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成长——初中语文课改感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150 日期:2023-12-13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文章从新课程改革#30340;起点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36341;经验,对初中语文课程的新课改过#31243;中出现的问题进行#20102;总结,并对这些问题进#34892;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010;人对初中语文新课改的#19968;些观点。
#20851;键词:初中;新课改;反思#65307;感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25913;革已经实施几年了,我校#24191;大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36827;行了积极的探索,经#36807;努力,语文课改取得了一定的#25928;果。然而在教改初期,仍然走#20102;不少弯路。如:为了体现学生的主#20307;地位,让学生成为课#22530;的主体,以至于在一段时间里课#22530;上活动虽然很多,形式也丰富多彩#65292;热闹是热闹了,可#26159;热闹过后留下的却#24494;乎甚微——各种各样的活#21160;及其丰富的形式让学生分散#20102;更多的注意力。此外,#20026;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21147;,我们在课堂上注入了大量的课#22806;相关信息,让学生自己找出#35838;文中自己最喜欢、#26368;感动的内容,并阐述为何选择这#20123;内容的原因,不管#36825;些原因是否何成立,似乎都#26159;课堂的“标准答案”,都应该#24471;到老师的赞扬和认可。甚#33267;有时,教师还会被学生的某些#19982;课堂毫不不相关的观点牵着走,#36827;入了盲目讨论的误区,而语文教#23398;中最基本的字词标点#12289;句子段落的具体分析,文学创作手#27861;及规律的讲解在语#25991;课堂上渐渐隐退了。#19968;段时间后学生在作文#20013;的错别字、病句数不胜数,#20182;们甚至分不清什么叫表达方式#65292;什么叫写作手法;不知道文章#32467;构与顺序有什么区别,因此学#29983;在语文学习的阅读、写#20316;能力的提高上收效甚微。
  1语文教改感悟
  ①“自主、#21512;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4182;非我们的教学目标,而#26159;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21644;途径。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23398;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19982;探究,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27714;。
  ②#8220;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24179;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这里的#8220;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事#21153;上都是绝对平起平坐,#26356;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知#35782;水平。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30340;同时又是高于学生的,他们要引导#23398;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28145;度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22320;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65292;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35780;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12290;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31561;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学#29983;。
  ③关注 “情感、态#24230;、价值观”的要求并#19981;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30340;教学过程中都要实#29616;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21160;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23500;的人文内涵, #8220;润物细无声”才是我#20204;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22659;界。
  ④很多教师认为,#26032;课标的最终目标应#26159;“学生在耳、眼、口#12289;手等都动起来”,#22312;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29983;的互动下,达到大#23478;都动起来的最终目的。其实不#28982;,语文学习中的调动并不等于#30495;正的激活,如果学生在调#21160;的外表下内部的思维一直处于#20572;滞状态,这也不能#31216;之为真正的动。不管课堂上#37319;取哪些调动方式,只有那些#33021;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65292;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20013;的方式才能称之为#30495;正的 “动”#12290;相反,如果学生在热闹的形式下#20869;部的思考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26679;的“动”也无益。因此,教师在#35821;文教学中的任务是在调动#23398;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更要#28608;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24605;,这才是真正的“#21160;”。
  2课堂教学注意#38382;题
  ①教材。教材是#35838;堂教学的蓝本,“探究”不仅是#23398;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师自身#23545;教材的探究和挖掘#65292;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28085;是搞好课堂教学的#21069;提,千万不能课文还#26410;读懂,就找来课外知#35782;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39035;知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21521;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很多#26102;候,将延伸的内容#20316;为课外作业完成,会更有收#33719;。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②#25945;法。任何一种课堂#24418;式(包括电教媒体#30340;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12290;教学活动要防止公#24335;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21574;板单一,或信马由缰,#25110;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65307;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26367;粉笔,用录音代替教材等#65292;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语文教#23398;的实际任务,难免有“做秀之#23244;”。            
  ③师生关#31995;。我们强调学生在#35838;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24072;在教学中的作用,#21482;有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必#35201;的点拨归纳,对文本作最#21518;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20063;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28145;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30693;识和正确的观点。
  3课堂教学#36991;免误区
  ①不#33021;让语文课变成朦胧诗,即阅读文章#19981;求甚解笼而统之,了#35299;大意即可。
  ②不能将语#25991;阅读变成警句摘读,即让学生#21482;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最感人的语#21477;,任意阐述缘由即可。
  4课堂教学建议
  #9312;把预习、导读、复习、练#20064;都纳入课堂。教师指#24341;,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21435;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则画#40857;点睛地突显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19982;指导和解决,使整个学习过程能#25226;握重点,易化难点,激发疑点,#36825;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19994;负担,还可以让师生始终聚焦于#25945;材,同时也节省了大#37327;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时间,以便#32452;织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38405;读。
  ②要把握好课#22530;讨论。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上,我#20204;常见“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8220;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65292;这些问题本身提得很好,但我们#22312;设计这些环节时常常忽略了目的#24615;:你想让学生通过#22238;答这些问题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还是对内#22312;含义的领悟?学生应该#20174;哪个角度,用什么方#27861;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30340;缘由呢?漫无目的的提#38382;,随意的回答,只#26159;在做低效劳动。因此,课堂上提出#30340;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此#22806;教师面对学生的讨论时要注意#36866;时调控。
  ③朗读教学中#35201;授之以“渔”。朗读是品味文#31456;的一个重要手段,好的#26391;读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内容、揣#25705;文章语言和体会文章#24773;感基础之上的,这些基础#65292;只是反复朗读或空泛地评价朗#35835;的好坏都是无效劳动。多问几个“#36825;里应该怎样读”, #8220;在什么情况下我们#24212;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 ,“为什么要这样#35835;”等,这样在教会了学#29983;朗读的方法的同时也#33021;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35328;,体会文章的情感,可谓一#20030;两得。
  以上是我们在语文课#25913;中的点滴感悟,从中不难#21457;现,实行课改并非只是教学方法#30340;转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65292;涉及思想、观念、方法#31561;各方面的内容,它要求教师必#39035;有一个脱胎换骨的#36716;变,而转变的唯一途径就是钻研新#35838;程标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32467;合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更新#65292;不断突破,这样才#33021;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课改教师。
参考文#29486;: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19982;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29256;社,2002.
[2]柳菊兴.语文课程#26631;准教师读本[M].#19978;海:华中师范大学出#29256;设,2003.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3]彭钢,张晓东.#35838;程理念的更新[M].北京:首#37117;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24352;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31038;,2001.
[5]陶成生.新课标在实践中出#29616;的问题[J].语文建设,2002,(1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