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新课程评价#30340;主要方式之一。新课程#30340;语文考试怎么考,这是新一#36718;课改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热#28857;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26631;准(实验稿)》明确提出#20102;评价的目的“不仅是#20026;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65292;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35821;文学习……从而有效地促#36827;学生的发展”。显然,新课#31243;的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20316;为着眼点。我市作为国家级课#25913;实验区,我们在七年级(#19978;)期末的语文命题中#65292;努力尝试和体现新课程的考试评价#29702;念,在语文考试的内容和#24418;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65292;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4471;到了广大师生的肯定和好评。我#24066;新课程语文考试,大致体#29616;了如下几个特征。
一、闭放结合性
传统#30340;考试方法,往往只有#19968;份笔试卷。这种试题是硬#29983;生的认知组合,缺乏生气和活力#12290;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65292;我们在期末考试中采用了开放性和#23553;闭性结合的一种考试方法。#24320;放,实际上指的是“面试#8221;,是一种发展性评价。#23398;生语文学习的部分内容,包括字词#12289;文学常识、背诵与默写、口语交#38469;、课外读写等,列入面试范围,占#20998;比例20%(语文满分为100#20998;)。口语交际一般由教师面试#65292;教师设计若干问题与学生交#35848;,然后根据实际情况#35780;分;也可以由合作小组#26681;据平时学生发言进行综合评定。面#35797;内容一般放在平时进行,#27880;重过程,以单元作#20026;考查单位。考查内容#24212;达到教材规定的范围要#27714;,不得随意增加难#24230;或降低要求。在具#20307;操作中,教师允许满足学#29983;多次考查要求,以最好的成#32489;给学生记分,将考#26597;的过程变为不断激励学生上进#21644;发展的过程。实践证明#65292;这种做法对激励学生的发展非常#26377;效。
封闭指的是语文的“笔试”#65292;这种封闭也不过是在考试的时间和#31354;间上加以限制。笔#35797;部分占分比例为80%,具#20307;内容包括阅读和写作两大块,#20854;中阅读40分,课#20869;约占10分,课外约占30分;写作40分,采用了“#35805;题作文”的形式。我们所#31216;的封闭也不是完全的封闭,学生#22312;笔试中除了作文选之类的#20070;籍不能带入试场外,允许带入#20854;他书籍,如课本、工具书。#22914;果说开放内容(面试)重#22312;积累,重在基础,重在过程,#37027;么封闭内容(笔试)#21017;重在综合,重在运用,重在能力。#20004;者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29983;语文能力的发展。
二、迁移拓展性
语文考#35797;有其明显的导向作用,我们应#24403;把语文命题放在课程#12289;教材与教学的整体框架上进#34892;设计,这样有利于教师实#36341;课程目标。语文课程#26631;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35838;程”,“因而,应该让学#29983;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26009;,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25569;运用语文的规律”。毫无疑问,新#35838;程的语文考试应当引#23548;教师把握母语的教学规律,体现#35821;文学科实践性的特#28857;,千方百计指导学生有计#21010;地多积累,多读书,多写作,多交#27969;。通过这种要求的考#35797;,让教师明白,我们是在“#29992;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8221;,更不是单纯的“考教材”#65292;不是单纯地检测学生教材掌握#24471;怎么样,而应当通过教材这个#8220;例子”,有意识地迁移#25299;展。
我们#30340;具体做法:一是把课#31243;标准规定的“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33879;”,即7~9年级的课外阅读#24635;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26399;阅读量大约43万余字),#21015;入语文考查内容之一。可以通过#23398;生叙述故事梗概、课外阅读交流等#22810;种形式检查学生阅读情#20917;。不仅可以在全班同#23398;面前口头交际,而且也可以在合作#23567;组内口头交际。二是把课外#20889;作同样列入考查内容#65292;这时主要指练笔,每学年不#23569;于1万字(即每学期不#23569;于5 000字#65289;。学生只要认认真真完成,#36798;到练笔的规定字数,教#24072;都给他记满分。三是加大#31508;试部分课外阅读的占分比例。选取#25945;材作为阅读检测材料的,#36890;常只占10%,而课外阅读内#23481;约占30%。这样做既#26377;利于教师“用教材教”,又有#21033;于教师树立大语文观#65292;“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30340;领域”,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36164;源。
