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互动式单元检测”初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000 日期:2023-12-11 来源:论文网
教学完一个#21333;元后,我们都习惯引导学生#23545;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24402;纳,然后检测。通过检测,#25105;们可以了解自己教学#25928;率的高低、学生掌握知#35782;技能的程度,从而#21450;时调整教学策略,查漏#34917;缺,让学生的知识扎实#65292;技能过手。
  过去,我常#27839;用传统的单元检测形式:发#19968;套订制的单元检测题给#23398;生,要求在两节课内完成;之后,#23601;开始辛苦地阅卷,两个班的试卷#36890;常要用半天的时间;最后,还#24471;进行细致深入地试卷分析和评#35762;,至少又要累半天。
  久而#29983;厌,由于惯用这种#24418;式,我对单元检测都有几分#21388;惧。“厌”的是这种形式单#19968;枯燥,不能调动学生#23545;检测的兴趣,因为学#29983;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属于#34987;检测的对象,他们的心理#19968;直处于紧张状态,难#24618;提起“考试”,学生便觉烦恼,#24120;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8220;惧”的是考一次我#23601;得从头到尾、从早到晚操劳近两天#65292;且学生的收获不大#65292;因为学生面对的考题是#19968;成不变的,即使教师在评讲#26102;对某些知识做延伸,学生获得的#30693;识也是有限的。
  所以,我#28145;感要更新教学观念,不#33021;总走老路子。否则#65292;如果不管学生的感受,一#30452;沿用传统的检测形式#65292;学生学语文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31435;性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知#35782;和技能也不能得以巩固和提#39640;,并且,这种做法也不符#21512;新课标所倡导的自#20027;、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19981;利于学生的成长。
  那么怎#26679;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投#20837;到语文单元检测中#26469;,且考得轻松又收获多#22810;呢?
  #30475;来,只有换换学生对考试#30340;口味,即变换一种检测方式,才#33021;唤醒学生沉睡的潜#33021;,激活学生封存的记#24518;,开启学生幽闭的#24515;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张扬#23398;生束缚的个性。
  为此#65292;我遵循新课标所倡导的#33258;主、合作、探究的学习#29702;念,精心设计并初步实践了一种#21333;元检测形式,我将它#21629;名为“互动式单元检测”,#20854;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一、生生拟题。第一#27425;学生出题,需做规范#24615;地指导。我上完高中语文第二册第#19968;单元后,为引导学生正确#35268;范地拟制语文知识测试的客观#39064;,便事先印发了一张#39064;卡(见附录)给他们,让他们在规#23450;的时间内,根据题干要求选#21462;本单元课文内的知识进行命#21046;。待学生熟悉拟题的规则后#65292;可只告诉他们要考的知#35782;点及题型,题干的具体要求#21487;让他们灵活设置。命#39064;时可让学生先设置正确答案选项,#20877;设置错误答案选项,以避#20813;选项无答案的情况出现。从#23454;践看,学生对这种检测形式兴趣#26497;浓,用学生的话说“#36807;把当老师的瘾了!#8221;。课堂上只见他们不断地#32763;动着课本,查阅着资料书和#24037;具书,时时问问同学,时时#20030;手询问老师。老师在课堂中巡#22238;检查,指导一些拟题#30340;规则,回答学生提出的#30097;问。
  二、交换检测。学生#22312;规定的时间内拟好题后,老师#32452;织学生前后桌(或左右桌)#20132;换试卷进行检测,也可在两个班间#20132;换测试。检测时,要严肃考#32426;,不能
  再翻阅资料或向#25311;题者索要答案。此时,教师#20415;担当起监考的职责。当然#65292;由于学生拟题的经验有限,#26816;测过程中,一些学生不#20813;会提出这些疑问:“这道题没#31572;案,怎么办?”“#36825;道题没按要求拟,我怎么做?#8221;“这个同学写的字我认不着#65292;怎么做?”针对这#20123;疑问,我告诉学生,如果是拟题#32773;的失误,造成不能选出#31572;案,评分时扣拟题者的#24471;分,做题者应纠正其失误,评分时#37027;道题才能得分。
  三、生生评卷。#23398;生检测完毕,老师组#32455;学生将试卷返还给拟题者。拟题#32773;根据拟题时备好的答案,对做题#32773;进行评分。评分要求公#27491;、严格、准确。评#21367;时,教师指导学生用红笔#21246;出做题者的正确选项,并在“做题#24471;分”栏上填上得分#65292;此项得分就是本单元学#29983;的知识测试得分。然后,再#23558;试卷交给做题者,#20570;题者记下自己的得分后,#36805;速分析做错的试题,找出错因,及#26102;纠正,对确实不能理解的题,可先#35831;教拟题者,若仍弄不清楚,就#35810;问老师。最后,做题者要对自己#25152;做的那份试卷的拟题水准进行#35780;估,即按要求拟对1#23567;题得3分,并在“拟题得分”栏上#22635;上得分,此项得分就是本单#20803;学生的能力测试得分#12290;之后,做题者将试卷#20132;还给拟题者。
