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非智力因#32032;;德育;青少年
#12288;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12289;信念、理解、情感、意志、性格等#65292;它在人的一生中都发挥作用。思#24819;政治教育如果不能通过教育#27963;动把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情#24863;和道德行为习惯落实为正确而#31283;定的非智力因素,那么这#31181;教育不过是一种形式,是一种失#36133;的教育。
1.对非智#21147;因素的理解
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非智#21147;因素的培养时,我们有必要#39318;先认识一下“非智力因素”。人的#24515;理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23458;观的反映活动,包括#24863;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直#25509;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65307;另一种是对客观事物的#23545;待活动,包括注意、动机、兴趣#12289;情绪、意志、性格等,不直接#21442;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20294;具有动力和调节等机能。#23454;际上,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心理#27963;动中,这两类活动是同时存在的,#25105;们把前者的构成因素称#20043;为智力因素,把后者的构成因素#31216;之为非智力因素。林崇德#25945;授认为非智力因素的结构包括情#24863;过程、意志过程、#20010;性意识倾向性、气质和性格,#24182;且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32032;:一是发展兴趣;二是顾及气质;#19977;是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四是#20859;成科学的学习习惯。①他认为,#38750;智力因素在智力与#33021;力的发展中起着动力、习惯#21644;补偿作用。
2.对非智#21147;因素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20869;容
思#24819;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根#25454;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35266;点和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从教育#23545;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有目的、#26377;计划地塑造教育对象心#28789;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对青#23569;年学生来说,思想#25919;治品德的培育对他们思想#25919;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成才具有极#20026;重要的意义。②人的品#24503;结构包括道德认识#12289;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24503;行为,除道德认识外,其他组#25104;部分都是非智力因素。所以#65292;非智力因素是思想政治#25945;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基础#12290;
在思#24819;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必不#21487;少,同时,培养非智#21147;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30340;落脚点,如果通过#24605;想政治教育不能使学生形成稳固#32780;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37027;么这种教育就是无效的。因#27492;,在思想政治教育过#31243;中要把非智力因素与德育#30456;结合。例如,对中小学生#32780;言,在对其进行思#24819;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理想动机#21644;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就非#24120;重要,理想动机就是很重要的非#26234;力因素,它带有方向性,是一个#20154;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一个人树#31435;了远大理想就会站#24471;高看得远,对前途#20805;满希望,并对自己所从事的工#20316;产生高度的责任感。一个人的#25104;就动机与其早期教#32946;有着很大关系。在教育#36807;程中,我们就应采取各#31181;生动而适合学生心理发展#30340;教育形式,召开主题班会,给#23398;生讲一些古今中外#26480;出人物努力成才的故事#65292;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35201;性,激发正确的学#20064;动机,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做一个#23545;社会有益的人。
3.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非智#21147;因素的培养
思想政#27835;教育对非智力因素进#34892;培养时,首先应当培养#21512;理正当的需要,因为非智力#22240;素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中、#22312;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次#65292;注意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24615;格和个性意识倾向性是非#26234;力因素培养的核心,各种非智力因#32032;之间相互作用、相互#21046;约;再次,充分发挥#23398;生非智力因素中的#24378;项,弥补非智力因#32032;中的弱项,也就是说要注意因#26448;施教。对非智力因素要通过#23478;庭、学校、社会和#23398;生本身多种途径进行培养,培#20859;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同,#21487;采用理论说服法、实#36341;锻炼法、自我教育法、心理#36741;导法等教育方法。以下我#23558;就一些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的培#20859;进行一下探讨。
3.1成就动机的培养#12290;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20026;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19988;能达到完美地步的#19968;种内在推动力量。就中小学生而#35328;,与其学习活动紧密相联的#25104;就动机更多的表现为获得#20248;异的考试成绩、取得令人羡慕的名#27425;等内在推动力量。实践#35777;明,成就动机越强,对学生#23398;习的推动作用越大。一般来说,#23398;习上拔尖的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成#23601;动机。成就动机不是与#29983;俱来的,它是个人在家庭、学#26657;、社会等多种因素影#21709;下,通过长期实践逐步#24418;成和发展起来的。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12288;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成就动机的核心#26159;使学生获得学习成#21151;的体验。学习的成功体验要靠#25945;育者在教育过程中#32473;予学生积极的期望、#21512;适的要求,为学生创#36896;成功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30340;努力发现自我潜力感受#21040;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38656;要教师和父母共同努#21147;。对教师而言,可以#37319;用说服法,运用历史上#30340;有志之士的范例激励#23398;生努力奋斗,还要帮助学生#35774;立适当的学习目标,也#23601;是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的#21516;时,还可以安排一些困#38590;,使之产生克服困难的#38656;要,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从#32780;帮助学生设立恰当的学#20064;目标。对父母而言,则#35201;为孩子营造追求成#21151;的家庭氛围,懂得激励的重#35201;性及方法,具体方式有#36190;许、表扬、奖赏,同时,父母要#29992;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不要纠缠#23401;子的失败。
