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071 日期:2023-12-02 来源:论文网
什么#26159;地理学习风格?要回#31572;这个问题,先要明确什么学#20064;风格。关于学习风#26684;的涵义,众说纷纭#65292;尽管许多研究者对它的表述不一,#20294;其实质是相同的。“学习#39118;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24615;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30053;和学习倾向的总和。”(谭顶良《学习风格论》)据#27492;,所谓地理学习风格,是#25351;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所表现出的带#26377;个性特征的持续一贯#30340;学习方式(包括方法)和学习#20542;向。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24049;的学习风格,他们在学习时,无论#22312;对大脑左右半球的偏爱方面,在感#30693;、注意、思维、记忆、解决问#39064;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和#29420;特性。教师应该细心#27934;察、研究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20064;风格类型,在此基础上,#21046;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20351;每一个学生都能发#23637;其学习特长与弥补其#19981;足。

由于学习风格是#20010;体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65292;受社会环境和教育的#24433;响,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25104;的,因此,构成学习风格的要素#20027;要有心理要素、生理要素和社#20250;要素。其中心理要素尤为重要,#23427;包括认知要素、情感要素和意动要#32032;三方面。

本文试从认知要素来探索#23398;生的地理学习风格及#24590;样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认知风#26684;是学习风格的一个重要组#25104;部分,它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21050;激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35299;决问题的方式和倾向上#12290;下面重点就感知、记忆和#24605;维三方面来谈谈地理认知风格及#25945;学策略。

一、感知风格及教学策略

感知是#19968;种简单的认识过程,它反映的#26159;事物的表面特性和外部联系。17#19990;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35748;为:“人们是在感知觉的#22522;础上认识现实世界的。”就是#35828;,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感#24615;材料,才能根据这些材料得出#27491;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而上升#21040;理性。因此,可以#35748;为感知是一切教学活#21160;的源泉和基础。根据学生#22312;感知地理事物过程中的倾#21521;和偏爱,感知风格可分为#22330;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两种。

1、场独立#24615;:这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20026;主,能独立自觉地学习。在感知#26102;,很少兼顾背景因素,而是就事论#20107;,倾向于以自己独立的标准来觉察#12289;判断地理事物。善于区分、#36776;别相似的、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偏#29233;自然地理,对某些#20855;体的地理事物、规律、成因#29702;解、记忆较深,但往#24448;把握不住地理事物的整体性#12290;

2、场依存性:#36825;类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依赖#22806;在反馈,受外在动机支配,易受#26263;示,学习欠主动。在#24863;知时,充分考虑背#26223;因素,注重地理事物#30340;整体性,对地理事物间的层次、#30456;互关联把握得较好,但对地#29702;事物的具体内容、细节分析#24471;不够清楚。不擅于从纷繁复杂的地#29702;情境中区分地理事#29289;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20559;爱人文地理。

在地理教#26448;中,许多地理概念成组、成群出#29616;,构成具有因果关系#12289;并列关系、包含关系的“#27010;念链”和“概念网”。如关于流#26143;,就涉及流星、流星群#12289;流星现象、流星雨、陨星#20116;个相似度较大的概念。#20851;于“地壳的物质组成”,有矿物、#30719;产、矿床、岩石四个容易混淆的概#24565;。在进行这些“概念链”和#8220;概念网”的教学时,对场#29420;立性者宜采用集中辨析法,而对场#20381;存性者则采用分散辨析法。集中辨#26512;时,可以先让学生感知第#19968;个概念,然后以第一概念#20026;起点逐步扩展,引导出其他概念,#24182;画出直观的概念结构图。场#29420;立性者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对相#20284;的地理概念能进行辨别分#21270;,能找出概念各自的关键内#28085;和概念间的区别,因而学起来比#36739;轻松、准确。而且这种#26041;法还能使场独立性者形#25104;概念间相互联系的#25972;体意识,从而训练这#31867;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分散#36776;析时,先将这些概念分散到教#26448;中,逐步出现,让#22330;依存性者依赖教材#20869;容的前后联系及已知知识逐个理#35299;,掌握概念。然后#21551;发学生画出“概念#32852;系网”,并寻找连结此网的“桥梁#8221;,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细#33410;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12290;教学时,对这类学#29983;还要经常给予结果反馈,评价激#21169;。

二、记忆风#26684;及教学策略

记#24518;是过去经历过的事#29289;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力是智力活#21160;的基础,没有记忆#21147;,无论观察、想象、思维或注意#37117;无法进行;没有记忆力#65292;地理教材中大量的地名、分布、规#24459;、原理就不能被掌握。因#27492;记忆对地理学习来说是至关#37325;要的。学生地理成绩的好坏,与能#21542;精确记忆有密切的关#31995;。学生的记忆力有强有弱,#35760;忆方式也各不相同。学生对记忆#26041;式的偏爱,主要有趋#24322;和趋同两种记忆风格。

