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12305;自主 #31215;极性 兴趣
#12288;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26045;教,实行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24378;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30340;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21512;作、探究的学习方#24335;。”其实不必把学习语文想像#24471;有多么复杂,只要让“语文学习#8221;变成是一种生活就行。那么学#29983;便是学习生活的主人,#24212;该充分发挥自己的#20027;体作用,而老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33258;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让他们学会#25506;索和研究过程,探究式学习,往简#21333;了说就是引导学生在学#20064;过程中通过主动的#25506;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探#31350;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22686;进思考能力与创造能#21147;。
#12288; 老师的引导侧重于在容纳儿童#29983;活经验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把粗#31961;,零碎的生活经验改造成与语文学#20064;相通融的经验,化语文课程#30340;抽象,典型为接近于儿童生活的#20855;体,丰富。语文教学活动长期#20197;来以教师的“传道、授业、#35299;惑”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强调记忆#24615;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25945;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31350;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这#31181;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24448;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激#21457;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严重#21046;约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21147;的培养,极其不利于学生思#32500;的发展。
例如本人#22312;教学《称象》一课时,#24341;导学生探究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用到曹冲的办法以外,还#21487;以有哪些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于是乎,个个学生兴致勃#21187;,想出了各种各样的#26041;法。学生都把自己想出#30340;众多的办法与曹冲#30340;办法相比较、选择。虽然#26041;法各异,但你可以感受#21040;学生那正在被挖掘的潜能#20197;及灵性飞扬的快乐#12290;在老师的表扬声中,他们#37117;把自己当作了那个聪明#21487;爱的曹冲,都充满#20102;自信,都认为自己有能力来解决各#31181;刺手的问题。我想我用这样的教学#30340;确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36890;过将众多的假设集中#32780;求出解决问题现实方案的#33021;力。
#12288;
二、以#36259;为径引导质疑,开#21457;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24819;像力和合作精神
#12288;
但凡作为教师都知道质疑的#37325;要性,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30097;是思维的火花,质疑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成功的关键。在语#25991;教学中重视学生质#30097;是至关重要的。为了#24341;导学生学会质疑,就得有的#25918;矢,创设生动活泼#30340;课堂活动,将丰富的#29983;活源泉缩微后以供学生#35266;察和理解。不能拘泥于形式,#26356;不能为了纯粹的课堂#19978;的热闹而作的一种点缀。读书有#30097;源于思,这是思维的结#26230;,也是智慧的明灯。而在#23398;生质疑的过程中,我觉得教师#19981;是武断的否认,强加干扰,一#23450;要把学生的思路引到你的思路上#26469;,那样学生学习的趣味就荡#28982;无存了。应注重质疑#35299;疑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留#36275;时间,不吝激励表扬,让#23398;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38382;。
#12288;记得在上《自然之道》这篇课文课#26102;,学生面对“自然之道”提出#20102;一系列疑问:大海龟都干吗去#20102;,这什么要让小海龟出来当侦察兵#21568;,这不是太危险了吗?为什么向导#26126;知放小海龟入海是危险的,为什么#20182;还是在大家的一致#35831;求下做了这样一件#20107;呢?甚至有的学生发出了更深#23618;次的思考:为什么有时候善良也是#19968;种错误,一种愚蠢呢?在深入解答了这#20123;问题后,我掩卷长思,一#36941;遍地叩问自己,虽然学生的#29702;解有的尚停留在层面上,有的#36824;有失偏颇,但他能向人类的惯性思#32500;挑战,向人类的伦理#36947;德挑战,这就难能可贵了。有时我#20204;大人也未必做得到的,#24819;得到的但孩子们想到了,做到了,这是为什么?也#35768;大人们的思维被太多的固定模式禁#22266;了,难道我们还要让我#20204;的孩子的思维继续僵化下去吗?传#32479;的语文教学这些年来,遭到的#38750;议不少,尤其形式主义现象严重,读书不给时,训练不#33853;实,目标不现实,基础不扎实。#36896;成教学走入误区,陷#20837;低谷。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21482;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24544;实的听众。在一问一答中,#22312;听和讲的繁琐轮回中,#23398;生慢慢地失去了说#30340;欲望、学的兴致、动手的能力,#21512;作的精神,形成了“死读书、读#27515;书”,“一心只读圣#36132;书,两耳不闻窗外事#8221;的可悲局面。更不#35770;学生的实践能力了。在#24403;今这个“适者生存”充满#26426;遇和挑战的时代,光有#29702;论知识是寸步难行的,我们应该明#30333;,只有把“读万卷书”和“#34892;万里路”结合起来,才能#25104;为时代需要的“复合#22411;人才”。 转#36148;于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12288;三、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语#25991;教学在诗意中栖居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8220;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21147;。有了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25345;心里不跑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19968;切事物。”可见注意#21147;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前#25552;。传统教学由于种种的局限,#26366;经长时间地使师生在单调的“#40657;白世界”(即黑板和粉笔)里徜徉#12290;久而久之,就算教师费尽心机的讲#35299;也难免磨去孩子的兴致。#21464;得难再有吸引他们的地#26041;了。而现代教育技术在吸#24341;学生注意力方面却有着传#32479;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现#20195;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显#29616;在显示屏上的课件不仅将学生带#20837;了绚丽的彩色世界,而且给#23398;生以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感#23448;刺激,极易吸引孩子的注意#21147;。毕竟,课堂上的很多内#23481;是需要想像的,而我们#32769;师在这方面的作为当然不#33021;与多媒体的教学同#26085;而语,比如教学深奥的古诗词,怎样才能让孩子的思维穿越千年#30340;时空隧道入情入境呢?只#26377;合理的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23601;能把你也许千言万语无#27861;表达的情感诠注得一步到位。孩#23376;们只有在图文声像并茂,直#35266;动态的课堂上才更容易放飞自#30001;的心灵,才更容易触动他们#21892;感的心灵,才能真正拥有一双智慧#30340;眼睛,一对灵性的耳#26421;,诱发他们原始的冲动,培养感悟#29983;活和捕捉精彩的能#21147;。
#12288;
参考文献
[1]刘正东.新课#26631;下的语引导式教学[J].考试教#30740;,2007,(1):26.
[2]黄善波.新课标下小#23398;高年级学习有效途径初探[J].考试教研,2008,(8):43.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