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法设计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787 日期:2023-12-09 来源:论文网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30340;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24515;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6529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38656;求,爱护学生的好#22855;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29983;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23548;自主、合作、探究#30340;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25945;学方式的选择,评#20215;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36825;种学习方式的形成#12290;          ——《语文课程标准#12299;
 #12288;从《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24565;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31243;改革的重要目标。其核#24515;就是把过去学生的被动的接#21463;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23398;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30340;主体。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努力#20351;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21644;方法、情感、态度#12289;价值观诸方面得到发展,从#32780;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23454;践能力。
  然而,学#29983;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教师角#33394;的转变,而教师角色的转变#20027;要体现在教学方法#30340;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广大#35821;文教师要用新的课#31243;理念来指导教法设计。
  一、教学方#27861;的设计要重视学生的发展
#12288;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26412;,呼唤人的主体精#31070;,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2290;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35782;的传授向尊重学生的#21457;展转变。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20010;待灌的容器,也不是一个无#34880;无肉的物体,而是一个活生生#30340;有思想、有自由能力#30340;人。因而我们的教学设计,要让#23398;生在教学过程中既可学#20064;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12289;智力的开发和能力#30340;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20010;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20041;上说,要让教学过程成为既#26159;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19968;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30340;过程。
  如一教#24072;在教学《“诺曼底#8221;号遇难记》的过程中,#35774;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老师让#23398;生分角色朗读哈尔威船长与洛克#26426;械师、奥克勒福大副#30340;一段对话,读后让学生评议读#24471;怎么样,有的学生说:“读#24471;声音太低。”有的学生说:“#35201;读得短促而有力。”#26377;的学生说:“人物对话之间不能有#20572;顿。”接着老师问#65306;你们能说说为什么要#36825;么读吗?”学生回答:“这段#23545;话的特点是极少用提示#35821;,足以表示情势紧张,#25152;以对话之间不能有停顿。”“#22240;为当时情况危急,要争分夺秒,所#20197;要读得短促而有力#12290;”“当时船上人们都已失魂落魄,#31616;直像疯了一样,声音低了就听#19981;清了。”紧接着老师再#38382;:“哈尔威船长奥克勒福大副说#65306;‘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24320;枪打死他。’这未免有点残忍,#26159;不是一定要这样做呢?”学生经#36807;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26377;的说:“这种做法是很有必要#30340;,在那危急的时刻,不采取#24378;硬的手段,很难控#21046;船上混乱的局面。#8221;有的说:“妇女和儿童优先,#26159;因为妇女儿童是弱势群体,自身的#27714;生能力比较低。”
  #22312;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成为学#20064;的主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36807;思考、讨论、交流,#22312;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都#24471;到了发展。
  二、教学方#27861;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个#20307;差异
  有#20154;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30340;两颗沙粒;绿叶如#20113;,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20040;我们可以说,人海#33579;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21040;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25214;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19968;种教学方法。这就需#35201;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设计#20013;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19981;能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32479;一要求,把千姿百态、风#26684;各异的学生“培养#8221;成一种模式化的人#12290;
  再#21017;,语文课程的性质具#26377;人文性(也可以说是文化性#65289;,文化是一个内涵丰#23500;、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23398;生接触到的语文,#37117;是文化的载体,这#20123;内容都会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29983;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文化内容#30340;包容性,学生对其反应,不可能#26159;单一的和单向的,#24517;然呈现多元特点。#22240;此,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32946;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37325;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24212;尊重学生在学习过#31243;中的独特体验”。多维性的#20869;容,在不同的大脑产生不同#30340;反应,这是正常现象。因而#25105;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23398;生的多元思维,关#27880;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学#29983;独立思考,不求惟#19968;的、统一的答案,这样才有利#20110;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和创造#31934;神,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21040;发展。
