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法学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变革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420 日期:2023-12-16 来源:论文网
  摘要:医事#27861;学实施网络教学是十分必要的#12290;为此,我们要转变教学理#24565;,增强教改意识;加#24378;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24320;发网络资源,实行网络教学;小组#21327;作学习,进行网上考评。开展#32593;络教学有利于师生关系的重塑#65292;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26041;式。
  关键词:网#32476;;医事法学;教学#25913;革
  
  #19968;、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医#20107;法学教学的必要性
  
  1、开展网络#25945;学有利于师生关系的重塑
  互联网普及以#21069;,我国大学教育模式是以老师为#20013;心,学生居于被教育的地位#12290;老师和学生是一种等级关系,老#24072;位于上位,学生居#20110;下位,学生被老师#31649;了起来。在教学上,老师根据自#24049;的兴趣与爱好进行教学,老师在#35838;堂活动中唱独角戏,学生像个旁观#32773;不能或很少参与进来。
  信息技术的#20986;现完全改变了这一#20999;。医事法学课程把#20449;息技术从作为辅助教学#30340;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24335;,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20027;动探究、研究性学习、#21512;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32780;这些优势的发挥与师生的共同努#21147;是分不开的。一次#25104;功的网络教学离不开课前#30340;精心准备。对学生的发动#23459;传,案例的收集与整理、问题#30340;概括和提炼、网络资#28304;的开发建设等环节缺一不可,都#38656;要教师付出努力。课后教师要#21450;时做好总结,分析课程#35774;计时预期目的的合理#24615;、学生学习内容是否安排得当、网#32476;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21442;与程度、网络教学流程#30340;顺利程度、网络教育#21151;能发挥情况,并对学生通过网络#20256;来的信息及时反馈;在总结的基#30784;上,教师要总结现有教学方式中的#19981;足之处,针对在教学#36807;程中所碰到的各种#38382;题,有目的地修改课#31243;设计过程中不适合教学需要的#37096;分或者有碍于网络教学开展的因#32032;。与此同时,学生也#35201;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34987;动学习为主动学习#65292;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加强批判#24615;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发散性#24605;维等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25945;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主#20307;地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29992;,引起教师权威的削弱,但这#24182;不意味着教师的地位可#20197;被取代。学生的各项活动都是在#25945;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35774;计下进行的。在教学设计中,#25945;师以案例创设学生#30340;学习情境,以视频激发学生#30340;学习兴趣,以问题启发#23398;生的思考探索,以讨论培养学生#30340;协作精神,以网络开拓学生的学习#31354;间,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化学生#30340;自我意识,指导、培养、训#32451;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这#31181;教学模式非但没有降低,#21453;而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2、开展网#32476;教学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20064;方式
#12288; 开展网络教学,学#29983;摆脱了对授课老师的单一依赖#65292;开阔了学术视野。学生通过在网上#25628;索资料可以培养和锻炼学#29983;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信#24687;收集和处理能力等#65292;形成合作意识和团#38431;精神。同时,网络#36164;料的丰富性为学生开展#30740;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20214;,满足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需#35201;。在网络教学过程#20013;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处于分离的状#24577;。另一方面打破了固定课堂时间#30340;限制,超越了教室#19978;课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20026;教学提供了更加灵活、方便#30340;途径。这样的教学样式蕴涵着平#31561;、共享、协作等理念,有利#20110;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合#20316;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开放#24615;等特点。它是一种基于#38382;题式学习的资料收集与#27969;程设计以及网络多#23186;体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有#21033;于丰富资源的样式;它以学生的#21442;与、感受和体验作#20026;重要方式,搭建起#23398;生从“已知”到“未知”之间自#20027;性、探究式学习的桥梁;它运用互#32852;网资源帮助学生重构语境加深理#35299;,发展信息加工能#21147;。这既满足了学习个性#21270;的要求,也满足了学习协作化的#35201;求,有利形成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20307;,建立起新型的探究式#23398;习方式。
