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探究性学习,#26159;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23548;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21644;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它强#35843;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 以类似研究的手段#21435;实验,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24212;用各种材料,经整理分析#21518;解决问题,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33021;力,形成初步的科#23398;精神、态度和价值观。
那么#65292;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作为以培养#32654;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36341;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的艺术#35838;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65292;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25506;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从以#19979;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30340;探究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31934;神的原动力,是学习美#26415;的基本动力之一。设想:在美术#35838;中教师干巴巴地说教,学生听课垂#22836;丧气。极具情趣、表现自由的美#26415;教学变成了一次次老八股式的重复#12290;这样的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30340;学习探究兴趣, 而且只能使学生更加厌学。 因此,我们应当充#20998;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31243;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23398;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 以活泼多样的课#31243;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29983;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36259;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30340;情感态度,做到乐#23398;,主动地学, 学有所得,越学越爱#23398;。
l、发#25496;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寻找刺#28608;的新异与变化。“教#23398;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26223;, 即教学过程引用有#36259;的例子、实验、离#22855;的事实,可以称作#25945;学上情感刺激方法之#19968;”(巴班斯基),其中涵#30422;的道理就是告诫我们#32654;术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内容#65292;力求找出某些关键#28857;,从那里揭示出某种新的意外的#12289;超出学生主观预期的#19996;西。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21019;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20123;看上去似乎是“枯#29157;乏味”、“简单易#25026;”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35265;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29983;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35774;置思维荒漠,诱发#23398;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巧#22937;处理好这些内容,往往是教#23398;中防止学生松驰、疲沓、厌学#65292;引发学生兴趣情绪的关键。
2、发挥美术教学#27963;动的独特魅力,满#36275;学生的审美需要。学习兴趣是#20010;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26377;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我们#22312;美术教学中,一是积极采#21462;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27573;,如影视、录像、多媒体、范画、#21442;观、访问、旅游,甚至#25925;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再现形象#65292;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20107;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24418;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19981;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20307;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美术#30340;兴趣。二是注意调#21160;积极的情感因素作#29992;,从满足学生的一些重要#38656;要入手,引发学生的快#20048;情绪,使学生在发展求知需要的#36807;程中,尽可能充溢#30528;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对美#30340;需要。 3#12289;密切联系学生的生#27963;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生#27963;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处#22788;有美术。教师可创设各种条#20214;,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23398;习的情景,以学生#25152;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27963;为载体,构建一个#33391;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22312;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65292;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20540;,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29616;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探#31350;精神与学习动机。例如服装的色彩#37197;置、贺卡的制作、居室的布置#31561;等。
4、充#20998;利用情感体验,激活#23398;生主体意识。情感的特质往往能在#20010;体或整体行为和态度中显#38706;出来,经常发生而被镶嵌在#20010;性之中,产生某种行为。美术教育#30340;特点正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23427;是靠真情来打开审美者的#24515;灵大门,牵引着人们回到#30495;实的生命状态,回到本原的心#28789;感觉,去体悟我们#20869;心深处的灵性之光,发展审#32654;能力。在教学中以#24773;施教,有利于运用#24773;感手段来发掘教学中的美的因#32032;,寓美于情,以情育美,#20174;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20027;动关注人类,关注#33258;然,从中获得对自然、#31038;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如在讲#25480;《最后的晚餐》这幅举世名作#26102;,通过充满激情的声调和富有情感#30340;语言,以一组学生#25490;演的13个人物动态揭示了#29369;大的卑劣、丑陋,#34920;达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23815;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让学生深#21051;体会此画的意境,体#20250;达,芬奇作画的技巧,以达到#23398;习主体的情感和审美的和谐统一。
二、培养问题#24847;识
问题意识是指#23398;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20915;的、疑惑的实际问#39064;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30097;、困惑、探究的心理状#24577;。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21644;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24515;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65292;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39064;,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有#21161;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而#22521;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美术教育#20013;重要的教学任务。 #12288;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39064;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30340;。问题意识,是探究#24615;学习的精髓。然而,在当前#30340;美术教育中,由于观点障#30861;、信息障碍、教师权威障碍、教学#26041;法障碍、技能障碍等,造成学生#30340;问题意识普遍不强。针对这种无问#39064;意识的状态,怎样#22312;美术教学实践中去培养#23398;生的问题意识呢?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1、创设问题情境。在美术#25945;学中,由于受教师、学生和教学设#26045;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让学生在认知#27963;动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还有一#23450;的难度。