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表述教学法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628 日期:2023-12-08 来源:论文网
为了#25552;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几#24180;来,我们深入学习现代教学论思想#65292;钻研各种教学方法,结合我们自己 的教学实践,#36827;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19982;试验。在此过程中,#25105;们力求博采众长,广泛汲取营#20859;,坚持实践第一 的#35266;点,边试验,边改进,边筛选,#24635;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65293;小学数学表述教学法#12290;
一、表述教学法的结构
  运#29992;表述教学进行教学,教师先向#23398;生提供丰富的经过精心加工编排的#24863;性材料,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 点、难点进行充分的感#30693;。然后把这些感性知#35782;,运用语言、操作#12289;画图等方式,进行比较#38598;中的有序的表述 。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33258;学新教材。在此基#30784;上,组织学生进行初#27493;练习。最后由教师进行讲#35299;。概括地说 ,表述教学法的基本结#26500;,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感知#38454;段→表述阶段→自学#38454;段→练习阶段→讲解#38454;段。
  下面,#25105;们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对#34920;述教学法五个教学阶段,做#19968;些简要的介绍。
  教材内容:菜#24215;运来豆角140千克,运来黄#29916;的重量是豆角的3倍。运来#35910;角和黄瓜一共多少千克#65311;( 六年制#23567;学数学第五册第44页例#65299;)
  第一,感知阶段#12290;向学生出示图(1)
(附图 {#22270;})
  启发学生观察思考#65306;萝卜的重量是白菜的几倍?你能把#33821;卜的重量计算出来吗?#24590;样计算?
  出示图(2)#65306;
(附图 {图})
  启发学生继#32493;观察思考:图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39064;?这个问题怎么解答呢?
  #20986;示图(3)
(附#22270; {图})
  提问:把这幅图与前面两幅图#36827;行比较,哪些内容#30456;同?哪些内容发生了#21464;化?谁能根据这幅图编出一道 应用题呢?#20986;示所编的题目:
  食堂买来3#65296;千克白菜,买来萝卜#30340;重量是白菜的4倍。买来白菜和萝#21340;一共多少千克?
  接着指导学生以题为主,题图#23545;照,进行深入分析。
  (1)这#36947;题的问题是什么?
  (2)#26368;基本的算法是什么呢?(或者问#65292;只用一步把问题算出来,该#24590;么算呢?或者问,知道了哪两个 条件,就#21487;以把问题直接算出来呢?)
  (3)根据题中#25152;给的条件,能用一#27493;计算把问题直接算出来吗?
  (4)需要先算出#21738;个数量?
  (5)下一步该怎么算#21602;?
  在老#24072;的启发下,学生依靠表象,对#39064;目的数量关系以及计算方法有了#27491;确的理解,感知阶段基本结束, 开始转入#31532;二个阶段。
  第二,#34920;述阶段。这是整个表述教学#27861;的关键阶段,要求学生把所感#30693;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比较 集中而又有系#32479;的表述,以此为手段,促进对新#30693;识的理解。在前面的感知阶#27573;,教师一边引导学生#35266;察分析 ,一边#23558;感知的重点内容写成#22914;下板书:
  (1)#27714;什么?
  (2)怎么#31639;?(□○□=□)
  (3#65289;能用一步计算直接算出来吗?为#20160;么?
  (4)先#31639;什么?
  (5)再算什么?
