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20837;,每位教师对新课改的理#24565;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在不断#23398;习新课改的同时,力争在日常#25945;学中,以新的课堂形式和教学理念#26356;新充实自己的教学#12290;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65292;我们却常常看到“为讨论而讨#35770;”,“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作#20026;一名一线教师,我们不#33021;把教改简单流于形式#19978;的转变,而应深层次地思考#22914;何在教改理念的指导下#65292;更加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12290;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在#8220;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65292;教师必须对课堂有很好地#25484;控性,做到“收放自如#8221;
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24072;在授课过程中应更多的#20391;重于促进学生的发#23637;,关注学生的主动求#30693;与实践参与以及学#29983;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21160;中的作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24456;多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20102;学生。但我们中的很多#20154;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尴#23596;,一节研究课上下来,形式和#27668;氛灵活多样,热热闹闹,但是却让#23398;生感觉没有重点,甚至连#36825;节课要掌握的数学#30693;识是哪些都说不清楚。这样的课#20877;以“学生为主体”也#21482;能说是失败的,毕竟#25945;学不同于游戏,所#20197;我认为教师应对每堂课有很强#30340;驾驭能力,对每节课的重点有很#28145;入的了解,在适当的时机把#23398;生发散的思维汇聚到这节课的主#32447;上来。使学生对教学知#35782;的认识过程遵循教学知识的逻#36753;结构序列和学生认识能#21147;的发展序列,以利于学生明确每#33410;课的学习目标并逐步实现对知识的#25484;握,技能的形成,方法的感悟和能#21147;的提高。
二、充#20998;调动学生的学习兴#36259;和热情
教师应注重#28608;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65292;问题和情境的创设要满足学#29983;发展的需要,使学习的主动权由#23398;生掌握。教师还应#40723;励学生主动参与、合#20316;学习,拓展学生的#21457;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36896;潜能,开发创造力,建#31435;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30340;友好的人际关系,并使整个#25945;学过程在宽松、平等、#34701;洽的气氛下进行。#20294;是我们也要避免走入另一个误#21306;,初中阶段的数学#25945;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23398;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2780;有些课堂设计却还停留在形象#24605;维训练的初级阶段。结果学生被#32769;师创设的情景过度吸#24341;,而不能理性的进入学习,#20351;得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24773;景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引#23548;学生逐步提高数学的学#20064;和认知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25506;究过程,在知识的获取#36807;程中下功夫。要把给予学生问#39064;、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结论#30340;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29616;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12290;我们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26102;,应将探究目标纳入到教#23398;目标当中去。备课时#35201;考虑三方面的目标#65292;即探究知识、探究精#31070;与探究能力。注重学生#22312;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30740;究数学问题的方法,#36890;过观察、试验、归#32435;、类比、猜想、推理,#20197;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等较为复杂的探#32034;活动,体验数学知识#24418;成和发展的过程,增强探究意#35782;和问题意识,学会如何学习数学、#22914;何解决数学问题、如何与他人交流#21512;作、如何从探究活#21160;中体验快乐。
#22235;、注重分层次教学,#35753;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从知#35782;的结构来看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21576;螺旋形、往复递进的、非封闭#30340;上升结构。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23454;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28857;相联系,确保自己的教学从已知到#26410;知,从易到难,从现象#21040;本质,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19968;步的基础上。这样使新的#25945;学既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20934;备和生活经验之上又能#36880;渐有所提高。
从学生的个体差异#24615;来看,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24322;,他们的数学能力水平和基础不同#65292;学习数学的进步速#24230;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应了解#27599;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原有的知#35782;结构及不同的文化背景、#40723;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21160;中去。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33021;力的不同进行分层指导,如#25506;究目标上可分层制定,问题情#22659;可分层创设,小组讨论可#20998;层组织、分层指导,作业#21487;分层布置等。让每一位学生体#20250;到只要自己在某一个方面付出#20102;努力,就能获得公正客#35266;的评价,帮助学生#26641;立学习数学的信心#65292;调动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6469;,每个人都在数学学习中得#21040;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五、注重练习题#30340;质、量,加强落实和反馈
有#30340;时候,我们的教学可能是形式上灵#27963;多样,课堂设置和学生活动丰富#22810;彩,学生的参与热情也特别高涨,#21487;是一到具体题目上#65292;学生却不知如何下手,或经#24120;计算错误。我们要尽可#33021;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让好#30340;教学效果延续下去。学生#35201;通过解决一定量的数学#38382;题,来理解数学概念、原理#65292;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促#36827;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提#39640;数学能力的水平,所#20197;,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必不可少。但#36825;不意味着盲目的加大习题量#65292;而要从实际出发,#36873;择适合学生的基础水#24179;,有难度但能够实现,进一步学习#21448;确实需要的题目。精选有代表性#12289;典型性的问题,能突出#21453;映所学知识、技能、思想#26041;法,通过解决这样的问题追求问题#30340;一般解法、普遍解法,不追求怪#39064;和冷僻的解题途径。#21482;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30340;设计题目的难度和#25968;量才能提高学习的效#29575;,提高教学的有效#24615;。其次,我们还应注意学生对知识#30340;落实和反馈,让学生不断巩固学#20064;成果。
总之#65292;在新课程理念的指#23548;下,我们亲身参与着#36825;次教学改革,在树立信心、更#26032;理念、改进方法的同时,我们同#26679;应注重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23398;生进步和发展为宗#26088;,关注教学效益,通过学生的自主#33021;动发现探究式学习和教师的#27491;确有效的指导,实现#25552;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能力和提#39640;教学有效性的双丰收。#36716;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浅谈立足新课改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