  如在#25945;学《三峡》一文时可安排这样#20960;个问题让学生讨论:①#8220;‘夏水襄陵,沿溯阻绝#8217;,‘溯’,逆流而上,船被#8216;阻绝’在情理之中;#8216;沿’,顺流而下,为什么船也会被#8216;阻绝’呢?”有的学生说:“夏水#35140;陵,水流湍急、回旋,难以把#33333;,船会被巨浪掀翻#12290;”有的学生则认为:#8220;夏水上涨,江中浅滩、#30977;石被淹没,航道不#28165;,会造成船只搁浅#25110;触礁船毁。”②“我#22269;正在建造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请结#21512;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要在三峡#24314;造呢?”有的学生认为#65306;“夏水襄陵,江水湍急#65292;落差很大,可以充分利用水#36164;源发电。”有的认为:“能够调#33410;水位、流量,避免沿溯#38459;绝,便于船只航行。”有的学生#35748;为:“能够调节水位、#25511;制流量,起到抗洪#25239;旱的作用,利于工农业发展。”以#19978;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65292;就没有必要有一个什么“标准答#26696;”,只要学生能将课文#20869;容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32467;合起来,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体验#21644;感受,言之成理,言之有据#65292;言之有序,表达完整,都应#35813;得到尊重,加以肯定。
  三、教学方法#30340;设计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传统教学#20013;(接受式学习),作为传统的知#35782;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惟一拥#26377;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24072;单独拥有权力,学生要在教#24072;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23398;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30340;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22823;受教师的关注,教学目标、#20869;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31561;,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这就完全#21093;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新的课程#26631;准要求我们把学生看作学习的#20027;体、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23398;习的促进者。教师的教是帮助学生#20915;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35748;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2445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24815;,掌握学习策略,发展#20803;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65292;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23398;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23398;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29983;提供各种便利,为#23398;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25509;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12290;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师#29983;之间的关系是平等#30340;。
  如一教师在教学#12298;端午日》一课时,将教学过程设计#20026;记者采访的形式,女#21516;学当小记者,男同学#20570;被采访对象,老师先问:“被#37319;访对象最好是一个什么样的#20154;?”学生答:“最好是#19968;位老大爷。”老师接着问:“#20026;什么要是老人,而且是老大爷#21602;?老奶奶不行吗?”学#29983;回答:“老大爷阅历深、见识广,#36807;去老奶奶参加社会活动#27604;较少,可能对端午日赛#40857;舟的情况了解不多。”“#32769;大爷可能年轻的时候#23601;参加过赛龙舟的活动#12290;”老师加以肯定后提#20986;活动的要求:“女同学当小记者要#35748;真看课文,这样才能提出一些#26377;价值的问题,能让大家通过采#35775;,对湖南人民端午日#30340;一系列文化活动有所了解;男同学#20570;被采访的老大爷,#20063;要认真地阅读课文,几个‘老大爷#8217;也可以在一起讨论讨论,可不#33021;被小记者们难倒啊!”之后让学生#33258;己阅读课文,然后进行记者采#35775;活动。
#12288; 通过创设这样的#25945;学情境,小记者们#22260;绕课文内容提出了一个个问题#65292;诸如“为什么要在端午日妇女#21644;孩子的额上要用雄黄蘸酒画个#29579;字?”“为什么要在端午日进行赛#40857;舟活动?”“赛龙舟活动#26159;怎样开展的?”“赛龙舟活动有哪#20123;人观看,当时的气氛#24590;样?”“龙舟比赛胜利者有什#20040;奖赏?”“出了那么多的力,#26368;后得到的奖品是不是太少了#65311;”“赛龙舟结束后,人们是怎#26679;庆贺的?”“你能#19981;能描述一下军民追鸭子#30340;情景、场面?”……“老大爷#8221;们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原有的知#35782;积累一一作了回答。老师也参与#20854;中,作适当的点拨和点评。#36825;样,学生就把老师想#38382;的、想讲的教学内容全部解决了,#20805;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65292;老师只是整个活动的促进#32773;、参与者,而且激发了#23398;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32500;能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四、教学方法的设计#3520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20010;突出的问题就是“重结果轻过#31243;”。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23398;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32467;果,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24847;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26032;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35753;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31572;案”。
