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运#29992;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主观见解和感受#30340;直接方式,学生通过作文进行自我#35266;察、自我体验、自我反馈、#33258;我调节,了解自己的个#24615;情感和心理需要,#32473;自己的成长塑造出一个#20016;富的精神世界。本文笔者就如何#24341;导学生写好作文谈#20102;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12305;作文教学 素质教育 意境
#12288;写文章是需要意境的,意境是文章的灵魂所在。#24819;要写出成功的文章就需要从#24847;境的营造入手。那么怎么#21435;营造意境呢?在许多人看来意境#26159;一种不可捉摸的东西,一些#31616;单的铺叙、烘托、渲染往往#36798;不到营造意境的效#26524;,相反却常常成为文章的败笔。#22312;笔者看来,营造意境是一项#22522;本功,是可以培养的,小学#38454;段的培养尤为重要。#35753;短短数百字的小学作文产生意#22659;,并不失天真是一件#19981;容易的事情。笔者在四十#20313;年的教学生涯当中,总结#20986;一点指导小学生作文营造意#22659;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引导学生进#34892;观察与联想
1.意境源于#29983;活。要营造出好的意境就#24517;须要善于观察生活,将一些容#26131;被人忽略的部分提炼出来,才有可能提升文#31456;的境界。如何去观察生#27963;?透过表象看本质。日常#29983;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30340;事物,通常情况下我#20204;看到的仅仅是事物的表象,而忽略了它们的本质。经过#19968;番深入地观察与思考,#24605;维就会变得开阔,就不难#21457;掘一些生活中真实#30340;存在,即使我们看不到这些存#22312;的发生,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25512;断出一些我们作文中需要的信息#12290;这个推断的过程就是我#20204;下面要提到的“合理的想像#8221;。
#12288; 2.引导学生进#34892;合理的想像。当我们对一些事#29289;的本质有了一定的理解#30340;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20135;生一些遐想。以鞋#23376;为例,看到一双陈旧的#33609;鞋,我们会情不自禁#30340;想到那段艰苦的岁月,那些#19981;屈的忠魂,我们甚至可以真#23454;地看到草地上的积水,可#20197;真切的感觉到路途的泥#27870;;看到一双红色的#39640;跟鞋,我们会想像到#23427;的主人会是一位火红热情的妙龄女#37070;,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它#30340;主人犹如一簇火焰般地#22312;跳动着;看到一双擦得很亮的#40657;皮鞋,我们会联想到它的主人是一#20301;干净的年轻人或者是一位成功人士,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联#24819;它的主人经常出入社交场合。
有了#36825;些合理的想像,学生再进行#20889;作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没有#32032;材可用,写出来的东西也就#26356;加贴近现实,再加以提炼加工便不#38590;提升作文的意境。
二#12289;提炼生活,营造意#22659;
#12288;意境源于生活,却不#31561;同于生活。我们简单#30340;将生活真实记录在纸上没有什么美#24863;可言,但是将生活真实加以提炼和#22609;造以后便可以产生种种的美#24863;,令人回味无穷。提炼和塑造#29983;活的方法就是我们通#24120;提到的写作手法,通常用到#30340;有比喻、拟人、夸张、想象、抑扬#32467;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21512;、情景交融、衬托#23545;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26223;抒情、铺垫悬念、正面#20391;面、比喻象征、借古讽#20170;、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等等。#22312;这里简单分析几种比较容#26131;用到的手法。
