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38190;词:工商管理 培养模式 市场需#27714; 专业#29305;色
论#25991;摘要:近年来,工商#31649;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23601;业形势严峻,究其原因在于应该重#26032;构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22521;养模式。重构的基础是深入理#35299;“工商管理”概念#12290;在此基础上,强调“工商管理#19987;业应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22522;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33394;,并使其具体化和实用#21270;。”同时强调工商管#29702;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是否具#22791;相应的专业技能、#19987;业能力和专业观念,是检验工商#31649;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的尺度。
#12288; 几年前,大学本科#25307;生时,工商管理专业较为抢手,考生报考踊跃,招生人#25968;甚众。但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23601;业形势严峻,在就业市场#19978;的说辞较多。认为如果是搞具体工#20316;他们不像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30340;毕业生有一技之长,如果是搞管理#21448;嫌他们没有工作经验。有鉴#20110;此,人们(包括教师和本专业学生)议论纷纷,认为应该加#24378;学生的会计技能和营销技能的#22521;训,以适应市场需求。咋一听,这#31181;说法很有道理,“适#24212;市场需求”。仔细一想,或许还可#21830;榷。如果用人单位只强调会#35745;或营销的一技之长,这些学生何#19981;原来就报考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难道就业市场就不需要“工商#31649;理人才”?或许这只#26159;问题的表象,问题的实质在于就#19994;市场需要怎样的工商管理人才。市#22330;需求和专业特色是一个本#31185;专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支柱。如果#23601;业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没#26377;需求,那么这个专业就没#26377;存在的基础。如果这个专业没有#33258;己的特色,雷同于其他专业,那#20040;这个专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24037;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就在于#33021;培养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工商企业#30340;专业管理人才。
一、市#22330;是否需要工商管理人才?
或许#26377;人会认为提这种问题简直是幼稚#12290;回答绝对是肯定的。#20294;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招收该专#19994;毕业生的职位比例远远低于营销#19987;业和会计专业。这种矛盾现象也许#21487;以从“工商管理”的概念发#23637;,以使人们现在对这个概念认识#19978;的偏差得到说明。
应该#35828;“工商管理”的概#24565;在范畴上有广义和#29421;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24037;商企业中的一切管#29702;范畴,包括现在已经独立#25104;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21147;资源管理(原来的#20154;事管理)和物流管理。狭义的工商#31649;理应着重强调计划管理、组织管理#12289;战略管理以及决策,当然也包括运营管#29702;、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31561;。广义的含义包括狭义的含义。改#38761;开放初期,人们刚认#35782;和强调工业企业管理和商业#20225;业管理的时候,所意识的工商管#29702;的概念是广义的。以至于现在#24456;多人都认为“工商管理”#26159;“万能”专业,其毕业生什么都#33021;干,哪里都能用。随着认识的深入#21644;学科的发展,工商管理#27010;念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越来#36234;一般化、越来越抽象,甚至连这#20010;专业最主要的课程#8220;管理学”都不针对工商企业了,已经抽象到面对一切组织的管理#20102;。或许对这种发展#30340;理解从专业上说有利于招生,但#19981;利于就业。应该说,纯粹从学科发展的角#24230;来看,这种抽象(其实是“#31649;理”概念的抽象)是学科发展的#24517;然。另一方面越来越具体化、越#26469;越实用,各种子学科从广义#30340;工商管理中独立出来,形#25104;了各具特色的专科门类,支撑各具#29305;色的专业。其实“工商管理”作#20026;专业,也应该具体#21270;,实用化。这种具体化#21644;实用化的工商管理专业,应该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基#30784;,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33394;。
那么市场是#21542;需要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25903;撑的工商管理的专门人才呢?#35201;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管#29702;的职能和工商企业中一些职位的性#36136;说起。管理是对组织的管#29702;。在工商企业中,从组织的#32467;构上说存在许多不同层#27425;的组织,如班组、#24037;段、车间、各职能部#38376;及高层组织。这些组织#38656;要设置相应的管理#32844;位。从性质上说,这些职位的功用#19981;过是执行管理的计划职能、组#32455;职能及决策。这些职位需要#20855;备相应管理知识的专门管理人#21592;来充任。从数量上说,一个工商#20225;业在这方面的职位数,#36828;远多于财务管理的职位数。#25152;需要的专门人才数量,也#36828;胜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数#37327;。那么这种数量优势#20026;什么在就业市场上不能得到#30456;应的反映呢?这个问题或许#21487;以从经济发展模式和用#20154;单位的人才观念,以及工#21830;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24335;等方面加以分析。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二、经济发#23637;模式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32463;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其经济#24635;量跃居世界前列。纵观20多年的经济发展,其发展模式#22312;宏观上大致可分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20010;不同阶段。80年代的#21457;展模式在性质上是#24674;复性发展。发展的主体是#22269;营企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是改#21892;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工商管理吃#39321;的主要原因。90年代#30340;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扩张性的发展#12290;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开#25918;引进投资,形成外#24310;式投资主导型发展。#24403;发展依赖于投资时,投#36164;主体的明晰化则变成了问题的关键#12290;因此,产权制度的改革成#20026;了90年代改革的主旋律#12290;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20027;体逐渐从国有企业转#21464;为民营及私营企业。现在的#32463;济总量中,非公经济的贡献率已达#21040;60%。90年代#24418;成的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方式#19968;直延续至今。在就业市场上营销人#21592;一直受到青睐便是明证。