1#12289;趋异型:这类学生记忆#26102;往往关注两个事物的相异处。他#20204;能精确地知觉新的地理信息#65292;能清晰地把握新旧地#29702;材料间的细微差别,对新旧学习材#26009;能进行精确的分化,并用合理的#26041;式进行识记,从而能准确地#22238;忆。这类学生往往是记忆能#21147;较强的学生,容易#26816;索并使用已有信息。

2、趋同型:这类学生记忆时较#22810;的关注两个事物间的相同点。#20182;们不善于对新旧地理材料#36827;行精确分化,倾向于迅速将#26032;的地理信息同化于原有的#30693;识、经验之中,并不加严#26684;区分地混杂在一起,囫#22261;吞枣,笼统记忆。这类学生#24448;往是记忆能力较弱#30340;学生,由于识记不详,在脑中保持#36739;为模糊的印象,从而无法精确#22238;忆。 #36716;贴于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19978;述两种记忆风格反映了学生不同的#35760;忆水平。记忆力不是天生的#65292;是可以通过刻苦磨练而发#23637;、提高的。为了使刚记忆的#22320;理信息能同化入原有信息系统之中#65292;或与原有地理信息联系并相互区别#65292;增强记忆效果,我们#22312;地理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的记忆#31574;略:

①#20998;部学习法:即将难#24230;较大,需较多记忆的整块地#29702;学习材料分解为若干部分,各#37096;分的学习之间有一定#30340;时间间隔,从而可以有效#22320;防止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65292;提高记忆效果。如“自然带#8221;一节,文字虽然精炼,但其表述#30340;内容多,综合性强,#35760;忆任务繁重。因此#23398;习时可以将内容分解为“什么#26159;自然带”、“认识世界七大自#28982;带”、“分析比较各自然#24102;的景观特点”、“自然带#30340;分布规律”四部分。在分部#23398;习时,每一部分的记忆侧重点,#35201;注意少而精,让学生都能#20934;确理解、清晰识记。各部分内容学#20064;之间留一定的时间#32473;学生进行“消化”、复习、#24041;固,这样可以为下一部分的学习提#20379;适当而有力的固定点。在确#23450;绝大部分学生已有了#28165;晰、稳定的记忆后,#20877;进入下一部分的学习。

②多媒#20307;学习法:现代科学研究#35777;明,如果把眼、耳、口、鼻、手等#22810;种感觉通道利用起来,使大脑皮#23618;留下很多“同一意义“的痕迹#65292;在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听觉#21306;、嗅觉区、运动区、语言#21306;建立多通道联系,就一定能#22815;提高记忆效果,使记忆力得#21040;锻炼。目前,现代化的#22810;媒体手段被引进到课堂教学#20013;,从而为利用多种“联系#36890;道”提供了可能和#20445;证。尤其是多媒体#25216;术,在表现时空跨度大的地理事#20214;时,显示出不可替代的#20248;越性。它们展现的地理事#29289;直观形象,生动鲜明,富有表现#21147;和艺术感染力,能给#20104;学生多种感官刺激#65292;使学生学起来格外轻松、愉#24555;,且容易理解,记忆深#21051;。

③重点突出法:即通过不同的#39068;色、符号或其他各种方#27861;突出重点或所要记忆的部分#65292;使新知识与旧知识的#19981;同点明晰地区分开来#65292;有利于学生的初次识记准确#26080;误,也有利于学生趋异记忆。#27492;法对于地名、物产等方面的教学#26356;富有现实意义。

⑤运#29992;必要的记忆术:地#29702;教材中有许多缺乏逻辑#32852;系、难以记忆的材料,如#30719;产、物产的名称及地名分布#31561;,我们可以采用“图示相关记#24518;”、“联想记忆”、“#35856;音记忆”、“故事记忆”、“顺口#28316;记忆”、“口诀记忆”等#26041;法,赋予那些枯燥的地理材料以人#20026;的或有“逻辑关系”的意#20041;,从而帮助学生变死#35760;为巧记。例如,我#22269;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有钨#12289;锑、锌、钒、钛、稀六种,为#20102;让学生牢固记忆,可将其编#25104;顺口溜:“吾弟,心烦,叹息”#65292;学生在富有趣味的、#22855;异的想象中轻轻松松地就#35760;住了。