1.烘托渲染。烘托#28210;染,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几乎每篇#25991;章都少不了这种手法的#36816;用,只是大多运用的不成#21151;。如何才能成功地运用烘托渲#26579;的手法呢?笔者认#20026;,渲染烘托一定要抓住真#23454;的生活,而不是没有根据的#36947;听途说,只有贴近生活才能让读者#26377;所体会,才能够达到渲染#28888;托的效果。否则,只能是苍白#26080;力的铺叙,让人产生#21388;烦,可以说没有生#27963;的铺叙就是败笔。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有这样#19968;个题目:一位游子从千里之外归#26469;,站在家门口的那一刻他感觉#21040;了疲惫。请运用合理的#24819;像描写他旅途的艰辛,#20154;称不限,字数不限。
学#29983;看到这样的题目以后,大多感#21040;无处落笔,勉强写出来的东西大都#21315;篇一律,多数文章都是用“风尘#20166;仆、跋山涉水、日炙风吹、披#26143;戴月、鞍马劳顿、栉风#27792;雨”等成语来描写,让人感觉到#31354;洞无物。只有一个学生在文章当#20013;这样写到“在双脚踏上家乡土#22320;的那一刻,才发现#20020;行前刚擦亮的皮鞋不知什么时候已#33945;上了一层薄薄的灰#23576;。”读到此处的时候我们#21487;以真切的感受到游子的疲倦,通过#8220;不知道”三个字我们可以感#21463;到游子旅途的紧张和归乡#30340;迫切,而鞋子蒙上了灰尘,我#20204;可以看出游子走了很远的路,能够#28165;晰地看到他走过的那一道道的#23665;一条条的河,甚至是那窜长#38271;的脚印也清晰的出现在#30524;前。这就是贴近生#27963;的烘托,因为我们很容易的#23601;能看到那双鞋子,很容#26131;的就能理解灰尘的含义,所以我们才能够#24456;清楚的感受到游子的疲倦与那#28129;淡哀伤。
2.拟人。拟人#25163;法是作文中一种常见的手法,也是#23567;学生最钟爱的一种手#27861;。虽然拟人手法是一种比较#23481;易掌握的方法,但#26159;用拟人的手法提升文章的意境却#19981;容易。如果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只会#20889;“小树在点头,小草#31505;弯了腰”之类的话,那学生就很难用#25311;人的手法来营造出意境。#22240;为这样的句子仍然是拾人牙慧,空洞无物的,成功的拟人应该#26377;自己的创造和生活的#24213;蕴。比如唐人杜牧在其#36192;别诗中写到,“蜡烛有心#36824;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12290;”这句诗就成功的运用了#25311;人的手法营造了幽怨的意境。通过#36825;句诗我们很容易地#30475;到了一夜未眠泪眼婆#23057;的主人公,这是因为我们都#26126;白生活中,睡觉都有熄灯的习惯,#34593;烛点了一夜说明人未眠,为什么不#30561;呢?因为惜别,睡不#30528;。替人垂泪到天明,这句诗#24039;妙的将蜡烛人化,用#34593;烛的“眼泪”烘托出幽怨的气氛,营造出感人的意#22659;。无论采用什么样的#25163;法去营造意境,都#24517;须尊重生活。想要成功的营造#24847;境提升文章的层次,就必须贴近#29983;活,提炼生活,再运用合理#30340;手法加工才有可能#21019;作出好的作品。
对#29983;活的观察和思考是作文成功的#22522;础,而小学阶段的培#20859;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作#20026;一个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32473;孩子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事#23454;证明,这是能够做到的#12290;学生辛辛苦苦完成一篇作#25991;,都有一种急于知道教师如#20309;评价自己作文的心理欲望,因#27492;教师应给予及时批改,教师#30340;评语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目的#26159;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12290;考察一篇作文要从主题、布#23616;、语句等方面着眼,因#27492;一套评语模式可自然写成,什么内#23481;具体、中心突出、语句通顺等,从#25991;章本身考虑,这些评语也许#26159;符合要求的,但当同#23398;看到评语时,却随便把作文#26412;扔到书桌上,不认真阅读老师#30340;评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22240;是什么?这样的评语#23398;生看够了,尽是些套话,没有什么#25351;导性,如果教师用激励性的语#35328;评价学生的作文,使学生感受到成#21151;的欢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26395;,明白自己的“杰作”好在哪里,#24046;在哪里,应怎样努力。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