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义小学语文教#23398;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21153;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21147;和良好的阅读习惯。#8221;在教学中,教师要注#24847;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他们#33258;己去读懂一篇篇课文#65292;逐步培养阅读能力。如何教会学#29983;读懂一篇课文,使之具有#19968;定的阅读能力呢?#19968;般地说,可以从以下几#20010;方面着手。
一、初读全文,疏#36890;字词,整体把握内容,#35299;决“写什么”的问题。初读全#25991;,首先要疏通字词,#21363;要读准字音,理解生字新#35789;基本意义,才能了解#35838;文内容。因此,每教一篇课文#65292;首先要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35835;准字音,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20070;理解生字新词的基本意义#65292;为进一步理解生字新词的深层含义#21644;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矗然#21518;,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从整#20307;上去把握课文大意,读懂课文#22823;致写了什么内容。把握课#25991;大意的方法,可以从课文中#24515;句去把握,可以从课文后的#32451;习内容去把握,可以从各段的意思#21435;把握,可以从课文的题目#21435;把握等等。如《草船借箭》,就可#20197;从题目入手去把握课文大意:“谁#29992;草船向谁借箭?”“结#26524;如何?”学生从整体上获#24471;初步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20102;对课文的一个大致印象#65292;进一步理解课文就有基#30784;了。
二、细#35835;课文,理清结构,#35835;懂词句段,解决“怎#26679;写”的问题。(一)划#20998;段落段落结构是一篇#25991;章的骨架。
一篇文章往往#26159;由若干个段落组成。在#32454;读课文时,要指导学#29983;弄清各段之间的联系,理清作者#30340;思路,划分段落。划分段#33853;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①按时#38388;顺序分段。如《中国人民#31449;起来了》,可抓装解#25918;以前”和“解放以后”这些表#31034;时间的词语,把课文分成#20004;段。②按地点(空间)变换#20998;段。如《景阳冈》,可按“在酒店#8221;、“在冈上”地点变换分#20004;段。也可按“酒店”、“上冈#8221;、“乱树林”分三段。③按事情#30340;发展顺序分段。如《飞夺#27896;定桥》,其顺序是:必#39035;夺桥(开端)→赶到桥边(发展)#8594;夺桥战斗(高潮)→继#32493;北上(结局)。可按这个发展顺序#20998;为四段。④按问题或事物#30340;不同性质分段。如《太阳》,可按#22826;阳“远”、“大”、“#28909;”、“和人类的关系#8221;分为四段。⑤按人物活动的线索#20998;段。如《小木船》,可按#8220;友谊的形成”、“#21451;谊的破裂”、“友谊的#24674;复”分为三段。⑥#25353;文章的总分关系的结#26500;分段。如《桂林山水》是“#24635;—分—总”结构,其中分述了#20004;个方面:水和山。#36825;样就可以分为三段或四段。此#22806;,不少课文有过渡段#65292;要指导学生考虑它是重在总结上#27573;内容还是重在引导下文,或者考#34385;它和哪一段的关系更加密切,来#21010;分它的归属。
(二)理#35299;词句段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8220;指导学生正确地理#35299;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语言#25991;字是以字词句段篇的形式存在的#65292;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又相辅相#25104;。了解内容离不开理解语言#25991;字,也只有理解了语言文字才能#20102;解内容,脱离语言文字架#31354;地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不可#33021;把课文读懂读清楚的#12290;而词句段是语言文字的主要#34920;现形式,因此,在教学#20013;,要让学生仔细品读课文#65292;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词句段。
