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65306;学科 “三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25919;治理论课
一、马克思主#20041;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
大学生的思想政#27835;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26410;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22823;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65292;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系#32479;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便成为#39640;校的一项重要任务。#36825;一任务随着国家经济社#20250;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日#30410;显得重要。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19968;级学科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理#35770;一级学科的建立不仅会优化高#26657;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20027;渠道,而且会有助于#26356;好地完成这项重要任务#12290;诚然,不能把马克思主义#29702;论学科建设简单地#31561;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但也#19981;能囿于学科建设是#20174;事理论研究,而忽视理论教育#25152;从事的理论普及工作。学#31185;建设固然是着力于理论#19978;的提升,但理论工作本身的特#24615;、特点和发展的规#24459;性要求我们,紧密结合理论#25945;育的实际,为理论#25945;育服务,不仅不会影响理#35770;品位的提高,而且是促进理论#36827;一步发展的重要途#24452;。因此,理论要真正发#25381;作用,就需要重视#29702;论教育和理论普及,这是理论#30340;本性使然,是理论发展的规律#20351;然。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32423;学科来建设,使其与#24605;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更#20026;紧密的关系。这一#32039;密关系的形成,是一个#30456;互受益并获得双赢的过程#12290;在这种紧密关系中,思想#25919;治理论课将不断得到学科建设的#26377;力支撑,同时,学科建设#20026;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过程#65292;又会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31185;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29702;论课建设既不会影#21709;和限制马克思主义#29702;论一级学科的发展#65292;也不会降低马克思主义理论#19968;级学科建设的水平。恰恰相反,密#20999;关注思想政治理论#35838;建设的需要,为思想政治理论#35838;提供研究成果和适用的人才#65292;将会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20041;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内容,#20248;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29992;人渠道,夯实学科建设#30340;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26524;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23398;科建设成就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总#20043;,通过双向对接,二#32773;会相互促进 、相辅相#25104;、相得益彰,使马克思主#20041;理论一级学科和思想#25919;治理论课建设得以更好更快地#21457;展。
二、“#19977;农”问题的提出
#8220;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27665;;而“三农”问题则#29305;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19994;问题和农民问题所引#21457;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20154;口等。
农#27665;问题:是“三农”的核心问题,#34920;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27665;贫富差距大,实质就是农#27665;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20013;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19981;发达。
农业问题#65306;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65292;产业化程度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23454;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20135;承包责任制,由此开始推动农#26449;产业化的进程。然而,第一产业#30340;发展却始终远不及#31532;二与第三产业。农民种田没有足#22815;的收入,便开始出现农#27665;进城打工的现象,由于城市#19981;能提供足够的就业#23703;位,从而形成了大量#38598;聚在城市却无工可做的农民工#32676;体。随之而来的是农民生产积极#24615;持续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65292;导致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65292;形成恶性循环。因为农业发展的#20248;劣直接影响国民经济,而且农#26449;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其#29983;活状况成为中国人总体生活状况#30340;最主要反映,农村能否尽快发展便#25104;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12290;“三农”问题也就#25104;为当前中国社会的#31361;出问题。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对于“三农”问题的#30740;究和学习需要循着这样一个逻辑#26694;架:
从时代背景着眼#35748;识“三农”问题,全面解决“#19977;农'问题,需要大视野和#22823;手笔,“三农”问题的解决是#19968;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29616;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一发展循着“(1)城镇化#8212;(2)工业化—(3)现代化”#30340;基本行程,其中“城镇化”是这#19968;发展转变的原动力。要将这三个#23618;面与“三农”问题放在一起思考#12290;首先要了解传统农业社会。#20174;内容来看,要认识两点:传统#20892;村和传统农民。
中国作为一个以农立国的发展中#22823;国,传统农村社会的乡土特#28857;十分突出,乡是农民世代栖息#30340;地方,土(即生产资#26009;)是农民谋生的基本手段和#26041;式。经济活动的相对固定#24615;决定了农民祖辈落脚于乡#26449;,拓荒耕地。生于土地,长于土地#65292;世代繁衍,终老于土地。传统#20892;村的社区性质和农业#29983;产方式紧密相连。为此#65292;了解中国传统农村社区,#23601;需要从传统社会的农业开始#12290;这可成为高校思想#25919;治理论课“史”与“论”结合的切#20837;点。
三、思#24819;政治理论课中的“三农”问题 #1228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22312;研究和阐明:马克思列#23425;主义在中国传播和扎根、结果#30340;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981;断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65292;以及在这一进程中#24418;成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12290;