2003#24180;,我国的人均GDP#24050;经达到1000美元。这#26159;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发生转变的重要#20449;号。温家宝总理2004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26641;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32467;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我#2226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32654;元,按既定的部署#21644;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23558;达到3000美元。这是#25972;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20851;键的阶段,也是经#27982;社会结构将发生深#21051;变化的重要阶段。#8221;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存在#30340;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29702;,经营方式粗放,#32463;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20837;、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20215;太大。”在这种转折时期,经济的发展模式将从#22806;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20026;内涵式管理主导型。#20869;涵式管理主导型发展模式#30340;基础是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12290;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20110;工商管理人才。目前正处于这种#36716;折的开始阶段。两种不同发展模式#23545;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26377;较大差异。如果说外延式投资#20027;导型的发展模式更表现为对市场#33829;销人才的需求的话,那么内涵#24335;管理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不忽视市#22330;营销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对狭义#30340;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以便向#31649;理要效率。或许是人们#24050;经习惯了90年代的发展模式,#25110;者是刚处于转折的开始阶段,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还未转变,这种“应该”还未#21457;生。事实上,这不只是观念#36716;变的问题,还有个产权基础#30340;问题。现在的经济结构中,非公经济占有很大比例#12290;非公企业的产权基础一般是家族。#30001;此决定了这些企业的中高层#31649;理人员一般是家族成员,而非专业管理人员#12290;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家族#20225;业对外人的不信任之外,还有对刚#27605;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33021;力的怀疑。其实这#31181;怀疑也是有道理的。工商管#29702;人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20165;取决于管理理论基础#30340;掌握,还取决于管理#23454;践经验的积累。要消除这种怀#30097;,不得不从工商管理专业本#31185;学生的培养模式着#25163;。
#12288;三、工商管理专业本#31185;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就业市场的需#27714;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22521;养模式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2521;养模式的分析当然可#20197;从培养目标、课程设#32622;、学科建设以及业务培#20859;要求等方面去进行,以形成培养#27169;式的构架,并在内容上#31361;出专业特色。事实上,毕业生#30340;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专#19994;观念是市场需求与培养模式构#26550;的结合点,同时也是市场需#27714;与专业特色的集中体现。
本#25991;不具体表述工商管理专业#30340;培养目标,也不对课程设置#12289;学科建设以及业务培养要求提出具#20307;的意见。只强调工商管理专业#24212;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20026;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33394;,并使其具体化和实用化。工商#31649;理专业的具体化和实#29992;化直接由该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33021;来反映。与狭义的工商管理所#24378;调的计划管理、组织管理和决策#30456;对应,其专业技能#24212;该是计划技能、组织技能#21644;对决策方案进行分析和#35780;价的技能(而不是会计技能和#33829;销技能)。使工商#31649;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具备#36825;些专业技能是构建培养模式的基本#35201;求。其实,给人技能是下策,#32473;人能力是中策,给人观#24565;是上策。在满足这种基本要#27714;的同时,培养模式的构建更应#24378;调赋予毕业生能应对市场变#21270;的组织变革能力、决策能力和#21019;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26368;高层次是在毕业生思想#19978;树立比较的观念、效率的观念和战#30053;的观念,以适应高层次管#29702;的需要。事实上,工作分为#20107;务性工作和创造性工作两#31181;。如果说技能是完#25104;事务性工作的必备素质的话,那#20040;观念则是完成创造性工#20316;的必备素质。如果说技能#24378;调可操作性的话,那#20040;观念更强调创新性。工商管理#19987;业的本科毕业生是否具备这些素#36136;,是检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29983;培养模式的尺度。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2288;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从校#38376;到校门。在接受工商管#29702;专业培养之前几乎没有工商#31649;理实践的可能。虽然#22312;四年的大学教育中有相应#30340;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20294;根本谈不上实践经#39564;的积累。而这又是#29992;人单位拒绝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20027;要托词。其实没有必要责备用人#21333;位,因为这是事实。#35299;决这个问题的关键#22312;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12290;现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指导性教学#35745;划》在表述专业培养目标时,强调#26412;专业培养的是管理方面的“高级”#19987;门人才。这个“高级”应该是#25351;“高水平”,而且仅是理论方#38754;的“高水平”。或许毕业#29983;把这个“高级”误认为#26159;“高职位”,在就#19994;市场上常表现为“高#19981;成,低不就”。或许这也#26159;“培养模式”的失误。对工#21830;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22312;就业观念的培养上应强调#20808;进入具体企业,从基层做起,在实#36341;中积累管理经验,以弥补先天不#36275;。事实上,积累管理经验的过#31243;,也是展现自己的管理才华的过#31243;。相信有抱负的工商管理专业#30340;毕业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会#25104;长为“高职务”的#19987;门人才。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