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科专业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024 日期:2023-12-12 来源:论文网
  摘要:在就业#24418;式严峻的今天,农科专业因#20854;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其毕业#29983;在整个就业群体中更显#21155;势,借鉴创新教育的理念和#23454;践,结合农科专业靠近直接生产环#33410;的优势,通过分析当前农业院校农#31185;专业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65292;提出加强其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措施#12290;
  关键词:农#31185;;创业教育;途径
  
 #12288;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23601;是培养学生探索、冒险、创造精#31070;与技能的教育。从广义上来说#21019;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21019;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39318;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20316;能力以及技术、社交#21644;管理技能,创业教育同#19987;门培训联系在一起,通过培训,#25552;供急需的技能、技巧#21644;资源,使人能够自食其力。1972年年联合国科文组织#22312;《学会生存》的报#21578;中,就提出创业素质#24212;为公民的基本素质#12290;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271;京举办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32946;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正式提#20986;了“创业教育”的#27010;念,直到1995年,又在#20854;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21457;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提:“在‘#23398;位=工作’这个公#24335;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32946;的毕业生不仅仅是#27714;职者,而且应当是成功的企业#23478;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23601;突出强调了创业教育#30340;两个内容,即“求职”#21644;“创造新的就业岗位”。#21516;时还指出,高等学校必须#23558;创业精神和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30340;基本目标。
  
