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020 日期:2023-12-12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科学探究是学习#29983;物学基本、有效的途径之一,#23427;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30028;的正确认识、对科#23398;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30340;领悟,应作为高中生物#23398;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27861;。设计一个基于探究的实验活动对#20110;一般的实验教学来说,#21482;要能在两方面加以改变,就可#20197;将验证式的实验转变成开放#24615;探究实验。一是改变实验活动在#25972;个教学中的优先次序,不要将实#39564;活动安排在教学的最后,#35753;学生在实验前还不知道实验#30340;结果;第二是将以往只注重验证课#26412;理论的一些典型实验项目,改变#25104;比较重视探究过程的实#39564;让学生加以探究。
#12288; [关键词] 科学探究;生#29289;实验;教学策略
  
  以实验为#36733;体的探究是生物教#23398;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生物教#24072;最常用、最擅长的手段。但#26159;,在实践中“实验#8221;与“探究”的结合#24182;不象预想的那样顺畅。#22522;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是在#21560;收已往实验教学改革中有益经验#30340;基础上,探索一条有效、#23436;整、开放的实验教学方式#65292;以回归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23454;证意识、思维品质、质疑精神等#26041;面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提高学#29983;的科学素养服务。
  
  一、问题的提出
 #12288;
  从教#23398;论的角度看,实验教学是指在使#29992;实验仪器情景下的一种教#23398;形态。高中生物实验与#20854;他理科实验一样,具有直观、形#35937;的特征,能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35748;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36807;程,能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认识#21644;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但这#31181;对实验和实验教学的认识,在本质#19978;将它放在了知识教学的从属地位#65292;实验教学的目标只#26159;追求一个预设的结论。虽然在#23454;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注意#23545;学生进行有关实验技能、方法#21644;探究思维等方面的训练,但这些#24448;往被放在次要的位置。
  科学探究的#25552;出给实验和实验教学以全新#30340;视角。《生物课程标准(实验)#35299;读》指出:“科学探#31350;是生物学中不可缺少的、动#24577;的部分”[1]。高中#29983;物课程应该反映生物科学的“完#25972;画面 ”,应#35813;将科学探究作为高中生#29289;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科学探#31350;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基本、#26377;效的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学#29983;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认#35782;、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29289;学规律的领悟。生物实验作#20026;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26045;科学探究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20855;有强化学生实证意#35782;、提升学生思维品质、#22521;养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作用,倡导#22522;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将#23398;生置身于一种动态、#24320;放、个性、多元的学习环境中#65292;打破原有学科的封闭性和课程选择#30340;单一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主#21160;求知,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20449;息及信息资源,实质上就是在提#39640;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22914;何在一般实验中体现探究#30340;思想
 #12288;
  美国#23398;者施瓦布曾经把科学实验活#21160;分成三个层次, [2]根据实际还可以加上一个层次#65292;即将问题、方法步骤及答案均提#20379;给学生,学生只要#25353;此步骤去做实验,验#35777;已知的结果,可称之为零#23618;次(见表1)。
  
  探究也是#20998;层次的,一些学者根据#25506;究活动的难易程度以及#23398;生参与探究程度的不同,将#25506;究性实验划分了不同的#23618;次(见表2)。[3]
  
