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网络教学,发展学生能力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804 日期:2023-12-09 来源:论文网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32593;络教学的必要性,实施网络#25945;学的前提、目的以及对学生个性发#23637;影响。在网络教学的必#35201;性中主要从国情的需要、社会发展#30340;需要、学生个性发展的需#35201;三方面来论述;在实#26045;网络教育的前提中主要讲了教师#35282;色的转变;在网络#25945;学的目的中论述了学生信息素#20859;(主要包括信息获取、#20998;析、加工、创新、利用、交流#33021;力)的培养。

  [关键字]

#12288; 网络教育,学生能力,个性。

  21世纪#20154;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作为新#26102;代的产物遍及社会#30340;各个角落。通过网络进行#23398;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网络教#32946;)也应运而生。所谓网络教育,#23601;是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39046;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PC上网,以“网上冲浪”的#24418;式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24687;,从而达到接受教育#30340;目的。当然,这种网络教育离不#24320;网络技术和多媒体#25216;术支持的开放型网络环境。在网络#29615;境中汇集了大量的数据、#36164;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12289;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24230;综合集成的信息库,并随时向学生#24320;放。这种开放式的#32593;络教育对培养新世纪的#22269;际竞争型人才创造了最#26377;利的条件。网络化教学#27491;是这种教育环境下的#20135;物。

  一、网络教学#21183;在必行

 #12288;首先,网络教学是我国国情#30340;需要。21世纪,教育是我国国民#32463;济发展最大的支柱和基#30784;产业,网络教学作为#19968;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必定#24471;到大力的发展。我国的经#27982;发展水平不均衡,城乡差异较#22823;,所以教育资源的#37197;给在局部上存在着极大的#19981;均衡性。而网络教学恰好#33021;够弥补这一点,它不受#26102;空和教育资源的限制,能够#25972;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为不同地#22495;的学习者所用。再加#19978;近几来我国电信事业的#34028;勃发展为网络教学的#26222;及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30784;。因此可以说,在21世纪网络#25945;学将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形#24335;,在教育领域掀起一场新的革#21629;。

  其次,#32593;络教学是社会发展的#38656;要。信息化是当今#19990;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21183;,时代的信息化将使新知识、新#20107;物随时随地的大量涌现#12290;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从一次性学习走#21521;终身学习,而网络教学则为教育走#20986;校园迈向社会提供了强有#21147;的支持,使教育社会化#65292;使学习生活化。从#32780;,网络教学将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65292;成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20998;。

  最后,网#32476;教学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38543;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革,#25945;育越来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12290;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的#20010;性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对教#23398;方式的要求也千差万别#12290;如果用统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难#20813;有“削足适靴”之嫌,限制学#29983;个性的发展。然而,网络教学却#20351;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25104;为可能。教师可以通#36807;网络教育平台发布教学课件、#25945;学内容等相关的教学信息,#20026;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30340;“虚拟校园”。学生可以根据自#24049;的需要随时随地选择适合#33258;己的学习内容。对遇#21040;的疑难可以以电子邮件#30340;形式请教同学、教师#12289;教学专家等,甚至还可以和他们#23637;开讨论。在这种个别化、交互#24335;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个性#24471;到充分的发展。

  二、网络教学#34892;之必果

  (一)转#25442;教师角色是实施网络#25945;学的前提。

  随着网络教学的发展,那#31181;“教师讲、学生听”的传#32479;教学模式已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所替#20195;,教师的角色也因此而发#29983;变化。教师能否重新审视网络教#23398;环境下自身的职业角色#65292;将决定着网络教学的实施效果。随#30528;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29992;,有些人认为教师将被#26234;能化的网络技术代#26367;。显然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因为#20877;先进的教育技术也仅仅#26159;一种教学手段,它#26080;法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25945;学过程是一个育人过程,它不仅#21521;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26159;塑造学生的人格。尤其#26159;在和教师的情感交#27969;过程中,学生能够受到崇高#21697;格及美德的熏陶。这#19968;点仅靠现代教育技术手#27573;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想#36866;应网络教学必须加强自身修养素#20859;,适应新型教学模#24335;。

  在计#31639;机、网络时代,现代教育#25216;术改变了教育的组织形式和#26041;法。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65292;使教师的“授业”职能大大#20943;弱,学生自主学习的#26426;会逐渐增加。在这种教学模式#19979;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的“知#35782;权威”,而是通过“人#26426;对话”主动获取自身需#35201;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想适应#36825;种新型的教学模式#24517;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33394;。