#12288; 网络教学的优势固然明显,但#20063;不可盲目推进网络教学改革。#22240;为成功的网络教学改革离不开师生#20449;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现代化的#25945;学环境。受教学配套硬件设施的局#38480;,还未能实现所有学生一人一机#65292;要做到所有班级都开#23637;网络教学,尚待时#26085;。在这些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19979;推进网络教学改革,只会偃苗助#38271;,适得其反,功亏一篑。另外,网#32476;的虚拟性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30340;负面影响,教师要加强#24341;导。
  
  二、#21307;事法学的网络教学改革实践
  
#12288; 进行网络环境下医事法学的#35838;程教学改革,是为了把#20449;息技术同课程整合相结#21512;,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21183;,通过网络教学,实现理论教育、#33021;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有#26426;结合。大学生接受着来自网络的#31181;种观点、看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21307;事法学教育的环境、内容#12289;渠道和对象都业已#21457;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21464;化,就必须发挥网#32476;教学的优势,科学编排,#21512;理规划,精心设计#65292;不断提高医事法学教育的针对性和#23454;效件。
 #12288;1、转变教学理念,增强教#25913;意识
  教#23398;改革首先是教育思想和#25945;学观念的变革。在实施网#32476;教学时,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改革#30340;效果,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65292;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21333;一的教与学的观念,跳出课堂教学#30340;视野,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借#21161;网络来丰富教学资源#65292;延揽网络教学的空间;摆脱“#25945;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激发#23398;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30340;主体作用,以网络来促进师生#20043;间的人际互动,真正实现“教学相#38271;”;同时,积极探#32034;适合于网络环境下的#25945;学模式。这些对教师来讲都是考#39564;和挑战。   2、加强师资建#35774;,提高教师素质
  网络教学对教师#30340;角色、素养和教学行为提出了#26032;的要求,要求能培养出#36866;应网络教学任务的创新#22411;师资力量。为此,教师要#31215;极进行自身角色的转换,变革、#35843;整、优化和创新教学思#36335;,改变传统“教者”#30340;单一身份,从课堂的主宰者和#30693;识的传授者转变成#25945;学过程的管理者、组#32455;者、指导者、合作者#65292;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12289;支持者,着眼于培养#23398;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探#31350;能力。教师除了要拥有#19968;定的知识厚度和广度外,还必须#20855;备如下七种教学能力:对学生#21407;有经验结构的敏感力教#23398;设计或学习环境的设计能力;#21457;展学生多元认知和自我调整策略的#33021;力;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21147;;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25935;锐的洞察能力与高水#24179;的反思能力;开放性思维与#21892;于学习的能力。教师在#22791;课时必须摆脱对教材和教参#30340;依赖心理,转而到网#19978;去寻找资料。网上的资料纷繁#22797;杂,种类繁多,为此#25945;师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甄#21035;和筛选能力,而这又离不开教#24072;平时的知识积累以及#23545;教材内容的参悟水准。教师#38500;了要洞悉课本知识外,还#35201;学会在网上“冲浪”,广征博引,#38598;思广益,拓展教学#24605;路。教师要不断地研究网#32476;背景下出现的各种新问题#65292;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总#32467;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业#21153;素质。
  3、#24320;发网络资源,实行网络教学
 #12288;成功的网络教学改革离不开网#32476;资源的建设和开发。#22914;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为#25105;们的教育教学服务,成为许多人#20849;同关注的问题。网#32476;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25945;学资源,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38656;要的各种图片、音频、视频等#26448;料。但这些教学资源的分#24067;是零散的,需要通#36807;网络引擎功能来搜#38598;基于同一主题下的#23398;习资源。对此,必#39035;明确,网络资源不是越多#36234;好,不是多多益善。网络#36164;源不在于“多”,而#22312;于要“精”,要“#31649;用”。