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170 日期:2023-12-13 来源:论文网
【摘 要】语文教学的#30446;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30340;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33021;力。其中朗读训练#26159;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12290;本文通过课堂实例,阐述朗#35835;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23398;语文 教学 朗读 艺术
  朗读#23601;是把文章清晰地念#20986;来。具体地说,朗读就是通#36807;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22320;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25991;章的理解,引起共鸣,激起#23398;生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同时,#26391;读既是一种重要的言语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活动。经#24120;朗读可以加强记忆,丰富词汇。更#37325;要的是,在朗读过#31243;中要掌握语言规律,培养#35821;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25945;学最忌讳的就是老师自编自演、#22823;唱“独角戏”,单调乏味,#25945;学效果也不明显。那么,如何激发#23398;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呢#65311;教无定法,可谓是“仁#32773;见仁,智者见智”,我在#35821;文教学中一直坚持着朗读与教学#30456;结合的原则。把无声的语言变#20026;有声的语言,读出#25991;章字里行间的韵味,准确#22320;再现书面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7491;确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鉴赏#33021;力,培养良好的语感,还能养#25104;正确的语言习惯,促#36827;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25152;以,我多年来从事着朗读教学方面#30340;实践与探讨。
  一、欣赏名篇,听之感之
  初中语文教#26448;可谓名篇荟萃。如#20309;领略到这些经典佳作语#35328;之妙处,我首先让#23398;生欣赏艺术家的朗读#24405;音。学生静静地坐在教#23460;里悉心倾听着,在音乐#30340;伴奏下,艺术家的朗读抑#25196;顿挫,声音时而低沉,时#32780;高亢,时而如和风#32454;雨,时而似狂风巨浪。那字字#12289;句句、声声,无一不拨动着学生的#24515;弦。随着朗读的深#20837;,他们或兴奋、喜悦,或悲愤、忧#20260;,深深地打动了一颗颗纯洁、#31258;嫩的心。老艺术家毕克朗读的《在#28872;日和暴雨下》,夏青老先生#26391;读的《春夜喜雨》、#12298;背影》,刘广宁朗读的《我的#21460;叔于勒》,还有乔#27035;、丁建华等朗读的课文都曾使学生#38518;醉不已,不时地拿腔拿调的模仿。#25105;也真正体会到了声音艺术魅力的#31070;奇。《春》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65292;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后四次欣赏#20102;艺术家的朗读录音,#26417;自清先生用文字描绘春天的美景,#25234;发了喜爱之情。通过艺术家声情并#33538;的朗诵,再现给同学#20204;,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23545;课文中心内容的理解,同时得到了#33402;术的享受。我还利用课余#26102;间让学生反复欣赏跟读,逐步#22521;养了学生朗读的语感、节奏,也提#39640;了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声情并茂,读之引#20043;
  名篇佳作的欣赏#22266;然重要,然而,在教学#20013;教师的正确引导、范读、领#35835;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一些找不#21040;原版录音的课文,教师就#35201;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带着真挚的感#24773;为学生范读,以情激趣,以情引#35835;。《白杨礼赞》是茅盾先生的抒#24773;散文,讲授此文时,我首先满#24576;激情地为学生范读,特别#26159;第七自然段提示白杨树#35937;征意义的几个反问句很有气势#30340;朗读,给同学们留#19979;了深刻印象,同时加深了对课文主#39064;及表现手法的理解。还有《友邦#24778;诧论》、《最后一次讲演》慷慨激#26114;地朗读,《听潮》、《社戏》#12289;《荔枝蜜》含蓄隽永地朗读#65292;还有孔乙己、鲁达、贾雨#26449;、韩麦尔等人物语言个性化的#26391;读,都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课#22530;内外,学生摇头晃脑,念#24565;有声,一边揣摩人物的音容#31505;貌,一边咀嚼课文的表现主#39064;,浓郁了学习氛围,也提高了#23398;习效果。