 #12288;①导航员。

  如果学生是一艘在知#35782;海洋中漂泊的轮船那么教师就是这#33368;船的导航员,给学生把握好#26041;向并保证提供充足的燃料。首先#6529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65292;需要教师帮助他确立正确的学#20064;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20854;次,教师是学生学习动#26426;的激发者和培养者。通#36807;创设丰富的情景,使学生愿#24847;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必#19981;可少的一部分,养#25104;良好的学习习惯。再者,教#24072;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在教#20250;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同时还要培养#23398;生辨别信息的能力,#21892;于区分良莠信息,抵制#19981;良信息的影响,培养#23398;生具有时代特色的精#31070;面貌。

  ②合作者。

#12288;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最#22823;贡献就是突破了人际#20132;往的时空界限,使“天涯若比#37051;”成为现实。“学#20250;合作”也成为新型人#25165;的必备能力之一。然而,#35201;想使学生学会合作,#25945;师就必须成为一个合作的#8220;高手”,率先垂范。首先要学会和#21516;行合作。任何一项研究(当然包#25324;教育研究)都是在合作-#20132;流-讨论的过程中完#25104;的。因此作为一个教育#24037;作者要经常和同事交#27969;,通过互联网和异地#30340;教育同仁、专家交流,共同来设计#35838;程、开发教学软件、讨论教#23398;方法、革新教模式等,实现#30495;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经验共#20139;。其次要学会和学生合#20316;。网络技术的应用#20351;教学具有广泛的交互性,教#24072;和学生不再受教室的束#32538;,合作的范围也由课堂中的#23567;组合作扩展到班级之间、年级之间#12289;学校之间甚至国家之#38388;的学生合作。在这种合作#29615;境中教师不再是“独裁者”,而#26159;一个学习者,把学生看#20316;自己的合作伙伴。使学生在#33258;由交流、商讨中获取知#35782;、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师生互#21160;,智慧共享”。

  ③信息资源#30340;开发者。

  建构主#20041;认为,知识不是通过#25945;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23450;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25945;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65292;利用大量的学习资料,通过#24847;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要想为学#29983;提供探究学习的资#26009;信息,教师必须掌#25569;多媒体技术、网络#36890;讯技术等信息传播载体。学会#19978;网查询资料,能够筛选出#21033;于学生意义建构的信息并进行优化#32452;合。只有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25945;师的备课才能成为真正意义#19978;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25165;能最大限度的融入教师的#20010;性、思想和智慧,使学生得到#20805;分的发展。

  #65288;二)发展学生能力是实施网络#25945;学的目的。

  建构#20027;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24037;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32773;。然而网络教学的多种特性正好#36866;合于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33021;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26159;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小#23398;信息技术课程指导#32434;要(试行)》指出:通过#25945;学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12289;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20449;息的能力。培养学#29983;良好的信息素养,把#20449;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23398;习的手段,为适应#20449;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5171;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在我#20204;的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挥网络教学#30340;优势,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1.培#20859;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

  具#26377;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学#29983;学习的前提,获得学#20064;资料的手段。要想培养学生信息#33719;取的能力首先要教#32473;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①网上#36164;料查询法:采用这#31181;方法学生必须学会上网#65292;通过搜狐、google#31561;网站进行网上冲浪#65292;从而获得自己需要的信#24687;。②书籍报刊积累法#65306;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23398;生多读书勤积累的#20064;惯,提高对积累的知识#19981;断分类整理的能力。 #36716;贴于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12288; 其次,帮助学生“信息#23450;向”。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20102;广阔的思维空间,#26159;学生提取信息的资源#24211;。但是,网络资源具有较#24378;的开放性,可为“形形色色#12289;鱼龙混杂”。所以学生提取什么#26679;的材料是教师首先考虑的问题。#25945;学中应该注重结合课堂教学提出一#20123;相应的“拓展性问题”,引导#23398;生利用课后时间上网查阅#36164;料。例如:学完圆周率后#21487;以安排学生搜集一#20123;有关圆周率的知识,课堂上#20132;流;认识分数后,安排学生了解一#19979;“分数是如何产生#30340;?”等等。只有带着这#20123;问题,学生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30331;录相应的网站,搜集有价值的#36164;料。当然,不断地#23545;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6529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36259;是网络教学中帮助学生“#20449;息定向”的关键。教师只有在教学#20013;常抓不懈,才能提高#23398;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20859;学生信息分析的能力。

#12288; 所谓“信息分析”就是指#23545;获取的原始信息进#34892;筛选、鉴别、整理、分类#12290;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26469;说是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养成了#36825;种“信息分析”的习惯#65292;才会使自己积累的#36164;料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信度#65292;为学生今后的学习#25171;下良好的基础。例如#65292;在教学中,经常指#23548;学生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类#65292;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分类#30340;方法,定期对学习资料进#34892;交流、评比、展览等。