  #33267;此,可以清楚地表明,验证性实验#12289;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基本上#23646;于0水平探究,也就是没有体现#31185;学探究的基本精神,#38543;着有关实验的问题确定、解#20915;问题的程序和做结#35770;等几个方面学生参与程度的增加,#25506;究的深度也不断增加,直至开放式#30340;研究。由此可见,随着新课#31243;将科学探究作为核心理念,实验和#23454;验教学的作用得到了#26174;著的提高。
  众所周知,学科教#23398;在知识的量上有明确#30340;任务,探究性学习要花费#26356;多的时间。一些老#24072;之所以在实验教学#20013;倾向于低水平的探究,一方#38754;是观念的问题,视课堂的“乱#8221;为洪水猛兽,怕失去对课#22530;的控制;另一方面#26159;技能的问题,试问,#20174;小到大,我们有多少教师有过探#31350;性学习的经历?
  事实上,在#23454;际教学中,教材已充分考#34385;到了这些因素,高层次、开#25918;性探究实验活动是十#20998;有限的。学生在更多的时候需要从#22810;种多样的不同层次的#25506;究实验活动中学习各种#31185;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探究技#33021;。因此,如何在一般#23454;验中体现探究的思#24819;是教师的必然选择,#20063;是推进探究教学的必#30001;之路。
  那么,怎样设计一#20010;基于探究的实验活动呢?
  对于一般的实验教学#26469;说,只要能在两方#38754;加以改变,就可以将验证式#30340;实验转变成开放性探究实验。#19968;是改变实验活动在#25972;个教学中的优先次序,不#35201;将实验活动安排在教学的最#21518;,让学生在实验前还不知#36947;实验的结果;第二是#23558;以往只注重验证课本#29702;论的一些典型实验项目,改变成#27604;较重视探究过程的实#39564;让学生加以探究。从实际上#32771;虑,让学生探究的必须是个难度#19981;高而且没有危险性的实验#65292;教师才能安心放手让学生探究,#32780;且实验内容要能与上课内#23481;直接相关,并且适合学生的程#24230;,又不需额外增加太多教学时间,#22914;此老师才易于安排和融入#21407;来的教学进度中。所以从#29616;有的实验项目中挑#36873;一些单元,改变原有实验教#23398;方式再加一些巧思即可达#21040;目的。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三、基于探究的#29983;物实验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酶的#20652;化效率—过氧化氢分解#8221;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25945;学内容,实验的目的主要是#65292;认识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26080;机催化剂相比,有何特点?#25353;照过去的方式,为了体现#25506;究,教师通常把演示实验改变成学#29983;实验,学生通过在两支编号#20026;1号和2号的试管中分别注#20837;3mL2%过氧化氢#28342;液,然后在1号试管中#21152;入鸡肝匀浆或马铃薯匀浆少许#65292;在2号试管中加入#20108;氧化锰少许,作为催化#21058;,轻轻振荡试管,#35266;察两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22810;少和快慢来比较反应的速率,#25512;理出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和#26080;机催化剂二氧化锰催#21270;效率的高低,从而#24471;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25928;性的特点。
  这样的实验活动#65292;场面热闹,学生不定地按照教#24072;的指令动手做实验,实验的成#21151;率也很高。可是,#22914;果仔细分析,学生的行为实际上是#23545;教师指令的被动回应:#25226;鸡肝匀浆和二氧化锰分#21035;加入到盛有3mL2%过氧化氢溶液的试#31649;中,使之产生一种#39044;定的变化。这样做,#30475;似在观察与探究,实质上仍然#20572;留在“告诉事实、验证#32467;论”的水平,仅仅#20174;过氧化氢酶和二氧化锰2个#20652;化反应实验的比较,并不#33021;推理出生物催化剂比无机催#21270;剂具有高效性的特点,显然#65292;学生思维加工的投入量不#22815;充足。
#12288; 针对上述情况的改进课,#22914;果我们对实验进行改进#21644;拓展,实验探究的水平就会明显#25552;高。
  (一)提出#38382;题
  经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和化#23398;课程的学习,学生已#32463;了解到很多地方都需要催化剂#65292;比如说:汽车尾气排放催化#35013;置、工业制硫酸、合成氨、#37238;催化生物大分子等。#24182;且在课堂上也已经学习#20102;使用催化剂的几个化学#21453;应,如氯酸钾催化受热分#35299;、双氧水催化分解#31561;。在理解元素周期#24459;以后,还可引导学生#20998;析讨论“催化剂与化学反应的关#31995;”。一般情况下,学生大多能提#20986;如下问题:催化剂与化学反应#26159;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催#21270;剂是如何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催#21270;剂在化学反应中的特点是什么?#36825;种超学科的知识整合,对#20110;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是十分#26377;效的。
  (二)猜想与假设
  首先要#24635;结问题,经过查阅资#26009;、网上搜索、小组讨论,在#25945;师的引导下,学生#25552;出自己的设想:催#21270;剂与化学反应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65292;一种催化剂可以催#21270;不同的化学反应,不同催化剂对#21516;一反应的催化效果#21487;能不一样。
#12288; (三)实验准备
  1.知#35782;准备。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过#27687;化氢、二氧化锰、三#27687;化二铝、鸡肝、马铃薯等的相关#29289;理和化学性质,以及#21644;催化剂相关的知识。
  2.器材#20934;备。试管,卫生香,火#26612;,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三氧化二#38109;,鸡肝匀浆(新鲜的和不新#40092;的各一份),马铃薯匀浆(生的#21644;熟的各一份)等。
  (四)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过程如表3所#31034;。
  
  (#20116;)实验结论
#12288; 1.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鸡#32925;匀浆,马铃薯匀浆,能#21152;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33021;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新鲜的#40481;肝匀浆和生的马铃薯#21248;浆,催化效率大大高于二氧化锰#12289;三氧化二铝的催化效率。
  3.#19981;新鲜的鸡肝匀浆、熟的马#38083;薯匀浆之所以催化效率降低,有#21487;能是采购回来的肝脏不新#40092;,或是制成的肝脏研#30952;液使用和存放时间过#38271;而变质;熟的马铃#34223;匀浆可能是高温导致过氧化#27682;酶失活,说明影响#37238;催化作用的因素很多。
  基于探究的#29983;物实验教学策略是在提#39640;学生科学素养课程目#26631;指导下的实验教学改进行动#65292;它的亮点是挖掘课#26412;实验的内涵、拓展课堂实验的功能#12289;提升实验教学的品#36136;,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 新课程#29702;念,对于推进“以探究为核心的、#22810;样化的生物教学方#24335;”具有一定的指导作#29992;。
  
#12288; [ 参 考 文 献 ]
 #12288;[1] 教育部.普#36890;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人民#25945;育出版社,2003:28.
  [2] 刘恩山.普通高#20013;生物学课程与探究性#23398;习[J].生物学通报,2004#65288;1):27-29.
  [3] 方红峰.实#39564;教学在新课程中地位和作用的再认#35782;[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65292;2006(10):6.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