1. 词的理解#12290;袁微子先生曾经强#35843;:“字词训练是小学语文教#23398;中头等重要的训练。”进行词的#35757;练,首先是理解训练。理解词语#65292;并非逢词都理解,全面开花#12290;有的只要求一般理解,有的#21017;要求重点理解。如何确定重点理#35299;的词语呢?①表现文章#20027;旨的中心词语。如《二虎子#12299;中“不慌不忙”一词。②揭示课#25991;内容或句子意义的关键词#35821;。如《刘胡兰》一文“那年她才#183;十五岁”中的“才”字。#9314;用得贴切、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12298;草船借箭》一课的最后一句#8220;周瑜长叹一声,说‘诸#33883;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20182;!”中的“神机妙算”一词等。#30830;定要理解的词语之#21518;,还要教给学生掌握理解词#35821;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多#31181;,但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必须让学生#23398;会并掌握。其一,比较理解法#12290;如《小虫和大船》一文#8220;小小的蛀虫,竟·毁了一艘大船”#20013;的“竟”字,教学时,可#25226;它换成“却”字,然后比#36739;理解,学生懂得了用“竟”字#34920;示“小小的蛀虫毁了一艘大船”,#36825;是出乎船主意料之外的,“#31455;”字在这里用得准确传神。#36825;是换词比较理解法,还有减词比较#29702;解法、添词比较理解法等。#20854;二,结合上下文理解法#12290;如《桂林山水》中“形态万千”#19968;词,上文是“桂林的山真奇妙啊#65292;一座座拔地而起,各#19981;相连,像老人,像巨象,#20687;骆驼,奇峰罗列”#12290;这段写桂林山奇的文字#65292;就是对“形态万千”一词在课#25991;中的意思的确切的表述。
2. 句的理解。一篇课#25991;,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35201;学生一一去理解,#37027;么,哪些句子应该重点理解#21602;?①描写生动或运用#20462;辞手法的句子;②表现文章#20013;心或主题的句子;#9314;含义深刻的句子;④地位#29305;殊的句子。如总起句、总结#21477;、过渡句等。确定理解哪些句#23376;后,同样要教给学生理解句子的方#27861;。理解句子的主要#26041;法有:①抓关键词#35821;理解。如对含义深刻和运用#20462;辞手法的句子的理解。②#32852;系上下文理解。如对总起#21477;、总结句、过渡句的理解。③#32467;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22914;对课文中心句的理#35299;。④变式比较理解。#22914;对描写生动和含蓄句的#29702;解。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3. 段的理解。#35201;理解段的含义,教师要引#23548;学生既要从全篇着#30524;,上下联系,又要分析构成段的词#21477;的含义、作用,各#21477;之间的关系以及排列的顺序。理解#27573;的主要方法是:①抓重#28857;段。一篇比较长的课#25991;,应该抓重点段深入理#35299;。如《飞夺泸定桥》,重点#26159;“飞夺”。“飞”着重写#8220;抢时间”、“夺”着重写“#25915;天险”。教学中,#25945;师应引导学生在“飞”和“夺#8221;这两个重点段上深#20837;理解。②抓段内中心句子#25110;重点句。如《冬眠》第二段#20013;心句是“冬眠不是睡眠#8221;、“低温是促成冬眠的#20027;要原因”。教学时,#21487;引导学生抓住这个中心句理解#36825;段含义。理解了中心句的含义#65292;段的意思也就了然了#12290;③学一段,带他段。#20961;是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段,可先#23398;一段,然后引导学生依法理#35299;其他各段。如《美丽的小兴#23433;岭》所描写的“春夏秋冬”各个季#33410;的景色,四段结构相#20284;,可先引导学生理解写“#26149;”一段,再依法自行读懂其他各#27573;。
(三)概#25324;段意真正读懂一篇课文,除#20102;能正确划分段落,理解#35789;句段意思之外,还应该教#20250;学生懂得概括段意和归#32435;中心思想。
概括段意的关键在于#25235;住每段的中心句。中心句#19968;般是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有#20123;段落中心句很明显,#23427;简明地概括了段意,这样就可以直#25509;引用中心句作段意。如《幸福是#20160;么》第四段,可用“幸福#35201;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30340;义务,做对人们有#30410;的事情”这个中心句作段#24847;。有些中心句则要加以整理才能作#27573;意。如《长城》第#19968;段的中心句“它号称万#37324;,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22836;的嘉峪关,有一万二千#22810;里”。可整理成“长#22478;从东到西有一万二千多里”作#20026;段意。如果一段内没有明显的中#24515;句,就要各个自然段的大意#24402;纳起来,用评价性#25110;概括性的词句加以提#28860;表述。