3.2注#24847;及情绪稳定性的培#20859;。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38271;时间的集中和保持#22312;感知某一对象上,集中保持时#38388;越长稳定性越高,与注意稳定性相#23545;立的是注意的分散;情绪#30340;稳定性是指人的情绪状态受#22806;界(或内部)条件变化而产生波动#30340;情况,是一种内在的个性品#36136;。③由此可以看出,注意#21644;情绪不同,但在培养过程中,#23545;注意稳定性的培养和#23545;情绪稳定性的培养是相通的#65292;都需要达到一种“稳定”的#29366;态,因此这里将二者联系起#26469;进行探讨。
注#24847;的稳定性往往是就#26576;种特定的对象而言的,比如在课堂#19978;学生对老师讲述的注#24847;力是否集中。但是对具体的一#39033;项任务的注意分散,日积月累,就#20250;导致青少年学生对以后生活#21644;学习中的种种任务#21644;工作的注意稳定性不高,#38590;以将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32654;。对中小学生而言,在#25945;学过程中当然要通过#21019;新教学方式,授课过程中的情#24863;交流等引发学生课堂上持#32493;的注意,但更重要#30340;是让学生参与课堂,通过设计#38590;易适度的任务激发学生#21442;与的积极性,当学生完成任务时#35201;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就使学生感#21463;到了集中注意对完成任务的重要性#21644;成功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渐#25026;得了如何正确调整自己的#27880;意来完成学习任务。
情绪的稳定性更#26159;是日积月累形成的,#23427;与一个人的个性、性格有着更为直#25509;的关系。与注意相#27604;它的塑造和培养会受更多的#22240;素综合起来的影响。这#23601;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协调配合#12290;对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者#32780;言,最大程度的了解#23398;生所想是责无旁贷的,只有不断的#25552;高自身修养和文化涵#20859;,才能将思想政治的教#23398;艺术运用的得心应手;对学生#23478;长而言,一个温馨#30340;家庭氛围无疑是最重要的,其中也#21253;括科学的教育方式、沟#36890;的顺畅。不管是教师还是家#38271;,更为重要的是教#20250;学生自我调节,教#20250;他们如何进行情绪转移,以#31215;极情绪冲淡消极情趣,教会他们科#23398;的情绪宣泄方式,及时#25490;解心理困扰。这都需要思想#25919;治教育者的正确引导。
3.3意志#21147;的培养。关于意志力的培#20859;,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责任重#22823;。对学生而言,学习毅#21147;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20316;用。
一方面#65292;要进行理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20064;的目的以及人生的意义,树立#27491;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35266;,变“应该这样”为“我要这样#8221;。目前特别是农村的#20013;小学生学习意志力#19981;强,上课不集中精#21147;,学习被动不积极主要#26159;因为对人生目标认识不够#65292;不知道人生应该怎样过才是有意#20041;的,现在应该怎样生活才不#20250;是将来的自己后悔,例#22914;他们在课间会沉浸#22312;《武林外传》等热播电视剧的人#29289;无意义模仿之中难以自拔,造成#19979;节课很长时间都难以投#20837;学习,这就给教育者的#26045;教造成很大阻碍。这就需要教育者#21450;时进行世界观、人生#35266;和价值观教育,加强学生的#29420;立性和自觉性,初期的#25945;育要在启发、督促和检#26597;下完成,掌握好适度原则,#35828;理和监督相结合,这样也就为#22521;养良好的意志力打#19979;坚实的思想基础。
#21478;一方面,要通过一定的#27036;样教育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30340;自制力,变“我要#36825;样”为“喜欢这样”。影响#33258;制力的因素有两个,一个#26159;理智,另一个是情感。教#32946;者要让学生明白,自制#19981;是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24773;绪,而要首先讲情感,提高自制力#19981;是为了使人受苦受累,而#26159;通过暂时的抑制去实现更大的价值#65292;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享受等高#23618;次的人生愉悦。一个人之所#20197;能克服困难是因为他明白克服困难#21518;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结#26524;,那就是他的目标,他愿意#21435;做而不是应该去做。榜样的力#37327;是无穷的,特别是对#20013;小学生而言,一些成功人士,班#20869;校内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能够激#21169;他们努力拼搏,教#24072;要注意引导他们从主观上#23547;找自己与榜样之间产生差#36317;的原因,加以总结之#21518;会为培养学生的自制力#22880;定基础。另外,在面对挫折时能#21542;自我激励、自我调#25511;并及时调整行动也是#24847;志力培养的关键,#25945;师要帮助学生实现从接受挫折到分#26512;挫折到战胜挫折到总结经验的升#21326;,不断鼓励学生,#22686;强其自信心。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4.结#35821;
综上,对#38750;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37325;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基础,智#32946;的源泉,我们的思想#25919;治教育既要通过培#20859;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发展学#29983;的智力,并且将其作#20026;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32487;续创新思维,在教育实践#20013;探索新颖而更加有效的#25945;育方式方法,为实现#25945;育对象的全面发展而努力#12290;
参考文献
[1]文萍.心理学理#35770;与教育[M].广西:广西师范#22823;学出版社,2000:68.
[2]吴铎,夏国乘.思想政#27835;教育学[M].浙江:浙#27743;教育出版社,2001:46.
[3]沈#24503;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23454;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65292;1997:159.
[4]王希永,瑞博.家#24237;心理教育艺术[M].北京:开明#20986;版社,2000年9月.
[5]#25945;育部基础教育司.更新家庭教育#35266;念报告集[M].北京:中国#27861;制出版社,2002年6月.
[6]张耀灿,#24352;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29702;[M].北京:高等教育出#29256;社,2000年.
[7]陈正良.冲突与整#21512;:德育环境的系统构#24314;[M].北京:中#22269;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
[8]张#30028;平.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与第二#36753;[M].天津:天#27941;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转#36148;于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