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培养什么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637 日期:2023-12-08 来源:论文网
[提 要]笔者从我国法学教育#30340;历史渊源、模式及#21457;展主要剖析了当前国内法学#25945;育存在的不足及弊端,并为此#25552;出了引进国外优秀法学教育模式#30340;观点。

  [关键词]法#23398;教育历史沿袭 模式 现状#12288;法律诊所教育

  2001年9月26#26085;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31185;教学指导委员会及中国法学#25945;育战略研讨会在中#22269;人民大学举行。会议提出,21世#32426;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的重#28857;应当是:提出具有先进性和#21069;瞻性的法学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针#65307;探讨市场经济、知识#32463;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27861;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27169;式;进一步研究法学专#19994;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提#20986;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课#31243;体系和教学基本内容;研究#20013;国法学教育如何适应信#24687;时代的科技进步,把现代信息技#26415;运用于法学教学,实现#20840;国法学教育资源的整#20307;优化配置,以加快中国法学#25945;学、科研网络建设和整个#29616;代化进程等。

  与此同时,在新的#21382;史时期法学教育如何适应新的#24418;势的讨论也异常激烈,如中国引进#32654;国法学教育模式的可#33021;性,加入WTO与法学教育改革,#39640;校扩招对法学教育的影响#31561;议题不仅引起人们诸多的关#27880;,更引发了法学教育#32773;对新形势下法学教育如何改革#30340;深层次思考。笔者拟就法学#25945;育的培养目标进行讨论#65292;以期达到抛砖引玉#30340;目的。

  一、我国#27861;学教育的历史沿袭

  新中国成立之际,在废#38500;旧的法律制度的同时,主#35201;引进了前苏联的法#23398;教育体系,建立了一些新的政法#23398;院。开办政法学院的主要目#30340;是提供法律培训。1952年#65292;四个政法学院通过合#24182;几个大学已有的法律系#32780;成立。1954年开始招收#22823;学生,首先是为了培#20859;干部。这些政法学#38498;开设课程,包括政#27835;学、外交学和社会学。一直到八#21313;年代,进入政法院校学习仍将接#21463;政治审查。

  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30340;政治运动期间,法律#25945;育实际上处于停滞状态。据人民#22823;学的法律教育专家方流#33459;介绍,由于政治运动#30340;混乱和缺乏对知识#20998;子的尊重,五、六十年代#37324;政法学院的法律教育不能#30495;正称为法律教育或任何形式的大#23398;教育。在这个期间,对旧社会#30340;批判很多,但对新的全面法律教育#21046;度毫无建树。法律#25945;育成为政治教育的#20195;名词。法律工作者的#32844;业特征迅速消失。

  1976#24180;中国结束了政治运动,着手进行#32463;济体制的改革并重#26032;恢复政法院校。一些#22823;学纷纷建立法律系。从八十年#20195;起,中国颁布了许多新的法规,法#23398;也随之被分成若干分支学科,许多#23398;校设立了法律系、经济法系、国际#27861;系、刑事司法系,以满足#25919;府部门法律人才的需求。即使进#20837;九十年代,中国法律教#32946;的主要任务仍是培养#32456;身制的政府工作人员,学校负责毕#19994;生的工作安排。在这种学#31185;体制下,学生受教#32946;范围非常狭窄,学生期待着#32456;身供职于一个可以预知#30340;职位。

  而且,从前些年#21496;法部门的人员来源看,主要有政法#38498;校毕业生、非法律专业毕业生、转#19994;军人、其他单位外调人员等。从其#26500;成可以间接反映出司法机关法律人#21592;的相对短缺,因此政法院校的教学#30446;的仍是为司法机关培养急需人#25165;。其自然侧重于一种知识的传授与#25484;握,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同#25105;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25945;育方法“师者,传道、授业、#35299;惑也”也是一脉相承的。

  二、我国法的#28170;源对法学教育模式的影响

  从我国法的渊源来看,#27861;律体系中的诸多法律#22343;以成文法的形式表现出来。#22312;这一点上它有别于英#32654;法系的判例法,居#37325;要地位。正是由于大量成文法#30340;存在,法学教育的主要途径#21450;方式自然会定位在对法律知识#30340;培训,通过法学教育#65292;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30340;点面及体系,进而延伸到对知识的#29702;解及运用。而英美法#31995;国家由于实行的是判例法#65292;若干年的历史积累起来的#28009;瀚的判例使学生在学 #20064;法律的过程中相对需要更多的#31038;会经验和创造应用的技能#12290;

  三、我国法#23398;教育的现状

  在新的#21382;史时期,市场经济#20307;系的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及我#22269;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信息时代#30340;科技进步等社会经#27982;条件对我国法学教育提出了#24040;大的挑战,在深刻的反思及实践#26816;验的背后,法学教育的#35832;多弊端及不适应性凸现在人们面#21069;。

  (一)#25945;学方式。我国传统的课#22530;教育倾向于那种教师在台上讲学#29983;在台下听的讲座式方式,课堂上很#23569;开展讨论或其他方式的交流。一#26041;面,师生间等级式的关#31995;,造就了学习的压力,使诸多#30693;识点传输到学生头脑中;但另一#26041;面,这种学习的氛#22260;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新思想新观点#30340;萌发及师生间的互动的培养#24418;成了一种极大的压抑#21644;障碍。在教学中,教材仍是#23398;生获取知识的主要#26469;源,指定阅读的课#22806;书籍的有限性,造成了学生#30693;识的片面性、单一性及#35266;点上对权威的认同性。学#29983;只知法律是如何规定的,而不解为#20309;如此,法律的精神#22914;何,自然就相应欠缺创造性思维#21450;能力的基础。