  3.#22521;养学生信息加工的能#21147;。

  学生在学#20064;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获#24471;某一类所需要的信息,但是这些信#24687;只是一些“食物”,并非#33258;身成长所需要的“养料”。把#8220;食物”转化为“养料#8221;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生#21482;有把获取的信息在原#26377;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织整#29702;、内化存储才能使信息真正的#26381;务于自己的学习。

 #12288;4.培养学生信息创新的能力。

  信息创新是#20449;息加工的高级阶段。可以说#27809;有创新就没有发展#65292;就会大大降低信息的价值。#20449;息创新就是在信息加工过#31243;中通过归纳、综合、#25277;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找#20986;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32773;从表面现象中分析出事物#30340;本质属性,从而获得创新的#20449;息。教学中要十分注重这种能#21147;的培养,给学生提供#19968;个自主发挥的空间,鼓#21169;学生敢于质疑,大胆#21457;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对于#23398;生“标新立异”的看#27861;更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只#26377;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23398;生的思维才能爆发出创#26032;的火花。

 #12288;5.培养学生信息利#29992;的能力。

  信息利用的能力就#26159;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0340;能力,是使知识“外化#8221;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学#30340;最终目标。在教学中教师#3520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26377;关的数学问题,让#23398;生在这种需要的驱动#19979;主动探究,然后再利用#25152;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0351;数学真正为自身生活服务。例如#65292;学习“面积的计算”时,可以#20808;安排学生找一找我们周#22260;的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有关面积的#30693;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35201;让学生设计一个装饰自家房间的方#26696;(如:要购买什么规格的方砖、#38656;要购买多少、需要多少涂料#12289;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等)。从而在#36825;种不断解决问题的过#31243;中培养了学生信息#21033;用的能力。

  6.培养学生信#24687;交流的能力。

  学生学习的过#31243;实际上是一个“和自然界#23545;话”的过程。尤其是在#8220;高级认知”场合要求多个#23398;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30340;观点,在综合评价的#22522;础上合作完成任务。而网络教#23398;正好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一#20010;开放性的交流环境。首先,网络教#23398;能够使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内部交流#21644;组际交流更充分。由于受教#23398;时间的限制一堂课中往往只#26377;几个小组发言,交流不够充分,#21442;与度低。而网络教学则可以通#36807;电子邮件的形式在#23567;组内部进行小规模讨论,#28982;后再在小组之间展开#22823;规模讨论。这样可以使每位#23398;生(即使性格孤僻#30340;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大大#25552;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23398;习效率。其次,网络#25945;学还可以拓宽交流的范围,它#19981;仅可以提高班内师生交流的#25928;率,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30340;结构关系,真正实现“#24072;生互动”的教学,而且还#21487;以实现班级、学校甚至不同#22269;家之间师生的交流,使学#29983;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25928;率,通过“贡献智慧#12289;分享成果”进而学会#21512;作。同时网络教学还可以成为学校#12289;家庭、社会之间信息交#27969;的一条宽带,为学生提供#20102;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全方位#29983;活方式。

  (三)#32593;络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摇#31726;。

 #12288;在传统的教学中,教#24072;往往对问题解决的结果#32479;一化,达到“殊途同归”之效,#20351;教学出现一种“表#38754;达成”现象,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30340;发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22522;认为,在儿童的智#21147;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21644;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24046;异——“最近发展区”。教学#36807;程就是不断把学生由#19968;个发展水平引向另一个#26032;的更高的发展水平。#28982;而,不同的学生他的“最近发展#21306;”也是不同的。因#27492;,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21019;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19981;能千篇一律。网络教#23398;则使这种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65292;它可以借助互联网平#21488;中教材、进度开放#24615;的特点使学生根据自己#30340;特点自由选择合适的学习#36164;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24335;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21457;展。

  思科公司总#35009;约翰·钱伯斯说过#19968;句话:“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25105;的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20316;为推动社会经济文#21270;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25945;育将深刻改变一个民族的历#21490;与命运。改变国家、企业#21644;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在方#20852;未艾的新经济大潮中,#35841;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了未来#65307;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教#32946;体系,谁就会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12290;”我完全同意钱伯#26031;的观点,我认为,网络教学前途无#37327;。

 #12288;总之,网络化教学是当前课#22530;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是培养#23398;生“大智慧”的沃土。让人们#22312;应试教育的堡垒中看#21040;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24403;然,对网络教学的研究还是刚刚起#27493;,存在着各种误区,#26377;待于各位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