它需要美术教师为#23398;生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21457;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的引#23548;、帮助。首先,完全可#20197;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23398;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高度探#31350;性的学习活动。而#19988;,只要学生真正地卷入了探究#32654;术知识、技能的过#31243;,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39064;。其次,集中筛选和引导优化学#29983;从问题情境中生发的#38382;题, 由此明#30830;后续探究的目标和内容。#36890;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来培#20859;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第#19977;,引导学生联系语文、音乐等#23398;科内容以及生活经验, 自行提出问题#65292;并引发他们对所收集的信息材料进#34892;探索、分析、研究,增强对#35270;觉语言的理解和运#29992;能力。 2、 授之以“渔”,#28040;除学生的依赖心理。现代教学,不#20165;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35201;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30410;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12289;学习品质, 以此来培养学生主#21160;、独立获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12290;在教学中,积极教#32473;学生学会提问的技能, 引导学生#23398;会从相关事物中找差异性、不相#20851;事物中找相关性。 比如,在教学内容的关#38190;处设问、在饱含丰富智#21147;因素与思想教育因素的#30693;识处设问、在同伴认识#30683;盾的焦点处设问、#22312;美术技巧的运用上设问等等
3、#22810;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在教#23398;中,教师只有对学生提问或回#31572;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探究#30340;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25104;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23398;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探究、#21019;作的欲望,并能引#20986;另一些问题。 实际上,真正的学#29983;探究活动整个地就是由问题#24341;导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1644;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36143;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 自然地进行。它需要我们#32654;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灵活地#35774;计和取舍,使探究性学习获得实#25928;。
三、关#27880;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学习#36807;程,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关键#12290;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35745;的教学活动,在有效的#27963;动设计中,作为组织、参考、#25351;导和伙伴关系的美术教师,应#20174;以下三个方面去关注学生美术学习#25506;究过程。 1、突#20986;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个体创造#28508;能的发挥,首先依#36182;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20307;现。在全县中小学,我们推行美#26415;“学案导学”学习方式#30340;整体研究,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33258;主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发展#65292;学会做人。即经过教师精心设计,#25226;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学#20064;,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21147;,把学生推向探究知识#30340;前台。在美术课堂#19978;,从探究问题的提出、学习伙#20276;的选择,到学习过程的安排、#23398;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26524;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26377;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31354;间。学生在学习和#25506;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对于能#21147;重于知识的现代社会来说,意义#26159;深远的。 #12288; 2、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21488;。在课堂上,创造氛围、空间,#25552;供学习、实践的机会#65292;使美术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12289;和谐、愉悦、包容的氛#22260;,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20013;,时时、人人有提问#12289;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29983;更多地介入信息交#27969;;提供最适宜的创造活动环境,#35753;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22320;想像,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由#22320;呼吸, 引发学生的#21019;作灵感。让学生在富有情趣#12289;表现活动自由的美术教学#36807;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29305;征和技术方法,形成基#26412;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良#22909;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3、关注#23398;生真正的参与。大力改#36827;美术课堂教学, 变#23553;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27963;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24425;的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35752;论、游戏、表演、创作、展#31034;、欣赏、评价……,使#23454;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探#31350;的全过程,促使每#20010;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65292;参加到学习探究、创意构思广#33258;由创作中去。通过亲#36523;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21160;口等方式,重新认识外部世界,#37325;新认识自我,在“有意#26080;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25216;能、情感、态度、#36947;德的变化和发现。发展综合#23454;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20204;体会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主#21160;完成学习过程,会取得意#24819;不到的效果: #23398;生在思维和行动上#24120;常进发出令教师意料不#21040;的充满童趣的智慧火花。
四、把握发展性评价
#12288;美术探究性学习并非要求学#29983;像艺术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20855;体的问题。在学习探#31350;过程中, 学生是否真#30340;探究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36890;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30740;究问题的方法,培#20859;研究问题的意识。 由此,学生#23398;习的过程就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在#35838;堂上教师与学生讨#35770;得最多的是设计的思#36335;、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20915;问题的具体方法。所以,美术探#31350;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25104;性的评价一一反映学生的成#38271;发展历程: 指对学生#22312;动态教学讨程中的执行#24773;况、效果及时反馈#65292;及时调节, 以达到预#26399;目的。它突破了长期以来#65292;在美术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30340;不良现象,促使美术教师全面#30340;、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37319;用多维、多级的评价#26041;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23398;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25196;等积极评价手段,#20174;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23398;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23637;。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透视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