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中考洗#31036;的学子,步入高中#36825;片圣土,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某种断#35010;带:人生理想的朦胧,初离父母#30340;惆怅,知识难度的#39134;跃,生活节奏的加快,青#26149;意识的觉醒等等,#37117;会成为他们的心理负担,这就给教#23398;的正常进行带来了障碍,特别是#35821;文,他们往往是“悠着#28857;劲儿”,难以尽快进入角色,把#35821;文教学的入学期拉得特长。再#21152;上学习语文的“无短期#25928;益性”,使不少学生只盯住新鲜地#25968;理化及外语,这不能不说给语文教#23398;出了一道难题──如#20309;使学生迅速对语文#21457;生兴趣呢?在此,我不揣#27973;陋,谈一点亲身体会#65292;求教于方家。
一、用#20013;国传统文化教育激发自豪感,打#24320;兴趣之门
#20013;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4736;悠五千年,她在这古老而美#20029;、辽阔而神奇的土地上#65292;创造了极其灿烂的文#21270;。中国是四大文明#21476;国之一,当世界其他三大古文化#9472;─古埃及、巴比伦#12289;印度文化都先后没落中断时,唯有#20255;大的中国古文化连#32501;不断,成为世界文化发展#21490;上的一大奇观。中国古代哲学─#9472;民族文化的精华,#20197;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跻#36523;于世界三大哲学传统(指发源#20110;古代希腊盛行于欧洲的西方#21746;学和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其#24433;响随着历史的前进也#36234;来越大。我们在高#20013;的第一堂课就要让学#29983;为此而无比光荣和骄傲。从而激发#20182;们对语文的崇敬与热#29233;,大大地培植学习#35821;文的欲望。其实,高中生都有一#31181;对知识(可以说是文#23398;)的饥渴心理。尽管#20182;们在初中学过历史,从小就学语文#65292;但是从来没有对中#22269;古代文化作过整体把握。到底#20013;国有哪些优秀文化?#26377;哪些文学高峰?在#19990;界上有何地位?他们时刻都在搜#23547;,但我们教材上那些“#25991;明的碎片”,远远不能满#36275;他们饥渴的心灵。如果语文教#23398;抓住了这一心灵契#26426;,就会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语#25991;的多彩世界。
由于高中#29983;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文学史,文学#35762;座就不失为学习传#32479;文化的最佳方式。用讲#24231;的形式,把中国古代文化#20174;诗经、楚辞、汉赋、晋字、#21776;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36712;迹粗略地勾勒一下,并谈一#35848;这些文化明珠在世界上的影#21709;。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宏观#35748;识,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简单构架。#20063;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构架往往#20250;象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那些热#34880;沸腾的心灵,使他们在未来#19981;断地搜集材料,丰富这一构#26550;。这就是学习语文的动力#21644;源泉。
#12288;二、剖析中国文化现状,构建危#26426;感,注入振兴基因
正当学子#20204;虔诚地拜倒在传统文化#33181;下时,我们有必要对中#22269;文化现状作一些剖析。也许只需#19968;声脆弱的呻吟,就会震撼#37027;些幼小的美好心灵。我的#21078;析是从余秋雨的《#21326;语情结》(见《文化苦旅》)开始#30340;。余先生说:“几乎所有大#22478;市里的父母亲,都在关注着子#22899;们的外语成绩。至于华#35821;的好不好,反而已不是关心的#37325;点。前不久听一位中#24180;学者演讲,他讲到自己曾默默#19982;一个外国同行作过对比,觉得除#20102;英语,其他都可超过,‘#25105;英语不如他,但他#21326;语不如我呀,扯平了!’学者说到#36825;里引得全场哄笑。#22823;伙不能不笑,他们似乎已经不#20064;惯把华语放在与英语平#31561;的地位上。据说产生笑的机制之#19968;是把两个完全没有可比性的东#35199;比到了一起。酿发出一#31181;出人意料的不谐调#24863;。难道,华语在世界语言丛林#20013;真已变成了这样的角色?#31505;容只能在脸上凝冻#65292;心底卷来绵长的感叹。”文#20013;运用了大量翔实的事例,#26174;示了对华语前途的深沉忧虑#12290;这些语段,让我们的学生听了#65292;一定会激起一种深#27785;的忧患意识。还可适当谈谈整#20010;中国文学的现状:#22312;金钱的掠夺挤压下,文学日益消#30246;,“在我看来,中国人#30340;道德水准和精神品格#22914;果不说是已经崩溃#30340;话,至少也是滑到了崩溃的#36793;缘。”“我们的人格理想与价值#35266;念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倾斜和坍塌#8221;,从而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呼唤#8220;中国需要文学!”(#24341;自吴若增《中国需要文学》)难#24618;华中师大中文系教授王晓明感到#8220;当前这一股极富中国特色的‘#21830;品化’的潮水,几乎将#25991;学界连根拨起”(见《严#32899;文艺往何处去?》