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课堂教学中,教#24072;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23398;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课堂教#23398;中我们要“引导学生#36136;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20064;,促进学生在教师#25351;导下主动地、富有个#24615;地学习”,“积极提#2051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8221;。本文从五个方面举例#38416;述如何构建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数#23398;能力崭新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学#29983;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65292;学好数学知识。
关键#35789;:培养学生 主动能力 崭新模式
课堂教学中,#25945;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23398;才能发挥作用。小学#29983;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65292;但学习不刻苦,听#35838;时间不能持久、爱动#12289;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38598;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20110;用生动的语言、恰#24403;的比喻、直观的演示、#24418;象的画图、启发性#30340;提问、变化多样的教#23398;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26469;。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12289;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26412;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32780;且更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21462;知识,在解决问题的#36807;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21160;手、动脑、动口的#36807;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23398;;使学生在概念、法则#12289;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20250;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20174;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33021;力。
#1229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35797;行)》提出要构建崭新的#23398;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35843;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3682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23500;有个性地学习。”#20197;这一精神为指导,《#25968;学课程标准》“积极#20513;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8221;。因此,在课堂教学#20013;,我们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主体#24847;识,培养其主体能力,尽可#33021;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和民#20027;的氛围,尽可能地#22686;加学生展现思想和方法的时间#12289;空间。让学生充分表#36798;自己的思维,表露自己#30340;情感,表明自己的观点,#34920;现自己的欲望,使#20182;们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20986;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35848;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激发疑问——#20445;护好奇心
好奇心、求知欲是对#26032;事物进行探索的理智感,和推#21160;人主动探索问题的内部动力,#26159;问题意识的核心。我非常关注学#29983;的这颗好奇心。在教#23398;中,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26032;奇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29983;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如:学习#19977;角形内角和知识时,我请同#23398;们事先准备好各种#19981;同的三角形,并标出每个内角#30340;度数。上课开始,我对学生说:#8220;只要你报出三角形其中#20004;个内角的度数,老师就能猜出第三#20010;角的度数,你们不信,可#20197;考考老师。”学生觉得很奇怪,#20110;是就开始考我。每次问题抛出,我#37117;对答如流,准确无误,他们越#32771;越惊奇,疑问由此产生:#8220;老师又没有看见我们#30340;三角形纸片,她为#20160;么猜得这样准确?这其中有#20160;么奥秘呢?”学生带#30528;这样的问题开始了#25506;索研究。
儿童生性好奇,他们心里#37117;会珍藏着许多为什么,他#20204;的好奇心很容易被激活,但是这#39063;心也很容易被摧毁,可能#23601;因为一句“你不要#24322;想天开了”,会使他们永远地关闭#20102;想创造的心扉。因此,老师要小心#32764;翼地呵护。对于学生#22312;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无论#20182;们问得是否有深度,是否有#36947;理,我总是认真倾听,并给予适度#30340;引导,对于平时不#29233;提问的学生,哪怕只提出#19968;个简单的问题,我也#32473;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在我的#40723;励之下,问题意识不断地表露出#26469;,如在学“除数是小#25968;的除法”知识时,学生就提出了“#20026;什么强调把除数变成整数呢?#8221;这样有价值的问题。
二、联系生活——感悟#25968;学
#12298;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29983;活经验出发,让学#29983;亲身经历将实际问#39064;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19982;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24471;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24605;维能力,情感态度与#20215;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23567;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20197;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27599;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27963;实际的“切入点”#21487;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24863;。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21442;与学习的积极性,如#65306;教学11—20各数的认#35782;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8220;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24819;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20070;,你准备怎样付钱?#24819;怎样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33829;业员找钱,你有好办#27861;吗?然后请代表说说看。”这#26679;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买#19996;西付款的方法再现,让他们议一#35758;,说一说初步建立十进制的#20307;会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12290;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36827;行教学就会感受到数#23398;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25968;学,通过学生自己#21160;手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23454;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36827;而喜欢数学。
三、合作探究#8212;—建构数学
《课标》在前言#20013;明确提出:“有效#30340;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32431;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25163;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23398;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27492;,小组合作探究是时#20195;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35201;求。我听了一位数学老师#22312;上《长方形》教学时是#36825;样进行的:
师: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22235;边形的边和角究竟有什么特点呢#65311;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材料先#24320;展自主学习,然后在小#32452;里讨论、交流、验证。
师:长方形的边有#20160;么特点呢?
生:长方形#30340;对边相等。
师:你们#26159;怎样知道的?