同时,网络资源的建设行为#19981;能变成资料的简单罗#21015;和堆砌,而应该做到有的放矢#65292;因材施教,因势利导#12290;在资源建设之前,要调查了解医#23398;生的相关知识背景,准#30830;把握医学生的基本素质,以网络#35838;程理念为指导,站在学生的#22320;位,从学生的兴趣、需求#12289;日程经验和认知水平出#21457;,以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理#35299;、认知、运用、体验等为目#26631;,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提高#20316;为网络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12290;教师要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完善教#23398;资源库。另外,还可以请学生帮助#20016;富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共享资#28304;的扩展,使得教育信#24687;资源不再只集中在教师手中,教师#20063;不可能穷尽对一切前沿知#35782;的触摸和理解。学生凭借#23545;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23436;全可以参与到教师的备#35838;过程中,为教师提#20379;讲课素材。这样做#26082;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24615;,培养学生的参与#33021;力,也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24615;,能够做到把理论和学生的思想实#38469;联系起来,知道学生最需要#25484;握和理解的内容,并以此为重要#20381;据导引教学的重点和难#28857;,破疑解惑。
  #22312;搜集到各种教学资源后,还要对#36164;源库按素材、课件、视#39057;、教案、讲稿、试题、学生成果#23637;示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类工作,要#27880;意理论的系统性和一致性。#25105;们利用校同网建立起了一个#21307;事法学教学网站,开#36767;了“案例精讲”、“资料#19979;载”、“热点解答”,“讨#35770;园地”、“理论探讨#8221;、“自我测试”、#8220;成果展示”等栏目,尽量满足学#29983;网络求知的需要。在#8220;案例精讲”栏目,选#25321;一些代表性强的案例,精心剖#26512;,并以此达到理论传#25480;、时间提高的目的;在“资料下#36733;”栏目,提供了教#24072;的教案、讲稿、课件、视频等教学#26448;料,可以让学生课后巩固#22797;习;在“热点解答”栏目,对同#23398;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30340;网络回答,如“怎样建#31435;起和谐的医患关系”、#8220;如何保障病人的知情同#24847;权”等等。在“讨论园地”栏#30446;,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把问#39064;的解决思路和解决过程全部展示#20986;来,达到经验交流、相互启发、提#39640;认识、共同进步的目#30340;;在“理论探讨”栏目,介绍一#20123;学术论文,帮助提高学生的理#35770;修养水平;在“自我测试”栏目,#36890;过编选的试题集和答案自我#26816;测学习的效果;在“成果展#31034;”栏目,把一些优秀的学习#25104;果如研究报告、PPT课件等#23637;示出来,既起到相互示范#12289;借鉴学习的作用,也起#21040;激励学习的作用。
  4、小组协作学习,#36827;行网上考评
 #12288;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30028;,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始终处#20110;开放状态,各种不同的观点在#36825;里聚集、碰撞、交融。其跨越时#31354;的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学#20064;具有学习状态的开放#24615;、学习过程的交互性、#23398;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21644;个性化、内容形式#30340;多媒体化等特点。组织学生#24320;展综合实践活动,向同#23398;们提出一系列的研究课题#65292;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分组收#38598;材料、调查研究,最后每个#23567;组撰写一份分析报告#25110;制作一份课件进行成果演示。#22312;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下,#27599;个小组基本上都能保质保量地完#25104;学习任务。这充分说明,#36825;种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方式由#20110;分工明确,搭配合理,#32676;策群力,集思广益,#38750;常具有可行性,很值得借鉴#12290;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学会#32593;上浏览,形成搜集#21644;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协作学习#65292;培养起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31934;神;通过网络辩论,提高学生#35299;决问题的能力。
  在有关#32771;核这个部分,我们设置了结#26500;化的评价依据,即#8220;参与讨论、网上搜集资料、#21327;作与交流、作品创#20316;、演讲表现、课件#30340;视觉要求”等,根据#22312;这不同部分的表现进行#25171;分,起步阶段1分,发展阶段2分,完成阶段3分,典范#38454;段4分。同时重视评价主#20307;的多元化,把师生之间的单#21521;评价与同学之间的双向评价结合起#26469;。通过建立起客观化的、量化的#35780;价标准体系,通过评#20215;主体的多元化,确保评价#32467;果的客观性。课程完成以后,通#36807;形成性练习、总结性测验等再进#34892;总结性评价,看总结性评价#21644;形成性评价是否趋#20110;一致。评价不应该是学习#36807;程的终结,而应该是新的更高阶段#30340;学习的开始;评价是#26816;验学习效果的手段,不只具有#21542;定的意位,而且具有肯定、建构的#24847;位。既重视学习的量的积累#65292;也重视学习的质的飞跃。
  总之,我们#35201;以网络技术作为改进医事法学课堂#25945;学设计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促#36827;医事法学学习方式的变革,并#19988;以此为契机,推进医事法#23398;课程教学改革走向信息#21270;。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