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体#29616;了从“知识为本”到“以学生发#23637;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21464;,如何在地理课堂教#23398;中凸现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36136;量并对其进行有效#22320;评价,是当前新课程#25913;革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课程:#38656;要重新定义或建构#30340;基本概念
#22312;传统的教学模式中,#8220;课程”被理解为规范化的教学内#23481;。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24220;和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26080;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是“#19978;传下达”,从而导致教#23398;的过程就是有效地传递和#25191;行课程内容的过程#12290;更为严重的是忽略了学生这一#23398;习的主体,导致学#29983;产生厌学情绪。新课程#35201;求学生“学习对生#27963;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21457;展有用的地理”,这种变化实际#19978;淡化了过去过于强调的知识的系#32479;性、准确性和权威#24615;,同时注重了知识的主观性、#21457;展性。从这个意义上讲#65292;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由教#23398;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组成)#65292;而更是“体验课程”(#33021;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领#24735;到、思考到的课程)#12290;这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及意义#22312;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教师和学#29983;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24773;境种,每一位教师与学生#23545;给定的课程内容都有自己的#29702;解,对给定课程内容的意义都有#33258;己的解读。这就要求教师从“以学#29983;发展为本”教学理念出#21457;,对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34892;重组或改革,以期在教#23398;过程种使教师教的内容能不断转#21270;为适合学生学习,有利于学#29983;发展的活化的学习#20869;容,从而教与学的内容#19981;断进行变革和创新,焕发出#29983;命的活力,以满足学生成长和#21457;展的需要。
#20540;得关注的是,地理#25945;育中“潜在课程”#20855;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潜#22312;课程”一般是指通过学校物质的、#25991;化的和社会的教育环境来传#36882;给学生的地理经验。教材将资源开#21457;、生态保护、社会经济差异、砍#20240;森林、荒漠化、气候变化、#22823;气污染、水污染、臭氧层破坏#31561;一系列关系到人类和地球#26410;来的重大问题渗透到各章节中,让#22320;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发#12290;例如,教师可根据教材来挖掘地理#8220;潜在课程”的活动,#22914;“ESNO的形成及影响”、#8220;水污染治理讲座”、#8220;我们只有一个地球”#31561;等活动形式,通过各项活动使学#29983;的素养得到提高。
二、#25945;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者、#25351;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以学生发展为本”#24378;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23398;习,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36866;合每位学习者的情境#65292;从以教材为主走向学生#21457;展为主,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讲#25480;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38382;,上课不再仅仅是#20256;授知识,而是师生一起分#20139;理想、体验生命的价值#21644;自我实现的过程,这#20351;得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20256;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30340;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因此#65292;在地理教学中要淡化#25945;师的权威,摒弃强制性的统#19968;思想、统一语言、统一行#21160;,允许多元思维并存,与学生真正#24314;立一种彼此敞开、彼#27492;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30528;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30340;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的民#20027;关系。
地理#25945;师通过最优的现代课#22530;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22530;教学活动,使每个学#29983;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65292;以及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21457;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30495;正统一。地理教师#22312;课堂教学中应体现#19979;列下四种要求:①面向全体学生#12290;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36827;生”,都应受到关爱;②面向学生#30340;全面发展。关注的不只是#23398;生对“基础知识与基础#25216;能”即“双基”的理#35299;和掌握,还有学生的“情#24863;、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30340;发展和提升;③面向学#29983;的个性发展,而不应一种#19968;种统一规格的模式发展;④面向#23398;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35266;还应当是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一种#21487;持续发展,这种发#23637;与学生以后的成长(或终#36523;学习)有着共同的外延#65292;其效果应逐渐在学生以后的成长#36807;程中显现。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学#29983;:有思想、有个性的唯一#30340;主体
#20256;统的观念总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24608;惰、贪玩和极度缺乏自#24459;性的对象,需要不停的刺激他#20204;、管束他们和给他们灌输#29616;成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设计#21644;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心教#23398;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26377;时为了赶进度,不惜牺#29298;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20174;而使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31243;代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26159;教学过程沿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36712;道”进行,一切尽在教师的掌握#20043;中,丧失了教学过程中#23398;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26377;的情感性。
新课程强调“#25226;思考还给学生”,目#30340;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25104;结论,从而经过丰富、#29983;动和愉悦的情感体#39564;,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29702;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12289;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36825;些衡量人的发展的最深层的#25351;标,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21333;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36716;变成为一种伴随着#23398;生对地理知识的思考和获得的#21516;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20840;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四、评#20215;:体现对学生的人#25991;关怀
教学#25928;果评价指教学活动中按照一定的标#20934;或预期的目标,对受教育者的发#23637;变化及构成的诸要素#36827;行的价值判断,它是#25945;学活动中不可缺少#30340;部分。但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中#65292;常依据考查、考试成绩的相对高低#26469;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因#20026;考查、考试的内容有限#32780;且较为固定、呆板,#23398;生们对这些内容的掌#25569;程度不同,自然就有高分和低分#65292;在竞争中就存在成功者#21644;失败者。这种评价方式中,对成#21151;者是一种激励,但对失败者无#30097;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他们#21487;能会因为自己的努力被#24443;底否定而丧失了对地理#23398;习的信心,进而否#23450;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21147;,影响学生的发展#12290;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20986;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就#24517;须不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65292;不能把优、差生放在一起进行相互#27604;较评价,因为不同基础#30340;学生,在进行了相同时间、#30456;同待遇的教学过程后,不可#33021;达到相同的知识水平。#23545;于一些差生来说,即使地理教#24072;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进#34892;了一些特殊的照顾,也可能#22312;考试中考不出优异成#32489;来。所以学生彼此间的相互#27604;较评价有可能使一部分学生在分数#19978;永远处于不利地位。为改变#36825;种状况,地理教学的评价应该因人#32780;异,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36827;行“个人比较”评价,即#36827;步的评价。现代地理教学所追求的#25928;果和价值,并不是#22320;理课本知识掌握的牢不牢,#32780;是要看不同的学生才能的发展变化#65292;只有学生才能的发展变化,#25165;可以体现学生个体#30340;发展。这种评价方式给学#29983;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1478;外对学生才能的评价还#24212;是多视角的,不仅要关注学生智#21147;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30340;发展,要从学生实际表现的不#21516;阶段进行评价;要采用不#21516;的方法进行评价等等。#20174;不同角度评价,就会发现每一个学#29983;都具有优点和成长#30340;潜力,而且这些优点和#28508;力会在教师的正确引#23548;之下,逐渐显现出来#65292;是每一个学生都成#20026;可造之人,那么所#26377;的学生在学习和发展#20013;都能顺利成长、成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用新课程理念刷新地理课堂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