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世纪里,中#21326;民族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25112;,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23637;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切《#20844;民道德实施纲要》和《#22522;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35201;(试行)》的精神,#25913;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2226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37325;要任务。新一轮基#30784;教育课程改革增设了《品#24503;与社会》这一新课程。农村学校#22312;实施该课程时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27714;,以农村孩子所处的家庭、学校#12289;社区的实际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27963;动
关键词:《品德与社#20250;》 #20892;村孩子 #29983;活实际 设计教学活动
在#26032;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35768;多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30340;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30340;要求。贯切《公民#36947;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32946;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31934;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20851;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31243;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19968;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设了《品德#19982;社会》这一新课程。本#35838;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27963;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31038;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20197;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12289;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38598;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21382;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29615;境等教育有机的融合,#24341;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31038;会环境,社会活动#21644;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21644;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35782;,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35748;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25104;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36947;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26029;能力,为他们成长为#20855;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31038;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农村学校#22312;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也#24517;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20197;农村孩子所处的家庭、学校、社区#30340;实际生活环境为基础来设#35745;教学活动。教育的内容和#24418;式必须贴近农村儿童#30340;生活,反映农村孩子的真切需要,#20174;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出发,让#20182;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31038;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24049;的方式研究社会。如何找到《品#24503;与社会》课标、教材与#20892;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来设#35745;教学活动以增强课程#25945;学的实效性,这是农村学校必须面#23545;和必须解决的课题。
一、农村#23398;校在进行《品德与社#20250;》教学活动设计时必须#25226;握住以下几点:
1. 要#20197;《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为基本要#27714;,以《品德与社会#12299;教材为主轴,结合农村学校和#23398;生的实际来选择、设计适合农村孩#23376;的教学活动。
2. 必须以农村儿童社会#29983;活为基础,根据农村孩子所#22788;的生活环境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21160;。
3. 要充分地挖掘农村孩子所#22788;的家庭、学校、社会中#30340;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23398;空间。
4. #22312;设计教学活动时,#35201;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活动时间#21644;空间上相对固定的模式#12290;
5. 设计#27963;动的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良#22909;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29983;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避#20813;空洞理论说教式的活动。
二、农村#23567;学《品德与社会》教#23398;活动可作以下设计:
《品德#19982;社会》课程目标所确定的内#23481;标准包含“我在成长”、“我与家#24237;”、 “我与#23398;校” 、“我与社#21306;”、 “我与祖#22269;”、“我与世界”六大部分。我#20204;根据这些内容标准设计教学活动#26102;,必须结合农村孩子当时当地的生#27963;实际才能有效地实#29616;课程教学目标。
(一)#12289;“我在成长”教学活动#35774;计。
在设计这部分课程内容的#25945;学活动时,必须要让农村#23567;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农村#23401;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的#32463;济条件与城市孩子有很大的#24046;别,很多孩子都具有独立生活能力#21644;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精神,没#26377;城市一些孩子娇生惯养#12289;自傲自大、叛逆的生活习气,但#26159;他们心理脆弱,自卑现象#20005;重,生活习惯和礼仪较#24046;。在教学时就可以设计一些发#25196;孩子们优点的活动。如#8220;自理大比拼”、 “我与伙伴同#25104;长” 、“穷#20154;家的孩子早当家”等,同#26102;也要设计一些认识和纠正自己不#36275;的一些活动。如为#20102;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和城#24066;孩子的长处与不足,可#20197;设计“我向城市伙伴#23398;什么?”、 “文明#31036;仪知多少”等活动;#20026;了帮助孩子们克服自卑心#29702;,可以设计 #8220;我行我不行”、“我和名人比童年#8221;等活动。还应特别#20851;注农村小学生中的留守#20799;童、家庭困难儿童#12289;学习后进生、残疾儿童等弱势学#29983;群体,根据这些特殊#30340;个案来设计教学活#21160;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12289;“我与家庭”教学活动设计。