  四、小组交#27969;。小组内的五六个同#23398;围坐在一起,由组长#36127;责,先统计组员此次单元测试#30340;总成绩。每位同学#30340;总成绩为自己的“拟#39064;得分”与做同学试卷获#24471;的“做题得分”之和。组长#32479;计完毕再交给科代表#20570;统计。然后小组内分任务#20256;阅试题,如A同学阅读小组内每#20301;同学拟制的语音题,分析归#32435;本单元需重点辨析记#24518;的语音知识有哪些,做好发言#20934;备。B同学阅读小组内每#20301;同学拟制的字形题,分析归纳本单#20803;需重点辨析记忆的字形有#21738;些,做好发言准备。以次#31867;推。最后组长组织同#23398;交流。此时我要求学生#22312;听同学发言时,若有自己在梳理知#35782;或拟题时未涉及到的#30693;识,应及时查漏补缺,并#22312;自己的试卷上做好笔记#12290;学生交流时,教师应深#20837;一些学习小组,听取他#20204;的发言,了解学生对#30693;识的掌握情况。 #36716;贴于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五、教#24072;总结。教师公布此#27425;单元测试各位同学的成绩。评价学#29983;在整个检测活动中的表现。#34920;扬拟题优秀者,张贴其试卷;表#25196;交流过程中踊跃出#33394;的同学。提出在这种检#27979;中今后应注意的问题#12290;
  综上所述,互动式单#20803;检测就是在教学完一个单元后#65292;为考核学生的知识水#24179;和能力技能,让学生根据#21333;元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考题#12289;相互检测评卷的一#31181;学习交流过程。整个过#31243;需要的课时视题量的多#23569;而定,一般控制在2—3课时内。一般前两个阶段2课时,若把拟题作为#35838;后作业,这两个阶段就#21482;需1课时;最后三个阶段1课时#12290;
  #20854;实,这种检测形式更适#29992;于说明文、文言文单元或高三#35821;文考点复习检测,因为学生在学习#21644;复习这些知识时已倍感枯燥乏#21619;,若再用陈旧的检测形式(甩一#22871;试题给他学生,然后要他们老老实#23454;地做),势必唤不起他们对语文#23398;习的兴趣,更达不#21040;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偶尔用用这#31181;检测形式,可以调动他#20204;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自#24049;用心用脑对知识进行筛选、#25506;究、思考和消化。其中,相#20114;的合作交流,可以避#20813;一套试卷、一个教师难以#28385;足众多学生的学习口味的不足,#20174;而真正达到使学生的知识得#20197;巩固,思维得以训练,能力得以提#21319;的目的,同时老师也能从以#24448;繁琐的阅卷评卷工作中解放出#26469;,担当起自己的本质任务—#8212;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26159;权威的讲授者。
  可见,“互#21160;式检测”与传统的检测#24418;式比较,确有其优点:它充分体现#20102;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12289;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变#35753;学生做现成的题为自己#25311;题。此时,学生自主了,他们#21160;手翻书、查阅资料及工具书时#65292;所学的知识就得到了巩固。他们精#36873;题材、拟制考题时,其思维能力、#36816;用知识的能力、审#39064;解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历#32451;。变做一成不变的题为做灵活多#26679;的题。由于学生对单元#30693;识的理解程度、归#32435;水平和拟题能力的差异,#25311;出的试题难易深浅、质量高#20302;不尽一致,这样试题便会呈现丰#23500;多样的特点,学生在#20114;测和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30693;识得到了互补。变老师#38405;卷评讲为学生互评#20132;流。常用传统的检测形式,有#26102;是累了老师,烦了学生#65292;结果老师懂了,学#29983;蒙了。换用一下新#30340;形式,学生兴趣浓了。#19988;互评交流,激起了学生的竞#20105;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12290;
  组织了两次#36825;样的检测后,我曾要求学生用#20070;面的形式对这种检测形#24335;进行评价,95%#30340;学生都认为:这种检测#24418;式新颖有趣,让我们在活动中#36731;松地获得了知识,#25552;高了能力,比以往那种独#31435;紧张地做固定的试题#33719;得的知识更全面、更牢固;由于让#25105;们自己尝试了拟题,我们#20307;会到了要拟好一份题是多么#19981;容易!需对本单元的知识熟#24713;掌握,需对设题的技巧掌握娴熟,#19981;然就会像个别同学那样#22312;练习册上照搬习题或#25311;的题错误百出;尽管高考不考#25105;们拟题,但这种检测形式#33021;考查我们对知识的掌#25569;程度,间接提高了我们审题和解#39064;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团结合作的#24847;识。真是一举多得!
 #12288;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不完美#24615;。这种互动式检测形式#20063;不无弊端。如有少数学#29983;的确知识浅薄,能#21147;不足,拟题会不规范甚至不能拟#21046;,就完全照搬习题;另外由于#35797;题多样化,造成评价学生知识#27700;平的标准不统一,这就会出现学生#35748;为的不公平的现象,#22240;为遇到题难,得分就#20302;;遇到题浅,得分就高。这样,#25945;师在评估学生时就不能#21482;看分数,应客观公正地#35780;价学生,以鼓励为主。我是这样告#35785;学生的:“学习重在#24179;时刻苦努力,这种检测是用于检#27979;你们平时学习的知识和#25216;能情况。只要你们做学习的有心#20154;,今后多留心设题技#24039;,细心审题,用心解题,逐渐地#20250;适应并喜欢它的。#8221;
  如果说考试是教学生活中#24517;不可少的一道用餐,那么传#32479;的检测形式就是餐桌上的#31859;饭,互动式检测则是#39184;桌上的佳肴。当学生米饭吃厌时#65292;教师就让他们品尝一#20123;佳肴,学生对考试的口味不就#22823;增了吗?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