生1:我是看出来的。
生2:我是用尺子量出来的。
生3:我是用绳子#27604;出来的。
#29983;4:我是用对折的方#27861;知道的。……
师#65306;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12290;
师:你们又#26159;怎样知道的?
生1:我是用#19977;角板量出来的。……
本案#20363;之中的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长#26041;形、正方形、平行#22235;边形后,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26448;料先开展自主学习,即看一看#12289;想一想、量一量、比一比、#25240;一折等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经历#20102;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了解#12289;体会这三种图形的#36793;和角的特点的过程,然#21518;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验证,真正#25226;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20301;。汇报时,各学习小#32452;争先恐后,畅所欲言#65292;各抒已见。如让学生汇报“怎#26679;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这#19968;问题时,有的说是看#20986;来的,有的说是用尺子#37327;出来的、用绳子比出来的,还有#30340;说是用对折的方法知道的……,#30495;是精采纷呈。从由自主探#32034;找特征——合作交流说特征#8212;—动手操作验证特征,学#29983;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24191;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20027;动建构这三种图形的特征做好#20102;孕伏。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四、#21160;手操作——用活数学
《课标》在#22522;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23398;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21457;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20026;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65292;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21644;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27491;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根据这些#35201;求,教师在教学时要#37325;视组织学生进行操#20316;,结合学具或观察实物获得感#24615;认识,为抽象概括出数学#27010;念,计算法则和某些#35268;律知识奠定基础。
用学具学数学,不仅#20351;感觉器官中视知觉、听知觉#31215;极发挥作用,而且要动手、动#21475;,使多种感官一起#21457;挥作用。学生双手动作时,在#33041;与手之间,信息通过双向传导,大#33041;中与创造性有关的区域受#21040;刺激而活跃起来,手#20351;脑的功能得到发展,变得更#32874;明,脑使手的技能得到#35757;练,变得更灵巧。
例如,建立圆周率#30340;概念,在上课前,要#23398;生准备直径分别是2、5、3、5、4、5厘米#30340;三个圆和直尺一条#65292;上课时,先要学生动手#23558;小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24471;出小圆的周长,再要学生计算周长#38500;以直径得出商,然后,让学生按以#19978;操作步骤分别求出中圆和#22823;圆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最后#25945;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20986;一个结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19977;倍多一点,这个倍数是#19968;个固定的数,我们把#23427;叫做圆周率,用数字3.1415926表示,3.14只是它的近似值,#36825;是圆周率的发现式教学#65292;学生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由#20010;别到一般,从感性认#35782;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65292;推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12290;
思维是从#21160;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之间#30340;联系就不能发展,教师在教学#20013;多让学生利用各种学具进行实#38469;操作,在摆弄学具的#36807;程中,学生的思路会随#20043;展开,这样学生在亲自获#21462;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32463;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展开探索#65292;逐步地理解和掌握#30693;识,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65292;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五、#21033;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20799;童的第一需要。因此,教师#30340;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21457;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12290;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20123;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体通#36807;图像的形色、声光的#21160;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36259;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23398;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如#22312;教学“分数的意义#8221;时,教师运用三维动#30011;技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20837;新课: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38382;猪八戒:“你能用这量出我的金#31629;棒多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边量#36793;数:一米、二米、三米……量到#31532;四米时,猪八戒犯#38590;了,剩下的不足一#31859;怎么表示呢?此时教师暂关机,利#29992;常规教学手段,指#21517;一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让#20854;他同学人人动手,#29992;直尺量一量桌面的#38271;度,都会遇到猪八戒遇#21040;的问题:不够一米或不#22815;一尺的长度该怎样表示?#20351;学生认识到生活实际中确#23454;存在着这些问题,#24590;么办?以引起急于解#20915;的悬念,激励学生#30340;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34892;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践#33258;己去拓展数的范围#12290;此时教师认真设置问题#65292;组织学生广泛讨论自己的见解,同#26102;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30475;法,保护、引导学生创#36896;性思维的发展。讨论之后,#25945;师边评价小结边开机,画面上出#29616;孙悟空指着猪八戒的脑袋说#65306;这就要用到分数。你想知道什么#21483;分数吗?这样借助多媒体#25945;学手段,创设了教#23398;情境,激起学生的#27714;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堂#25945;学中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23398;生动手、动口、动脑,在#25351;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35270;小组学习、自主探究学习#12289;合作学习,引导学生#20027;动参与,体验生活中的数学,#40723;励学生质疑问难,激#21169;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27963;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学生对数#23398;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22909;数学知识。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例谈构建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能力的崭新教学模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