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加强方法指导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168 日期:2023-12-13 来源:论文网
  历年来,初中语#25991;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大多数师生#22836;疼的问题。于是,出现#30340;现象是:教师觉得语文阅读头绪#22810;,不好教;学生觉得语文#38405;读无从下手,不好#23398;;师生忙忙碌碌辛苦三年,#38405;读的成绩却难有提高,真#21487;谓“费力不讨好”。
  为什么会#20986;现此类情况呢?我认#20026;,这是因为有不少教师在阅读课上#22823;多注重知识的传输,理解#36807;程中也大多注重讲解,训练的过#31243;中很多的注意力放在答案的#27491;误上,却没有把语文最重要的学习#38405;读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学生最#32456;未能学会自我阅读、分析、理解、#31572;题,自然能力提高不明#26174;,也就有了语文阅读#8220;难学”的误解。
  因此,#21152;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真正让学生逐#27493;学会阅读、会学阅读,这#26679;才可能让师生从繁重的阅读教#23398;中脱离出来,轻松阅#35835;理解。
  当然,要想使学生学#20250;阅读的方法,教师的教学必须有方#27861;。如果教师本人未能#26377;一套系统的方法,就一定要先下#20123;功夫学习、借鉴、思考并整理出一#20123;切合自己学生实际的阅读的具体方#27861;,这样才会有得心应手的教学。
  以#19979;是本人的一些体会,可供大家参考#12290;
  一、#36164;料类的东西,尽量让#23398;生去找
  阅读文#31456;中经常涉及作者、作品、#26102;代背景等相关资料,这#20123;东西要让学生去找,#25945;师的任务是要布置相应#30340;要求,提供寻找资料#30340;信息、渠道,并作必要的检查#12290;
  有些资料可能学生#38590;以找到,那就必须由教师提供。#19981;少教师的做法是投影相关#36164;料,让学生过一遍。我总感觉这#31181;效果不太好。我总认为#19981;如印发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65292;这样不仅积累了资#26009;,也不至于象投影一样过眼#21487;能就忘了不少,效果会更好些。同#26102;,教师应对资料中需要#35760;忆的东西明确指出来,让学生永久#25484;握。
  二、基本#30340;知识技能,学生能做的教#24072;就不要去做
  阅读教学中一些基本#30693;识的学习掌握,学生完全可以#33258;己处理。如字词的#27880;音、认读、记忆,一些词#35821;和句子的理解等,学生可#20197;借助工具书或参考资料也#22823;多能完成。教师在此#26102;要做的是明确要求学#29983;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21578;诉他们怎样去做,并注意时间的限#23450;;之后必须有检查#23398;生掌握程度的反馈#26041;法,以便查漏补缺,完成教学#30446;标。
  对于#19968;般文章的结构内容的划分归纳,不#23569;学生已具备此方面的能力。此时#25945;师在学生完成后重#28857;做的是:一要让学生#35828;明自己的理由依据;#20108;要引导学生去评价不同结果的合理#24615;或其优劣。教师在#21442;与此过程中不仅仅要明确#33258;己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陈#36848;自己的理由时对其语#35328;的精练、准确、流畅、严#23494;性作点评和指导,以#35753;学生逐步在此过程中学会准确、流#30021;的表达。
  三、朗读中加#24378;指导,做好范例,让学生有样可循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37325;要一环,完成好这#19968;过程有助于培养学#29983;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24182;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36215;着一定的辅助作用。
  指导学生学习#26391;读不仅仅是听朗读录音或教师#33539;读几遍而已。教学#20013;的重点应该是认真评价和指#23548;学生的具体朗读。在学生展示朗#35835;的过程中除对他们的音#20934;、节奏、停顿、语气舒缓等进行#20248;劣评价外,更要指导其中#26391;读不恰当、不合作者意图的地方,#24182;做好示范朗读,让学生知道该怎#26679;读效果才更好。
  有感#24773;的朗读是朗读教学中#30340;较高层次。在这个过程中#65292;教师应提倡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19981;同理解和感受读出个性化的#24773;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22312;朗读上形成自己的风#26684;。 转贴#20110;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四、分析理解文章,#25945;会学生入手方法、提#21462;信息的方法步骤、精练准#30830;的语言表达
  理解#20998;析文章是阅读教学的重点,#19981;少学生读了文章后就不知道#35813;怎样做了。因此,教师在学生了解#25991;章内容后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文#20307;特点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分析理解哪#20123;内容,为什么要分析理#35299;这些内容。之后重点告诉学生分析#36825;些内容各自应如何入手,并引#23548;学生按此方法操作。切不可只说#26041;法而不去操作训练,否则学生仍#26159;不会。
  信#24687;的提取是分析理解的重#35201;一环,是学生能力高低的重#35201;标志,也是中考重点考察的项#30446;。教师一定要积累、整#29702;、学习借鉴提取信息的一#20123;方法和步骤,然后指导学生#25353;此操作,逐步培养#25104;习惯。
  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35299;中有不少是以具体的问题#26469;呈现的。如何准确、#31934;练、全面的回答问题是阅读#25945;学中关键的步骤。因为它不仅体#29616;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65292;而且综合体现着学#29983;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12290;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文章#20869;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文#20307;、不同的题型,教会学生该怎样陈#36848;问题的答案,不同类型问题的#22238;答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65292;关键词语是什么,怎样说才算表#36798;完整,使学生心中有#25968;。然后逐步指导学生#35757;练操作,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12290;
  强调一点的是,#19981;论教学生什么方法步骤,#19968;定要通过实践训练,让方法逐步#25104;为操作习惯,哪怕多几#27425;专题训练,也要达到学生能自#28982;操作的程度,这样才能真正有#25928;,学生不至于“眼高手低”。
  五、问题的#35774;计应突出重点,体现文体特点,#25509;近中考风格
  文章#30340;阅读理解考察是以问题设计的,#25945;师在教学中也常常以问题#30340;形式来完成教学目#26631;任务。有时候,有些教师习惯设#32622;许多问题,整个课堂#24102;有“满堂问”的嫌疑。至#20110;为什么提那么多问题,可#33021;他们也不大明白。真有必要#25552;那么多的问题吗?我看不必。我#35748;为,问题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突出重点。一#31687;文章中虽然涉及的知识点不#23569;,但不是要求面面俱到的。应#35813;根据本课的教学目#26631;来设计问题,从而掌#25569;重点。这样也不至于学生学完文章#19981;知道究竟要学会什么。
  其次,要体#29616;文体特点。不同文体的#25991;章各有特色,问题设#35745;当然不可能脱离文体。教师#35201;明确记叙文、说明文、议#35770;文、散文、小说等各自#30340;特点、重点,在设#35745;问题时有鲜明的文体特色#65292;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文体特点掌握#12290;
  还要注意试题的设计要#24102;中考风格。教学中有很大成分#26159;为了应付中考,不能等到接近中考#20102;才去适应中考题型。平时的教#23398;中问题的设计就要有#20013;考的风格,学生习惯了这些#39064;型,何愁中考呢?
  当然,阅读教学#20013;有许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深入细致的#25506;讨。以上内容也只是自己的#19968;些体会,愿我们共#21193;,把教学工作做得#26356;好。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