  二、农业农科#19987;业创业教育不足的现状及原因#20998;析
  
  1.创新精神的缺失。在计划经济影#21709;下,长期的统包统分#23601;业模式,带来了学生思#24819;的凝固,重学习而轻职业生#28079;规划及工作准备。中小学奉#34892;的应试教育在大学显现其弊端,大#22810;数高校在校生仍然#27839;袭着应试教育下的“上课—#8212;考试——拿学分”的固#26377;学习模式。缺乏创新精神和#21019;业实践,学校没能#23558;创业教育引入培养#30446;标及其课程设置中,#20110;中学相比学校培养的#23398;生仍然过分注重书本知识,重#35270;考分,这样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些#8220;考试机器”。另外#65292;我国农业农科专业#23454;施的主要是专业教育,专业面比#36739;狭窄,课程内容也#27604;较陈旧。尽管在改革开放以#21518;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0294;农科与理工科改革相比步子较慢#65292;加上原本存在的底#23376;较薄,设备条件较差的历史轨#36857;,这些都导致了农科学生的基础理#35770;差,知识面窄,社会适#24212;性较弱,创新能力显然不能达#21040;创业要求。
  2.专业凝聚力的不足。#21019;业动力来自于对行业的认同以#21450;对未来前景的看好。但是目前农#31185;专业的师生却有不同#31243;度的自卑感。受歧视农业的#20256;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20173;有“农业院校=低水#24179;院校”,“农科=低水平#23398;科”的偏见。对于大#23398;生毕业从事农业产业,#21608;围的人总会用不解的目光#20851;注。这就造成了农科#23398;生创业动机的偏低。在#32463;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19978;片面注重经济效益#65292;忽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6731;视农业、轻视农业科技、#36731;视农业教育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26679;的环境带给广大农科师生对#26412;专业的价值认同减低#65292;不愿意到农业战线工作#65292;更不愿意进行本专业相关的#21019;业活动。
  3.生源局限性影#21709;。首先,由于社会对涉农专业#30340;不良看法和成见,#19968;些人认为学农科没有前途,#23398;农科低人一等,导#33268;农科专业生源本身素#36136;方面具有局限性。据国家#32479;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调#26597;,对技术类教育的选择,城#24066;居民中倾向于农业院校的只#26377;1.6%,农村居民中#25226;农科专业作为子女求学#39318;选的也不到13%,重点#39640;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将农科专业作#20026;首选的不到1%。显示出不#20165;城市的学生不愿学农,农村的学#29983;也不愿意首选农科专业,这种普#36941;的轻农、嫌农情绪无疑深刻的影响#30528;创业教育的开展,#27809;有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36830;学好知识都困难,更别说结合专业#36827;行创业实践。其次,学#29983;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的现实#20351;得农科教育有自身的特#28857;,一方面农村的环境造就了学#29983;具有朴诚、节俭、#21220;奋的优良品格,但其相对#23553;闭的农村生活经历,往往又使这些#23398;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大多数人性#26684;内向,不善交际;但#24605;想保守以及观念陈旧,甚至#23384;在胆小怕事没有闯劲的情形,这些#37117;在客观上阻碍了创业教育#30340;展开。
  4.当前农科专业#20154;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农科教育#22312;我国作为一项专门教#32946;,倾向于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31243;中的诸多环节不利于开展创业教育#65292;首先,在师资队伍方面,农科专业#30340;教师知识结构对于创业教#32946;的开展不尽合理,由于#39640;等农业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34892;业院校而非综合性大学,#20854;专业知识较为扎实,#20294;非专业性知识技能的学习和#22521;训较少,知识结构单一,这大大#38480;制了进行创业教育的进行,#20892;科教师培训大多数没有把心#29702;学,教育学,法律,#31038;会学等人文社会科#23398;纳入其中。其次,农#19994;工作者通常需要深入基层,下到田#38388;地头,非常艰苦,且#20892;业科研周期长,难#20986;成果,这样教师精力上无暇#39038;及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22521;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农科教育#27880;重实践性、应用性#65292;要求学生有较强的#21160;手能力,能熟练掌握农业技术#25805;作规范和技术技巧#12290;因此学生陷入大量的繁#29712;性操作和实验之中#65292;客观上致使学生的素#36136;教育等与创业能力#23494;切相关的教育的缺失。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强化我#22269;农业院校农科创业教育的途#24452;
 #12288;
#12288; 农科创业人才的培养必然应#32467;合学科特点将创业教#32946;渗透到各项教学活动中,贯穿于#25945;育的各个方面、各个#29615;节,采取多种途径综合培养学#29983;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培养农科学#29983;的创业意识。农业院#26657;应针对其生源特点,激发他们的创#19994;理想和创业信念,使他#20204;树立想干一番事业#30340;雄心壮志,使之具备勇#20110;探索、知难而进、艰苦奋斗#12289;顽强竞争的创业精神。在#36827;行创业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指#23548;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业意#35782;,通过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65292;举办就业、创业知识讲座#12290;特别是邀请创业校友和#22312;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创业经验#21644;知识交流,学生从中增加对#21019;业过程的感性认识,#20307;会和理解创业意识的内#28085;,懂得只要靠自己#30340;顽强努力,锐意进取,都有#33021;力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2.开展创业教育的#35838;程体系与教学改革。课#31243;设置是基础要素,决定着其人才#22521;养的能力和素质的实现。从#29616;实的层面审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30340;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1487;以发现一些问题:#20892;科课程专业性强,学科#20132;叉课程少,缺乏培养学生敏锐的#24605;维能力、提升学生人际沟通等人文#32032;质课程。专业课程除了专业理论外#65292;更侧重于实验。大量的#23454;验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来保证,但#30446;前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着#25945;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也#23548;致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创业#25152;必须的实践能力和#21019;新能力欠缺。因此高等农业院校#35201;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35838;程设置上注重学科的交叉,打破学#31185;课程间壁垒,注重#35838;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31243;结合,特别是加入#32844;业指导课以及创业#35838;程以及现代企业相关知识,将学生#22521;养成为具备较扎实理论的创业型人#25165;。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29615;节,加大经费投入,保#35777;专业实验到位。引导学#29983;介入科学实验与课题研究#65292;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农科#38498;校大学生具有扎实#29702;论基础的同时具有应用知识的#33021;力,为高素质人才#22521;养莫定坚实的基础。
  3.模拟#21019;业实践训练。创业意识#21644;创业知识要转变为创业能力#65292;必须进行系统的训练。#22312;学校创业教育课程#20307;系之外,可以通过创#26032;项目和创业计划大赛来#23454;现。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31532;一,模拟创业活动#12290;定期举办学校创业计划大赛和#31867;似的班级层面创业计划探讨等活动#65292;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第#20108;,模拟创业活动。#20892;科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从#20892;业科技的新发现出发#65292;结合市场分析从发现商机#21040;制定创业计划、组建#21019;业团队、进行创业融#36164;和创业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模拟,#20197;提高学生对创业过程的感性认识,#36798;到在实践中学习和#25552;高的目的。第三,通#36807;大学生创业项目支持计划。学校#20026;可能的创业尝试提供资金和场地,#22914;在校园中采取轮岗形式,让学生#20998;批或轮流经营文印社、小店铺等。#20892;科专业更应该利用#31038;会特别是广大农村对农科人才和农#19994;技术的认可,组织学#29983;利用实习、寒暑假等走出#26657;门接触广泛的农业#20135;业基地、农场和养殖场,在#22522;地参加社会劳动,#22521;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创业能力#30340;同时,这种紧密联系专#19994;特点的创业观摩更加能实际性的积#32047;学生的创业经验,极大拓宽他们#30340;创业思路和创业信心。
  创#19994;教育为农科专业的人才培养#25552;供了一种宝贵的思路,重视开展#21019;业教育,结合专业、立足广#22823;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以#21019;业能力为重要培养目标#12289;以全新的课程结构#21450;教学实践方法为手段,建立#23500;有农科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33021;更好地解决当前教育困境和人才#22521;养目标的实现。
  
#12288; 

参考文献


  [1] 刘在#27954;,胡成功.合并高校农科教育#21457;展之思考[J].高等教育研#31350;.2006.(1)
  [2] 周 雪.浅析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31574;[J].吉林省教育学#38498;学报.2008.(7)
  [3] 张炳申,何亦名,罗 磊.中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及#20854;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意义[J].高教探索.2007.1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