三、思维风#26684;及教学策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20107;物进行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思维#22312;学习中具有特别重大的意#20041;,它是理解知识、巩固知识的重#35201;心理因素。思维的过#31243;有分析、综合、比较、分#31867;、抽象、概括、归纳#12289;演绎等,其中分析和综合#26159;学习活动所必需的基本#24605;维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20064;者对这两种基本的思维#26041;式有着不同的偏爱,有#20154;喜欢分析性思维,而#26377;人喜欢综合性思维。

1、分#26512;型:这类学生的思维风格往往#19982;感知风格中的场独立性#26377;着极其密切的联系。#20182;们对分析性的地理学习材料#36739;感兴趣,善于在脑中把认识的概念#12289;观念或问题分解为若#24178;部分、特征或方面,来一一加以#24605;考,分析能力较强。对地理事物的#25104;因、原理的理解深入透彻#65292;但有时会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2、综合型:这类学生的思#32500;风格往往与感知风格中的场#20381;存性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他们较#22810;地采用整体性认知,对需要整体#25226;握的地理学习材料#36739;感兴趣。喜欢把地理事物#30340;各种属性、各个部分或方面联#21512;成为整体进行思考,综合能力较#24378;。但有时凭直觉,进#34892;模糊的、笼统的整体性思维#65292;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就容易囫囵#21534;枣、一知半解。

分析型和综合型风格的学#29983;,各有所长。但分析和综合#26159;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只#20998;析,不综合,就会只见树木#65292;不见森林;反之,只综合,不分#26512;,就会只见森林,不见树#26408;。众所周知,地理学有“综合性”#30340;特点,即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相#20114;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22240;此,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21644;综合能力对学好地理是至#20851;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们可#20197;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教学策略,来#22521;养学生的分析技能和综合#25216;能,使分析型和综合型的#23398;生都能扬长补短。

①先#20998;析后综合:即先将复杂的#22320;理事物分解为几个部分,分别进行#20998;析研究,理解各部分的#35201;点后,再综合整理,#23558;各部分一以贯之、联成一#20307;。例如,学习“世界海#27915;平均盐度分布规律”这#19968;知识时,先引导学#29983;逐步分析“影响海洋盐度的#22240;素有哪些?”、“气候因素#22914;何影响海洋盐度?”、“径流因素#22914;何影响海洋盐度?”、“洋#27969;因素如何影响海洋#30416;度?”,在分析理#35299;各因素的基础上,再#23637;示海洋平均盐度分布曲#32447;图,将各因素的分析结果综#21512;在图上,并选择赤道、副热带、#21335;北纬60度、极地#31561;几个关键纬度让学生#36827;行综合归纳,最终得出海洋平#22343;盐度的分布规律。

②先综合后分析#65306;即先将地理事物作为一#20010;整体,来研究其各#20010;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30456;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综合性特#28857;,然后再对各个要素#36827;行深刻、透彻地分析。例如,#22312;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24615;”时,可先展示“黄土#39640;原景观”图,启发学生#30740;究判断地形、气候、植#34987;、土壤等因素是如何相#20114;影响、相互制约、综合作用,#25165;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36825;一整体景观的。在对黄土#39640;原景观成因有了全#38754;、完整、系统的了解#20043;后,就可以引出结#35770;: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29702;环境各组成要素互相联系、#24433;响、渗透、制约而形成的。然后,#20877;引导学生逐个分析地#29702;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特性及分布#35268;律,从而使学生对#36825;一知识的理解精细深刻,#32780;不是笼统模糊的。

学#20064;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分析#21644;综合的过程,以上两种教#23398;策略,可以充分发展#20998;析型和综合型学生的分析特长和#32508;合特长,同时也分别训练了他们#30340;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使他们的思#32500;更具有深刻性和准确性。

学#29983;的学习风格可以是千差#19975;别的,但不管哪一种#23398;习风格,既有其优势、长处#65292;有利于学习的一面;又有#20854;劣势、不足,不利于学习的一#3875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20064;风格要不断地进行观察、分析#12289;归类。然后根据学#29983;学习风格的长处采取“扬长”#30340;匹配策略(即教师教#23398;方法与学生偏爱的学习方#24335;和倾向相一致),根据#23398;习风格中的不足采取“补短”的#26377;意失配策略(即教师#25945;法和学生不擅长的学法相一致#65289;。这样就能使学生各方#38754;的素质得到拓宽和完善。 每一个教师也均有#33258;己独特的、稳定的教学风格, 但教师应不#25304;泥于自己带有个性特征的单一#30340;教学风格,而应掌#25569;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以满足#39118;格各异的学习者的需要。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