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21644;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21147;、鉴赏力和创造力,#32780;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21161;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65292;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20154;格。因而,美育的#26681;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28789;。
近#20195;学者王国维认为,教育应分心#32946;与体育两大领域,心育应包括智#32946;、德育、美育3个方面#12290;他说:“真者知力之#29702;想,美者感情之理想,#21892;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29289;,不可不备真善美#20043;三德,欲达此理想,#20110;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20107;亦分三部,智育、德育、美#32946;是也。”在我们看来,真善美不仅#30456;互区分,而且还相互联系、相互#28183;透;智育、德育和美育#22788;于对立统一之中。所以,没有美育#30340;教育,是不完善的教#32946;。美育不仅与智育、德#32946;、体育相辅而行,#32780;且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35268;律,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35201;的地位。我国古代大教育#23478;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20110;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30340;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29992;武之地。换言之,#32654;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26159;人格修养的入门途#24452;,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22659;界。孔子对弟子说#6530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20939;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25105;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22791;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8221;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26681;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35268;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
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30340;影响下,我们学校#21482;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30446;标。美育没有地位,就不可能有#30495;正意义上的美育。因为,美育尤#20854;不能是整齐划一、呆板凝滞的,尤#20854;不能由教师单向灌输,更不能惟一#20197;考试分数来检验成果。所#20197;,若要实施真正的美育,就#24517;须从应试教育的习惯中#33073;离出来,坚决地向素质#25945;育转变。目前,之所#20197;有的学校把美育搞成了#29305;长教育、技术教育,把美#32946;仅仅当作艺术特长或技能技术#25945;育来施行,这是认识#19978;的误区,既不利于全面提#39640;学生的素质,又违背了美育自身#30340;规律和宗旨。其原因#26159;:首先,观念上还没有实现由应#35797;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65292;以至把美育变成了只针对少数学#29983;的天才教育,或者仅仅停留于知识#25216;能的传授上。其次,是对#32654;育的宗旨缺乏认识,不够自觉。#35802;然,进行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32654;育的重要途径,但#26159;,仅仅停留于技能的传授和特#38271;的培养上,忘记了美#32946;的宗旨,就达不到美育对受教育者#36827;行人格培育和心灵建设的目#30340;。再次,对美育的特点、规律和#21151;能缺乏正确的了解,因而在实践#20013;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实施美育#12290;
美育的一个突出特征,#26159;它的情感教育的作用与功能#12290;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29992;美学之理论于教育,#20197;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38518;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29992;,叫做美育”。王国维也#35748;为,美育“使人之感情发达#65292;以达完美之域”,美育“即情育”#20063;。美育的过程,一方面是#25945;育者用美的对象来教育#20154;,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对美的感#30693;或感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32654;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伴随着强#28872;的感情活动,处于美感的激情状#24577;。这与其他教育有很大的不同。#27604;如,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35753;学生了解客观世界#21450;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6234;育的过程,多诉诸理智#30340;思考,教学双方都较为清醒#65292;在一般情况下没有#24378;烈的感情活动。