#29616;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213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35770;”、“毛泽东思想、#37011;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24605;想概论”、“中国近#29616;代史纲要”、“思想道#24503;修养与法律修养”均可#28041;及“三农”问题。首#20808;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20316;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37117;有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尽管有#20154;说,作为一本教科书不必须有#30456;关内容,但笔者认#20026;,既然“三农”问题对中#22269;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说#38750;常重要,还是可以在#822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221;中的“政治经济学”#19982;“科学社会主义”#20004;部分的内容中有所反映的。如#24681;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31995;统阐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时#65292;特别强调工农联盟#22312;国家政权中的极端重要性;列宁#21046;定新经济政策解决农民#38382;题开创了苏联社会主义初#26399;的建设道路;斯大林没有解决#22909;农民问题,是苏联模式#26368;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等#20869;容完全可以写进教材或教#26696;。这其中,《法德农民问题》#26159;恩格斯晚年长期研究农民问题的卓#36234;成果。这部著作,对指导当时农#27665;运动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20170;天的无产阶级政党正确#35299;决农民问题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说,#36164;产阶级的和反动的政党,对目前#31038;会主义者突然到处都把农#27665;问题提上了议事日#31243;,感到非常惊奇。按理#35828;,我们倒应该对这件事#24773;没有早已发生而感#21040;惊奇。从爱尔兰到西西#37324;,从安达卢西亚到俄罗斯和保#21152;利亚,农民到处都是#20154;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35201;的因素。
对于“毛泽东思想、#37011;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37325;要思想概论”来说, 尽管毛泽东本人没有明确提出#24314;设新农村的概念,但从#20182;的有关论述、文稿及在他#25351;导下形成的一系列文件和指示中#65292;仍大体勾勒出了他对社会主义新#20892;村建设的基本思想。毛泽东#19968;生关注农业、农村#21644;农民问题,为此进行了#22823;量卓有成效的探索,这是我们在#39640;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加#20197;阐释的宝贵精神财富。要#27880;意研究和引用、介绍#27611;泽东当年开辟中国农业合作#21270;道路的基本经验,讲明农业生#20135;资料的所有制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20041;新农村的意义。毛#27901;东特别强调动员一切可以动员#30340;力量支援农村建设#12290;这些可贵的探索与设#24819;,都可以成为我们在#25480;课时引用的精粹。#27492;外,邓小平、江泽民、胡#38182;涛同志对“三农”问#39064;的大量讲话、指示和文#31456;也是“毛泽东思想、邓#23567;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35201;思想概论”的应有#20869;容。如邓小平同志#31435;足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26449;经济比较落后,农民占绝大#22810;数的实际国情,深#21051;指出,中国的稳定与#21457;展,首先取决于农村,我们制定政#31574;规划蓝图,必须考虑农业、农村#21644;农民问题。江泽民#21516;志则指出要始终明确一个重要的#25351;导思想,就是要巩固和加强农业#30340;基础地位,加快农村#32463;济的发展。胡锦涛同志多次#23545;“三农”问题进行深入调研#24182;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21457;展作出重要指示,#35201;求各级领导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8221;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37325;中之重,放在经济社#20250;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12290;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32993;锦涛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都#26159;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23398;讲授“三农“问题的“纲”和“#28789;魂”,是需要写进“毛泽东#24605;想、邓小平理论和‘三#20010;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之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8221; 可以从中#22269;近现代的农民革命#21644;农民战争上入手来阐释中#22269;“三农”问题的由#26469;和发展。有人说,在“#24605;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20859;”的教学中很难讲“三#20892;”问题,实际上并不尽#28982;。如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23815;高信念”旨在帮助大学生#26641;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22914;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35774;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24819;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29702;想为现实。立足于国#24773;谈理想就是从现实出发,#36825;个国情和现实便是“一穷#20108;白”的农业大国。再如,#8220;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30784;”课作为一门用马克#24605;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25104;长成才的课程,在教学大#32434;的设计以及教育教学#36807;程中,既要向大学生进行系#32479;的理论教育,强调知#35782;的系统性、理论的#31185;学性和完整性,又要强调在理论#36923;辑中凸显问题意识,坚持#29702;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27963;、贴近学生。要紧紧#22260;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出现的#37325;大问题,重点解决#24403;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24565;、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社#20250;责任感、艰苦奋斗、团#32467;协作和心理健康等#38382;题,强调切合大学生的思#24819;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所面#20020;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8220;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25945;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21147;、感染力。“三贴#36817;”当然离不开贴近“三#20892;”问题。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总之,现行#39640;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35838;程都与“三农”问#39064;有着不解之缘,都需要对#8220;三农”问题从自身的#35838;程特点出发加以阐述。但在讲#25480;中要注意:1要处#29702;好现行教材与教案的关#31995;,处理好教材中有“三农”内容#30340;和教材中无“三农”内容的#35838;程间的关系,教材中有“三农#8221;内容的 ,是要写#36827;教案展开阐释的,并要注意其它教#26448;中的“三农”问题是#20174;何种角度讲的,要体现#26412;课程的层面;教材中没有#28041;及“三农”内容的要讲,#20063;可写进教案,但需注#24847;入手与着眼点,切忌重复其它教#26448;的内容。2、要贯#24443;“论从史出”的原则。#32467;合自身的课程特点,#20174;事实(史)中讲道理#65288;论)。从四门课程的总体来#30475;,“三农”的发展“#21490;”主要由“中国近#29616;代史纲要”来体现。 3、四门课中关于“三#20892;”的内容要有逻辑#36882;进关系:既可以时间#22312;先为序,也可以逻辑#22312;先为序;各门课程中的“三农”内#23481;要有所侧重。实践表明:万丈高#27004;需从平地起,通过高#26657;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充实和完善#65292;是一定会大大促进马克思#20027;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12290;
主要
参考文献
#65306;1、 《马克思主#20041;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29256;社 2000
2、《毛泽东思想基#26412;著作选读》 #20154;民出版社 2001
3#12289;何萍、李维武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5506;讨. 人民#20986;版社,2002.
4#12289;丁俊萍. #20013;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7494;汉大学出版社,2003.
5、雍涛. 毛泽东哲学#24605;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人民出版社,2003.
邱珂#65288;1951.9--)河北唐山人, 唐山师范学院马#21015;部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6530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