  #25105;们把上面这种编排#26377;序的题目,叫做表#36848;题目,也叫表述提纲。利用#34920;述提纲的导向作用,能使#34920;述的 难度大#20026;降低,所以,就连中差#29983;也能讲得比较清楚#21644;系统。
  第三、自学阶#27573;。进入自学阶段,一般#30340;做法是,利用小黑板或投#24433;等手段,先由教师出示#20363;题,尽量避 免让学生#30452;接阅读书上的例题,其#29992;意在于将例题与题后的#31639;理分析、算式解答等教材的内容#20998;开,以便收集 和了#35299;学生真实的反馈信息。#25945;学中,教师要鼓励学#29983;独立地进行分析讲#35299;,因为这是对新知#35782;能否理解的重 要标志,也是学生参与学习的#37325;要过程。在讲解之后,大家都想列#20986;算式进行具体的计#31639;解答,都急于想获得 自学的“劳动果实”#65292;所以,教师应及时#32452;织学生解答题目。把题目算#23436;以后,再让学生打开#35838;本阅读教材, 进行自我对照和#26657;正。要使学生明确,#20182;们在自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看#19968;看自己理解的思路,与书上所#35299;释 的是不是一致。#33258;己表述的语句,有书上分析#30340;那么准确简炼吗?再#30475;一看列式计算有什#20040;差错没有。如果有 错#35823;,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自己去分析#27604;较,找出原因并加以改正。
  整个自#23398;阶段,可分四步进#34892;:(1)出示例题#65307;(2)分析讲解;#65288;3)列式解答;(4)看书#23545;照。 通过自学,#24403;学生看到自己能够“独立”#22320;解答问题时,成功的喜悦便会油然#32780;生。这时,他们非常希望#20877;做 一些题目#65292;证明他们真正把新知识学到手了#12290;于是,转入第四个#38454;段的时机成熟了。
  第四,练习阶#27573;。教师选择书上的练习题(#31532;44页练习十六第1题)#65292;组织学生进行书面练习#12290;与此同 时,也可以#25361;选上、中、差三类学生上讲台去板#28436;,教师加强巡回观察,#20102;解学生对新知识掌握#30340;情况。练习 之#21518;要组织学生进行讲解#12289;讨论和订正,主要讲解题目的数#37327;关系和解题思路。对#19981;同的解题方法,要启#21457;学 生展开讨#35770;,或品评优劣,或分#36776;正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29702;解与掌握,得到进一步的巩固#21644;提高。
  总的来说,整#20010;练习阶段,是让学#29983;运用刚学到的新知识,独#31435;地解答应用题的过程,#36890;过练习以及练习 后的讨#35770;,教师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到#21738;些学生已经真正理#35299;并掌握了新知识,#21738;些学生还有“夹生饭”,这#23601; 给教师在下一#27493;教学中,怎样调查与补救提#20379;了可靠的依据。
  第五,#25945;师讲解。这是表述教学法的#32467;尾阶段。首先,要对学生们在练习#20013;获得的学习成效,给予#20805;分的 肯定。其次,#35201;对新授知识的重点、#38590;点进行归纳与整理。第#19977;,对学生在练习阶段出现#30340;错误,给予辅导和 纠正,#23545;易错、易混、易忘的#38382;题,给以指点或强调,#20351;已出现的错误,消灭于萌芽#20043;中,而对尚未出现又极 易发生的差错#65292;引起警觉,防患于未然。总之#65292;教师的讲解,既应对本堂课#30340;新知识进行小结,又应为学生#36827; 一步#23398;习铺平道路。
  表述教学法的五个#38454;段,是一个有机的#25972;体,它构成了表述教#23398;法的基本框架。教学有法#32780;又无定法,表 述教#23398;法的五个阶段,根据不同的教#23398;目标与不同的教学内容#21644;条件,是可以灵活调整或适#24403;增删的。 #36716;贴于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二、表#36848;教学法的特点
  1、符合小学生的认识#35268;律。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具#20307;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25277;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 式逐步过渡的阶段#12290;对小学生来说,在这个过#28193;阶段中,最好的媒价是什么呢?那#23601;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 最主要的过渡渠道是什#20040;呢?那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23545;这些具体形象进行综合性的感知#12290;我们以小学生 特有#30340;这种认识规律和表述教学法的结构#35774;计原理相对照比较#65292;就会很容易地了解到,表述教#23398;法是符合小学 生的认识规律的。例如,#25945;学这样的应用题:草地上#26377;8只羊,又来了3#21482;,一共有多少只羊?(义务教育#20845; 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31532;65页第4题)教学#20013;,先向学生出示模仿题的#22270;片:一块草地上,有#65304;只黑兔子在吃 草。提问:草地上#26377;几只兔子?教师在图#29255;上又贴出3只白兔。提问#65306;又跑来了几只兔子?哪个小朋#21451;能把看 到的情况#35828;一说?谁能按这幅图的内容提出一#20010;问题来?我们从学生多#31181;回答中,选出“一共有多#23569;只兔子? ”继续进行讨论:“谁能把图上#30340;内容和这个问题,连在一起说一说#65311;”教师向学生强调指出:#21516;学说的“草 #22320;上有8只黑兔,又跑来了3只白#20820;,一共有几只兔子#65311;”这几句话,写下来就是#19968;道应用题。提问:要#31639;出 一共有#20960;只兔子,应该把哪#20004;个数合起来呢?(做#8220;合”的手势)用什么方法#35745;算是“合”呢?(重#22797;“合” 的手势)怎样#21015;式呢?接着引导学生由#27169;仿题向书上的例题过渡:如果图上#30011;的都是羊,你会列式计算吗?然 后让学生看书上的例#39064;,再进行讨论。