例如,教师和#23398;生在教学分数、应用题、简单的几#20309;知识等的过程中,都#24517;须进行抽象的理论思维,却并不#19968;定伴随强烈的喜怒哀乐等感#24773;活动。但是,美育则#19981;然。如,歌曲《黄河大合#21809;》表现了滚滚黄河雷霆#19975;钧、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20197;及它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百折不挠#12289;坚强不屈的伟大性格#12290;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26159;动情的。因为,歌曲崇尚的美使#23398;生始终处于美感的#28608;情之中,甚至于课后,那澎湃的#28608;发仍要长久地留在同学心中。#26753;启超也曾说过:“人之读#19968;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19981;能释然,读《红楼》竟者,必有余#24651;有余悲,读《水浒》#31455;者,必有余快有余怒”。可见#65292;美育引起强烈的感情活动,#20351;人处于美感的激情之中。#27491;是这一特点,使美育的情#24863;教育作用得以发生。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也许有人问,难#36947;情感还需要教育吗?#26159;的。人的情感对他的社#20250;行为和态度有着重#35201;的影响。梁启超说:“天下最神#22307;的莫过于情感。用理#35299;来引导人,顶多能#21483;人知道那件事应该#20570;,那件事怎样做法,却#26159;被引导的人到底去做不#21435;做,没有什么关系,有时所#30693;的越发多,所做的倒#36234;发少。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30913;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37327;的磁,便引多大分#37327;的铁,丝毫容不得#36530;闪。”他进一步指出:“情感的#20316;用固然是神圣,但#23427;的本质不能说都是善#30340;、美的。它也有很恶的方面,它#20063;有很丑的方面。它是盲目的,#21040;处乱碰乱迸,好起来好得可爱#65292;坏起来也坏得可怕,所以#21476;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37117;最注意情感的陶养#12290;”这充分说明了情感需要#38518;养的道理。
情感的陶#20859;,一方面是要防止卑鄙丑恶#30340;东西腐蚀人们美好#30340;情感,另一方面则要用#32654;的事物对人们进行#24773;感教育。柏拉图就#24378;调过,要防止青年们“#22312;丑恶事物的影像中培养起来……#20197;至日久就不知不觉地把四周许多#22351;影响都铭刻到心灵的深处。”#36798;·芬奇也警告说:“如果所爱好#30340;对象是卑鄙的,它的#29233;好者也就变成卑鄙的……”现在有#20123;低劣、卑俗甚或色情的文艺作#21697;,给人以丑恶低级的感官#21050;激或颓废变态的迷乱情感,这对青#23569;年的心灵具有很坏的腐蚀作用。#23545;于这种情感腐蚀,我#20204;要坚决加以抵制。同时,我们#26356;要用美的事物去浸润青少年的心灵#65292;使他们不断地、长久地#34987;美的情感所陶醉、#25152;滋养,从而“将情感善的美的方#38754;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38754;渐渐压伏淘汰下去”,以实#29616;情感教育的目的。
美育的规律#65292;基本上就是对美欣#36175;的规律。它的奥秘即在人们欣赏美#26102;所发生的美感之中。美#24863;并不神秘,从根本上说,产#29983;情感的直接原因是人对客观#20107;物的判断与评估。即#19968;事当前,如果它大致符合并能丰富#20027;体已有的认识,能满足主体#30340;需求和渴望,主体就会对它发生#32943;定的情感;反之,则发生否定#30340;情感。情感还具有强烈的主#35266;体验性。例如,快乐的情#24863;活动,往往是盼望目的达到后继之#32780;来的解除紧张的主观体验。#24555;乐的程度取决于满足愿望的意#22806;程度,且有满意、愉快、欢乐、#29378;喜之别。因此,虽然情感的源#27849;是客观现实,但是#65292;不同的人对于同一#20107;物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65292;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从#26681;本上说,一个人的情感能够#21453;映出他的精神世界和#20010;性特征。这种反映越深刻、越#20840;面,情感也就越高级。例#22914;,因搭上便车而满意,#22240;旧友重逢而欢欣,都是一般#30340;社会情感,而美感的反#26144;性,则相当深刻和全面#12290;因为美的对象都是现象#21644;本质的辩证统一,它是以丰富#29983;动的具体感性品格而显#29616;着事物的真相、真情和真理的。所#20197;它能唤起主体的认识系#32479;,激活主体的观察力、感#24735;力和想象力,并能超越#20010;人实际的物质功利欲求,而#19978;升到较高的精神层面。就如蔡#20803;培所说:“植物之花,所以成实也#65292;而吾人赏花,决非作果实可食之想#12290;善歌之鸟,恒非食品,灿#28866;之蛇,多含毒汁。而以#23457;美之观念对之,其#20215;值自若。”这时主体由于认识和#24895;望系统得到满足及发展#65292;便会产生对美的感动,发生#24841;快感、满意感、赞赏感、幸福感#31561;肯定性的情感体验。这种情#24863;体验有时非常强烈和突#20986;,以至主体全身心为美感的激情所#28024;润、所充盈,感到精神健朗、#24863;悟通灵、思想活跃、想象飞驰,好#20284;顷刻间悟到人生真谛,窥#35265;宇宙胜景,获得精#31070;上的极大满足。所#20197;,在当时和事后,主体都会对这#31181;情感格外珍爱,视之#20026;人间乐事,而不断地加以回#21619;和追求。这样的美感激情,会直接#20914;击和改变主体原有的情感或情#24863;倾向。
总之,在教育活#21160;中正确认识和把握美育的地位和#20316;用,掌握美育的特点和规律,#25165;能恰如其分地实施美#32946;。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正确认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