被视为#8220;不务正业”。然而,往往存在#19968;些“不务正业”的学生,他们#23545;课本视而不见,另有所好。#22914;:按照新课程标准,岭南美术出#29256;社出版的美术九年义务教育#20116;年制、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65288;以下简称美九)《桌面上的物#21697;(写生画)》,要求学生认真观察#23478;里、教室里的桌子上摆放#30340;物品,并把它画出来#12290;学生作业交来后,我发现有几个#23398;生画的不是“桌面上的物#21697;”,而是“书包里的#29289;品”、“铅笔盒里的物#21697;”,甚至是“商场里#30340;物品”!是批上“不符#21512;作业要求”发回给学生重#20570;,还是给予肯定?经过考虑#65292;我暂且撇开作品的质量,给这些#8220;标新立异”的学生全部评为“#20248;”,并在课堂上公#24320;表扬,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32966;创新。
#20107;后,其中的一位学#29983;对我说:“老师,真没#26377;想到,我还等着挨批评呢!”经过#31867;似的几件事之后,学生的#24605;想得到了充分解放,他们在课堂#19978;、作业中表现出了更多的创新意识#12289;挑战意识和超前意识,#20986;人意料的作品不断涌#29616;。
二、赏识学生的#38382;题。
#26377;人说过,发现问题#27604;解决问题更重要。在#20256;统的美术课堂中,教师#37319;取讲授式,“我讲你#21548;”、“我教你学”,#23398;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加#19978;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偏爱某些#23398;生,使得课堂出现了“一边倒”#8212;—回答问题成了少数学生#30340;“专利”,大多数#23398;生不敢问、不想问、不善问#12290;为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38382;题,我放下“教师#8221;架子,甘当“小学生”,常常采#29992;“问得好,老师也不#26159;很清楚,我们一起来学习#8221;、“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个问#39064;,你真聪明”、“你真棒,可以#19978;台当小老师吗?”#31561;赏识性语言。
比如,教学#32654;九《平衡式纹样(设计#65289;》一课时,有学生提出:#20026;什么要根据方、圆、三角#24418;等外型来设计纹样?纹样和外#22411;有什么关系?由于“平衡”这#20010;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35299;决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突破学#20064;难点。因此,我摆出一副#24778;讶的神态,充分赞许了那#20301;学生,并反问大家:“#19981;根据方、圆、三角形等#22806;型来设计平衡纹样行#19981;行?”一石激起千层浪,#23398;生展开了热烈的讨#35770;,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12290;经过讨论、分析,最#21518;得出了设计平衡式纹样必须参#29031;外型的结论。
三、赏识学生的“#38378;光点”。
小#23398;生虽然喜欢受表扬,渴望被赏#35782;,但他们不需要“不切实际#8221;的表扬和赏识。如果学#29983;不加思考地回答问题或#20316;业只是一般,而老师和#23478;长不是从鼓励进步的角度去评价#65292;而是敷衍式地、不合实#38469;地去表扬:“做得很好”。这样的#34920;扬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32780;会被看成是讽刺,会疏#36828;双方的情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34920;扬应有实在的内容才能体#29616;出赏识者的真诚。
我曾经作过实验#65292;将学生作业随机平均分成A、B两#32452;,在批改A组学生作品时,仅采用#31354;洞的语言“很好”、“画得不错#8221;;批改B组时,我#20165;抓住学生的“闪光点#8221;,具体地提出学生在哪些方面有进#27493;,哪些问题上表现还不错。结#26524;我发现,B组学生学习的积极#24615;更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也#26356;浓。如下表:
A组(22人) B组(22人)
学习兴#36259;提高 5人(23%) 10人(45%)
上课认真#21548;讲 11人(50%) 16人(73%#65289;
积#26497;提问 9#20154;(41%) 15人(68%)
作业优良 10人#65288;45%) 17#20154;(77%)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赏识学#29983;的创意。
市场经济#39134;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30446;标不再是知识型的、刻板式#30340;人才,而是创新式的、开#25299;型的人才。如果在我们的教#32946;过程中,一味地要求学生循#35268;蹈矩,教条式的接受知识,这#26159;不符合时代要求的。#32780;要培养有创见的,有个性的有#29992;之才,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在#35838;堂教学中,我尤其赏识学生的创意#12290;对于学生的创意,我的理解#26159;:只要突破了一般学生的思维#65292;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便可称为“#21019;意”,而无须要求合乎实际,更#19981;能把学生的“创意”与成#20154;世界的“创新”相提并论。#20877;如,美九《台灯(写生#30011;)》一课,就有学生别#20986;心裁,凭空想象画出了“#21487;折叠、便携式台灯”。面#23545;如此创意,我毫不犹#35947;地评价她:你比老师更聪明!