多数农村孩子#30340;家庭都不富裕,他#20204;没有优裕的学习生#27963;条件,缺少关爱,有的还过早地承#25285;了家庭的责任。我#20204;在设计这部分课程内容#27963;动时要针对这些现状,拟订切#21512;本学校本班级学生实际的活动方案#65292;如开展“我是家庭小主人”#12289;“孝敬父母长辈故事接力”、“妈#22920;,请听我说——”等活动。#35753;孩子们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23478;庭,感受父母长辈的#20859;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20146;情,懂得感激、尊#25964;、关心和孝敬父母长辈。学会#26009;理自己的生活,正确处理与家庭#25104;员间的关系,培养家庭责任感。#30446;前,留守儿童这个#29305;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24230;重视。父母外出打工造成隔代抚#20859;的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大约有1.2亿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22478;务工或经商,留下了近2000多万不超过十四周岁的孩子#36319;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36828;亲近邻家生活,甚至独守门#25143;独理生活。,让他们像其他正常#20799;童一样健康成长,也是我们#21697;德与社会课程必须实现的#19968;个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设#35745;一些关爱、帮助留守#20799;童的教学活动,如“父母不在身#36793;,我该怎么做?”、#8220;每周给父母一封信”#12289;“爱心接力”等。#25105;国西部学校要充分#21033;用国家农村远程教#32946;工程的网络条件,开通留守儿#31461;与父母的网络视频#32842;天渠道,定期让孩子在视频中与#29238;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6529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21151;能,让留守儿童感到父母随时就#22312;自己身边,得到父母#30340;关爱和激励,填补“父#27597;爱”的缺失。
(三)、#8220;我与学校”教学活动设计#12290;
农村学#26657;在地理位置、办学条#20214;、师资水平等方面极不均衡,#19982;城市学校差距更大。但是我们#35201;充分挖掘学校的所有教育资#28304;,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切实可#34892;的教学活动,如设计“#23665;窝窝飞出金凤凰”#12289;“主题队报——名人的启蒙学#26657;”等教学活动,帮助#23398;生克服自卑心理,#26126;白只要自身努力在#26465;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同样能学#26377;所成的道理。设计“学校是我家”#12289; “我为班级争#20809;彩”等教学活动,培养#23398;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31934;神。设计“与同学#20849;进步”、 “#21046;作尊师卡”等教学活动,#35753;孩子们养成尊敬老师,与同#23398;平等相处、互相帮助的#33391;好品德。
(四#65289;、“我与社区”教学活动设计#12290;
目#21069;,一些农村孩子所#22312;的家乡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淳朴#30340;民族风情,优惠的“三#20892;”政策,但经济相对落后#65292;交通不便,信息闭#22622;,物质文化生活匮乏。根据#23398;生所在家乡不同的区位环境、#29983;活状况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12290;如“我的家乡美如画”、“家乡#30340;昨天,今天,明天”#12289;“走访养殖大户”、“#21442;观蔬菜(或果园、药材等)基#22320;”、“绿色家园保护行动”、“#20551;如我是乡长”等。让学生#20102;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29305;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20065;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29233;之情,感受农村是一块大有作为#30340;广阔天地。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19968;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31038;会责任感。主动参与#21147;所能及的环境保护#27963;动。
(五)、“我与祖国#8221;教学活动设计。
在《品#24503;与社会》内容目标中要求学#29983;知道我国的自然概#20917;、文明历史和新中国诞生#31561;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28909;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解放#20891;,热爱人民的教育。农#26449;学校要充分挖掘资源#65292;重点设计一些对学生进行#29233;国主义教育的活动#12290;如利用农村远程教育#30340;资源和设备,开展“#35266;看百部爱国主义影#35270;片”、“寻找英雄(领袖)人#29289;的足迹”、“灿烂#30340;中华文明演讲赛”等活动;可以#21033;用农村群众敲锣打鼓#36865;亲人参军的场面,开展“我送#20146;人去参军”活动,让孩子现场感受#21442;军光荣的氛围,树立保家卫国的思#24819;意识;还可以利用家乡经济、文#21270;的发展变化,开展“#25913;革开放30年”社#20250;调查活动,通过走访各个领域#12289;各类人物,让孩子们感受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65292;激发他们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努力学#20064;的热情。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六)、“我与世界#8221;教学活动设计。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35201;求学生了解世界地理、世#30028;历史文化、?世界经济#12289;人类环境等基础知识#12290;由于农村学校和学#29983;在这方面的教育资源有限#65292;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查询、#25991;字及图片资料搜集#65292;讲座等形式,开展#8220;世界知识知多少”#30693;识竞赛、“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图#29255;展等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12290;
“路漫漫其修远#20846;,吾将上下求索。”让#25105;们在《品德与社会#12299;的教学中,以儿童的#31038;会生活为基础,为#20419;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23637;而锐意探索,不懈进取吧!转#36148;于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初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