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初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475 日期:2023-12-16 来源:论文网
  【摘 要】电工类专业基础课是进一#27493;学习其它技术课和专业课的奠基#30707;。本文对电工类专业基础#35838;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将运用#25945;学模式的过程概括为四个#23383;“疑、探、导、练”#12290;
  【关键词】电工专业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在技工#23398;校中,《电工学》、#12298;电工基础》等是电工类专业入门基#30784;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它#25216;术课和专业课的奠基#30707;。它们是抽象性、实验性、专业性#21644;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而技#24037;学生普遍基础差,学#20064;主动性较低,在教学过程中,学#29983;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难懂,操#20316;深奥难明,于是厌学#12289;畏难情绪油然而生。造成这种#29616;状的原因有:课堂#19978;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4573;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35753;学生学会学习,忽#35270;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20195;化教学技术的引入,专业课教学#27169;式已有所改进,但基本上没有摆脱#8220;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23398;生记”的教学模式,学#29983;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21463;器”。教师花费大#37327;的时间用在课堂“填鸭”式灌#36755;上,学生没有积极思#32771;、发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思#32500;始终处于抑制状态,忽视了作#20026;独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25945;学中的各种需求和潜能,忽#35270;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创造#21147;,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不#21033;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为突出培#20859;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我认为应在课堂#25945;学中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让#23398;生学会学习;以教#24072;为主导,重视培养自学能#21147;”的教学环境。其过程可概#25324;为四个字“疑、探、导、练”。
  1.#8220;疑”即为质疑。教师创设问题和#25506;索情境,启发学生发#29616;问题、提出问题,启#21160;思维的开端。古人云:“学则须#30097;”有疑才有问,怀疑#26159;发现、设想、思考的动力,创新的前提。爱因斯#22374;说得好“提出一个#38382;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35201;”。所以启发学生#21457;现疑点、提出矛盾、提出#38382;题,要比学生按照教师的思#36335;提出难题更为可贵。科学的发#29616;始于问题(牛顿发现万有引力#22987;于苹果落地的问题)。#30005;工类基础课一般通过举证电类自然#29616;象、生活现象,观察#23454;验现象,引发学生发现问题#12289;提出问题,引发学生#25506;索奥秘的兴趣,使思维活跃,开拓起来,无拘无束,#20805;分发挥才智,自觉地积极地#25237;入到创新的探究之中。例#22914;,在教授《电工学》中有关#30913;场性质的课时,可用实物演示或充#20998;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设计实#39564;过程:(1)磁铁靠近大头针和小#26408;杆。(2)通电与不通电#23548;体周围放杂乱无章铁屑。(3)直线电流、环形电流产生#30913;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电磁#22330;力作用。(4)切割#30913;力线时产生感生电动势#21644;感生电流。(5)发电#26426;产生电。(6)旋转磁场#24102;动鼠笼型转子旋转等等#12290;学生直观看到种种现象时,自#28982;而然会在头脑中生出#30097;问:“磁体为何吸引大头针不吸引#23567;木杆?电、导体、磁场,有什么#20851;系?导体为什么会自动#31227;动?学生急着要搞清#26970;怎么回事,渴求解决问题,思#32500;闸门被打开,由潜伏状#24577;转入活跃状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24863;性认识,学生将要#36827;行的学习、创新活#21160;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质#30097;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教#24072;引导学生总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12289;知识性、灵活性、#36259;味性,“学贵有疑”#21482;要新课伊始就激发学#29983;的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那么定#33021;开拓学生的思路,激进#23398;生创新的波澜! #36716;贴于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2.“探”即探究。#32473;学生留一个空间,引导学生#36816;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21028;断等方法去积极进#34892;探索、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30340;主观能动性。这一环节,要#27714;教师为学生准备好有结#26500;的实验材料,给学生足够的时#38388;让学生有兴趣地、自#20027;地开展、观察实验,引导学生#21160;手动脑,让学生自#24049;提出问题、找规律、#27010;括特点,引导学生走自行探求解决#38382;题的道路。一般可先#25552;出启发性问题,从验证实验入#25163;,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31350;实验设计,教师用简笔画的#24418;式记录下学生的实#39564;步骤和观看到的现#35937;。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利用#24050;掌握的知识归纳自己的观点(此时#30340;观点可能是不成熟;#20063;可能不正确),但#20182;们却经过了思维探索,授课#30340;难点重点就迎刃而解了,这#20010;过程是不能代劳的,否则学生无法#23398;会思维,不能培养自主学习的#33021;力。
  3.“导”即导学。实际上,导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31243;当中的,它包括导察、导思#12289;导议、导练。在教学过#31243;中,教师是主导,现象的#35774;置,观察的方向,问题#30340;提出、解决的思路,#35752;论的主题,问题的#35299;决,操练的步骤等等,#25945;师都要精心设计。教师是参与#32773;,应主动加入到学生#30340;讨论、交流之中,同时作为指导者,又要对学生的讨论、交#27969;不断起促进和调节作用,使问题#19981;断引向深入。在交流过程#20013;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35328;。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学生的观#28857;要有一个明确的答#26696;,即使是正确的,也要追问一#20010;为什么,同时征求其它#21516;学还有无不同看法?学生的思维这时往往会迸#21457;出创造性的火花。因此,教学中#25945;师要特别注意发现和呵护,要#40723;励学生大胆发言,对提#20986;错误观点的同学,不要#19968;棍子打死,要及时#8220;点拨”和“引导”,要分析其错误的根源,纠正错误,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这样学生记忆会更深刻。教学#23601;是要善于启发诱导,要诱导学#29983;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是推着学生走;要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29983;达成结论。总之,教为主导,在#25945;学中以教师为向导,全面把握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30340;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2035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12289;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21161;者、指导者、促进者。
#12288; 4.“练”即练#20064;。练习是一个反复使学生养成习惯,发展创造性学习与思维能力的教#23398;过程。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老师在课堂上#20027;要是把方法传给学生,掌#25569;好与不好,关键在学生本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后设法#35753;学生多练、多实践,培养学生独立#24605;考能力,通过及时检测培#20859;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33021;力,同时,教师根据检#27979;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25945;学策略,制定补救措施。因#27492;“练”是不可缺少#30340;重要一环,既使学生#31215;极思维,增强能力,当堂巩固知#35782;,又及时发现问题,对症#19979;药。
  总而言之,#25945;学中应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12290;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表现#20026;:学生→自学生疑→探索#36136;疑→合作释疑→拓展创新。#25945;师的导向作用表现为:教师→#28608;发引导→信息反馈→点#25320;指导→启迪创造。这样才能#20805;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体#29616;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从而使学#29983;学会学习。 #36716;贴于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