正如有经验的#25945;师说过的: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65292;教育者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的#35299;题方法应大加鼓励,大加#36190;赏;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35265;甚至反对意见,长期下去,学#29983;就会养成积极思维,努#21147;创新的优良品质,逐步成长为开拓#22411;人才。
五、尊重差异#65292;赏识后进生。
不光是语文、数学#12289;英语等学科存在后进生,美术学科#20013;也同样存在后进生。这些学生的#33394;彩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审#32654;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相对较#20302;。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学生之间的#24046;异是客观存在的,#20316;为教育者只有尊重差#24322;,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25945;育、教学效果。赏识教育,不仅#35201;赏识优秀学生,也要赏识#21518;进生。
有关研究表明,在人的本性#20013;,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35782;,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30340;知识粗浅,意志脆弱,但又极力#22320;想表现自我,想得#21040;别人的承认。他们的一些#24819;法不可避免的带有幼稚性和不成熟#24615;。如果此时教师和家长们#36807;分地去求全责备,不支持#12289;不信任,甚至蔑视,会严重伤害他#20204;的自尊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65292;不是成大才的料子。反过#26469;,如果我们都以赏识的眼#20809;和态度去对待他们,从积#26497;的方面去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21017;可使他们看到自我的价值,#20174;而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曾有一位很调皮、懒#24816;的学生,语文、数学、英#35821;学科的成绩非常低下,常#24120;不交作业。即使是美术作业,#20063;通常胡乱涂抹一气便交上来,可#35859;“硬着头皮完成任务”。尤其是#25163;工作业,由于懒得去找材#26009;,“找不到材料”、“没#26377;工具”成了他不交#20316;业的极好借口。无计可施之下,我#23581;试着“赏识”他,发现他只对一#20123;简单的线条画作业完成得比较#22909;。于是,在一次手工制作课中,我#32473;他单独布置了这样的#20316;业:利用两个圆形、一#20010;三角形、两根直线进行画#30011;,要求画出5种图形。#32467;果令我十分兴奋,他画出了眼镜#12289;天平、葫芦等7种图形!鉴于#20182;的“超常”表现,我给他颁发了“#32654;术作业最高奖”——一个我精心#21046;作的小矮人。自此,他觉得“#33080;上很有光”,逐渐树立了学习的信#24515;。
六、要把“#36175;识”与“批评”结合起来。
“只要表扬不要批评#8221;,这是赏识教育的误区#12290;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我这孩#23376;要哄、要捧”。如果#35748;为这就是赏识教育,那是#29255;面的,有失偏颇的。赏识教#32946;也包含批评。少年儿童,由于#30693;识的不足,缺乏足够#30340;辨别是非的能力,成#38271;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这#26679;或那样的错误。对#36825;些,如果教育者视而不见,#21548;之任之,甚至违心地表扬,这样下#21435;,学生就会看不到自己的#32570;点、弱点,失去努力的方向。这#26679;在表扬声中成长起来的孩子#65292;往往心理素质差,不能经受#25387;折,一旦在学习、工作或生#27963;中出现失败,就会怨天尤#20154;,强调客观找出若干理由#26469;原谅自己,终究不#33021;成长为有用之才。因而#36175;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而#26159;批评的方法要巧妙,#35201;在适当的氛围中恰如其#20998;的提出批评,要以帮助提高认识的#35821;气和态度,诚恳地提出批评,要在#34987;批评者能够接受和愿#24847;接受的基础上提出批评,要把批#35780;与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批评中有#36175;识,赏识中有批评。
总而#35328;之,赏识学生是美术教学活力的#28304;泉,灵活运用“赏识”艺术可#20197;使美术课堂焕发青春活力,使教#24072;的教育、教学事半功#20493;。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赏识学生--美术课堂活力的源泉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