  三、#30334;舸争流,能力展示
  “#20070;读百遍,其义自见”。#22810;读多练,就能更更深刻地#29702;解课文的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分#26512;能力。为此,培养学生朗读的#31215;极性、主动性就显得尤#20026;重要。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24418;式多样的朗读竞赛:
  1、分组、分#35282;色朗读,奖励优胜#12290;集中同组的智慧,#21453;复揣摩人物的性格,朗读中着力表#29616;人物的特征,菲力浦夫妇的虚伪自#31169;,黄世仁的阴险狡#35784;,杨白劳的善良、懦弱,双喜、#38463;发的聪明活泼… … 刻画得淋漓尽致,栩#26665;如生。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2、提前布#32622;有关散文篇目的配乐#26391;读。每组推荐1-2篇录音作业,#22312;班内欣赏后进行评比,这样#65292;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也促#36827;了背诵的速度。对散文诗《海燕#12299;的教学采用此法,#23398;生们不仅完成了背诵#20219;务,还初步感知了#25991;章中各种形象的象征含义。
  3、期#32456;组织诗歌朗诵会,重点突#20987;古诗词的背诵。篇目由课内延伸到#35838;外,有的学生能熟#32972;李商隐的《无题》,岳飞#30340;《满江红》等作品。成绩#22312;前三名的同学会得到小小的#22870;励或是提名表扬。#36825;样的竞赛练习,大大激发了学#29983;的朗诵兴趣,提高了朗#35835;能力。有几名学生曾先后#22312;校内的朗诵会上获奖,两名#23398;生选为学校广播员,一名学生#32463;常在校会上做节目主#25345;人。
  四、读写结合,#21319;华主题
  由于初中#23398;生涉世未深,不谙世事,生#27963;的天地较小,在很大程度上#21046;约了写作材料的来源,写出#30340;作文大多枯燥乏味#65292;立意浅显,更重要的是缺少#30495;情实感。而朗读能把生动的画面、#32784;人寻味的意境、栩栩如生的人#29289;形象重现在脑海,激起感情上的#20849;鸣,潜移默化地提高观察生活、#24605;考人生、表现愿望的能力。经过#19968;个时期的朗读训练,学生#25509;触到大量优美精炼的语言,丰富了#35789;汇,不仅能使语句通#39034;,还渐渐做到优美流畅。另外#65292;通过熟悉文章的篇章结构,#20063;能模仿其结构技巧#65292;使得习作的写法不断有所创#26032;,写作水平大有长进。
  同时,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写#20986;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12290;《背影》是篇叙事兼抒情的#25955;文,每次朗读都能深深打动学生。#20110;是,在写作前我首#20808;用低沉而又缓慢的语#35843;为学生范读课文,读到最后看父亲#26469;信一段,我的眼睛湿#28070;了。此时此刻我又#24819;起了自己的老父亲,接着#65292;非常动情地讲述了六十多岁#30340;老父亲,顶风冒雪徒#27493;十六里到学校为我送棉衣的情#26223;,更进一步地感染了学生。然后#65292;我让学生齐读课文,以“#27882;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结束。#26368;后因势利导布置作文《我的爸爸#65288;妈妈、姐姐… …#65289;》,结果大多数学生们均能#20889;得辞情并茂。其中#65292;题目为《我的妈妈》的习作充满#20102;浓浓的的母女真情。我让小#20316;者为同学朗读,她几乎是流着泪#20026;大家读完,在场的人都被感染了#12290;这样,读读写写改#25913;,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30495;实的东西,才是最美#30340;”。(罗曼罗兰)
参考文#29486;:
1#12289;马琳,论朗读艺术的#23457;美意象,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04)
2、卢偓,朗读艺术#2231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展现,#27743;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31185;学版),?2005(07)
3、刘雪峰,#26391;读-语文教改的切入点,科教#25991;汇(下半月) 2006(05)#36716;贴于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