#36716;贴于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20108;)考核方法。在高等教育#20840;面改革的今天,素质#25945;育已被提上了议事日#31243;,但就法学教育的考核方法来讲,#20070;面考试仍不失为其主流方#24335;。在大学考核中,#20173;大多选择填空题、选择题、#36776;析题、名词解释、论述题、案#20363;分析等形式。而且,在#25945;师的改卷及教务处的#30417;管中,需要有一份标#20934;答案。出于考试及格的目的#65292;学生只能按照教材及主讲教#24072;的观点来回答,以迎合教#24072;。而且,这种测试方法#20859;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及#32771;前突击的学习方式#65292;自然从教到学就形#25104;了这样一种惯性:#25945;师讲——学生记——学生背—#8212;学生答试卷——测试#21518;的遗忘——执业中的应用困难。此#22806;,这种测试方法还养成#20102;学生只注重其结论的正确与#21542;,而忽略其合理的推论#36807;程的习惯。

  (#19977;)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律师#20026;例,律师从业技能的#33539;畴包括:解决问题的#33021;力、法律分析和推理能力、法律研#31350;能力、事实调查能力、交流、#21672;询、谈判、诉讼、其他的争#31471;解决程序、组织和处理法律事#21153;的能力,发现并解决道德困#22659;的能力,提供有力辩护的能力、#32500;护公正、公平和社会道德以#21450;律师职业的完善和自我发展#30340;能力。调查表明,中国#27861;学学生们普遍认为中国法律#25945;育缺乏对上述技能的训#32451;。过去,上述技能也许并非#36866;合于中国的法律工作者#65292;然而现今这些技能正日益变得重要#12290;在当前的法律课程教#23398;中,除设置了专业认识实#20064;、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以外,在#25945;学中还穿插了案例讨论、模#25311;法庭、论辩赛等教学方#24335;。但从系统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26041;面来讲,仍大有欠缺,首先#26159;欠缺一门或几门培养学生是实践#33021;力的课程,如法庭调节、法庭#36777;护、庭审实践或律师实习#31561;。这就使许多本科生在完成#20102;四年的大学学习后,仍没有亲自参#19982;过一起案件的代理、审判等诉讼活#21160;,甚至对各个环节#30340;操作程序知之甚少,更谈不上#20855;体的操作技巧及方法的选择#12290;

  而#19988;,就现有的实习环节#26469;讲,随着高校扩招及实习#21333;位对效益的日益重视等现象的出现#65292;首先是有限的实习单位很难容纳#20247;多的实习生,而且,公检#27861;部门的超负荷工作量使指#23548;教师无暇顾及实习生,况且,指导#23454;习生的低(或零)#25928;益,使一些律师事务所也不愿接纳#23454;习生,而且,有时还会出现一些#28041;及隐私、商业秘密的情况包#23481;其中。以上诸多原因使单#20301;对学生的态度日益冷淡,指导的质#37327;在日益下降。从学生#30340;角度来讲,当前的就业压#21147;使学生在实习中已开始选择就业的#25463;径,或为就业做铺#22443;。所以,几个月的#27605;业实习成了一些学生四处找工#20316;的专用时间或就业前的试用期,#36825;无疑也降低了实习#30340;预期目标和要求。由#27492;造成了毕业生实践能力缺乏的现#29366;。

  (#22235;)欠缺职业道德的培养。在各高#26657;中,统一开设德育、形式政策、政#27835;等课程,这是学生的必修课。但#21516;时,这些课程似乎也#25104;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阵#22320;,其实,职业道德不同于一般的#31038;会道德的培养,职业#36947;德所要求的是执业者,不论#26159;法官、检察官或律师应从本职业的#35282;度对可能遇到的各种#38382;题做出判断和慎重选择#26377;效的方法。以律师为例,其中#28085;盖了从如何处理与当事人之间的#20851;系,如何培养律师技能和职业热#24773;等广泛的问题。显然,这#20123;技能及责任心的培养、#20215;值观的塑造等在一#33324;道德教育中是无法学到的,也不#21487;能是无师自通的,这就造#25104;了毕业生在工作单位补习#22823;学课程的状况。

  四、当前完善法学教育的思路

  综上所述#65292;我国法学教育的侧重#28857;在于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能力的培#20859;。其引发的弊端及#23616;限性已经显现出来,那么,#22914;何弥补这一缺陷,并#36890;过法学教育的改革为我国培养知识#22411;和能力型二者兼备的法律人才。#31508;者认为,起源于美#22269;的“法律诊所教育”为我国法#23398;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可供#36873;择的方向。“法律诊所教#32946;”是20世纪60年代#30340;美国民权运动的产物。这#19968;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促#20351;法学院的学生重视#32844;业责任和法律规则在实#36341;中的应用。“法律诊所教育”不#20165;重视其为社会提供公#27491;服务的功能,同样强调其教#23398;、训练的价值。多#24180;来,作为法律教育#30340;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诊#25152;教育”在美国法学院校#20013;已占有一席之地。教育方法和#25945;育意义、及实践在“#27861;律诊所教育”中重要位#32622;是值得我们高校法学教育#25913;革借鉴。可喜的是#65292;国内有高校已开始逐#27493;认识到国外先进实用的教学#26041;法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12290;如北京大学、清华大#23398;、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12289;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大#23398;以及武汉大学共七所院校,已开#22987;逐步将“法律诊所教#32946;”的教学模式引入国内法律教学#23454;践,以期改变我国传统法学教#32946;的不足,为国家培#20859;更多的应用实践性的法律#20154;。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