三#12289;自主选择性
新课程评价标准强调,既应面对#23398;生、教师和学校的统#19968;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23637;的不同的需求,为学生、教师#21644;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19968;定的空间。因为人#30340;发展是多向的,我们#19981;能用同一个模子来要求人#30340;发展。同样,考试这把尺子也不#24212;该是单一的,在要求达到基本要#27714;的基础上力求因人而异,从而使#27599;一个学生都能够从#32771;试中体验到欢乐,能够#33719;得各有特色的发展。
语文考试中#30340;这种“自主选择性”,我们采#21462;了两种做法。一是平时考#26680;内容“不定时多次选择#8221;。对字词、背诵默#20889;等考查内容,要求学生有充分的准#22791;,以减轻心理压力。#23545;某项考查内容不满意,可以随时#21475;头申请再考,直到完全满意为止#12290;强调教师要充分关注每#20010;学生的实际基础上的发展与能力,#32780;不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20851;键看学生原有基础上的发展#19982;进步。这样做可以全面#26174;示学生的强项与弱项,以调整学#29983;的学习行为,同时#20063;使教师及时得到信息#21453;馈,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12290;二是在笔试部分的阅读和写作#20013;设计了“一题多项选择”。如现代#25991;课外阅读选取的是《繁星》,其#20013;在“问题探究”中有意识地考虑了#21487;供学生选择的A、B两道难易不同的小题,#23398;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自主选择#22238;答。在作文命题上,#25105;们也提供了两个话题,一#20010;是“我的老师”,#19968;个是“我过生日”。显然,前者#23481;易一些,后者有一定的难度,学生#21487;以根据个人实际确定一个#35805;题来作文。作文用话题形式,立意#33258;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36825;样也就给学生留有更多的展示作文#25165;华的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21457;挥自己作文特长,以自己特#26377;的作文优势取胜。实践#35777;明,语文考试努力给予学生#23637;示自己特长的机会,给予拓展自主#36873;择的空间,不同程#24230;的学生通过自身努#21147;都可以在答题中充#20998;体现出来。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感受体验性
语文课程标#20934;强调,“语文学习具有重视体#39564;和感悟的特点”。显然#65292;语文考试如何体现#36825;种“体验和感悟的#29305;点”,这是语文考试应该努#21147;尝试的重要方面。#25105;们在现代文阅读试#39064;中,几乎没有一个标准化试#39064;,尽可能地创设具体#30340;语境,让学生在理解分析中感受和#20307;验,这实际上也是对学生思#32500;品质潜能的一种测试,有利于培养#23398;生健康的道德情操和正#30830;的人生观。
举例来说,#25105;们在阅读题中有意设计诸如“#20320;读了本文得到什么启发”“结合文#31456;,谈谈你最欣赏的一点”#31561;等一类问题让学生#22238;答。这一类问题开放性很强,#21487;以说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30340;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言之有理#65292;都可以给分,回答有创#35265;的甚至可以给奖励分。这#31181;命题设计,实际上也是对学生#8220;个人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12290;通过这种阅读体验,我们希望让#25152;有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24863;活动中,加深对文章#30340;理解和体验,有所感#24735;和思考,从而让学生独立发挥,读#20986;个性来。
在作文的命题中,我们同#26679;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20004;个话题:“我的老师”“我过生日#8221;,话题本身实际上也是体现#20102;对个人情感的尊重和关注。学#29983;作文可以写人,可以叙#20107;,但都必须写“我”#65292;必须表现与自己有关#30340;人或者事,也就是说,文章应当#20889;的都应是学生个人的#20307;验,表达个人感受情绪#12290;这种作文命题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65292;我们力求让学生在张扬自己#20010;性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自#20449;心和独立不羁的人格,体现自我#32943;定的意识。
五、综合实践性
众所周#30693;,语文是一门实践#24615;、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的#36825;一特征,如何在语文考#35797;中有所体现,这也是教师#22312;考试实践中值得研究#30340;问题。为了尝试语#25991;课程的这一理念,我们要求在#35821;文试题中努力体现学生的#23454;践性和综合性的能力。其实#36825;不仅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灵魂#25152;在,而且也是语文考试必#39035;探索与实践的一个重点。