  所谓重过#31243;,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37325;点放在过程,放在揭#31034;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36890;过感知——概括——应用#30340;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24459;,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25569;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语文具有实践性的#29305;点,那么学生就应在实践中#23398;习,这就要求我们的语#25991;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35821;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听#12289;说、读、写,要让学生在#21548;、说、读、写的实#36341;过程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12290;因此,我们在设计语文教#23398;方法时不能简单地将知识的#32467;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要通过一#31995;列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23454;践的过程中,开启思维,掌#25569;知识,发展能力,使其在#30693;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24863;、态度、价值观等各#26041;面都能得到发展。
  如教学朱自清#20808;生的《春》这篇优美的#20889;景抒情散文,教学目标定为:“有#24863;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32773;通过细致观察,抓住特#24449;进行描写的方法。”可设计这样的#25945;学过程:(一)学生自己练习朗#35835;课文,尽可能地读出感情;#65288;二)让学生朗读自己认#20026;读得最有感情、最#20026;满意的段落,并能说说为#20160;么要这样读,其他学生点评,教师#36866;当点拨、归纳,然后再有感情地朗#35835;课文(指读、齐读#65289;;(三)让学生说出自#24049;觉得描写春天的景色最优美的#27573;落,并谈谈理由,其他学生点评#12289;补充,然后问作者为什么能写出#22914;此优美的散文。学生自然得#20986;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借#21161;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进#34892;描写的结论;(四)布置#35838;外练笔:通过观察抓住特征,#24182;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秋天的景#33394;。
  #36825;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感知—#8212;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使其在#21548;、说、读、写各个方#38754;都有所发展,全面提高了学生#30340;语文素养,远比将写景#25234;情散文的朗读应如何#22788;理节奏、停顿、轻重、语气、语#35843;,如何细致观察、抓#20303;特征等结论性的知#35782;直接灌输给学生的效果要#22909;得多。
  五、教学方法的#35774;计要留给师生合作、交流的时空
  传统教学中,#25945;师将学生处于“我教#20320;学”、“我讲你听(记)”的#22320;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21463;教师灌输。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居#39640;临下的地位。师生#20043;间缺少平等的合作和交#27969;。
  新的课程#29702;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26159;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36882;的动态过程。因而我#20204;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65292;要有意识地安排好师生合作#12289;交流信息的时间和空间,以探究#8212;—研讨为主的综合交#27969;方式,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12289;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24072;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21450;时普遍地联系起来#65292;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的#31435;体信息交流网络。这种教学方式能#20351;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20114;相帮助,让不同智力水平、认知#32467;构、思维方式、认#30693;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36798;到共同提高。这种方#24335;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27178;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65292;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32456;处于积极、活跃、主动#29978;至亢奋的状态。
  在教学《“诺曼#24213;”号遇难记》一课时,一位老师#35774;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老师提问#65306;“哈尔威船长是不#26159;一定要‘随着轮船一起沉入#20102;深渊’?”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12289;讨论交流。有的学生#35748;为:“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21495;船上工作了7年,#19982;这艘船有着深厚的#24863;情,视‘诺曼底’号#20026;自己的生命,所以随着轮#33337;一起沉入了大海的深渊。”有的#23398;生认为:“哈尔威#33337;长前面说一定要把60人救出去,#26089;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22806;,已经抱定了与轮#33337;共存亡的决心,以葬身大海#20316;为归宿,所以他不想救出自己#12290;”有的学生则从文学的#35282;度认为:“这正是文学巨匠#38632;果的高明之处,作者用艺术#30340;手法塑造了与船一起沉没大海#30340;船长形象,对我们#35835;者的心灵更有震憾力,#32473;人无比威严、坚定、刚强之感。#36825;形象虽然刹那间就消失了,#20294;却永远铭刻在我们读者的#24515;中。”
  通过这样一个探究#12289;研讨、合作、交流的教学环节,#26082;让教师和学生有了合作交流的#26102;机,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29983;互相启发,实现互补,又使学#29983;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主#21160;的状态,还培养了学生#30340;探究精神、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65292;新课程、新教材,必须以新的课#31243;理念为指导进行教法设计,才能#20351;我们的语文教学摆脱应试#25945;育的桎梏,朝素质教#32946;的方向迈进,才能使#35821;文教学的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空#38388;、成长的乐园,才能使学生真正#25104;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为学生终#36523;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