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中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485 日期:2023-12-16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本文从构建学校#20307;育活动开展的硬件#24179;台、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参与欲望#21644;满足感、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33021;力、优化体育教学的方法及提高#20307;育教师素质等方面对中学生终#29983;体育意识进行了论述,#24182;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20851;键词】中学生 体育意识 体#32946;教育
 #12288;
#12288; 一、研究目的意义
#12288;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22312;参与体育活动过程,按#29031;个人对学校体育目标#30340;认识,采取个人认为是正确有效#30340;方式以决定行为的#24515;理活动。 #20013;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在#20013;学的体育教学中往往被忽#30053;,而这恰恰是中学生能否坚持体#32946;锻炼的最重要一点,是#22521;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保证。中学生#32463;常参加体育锻炼与有个好的身体#26159;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22823;贡献的重要保障。培养正#30830;的体育意识,对学生形成终身体#32946;的兴趣能力和习惯有决定意#20041;。
  
  二、预期结果
  
  1.学生自#36523;因素对体育意识的影响
  (1)体育参与#24847;识差
  实践是认#35782;的来源,体育意识是人们在不#26029;地参与体育运动中逐渐#24418;成的长期以来,我国中#23567;学体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26377;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中学阶段又被#25216;能教育、体能教育#25152;左右,使学生难以形成正确#30340;体育观念加之学校的运动#22330;地、活动器材有限,而且缺乏必要的监督和#20445;障,学校规定的课外活#21160;更是形同虚设,体#32946;锻炼课不能很好地开展,久而久之,学生的锻#28860;兴趣减少,不愿参加体育锻#28860;,如此反复,形成恶#24615;循环。学生参与运动时间较少#26159;体育意识难以形成的重要原因#20043;一。
#12288; (2)兴趣与意#24535;的影响
  #35768;多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意#20041;以及体育锻炼价值认识不#36275;,更不懂得体育锻炼是社会发展进#27493;的需要。绝大部分#23398;生参与体育运动是因为他#20204;对该运动本身产生兴#36259;,是直接兴趣,而不是间#25509;兴趣,所以他们参与#20307;育活动不可能持之以恒,一旦受到#22806;界客观因素的影响,#23601;立刻终止运动。另据调查发现,怕#33510;、怕累、意志差已经成#20026;当代中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37325;要原因,在体育锻#28860;中缺乏吃苦精神,意志力薄弱,#19981;愿付出艰苦努力,#19981;能坚持体育锻炼,体会#19981;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及对#26234;力、学习效率的作#29992;,进而妨碍了体育意识#30340;形成。
  2.体育教#24072;的因素
#12288; (1)体育教师对#23398;生缺乏正确的技术指导,造成学生技能低下
  有研究表#26126;,技术水平越高,体#32946;态度的强度也越高,体育#36816;动技术的高低与体育意识的形成#26159;密切相关的。如果体育教师能#32463;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技术指导,#20419;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在运动#20013;更有可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20852;趣。但是,由于某些体#32946;教师业务水平不高,备课#26102;又没有很好地钻研,在传授技术时#35762;解笼统或不正确,造#25104;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困难,运#21160;技能低下,同时,#20307;育课时相对偏少,课#22530;教学人数又多,加之体育场地#12289;器材的缺乏,致使较难#30340;技术动作学生无法#25484;握,更别说形成自动化#30340;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低层次,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势必造成体#32946;意识淡薄。
  (2)体育教师在教学#20013;忽视对学生体育意识、能力和知识#30340;培养
#12288; 尽管现在人们对现代体育观念提#24471;较多,但是长期以来受#20256;统体育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21482;重视学生身体素质#30340;提高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忽视#23545;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21147;的培养,学生总是跟随教师进行#32451;习,离开教师,就无#27861;科学地实施自己的体育活动,更没#26377;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23545;中学体育教学目的方法的调研#21457;现,教学内容过分突出#25216;术教学,而体育文化和体育#21355;生保健等理论方面知识教#23398;所占比重仅为6%,不能满足学生对健身知识和#21457;展基本运动能力的需#35201;,忽视了培养学生对#20307;育的兴趣爱好和增强体质的意识。#25152;以,现阶段教学目标不仅仅#26159;掌握运动与保健的知识技术和技#33021;,还应包括发展学生个性,提高#23398;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24212;能力,培养终身体#32946;的思想和能力,健全#23398;生人格。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23478;庭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32769;师,父母的行为取向对孩子#20250;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3478;长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将#32473;孩子以重要影响。#25454;调查,父母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32422;有60%不重视。另据#26377;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26377;81%的家庭没有主动#20026;孩子购置体育用品,94%的家长没有明确要求孩子锻炼身#20307;。家长对孩子合理的体育锻炼缺#20047;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20307;育产生消极的态度,阻碍了学生正确的体育#24847;识的形成。
  4.场地、器材#30340;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19.23%的中学生认为,不参加体育#38203;炼的原因是没有锻炼场地和#22120;材。由于近年来各中学招生规模#30340;不断扩大,学生人#25968;急剧增多,使原本#32039;张的体育设施更加难以满足学#29983;的需要。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21644;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已不满足于#20256;统的三大球和田径等运#21160;项目,爱好兴趣。#21576;多元化趋势,但由于学校各方面#26465;件所限,师资力量薄#24369;,场地、器材的缺乏,满足不了#23398;生的需要,使部分学生#21442;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影响体育锻炼的#31215;极性。
  
  三、建议#19982;对策
  
  1.充#20998;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20013;,体育教师应摆正自己#30340;位置,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23548;下,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36807;程。学会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25105;组织,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培养运动的兴趣与#20064;惯,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发#23637;个性情感。这就需#35201;教师给予科学的、系统的#12289;卓有成效的熏陶和培养,才能#20351;之不断丰富和完善。体育教#24072;应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完善自我,真正体会到培养学#29983;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对#23398;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将体育#24847;识培养贯穿于每一堂#35838;和其他教学活动中。
  2.通过#35838;程结构的调整,强化中学体育#30340;时代性、社会性和针#23545;性
#12288;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开设学生感兴趣受欢迎程度高#30340;选修课,进一步加#24378;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39640;学生理论水平,充分发#25381;理论指导实践作用,培养学生自#23398;、自练、自评的能#21147;,开展快乐体育健#24247;体育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20026;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校#22823;力开展群体活动,营#36896;良好的体育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21160;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体育#30693;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30340;体育熏陶;完善体育#35774;施,为体育教学活动#25552;供良好的条件,满足学生活动的需#35201;。良好的体育环境有助于学#29983;体育意识的养成,使#20182;们在优美的体育教学环境#20013;心情舒畅,获得健康效应。
  
  

参考文献


  [1]程小虎.影响青少#24180;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调查#30740;究[J].中国学校#20307;育,1998,(5).
#12288; [2]韩勤英.从终#36523;体育看家庭体育、学#26657;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J].北#20140;体育中学学报,2004.(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