#65292;“今天的文学危机是一个#35302;目的标志,不但标志了公#20247;文化素养的普遍下降,更标志着整#25972;几代人精神素质的持续恶#21270;。文学的危机实际上暴露了当#20195;人人文精神的危机#65292;整个社会对文学的冷淡,正从#19968;个侧面证实了。我们已经对自己的#31934;神生活丧失了兴趣。#8221;(见《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65289;文学走入了低谷,#20540;得我们每一个中国#20154;思考。但是也不必悲观,中国#25991;化是世界上唯一长期延续发展从未#20013;断的文化体系,它决不#20250;在金钱面前怯懦,相反它会把这#31181;痛苦的挣扎作为一种历#21490;的转机,只要我们共#21516;努力,它会用其独特地生命力,在#31038;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39037;强地生长!不久的将#26469;,它会成为世界艺苑#20013;最鲜艳的一朵!这种危机教育#65292;并不是故作玄虚、喧#23486;夺主。尽管高中语文教育#30340;目的不是培养作家,似乎与#25991;学也相距甚远。实际上文#23398;的现状,大大地冲击着我#20204;的语文教学。只有#26377;了忧患意识,又头脑冷静#65292;才会更好的热爱语文,学好语文#12290;更何况语文对我们又是多么重要!#27491;如台湾著名学者、诗人余#20809;中先生所说:“中文乃一#20999;中国人心灵之所托。#21482;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26429;。让我们长保中文的灵活#19982;清纯。”可见母语同我们是心连#24515;的,母语的命运就是我#20204;的命运。我们能不思考吗?#33021;不奋进吗?我们作为母语的传#25480;者应该让学生对母语产生一种#21361;机感,产生一种责任感,#35753;他们背负着一副振兴母语的十字架#40664;默潜行,从而充分#28608;发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19977;、从写作切入,培养信心
学生的心灵深#22788;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自豪#24863;和危机感,这只能说在他们的灵魂#28145;处蕴藏了学习语文的强大能#37327;。这种能量还必须通过一定形式爆#21457;出来,才能体现其价值。由#20110;学习语文很难在短期内明#26174;见效。这就需要借助写作这种反映#23398;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手段#65292;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给#20104;鼓励,给予凝固。其中日记就是#19968;济良方。刚进高中谁没有感慨?#26377;了真情实感,即使写作功#24213;再差的学生也能写出像样的语#21477;或段落。我们不妨就#20174;这些成功的语句、段落入手,挑#20986;其中最精彩的,作为范文#65292;与大家共同分享那一#20221;智慧的沐浴。这样,#37027;些写作基础不太好的学生#65292;没想到自己的文章会成为#33539;文,那种喜悦一定不会亚于一位#20316;家捧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一刻。从#27492;他们会更加热爱日记#65292;写作欲望大增。但#30001;于基础差,他们又会常常#19979;笔无言,才思枯竭。怎么#21150;?去阅读、去观察。看!“观察#9472;─阅读──写作──阅读#9472;─观察”这一良性循环自#28982;而然地形成了。当然只#20889;日记是不够的,还需进行作文#24378;化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25351;导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快乐区#38388;”,使学生有话可写,有情#21487;抒。笔者认为《童年趣事》就是#19968;个高中初始阶段的好作文题。#20154;人都向往童年,童年总是那#20040;美好总是有趣事。写这篇文章既#33021;把学生带到快乐的童年,又能#32473;学生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在训#32451;这篇文章后,作了详细的讲评,#24456;多学生都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感到#21507;惊。初中从来没写过一篇成功#20316;文,这次却得到了老师的赞赏。他#21448;哪里知道这是一种快乐激情#65288;或快乐灵感)的真实爆发呢?从此#20043;后,很多同学都不再怕作文了#12290;对于这一部分后起之秀#65292;我们在写评语时也应多#22810;鼓励。学生的作文兴趣一浓,就#19981;怕学不好语文了。
四、从重点#20316;家、作品培养语文情感
#22521;养对作家、作品的#24773;感,是激发学习语文#20852;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由于知#35782;局限,不能十分深入地领会作品,#22240;而对作品不太感兴趣。这时我们便#21487;以用作家自身作中介,沟#36890;作品与学生之间的隔#33180;。比如我在讲《记念刘#21644;珍君》时,不仅讲了鲁迅#30340;生年、籍贯、作品#65292;还简洁地介绍了鲁迅的#36523;世、思想历程、爱情佳话、#22312;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世界上的影#21709;。实践证明,学生对作家#33258;身很感兴趣,只要适当介绍,就能#25226;兴趣引到作品上来。何况作者、#20316;品也是高考范围。这样既能够#19968;改课本知识的死板,又能扩大知识#38754;,增强生活情调,既有利于教#19982;学,又有利于高考,确实是#19968;条可信的培养学生语文兴#36259;的好方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