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创新教育的初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158 日期:2023-12-13 来源:论文网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32426;,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20154;才,建立创新思维的#20851;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32500;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38190;阶段,因此中学教#23398;、素质教育中创新意#35782;的建立显得尤为重#35201;。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65292;各科教学都要贯穿#21019;新人才的培养,都要开展创#26032;教育。为此,我对化学创新教#32946;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21457;现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途径#21644;方法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28304;泉。
  1、为了培#20859;学生的创新意识,应#24403;努力营造一个宽松#30340;教学氛围,即创造一个自然、和谐#12289;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19981;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25552;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20110;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32553;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22312;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29616;问题,敢于提出问题#65292;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21019;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20859;和发挥。
  2、#22909;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32034;心理的推动力,在#21019;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20174;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22312;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21035;人对事物或某种现#35937;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20102;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22774;盖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23545;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21040;好奇,通过探索,#32456;于创造了高级神经#27963;动心理学。
  例如,学#20064;“盐类水解”时,#39318;先提出酸溶液pHlt;7,#30897;溶液pHgt;7,那么HaCl、NH4Cl、CH3COONa水溶#28082;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20250;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24456;诧异,为什么结论#19982;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21576;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26497;思维,探索新知。
  二、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24515;,在创造活动中往往具有主导和决#23450;性的作用。而思维的“发散”是#21019;造思维的基础,训练学生的#21457;散思维,可以采用以下#26041;法:
  1、实验教学要创设#24320;放式的创新环境。
  学生学习#19981;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35201;用眼睛看,用耳朵听,#29992;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36523;体去亲身经历,用#33258;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35299;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21147;、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12290;从化学自身特点来看,化学实验#30340;丰富多彩、生动活#27900;使理性的化学充满乐趣,这是#35768;多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直接原#22240;。但是不少学生往往#20572;留在对实验现象的感知#20852;趣上,老师特别要注意在保#25252;这种兴趣的同时,把学生看#28909;闹的好奇心引入分#26512;现象本质,结合启迪思维,理解概#24565;,掌握规律,产生更#39640;层次的兴趣。在开放式#30340;实验环境中,学生可以按自己的#35838;程和兴趣,在实验室找到#25152;需的器材,制作、拼#35013;和研究一些课题,如学生在研#31350;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的实验中#21457;现,刚开始生成的溶液变#20026;黄色,但放置一段时间后,#39068;色发生了改变,然后在#28342;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的颜#33394;也并非红褐色,学#29983;大为不解,老师在这种时候启#21457;学生一步步的分析原因,分析与#35838;本上的现象不同的根#26412;原因,最终找到了问题的#20851;键所在。
  2、创设情景。
  创设#24773;景的目的是让学生#36827;入教师创设的一种#28608;情情境状态,充分调动学生#30340;学习积极性。分设情境的途径可以#26159;提问、展示事实、#25773;放录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
  演示#19968;个趣味实验来创设情景(边讲#36793;操作):在烧杯中放入适量#34071;糖,加入少量水润湿,#20498;入一种无色透明油#29366;液体,搅拌。让学生观#23519;现象并用大屏幕示文字表述:#9312;看:蔗糖逐渐变黑#65292;体积膨胀(为什么#65289;;②摸:烧杯壁发热;③闻:有#21050;激略带酸味的气体(#20160;么气体)。(问)这种无#33394;透明的油状液体是什么呢? 转#36148;于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利用学生进#20837;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中并#31215;极思考的有利时机,教师及时展示#25945;学目标,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有利#20110;学生将已经激发起的学习热情、定#21521;思维与所要完成的教学#30446;标之间建立起有机#32852;系,从而保证教与#23398;双方在情感上和目标#19978;的一致。
  三、培养创新技能
  观#23519;是一切知识的门户#65292;周密精确的观察是一切#31185;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23454;践能力是将创意付之实现的精心设#35745;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24847;和创新的桥梁。培养实验观察能#21147;,要加强和补充课#22530;演示实验,最好是#22686;加学生实验,要求学生从#23454;验观察、实验操作不同视角去仔#32454;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21516;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12290;如上述AlCl3溶液#21644;NaOH溶液的反应,可以让#23398;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这#26679;,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39564;观察能力,另一方面#20063;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实践#65292;领“创新”成功的滋味。
  四、培养创#26032;情感和创新人格
  中学生抱有“学好数理#21270;,走遍天下都不怕#8221;重理轻文态度的人很多,事实上,#25454;国内外研究,人文科学有着培养#20154;的创造力、开阔视野、活#36291;思维、激发灵感的#20316;用,而如果局限于某#19968;专业领域,往往会形成模式化#30340;思维定势,难有创#26032;。另外,消极和错误的人#25991;精神也会阻碍、压抑#21019;新活动,略举几例:牛顿晚年#30456;信上帝而无所作为;近代化学#20043;父道尔顿在荣誉和成就#38754;前失去了冷静和谦逊,最终发展成#20026;思想僵化,固步自封#30340;人等。所以要摒弃“枪打出头鸟”#30340;儒家中庸之道,“天不变,道亦#19981;变”的保守意识,听天由命的#23487;命论,“顺者昌,逆者亡#8221;的权威心理,与世无争#30340;无为思想等。
  美能激发创新意#35782;。爱因斯坦说:“我的许#22810;发明创造,都来源#20110;音乐的启发。”所以要注意#22521;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化学中美#32946;主要有化学物质美(#22914;五颜六色的化学物质)、化学结构#32654;(如金刚石、石墨#12289;硫酸铜晶体)、化学变化美(#22914;指示剂变色,沉淀生成等#65289;、化学实验美(如#21508;种精美化学仪器等#65289;、化学用语美(具有#31616;洁准确特点)等。
  综#19978;所述,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37325;要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29983;大胆改进实验以增#24378;可视效果、简化操作或消除#29615;境污染等,可将某些验证性#23454;验改为探索性实验,通过学生#23545;实验的设计、修改、#23436;善,不但加深学生对#21270;学原理的理解,熟练#22522;本的实验操作,掌握#31185;学态度和科学方法#65292;而且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24605;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化学#25945;师应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26377;关创新教育学说,使#20043;与化学教学有机结合,并创造条#20214;,扬已之长,充分发挥本学#31185;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开#21457;实验,找出其能力培养的#29983;长点,为培养学生创新能#21147;作出不懈的探索。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