  从上面简单的叙述中,我们可#20197;清楚地看出,表述教学法的#20027;要教学程序,体现了一条这样的#32447;索:感知 →表象→#25277;象。对于传统的教学程序,#21487;以说这是一种新的突破。正是由#20110;它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所#20197;我们 运用表述教学法#65292;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2、符合小学#29983;的学习心理。小学生学#20064;心理的特征是好奇、好胜、好动、#22909;问,运用表述教学法,往往 能比较好地满#36275;小学生这种心理趋#21521;和要求,因此也就自然会收到#33391;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这样一#36947;题目 #65306;二年级一班有男生22人,女#29983;18人,平均分成4组#65292;每组有几人?(六年制小学数#23398;第五册第46页例 #65300;)教师先组织学生#36827;行学具操作:每人摆两#22534;小方木块,一堆摆5块,另一堆摆#65303;块。提问:要把这两堆木 块分成4小堆,#32780;且要使每小堆的块数都一样多#65292;你们会分吗?怎么#20998;?动手试试看。学生#20204;对这类操作活动 很感兴趣,当学#29983;把这两堆木块合在一起再进行均分#26102;,教师及时提问:#36825;些木块是怎么得到的#65311;为什么要把 原来的#20004;堆木块并在一起呢?一共有多少#22359;?怎样才能算出每小#22534;的块数呢?具体的学具操#20316;,能把求平均数 的#31639;理简单明了地反映出来,给#23398;生留下深刻的印象#12290;
  再比如#35762;解长方体棱的概念,#25945;师做切萝卜的演示,学生们看得分#22806;专注。先横切一刀,问:被切#24320;的地 方出现了什#20040;?(一个平面)再纵切一刀,#38382;:又出现了什么?(又出现了一#20010;平面)追问:仔细看一看,#36824; 出现了什么?#65288;还出现了一条边)这条边是#21738;个面上的边?(属于两#20010;面共有的)它在什么地#26041;?(两个面相 交的地方)教师#21578;诉学生:在长方体上,#20687;这样的边,它有个#28418;亮的名字--棱。问:你们能把棱#30340;含义说出 来吗#65311;这时,学生对棱的概念将#20250;有确切的理解。
  在感知阶段,我们#21487;以利用图片、线段图、#23454;物、学具、音像材#26009;等多种直观手段进#34892;启发引导,这些方 式富有儿童情趣,深#21463;学生的喜爱。由此可#35265;,表述教学法的成效#65292;与儿童学习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12290;
  3、能充分发挥学生的#20027;体作用。用现代教学论思想来分析#65292;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学生是#22788;于主导地 位的。所#20197;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20998;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1644;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20316;用。只有这样, 才能#35753;学生变消极被动地接#21463;知识为积极主动地获#21462;知识。
  运用#34920;述教学法,从开始的感知阶段,#23398;生就会被生动形象的#25945;学内容所吸引,产生浓厚的#23398;习兴趣。在 表述阶#27573;,他们需要开动脑筋,#31215;极主动地把诸多感性材料“内化#8221;为“自己的知识”,进#32780;组织数学语言进 行#34920;述。表述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35299;,发生了“质”的变化,为自#23398;课本奠定了基础。通#36807;自学课本,学生 对知识的掌握,心中觉得更有“#24213;数”了。所以会引起他们独#33258;解答问题的兴趣,他们跃跃欲试,#24182;充满了信 心#12290;练习之后,他们又迫切希#26395;得到教师的肯定和#40723;励。总之,运用表#36848;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29983;学习的积极 性,使学生绐终处于主动#33719;取知识的状态,这正是让学生参加#21040;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具#20307;体现。
  4、能有效地培养学#29983;的自学能力。有人说,未来#30340;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23398;习的人。这话讲 #24471;很好。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23398;生“学会”,而且更#37325;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36825;已是我们广大教师的共 识。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21147;是整个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20043;一。
