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定位初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813 日期:2023-12-10 来源:论文网
[内容摘要] 基础教育课#31243;改革的实施,是对教师传统理念的#20005;峻挑战。唯有反思,#25165;能正视现实,才能以开放的心#24577;,革故鼎新,完成角#33394;的转型定位,完善自身知识结#26500;,提高自身综合素养#65292;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传承文化#30340;重任。
  [关键词] 新课程体系(理念) 转型定位 学科本位
  基础教育课#31243;改革的实施,是每一位教师都无#27861;回避的严峻现实。#25105;们亟需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26041;式及行为进行深刻的、全方#20301;的审视和反思。从某种#24847;义上说,能否及时准确做好#35282;色的转型定位,将是新课程能#21542;顺利实施和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12290;革故鼎新,要摈弃传统的教#23398;理念,整合固有的知识结构,可#35859;任重道远,其艰巨#24615;、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22312;新课程理念下,要切实承担#36215;教书育人、传承文化#30340;重任,笔者认为 :  
 #12288; (一)做好角色转#22411;定位。  
  (1)回归主权,#25104;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22312;教学过 程的控#21046;、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制#23450;上享有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新#35838;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20849;同参与、平等互动#65292;教师仅仅是组织者而已。#36825;是一个灵动的、变#21270;的过程,学生的“#20027;权”回归势必打破教#24072;预先设计的,看似有序、缜密,#23454;则机械、呆板的教学流程#12290;为此课堂设计要充分为#23398;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20316;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26368;重要的学习资源。#22914;个别学习、同桌交流、#23567;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31561;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32452;织形式。教师在其间首先#35201;随时洞察和把握学生的思维情#22659;,及时调整施教导向#65292;并相机给予肯綮的指导和#24110;助。其次要善于创设情境,#33829;造浓郁的求知氛围,激发#23398;生思维的积极性、#20027;动性和创造性。寓#25945;于乐,力求生动活泼,并能#25935;锐捕捉住学生思维中的瞬间火花。#20877;次在突出学生主体性#30340;同时,要能有序把握好#35838;堂的节奏,张弛自如,不能听任学#29983;信马由缰。在愉悦中培养学生的#33258;律意识和审美辨识#33021;力。
 #12288;(2)因势利导,成为学生学习的#24341;导者。
  “#24341;导”即带着学生向某个#30446;标行动。在自主性#23398;习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帮助学生#21046;定切实的学习目标,并确#35748;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4341;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20064;方法。其要旨应该是引而不发#65292;导而不露。要充分信任学#29983;,并注意到个体与整体的差异,#22240;人施教,点面结合,绝不#33021;一味地“填鸭式”式地灌输,“标#31614;式”的讲解。要善于发现和#24402;结学生求知过程中的#23454;际问题,肯定学生的思#32500;动机和过程,切不可无视其中#34429;显稚嫩但蕴含智慧的#8220;火花”,或简单将其#8220;格式化”。引导可以是能力#28857;中方法的点拨和思维激发,#20063;可以是在知识点的探讨中发掘#20986;育人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辨识#33021;力的陶冶。它可以#34920;现为一种启迪,当学#29983;迷罔困惑、不知所之时,教师不#26159;轻易的告知方向,而是循#24490;善诱,激发他丰厚的#25506;究潜能;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65292;当学生望难却步,畏葸欲退时,#25945;师不是板着面孔训斥或生硬地逼着#36208;,而是点燃他内在的精#31070;之火。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3)屈身下顾,成为#23398;生学习的参与者。
  毋庸讳言,在#20256;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24072;往往自视是传承知识的圣者,学生#21017;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教#24072;苛求的是如何把知识结#35770;准确无误地灌输给学生,#23398;生也往往对课本定论奉若#31070;明,只需听记下来,即可谓拥有了#21307;治百病的神丹妙药。#34429;讲求学以致用,但#24120;常陷于囫囵吞枣、依虎画猫地机#26800;运用的尴尬境地。长此以往#65292;难免扼杀了学生学以致疑的探究意#35782;,更不用说去拓展学生的智力和#24605;维的创造性了。新课程理念#35201;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随#26102;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容#24525;并尊重学生的质疑,乐#20110;倾听学生的“不和谐的脉搏跳#21160;”,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27969;,共同探求获得最恰切的答案,#24182;能适时地给予学生知识上的点拨#21644;学法上的指导。
 #12288;(二)提高自身综合#32032;养:
  (1#65289;不断充实自身知识结构#12290;            
  新课程体系#22312;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26045;、评价和管理等方面#37117;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30772;。传统教学,教师大#22810;是单一应对解决教学中#30340;所有问题。尤其多年来#65292;教师的学科本位思想顽固,#19981;少教师常不自觉地画地为牢,把自#24049;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12290;由于新课程内容的包容性和渗#36879;性,以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去适#24212;其需要,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12290;这就迫使教师要保持开#25918;的心态,持有终身学习#30340;信念,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36827;行审视、反思。改#21892;重组自己的知识结#26500;,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25945;学视野。“把好自己的门,串串‘#37051;居’的门”。除专业知#35782;外,还应兼学并蓄,#28041;猎更多的学科领域,这样才能#20570;到驾轻就熟、游刃#26377;余。
 #12288;(2)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12290;
  这是保证#26032;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科书不#24212;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19968;的课程资源了。“以本为本”已成#20026;历史。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36896;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25945;学服务。引导学生走出#25945;科书,走出课堂和#23398;校,充分利用校外#21508;种资源,在社会的#22823;环境里学习和探索。#12288;   
#12288; (3)夯实教学#30340;基本技能。
  在夯实传#32479;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为适#24212;新课程的需要,还应掌握一#20123;新的技能。以往教师常#25304;泥于教材,影响了创造性#30340;发挥。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24072;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20070;,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32946;智慧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23398;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23398;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31243;资源的开发、利用。指#23548;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观察、#23454;践、调查、实验等#65289;、体验性(动脑、动口、#21160;眼、动手等)和实践性学习,实#29616;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36716;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