语文考#35797;的这种综合实践性,我们主#35201;通过如下内容和形式#26469;尝试。例如在一篇课外现#20195;文阅读中,有意识地确定两个比#36739;难读、难理解的字词,#35201;求学生运用工具书#27880;音并解词释义。再如结合阅读材料#65292;创设某一种特定语言环境,#35201;求学生去进行口语交际的假设#65292;然后通过书面语言把它#20889;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38405;读理解,而且也综合实#36341;了其他几种语文能力。
语文考试的#32508;合实践性也应该说#26159;多向的。就拿阅读来#35828;,一方面我们通过#24179;时考查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以#21450;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25968;量等,另一方面,#36890;过阅读分析的笔试,综合考查学生#38405;读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理解#21644;价值取向。不忽视对学生#22810;角度、有创意的阅#35835;评价。同时综合各种阅读#30693;识与能力,例如阅读《繁星》#65292;我们要求学生写出两个#25152;知道星星的名称,其实这#20063;就自然地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再#22914;写出带“星”的古#35799;词一至二句,则是考查了学#29983;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带有明显的综#21512;性、实践性。
作文的综合性很强#65292;可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36798;能力和思维能力。#20316;文是学生基础、能力#20197;及情感态度、价值取向#30340;综合反映。因此,我们把作文作为#35821;文考试中的重点,占分比#20363;为40%。这无疑是一#31181;导向,要求教师重视作文#23454;践,让学生有计划地多写#12290;
六、宽松激#21169;性
新课程#29702;念提示我们,人是教#32946;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19968;切教育活动必须以人为本,这#26159;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21521;。语文考试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24819;,努力为学生创造#19968;个轻松的考试氛围和考试环境#65292;让所有学生能够体#39564;自己语文学习的成就和进#27493;,激励所有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尽#24773;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能,从而#21457;挥创造力,发展个性,这也#26159;新课程语文考试值得我们#24605;考和实践的问题。
在现代文的阅#35835;题中,我们设计了“问题探究”,#22312;题前增加了这样的一番话语:“下#21015;有A、B两个问题,请#20320;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认真#24605;考后再完成;相信你一定能答#22909;!”话语虽然不多,#20294;是充满了温情,拉近了与学#29983;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自#24049;被尊重。在作文命题中也#26159;如此,提供了作文命题以#21518;,我们同样加了这样的提示语#65306;“文章要用心写,在立意、选材#12289;组材、书写等方面狠下功夫#65292;相信你一定会把文章写满意。”#35821;文考试营造人文考试#24773;境,能减少或降低学生考试焦#34385;和紧张的心理情绪,有利于学生语#25991;水平的正常发挥。
整份语文试卷我们都#37319;用了第二人称──你#65292;一改过去那种严肃、#25304;谨、僵化的命题形式#65292;学生答题过程自然也就成了与命#39064;者的对话过程,命题者与学生的那#31181;融融之情贯穿在答题者的#22987;终,让学生受到了鼓励,让他们充#28385;了答好题的信心。其实,#36825;种做法也正实践了新#35838;程的重要理念,教师#35201;有正确的学生观,#25945;师(命题者)要平等地对待学生。#26174;然,考试的整体过程都赋予了人#25991;关怀。
总之,考试理念的#19981;同,决定了考试功能与作用#30340;不同。新课程理念的语文考试#65292;应突破封闭的教室、封#38381;的时间、封闭的答题局限,努力把#30693;识与技能、过程与方#2786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三位一#20307;来综合考虑,这正是新#35838;程标准所强调的评价学#29983;语文学习的三个维度。尽管我们#22312;新课程的语文考试#26041;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65292;但很难尽善尽美,有待研究的问题#36824;很多。我们相信,#21482;要考试改革与课程#25913;革同步,而且为新#35838;程服务,这样就能保证课程#25913;革的顺利实施,从而达#21040;预定的目标。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