这叫做自然段意归并#27861;。如《少年闰土》第四段#65292;讲了雪地捕鸟、捡贝壳、看瓜、刺#29497;等事,这些事在“#25105;”看来都是未曾听说过的新鲜事,#25152;以这一段段意可以归并为:#38384;土给我讲了许多新鲜事。#27010;括段意,语言要力求简洁、#20934;确。学生学会分段了,能读懂#35789;句段了,掌握概括#27573;意方法了,也就解决了“怎#26679;写”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归纳中#24515;思想,揭示文章主旨#65292;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作者#20889;文章,都有一个写作目的,通#36807;一定的材料来表达#26576;种感情,说明一个道理,使读者#21463;到教育和启迪,这#23601;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领会了中心#24605;想,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课文。文章#30340;中心思想,有的明#30830;地说出来,有的暗含在文章之中。#22240;此,要学生归纳中心思想#26102;,教师要加以指导,教给方法#12290;一般地说,可从如下#20960;个方面指导学生通过精#35835;来归纳中心思想。
1.紧扣题目。
题目往往是文#31456;的眼睛。有许多文章,看#39064;目就知道它所要表达的中心#24605;想。如《为人民服务》、《#20013;国人民站起来了》。有的#39064;目,形象地概括了文章#30340;思想意义,暗示了文章的主题#12290;如《种子的力》一#25991;,就是借助了种子#30340;力来赞颂中华民族的伟大#31934;神和力量。
2.串联各段大意。
#25991;章的中心思想往往贯穿于#21508;段之中。抓住各段的主要意思#65292;这是归纳中心思想的基#30679;如《伟大的友谊》一课#65292;每一段的内容都是紧#25187;着马克思和恩格斯#20004;位革命导师的“友谊”来#20889;的,因此,可把各段大意串起来,#23601;得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36890;过记叙马克思、恩格斯四#21313;年互相帮助、亲密合#20316;,共同创造共产主义理论的事迹#65292;表现了两位革命导师的伟#22823;友谊。
3.抓中#24515;句。
课文的中心句常常直#25509;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但其出#29616;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文章#30340;总起句,如《桂林山水#12299;的开头句:“人们都说:‘桂林山#27700;甲天下。’”有的是总收句,#22914;《新年的礼物》的结尾:#8220;弟弟送给老师的,其#23454;算不上什么礼物,#21364;又是最好的礼物———是真#35802;的心啊!”有的是#25234;情句,如《一夜的工作》中“他#65288;周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8221;有的是议论句,如《#25105;的伯父鲁迅先生》最后#19968;句:“伯父是这样一个人,他为#33258;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抓住#36825;些中心句,联系上下文,#28145;刻理解其含义,便可揭示出中#24515;思想。
4.对比衬托。
①前后对#27604;。课文里如有作者对某事物在不#21516;时间、不同角度进行描述的内容#65292;在教学时可引导学#29983;进行对比,以突出文章中心思#24819;。如《鸟的天堂》一课,作#32773;前后两次到鸟的“天堂”#12290;第一次去没有见到鸟,但所见的#27029;树给作者的印象是美#20029;的,生命力是极强的;#31532;二次去,见到很多颜色各异的鸟#12290;于是得出一个共同特征:鸟的“天#22530;”美。由此可引导学生对#27604;分析得出:作者写#40479;的“天堂”美,目的是表#29616;作者对祖国大好河#23665;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这#26679;,课文的中心思想就一目了然了。#9313;正反对比。如《飞夺泸定桥》一#25991;中,通过“飞”和#8220;夺”的描写,表现#20102;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24448;直前的大无畏精神#12290;作者为了突出这一中心思想#65292;把敌我双方的行动#20316;了鲜明的对比。如隔河和#25932;人赛跑时,同样的天#27668;,类似的道路,敌#20154;“只好停下来宿营”,#32780;红军却“仍旧摸黑冒雨#21069;进”。通过正反对比,衬托#20986;了红军的大无畏精#31070;这个中心。
一篇课文,总有#8220;写什么”、“怎样#20889;”和“为什么写”的问题。#38405;读中,学生能自行解决了#36825;些问题,就算真正读懂一篇课#25991;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何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