  运用表述教学法培养#23398;生的自学能力,效果十分明显。#24863;知阶段,要善于培养学生敏#38160;的观察能力要连贯 有序,尽量为学生进行#34920;述创造良好的辅助和分析推#29702;能力。语言是思维的#36733;体。常有这样的情形,理解了的 知识,#19981;一定能讲清楚,而能讲清楚的#30693;识,则一定是理解#20102;的。这正如爱因斯坦所#35828;:“一个人的智力发展 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22312;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可#35265;,表述训练是促进#23398;生思维发展尤其是#36923;辑思维 发展,培养#23398;生能力和智力的重#35201;途径,也正是表述教学法的#8220;强项”。
  表述教学法还体现了让#23398;生先自学,先试练,教#24072;后辅导,后讲解的教学#24605;想。就表述教学法的#25972;体设计 原理来讲#65292;就是一个自学体系。因此,#38271;期运用表述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33258;学能力是十分有利#30340;。
  5#12289;能有效地提高中差生的学习#36136;量。在中差生中,尤其是差生,他#20204;学生上感到吃力,成绩#20302;下。究其 原因,#19968;是基础差,即原有的认识结#26500;往往“残缺不全”#65292;形不成一个“健全”的网络,所以#22312;学习新知识时 ,他#20204;的“同化”与“顺应”#33021;力很差。另一个原#22240;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思考问题,#19981;知道怎样去自学课本。 再看表述教学法,它能向#23398;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65292;不仅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与注#24847;,还能有效地为他们设计出 “低坡度”#30340;学习途径。比如在表述阶段,讲#20160;么内容,按怎样的顺序讲#65292;都有比较具体明确的要求,加之教 师的启发辅导#65292;使差生感到“知道往哪儿去想”#65292;“心理明白应当说些什么#65311;表述教学法强调自学课#26412;和当堂 #29420;立练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程#24207;,作业大多是在课堂上完成,消#38500;了差生在课下抄袭别人作业#30340;条件,这对 培#20859;差生的自学习惯,也是一种促进。
三、运用表述#25945;学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20808;,在感知阶段,主要#24212;处理好以下几点:(1)向#23398;生提供的感性材料,一定要#31361;出教材的重点和难 点#12290;例如教学这样的题目:一个林场用#21943;雾器给树喷药,2#21488;喷雾器4小时喷100#26869;。照这样计算,5#21488;喷 雾器6小时可以喷#22810;少棵?(六年制小#23398;数学第九册第45页例5)重点是#35201;理解“照这样计算”#30340;具体含义 #26159;什么?究竟应当照什#20040;样的标准来计算呢?知道这个标准#21518;,又应当怎样计算呢#65311;针对这个重点和难点#65292;可 以利用图解#31034;意的办法,启发学生观察分#26512;,这样能够收到较#22909;的教学效果。(2)向学#29983;出示的感性材料, #35201;力求简单、形象、生动,目的是#35753;学生观察后容易理#35299;题中的数量关系;容易弄清题的算#29702;与方法。(3) 出示#30340;例题,要和书上的例#39064;基本相仿,为的是便于学生在#33258;学课本时,能顺利地#36827;行知识的正向迁移,获得 良好的自学效果。
  在表述阶段应注#24847;的问题是:(1)要#21521;学生提供表述提纲#65292;使学生明确需要对哪些内#23481;或哪几个知识点 进行表述,提纲#35201;少而精,语句要简而明,排列条#20214;。(2)指导学生进行#34920;述,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按 以下几个层次,#26377;选择地进行:①每个学生按#29031;表述提纲,以自问自答的方#24335;进行练习。②分成小组或同#26700;之 间,互#38382;互答。③教师提问,学生回答#12290;④由一个学生按照表#36848;提纲,从头到尾进#34892;讲解。⑤不用看表述提#32434; 就能系统而又流畅地#36827;行分析讲解。教师要鼓#21169;学生力争达到最后两种要求#12290;(3)对学生的表述,#35201;及时给 予评价(#21021;练时,要求不可太高,要逐步培#20859;和锻炼,要多加鼓励与表扬#65289;,要使学生意识到,这是一项必不 可少的基本#21151;。既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进行#20998;析讲解,更要鼓励#23398;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20986;自己的见 解来,在#20256;统的教学方法中,#20063;有让学生分析讲解的要求,但是,#20174;教学结构设计的角度#26469;看,从内容到质量 ,从形式到时间,#37117;缺乏明确的要求和具体#30340;落实措施。我们在#35838;堂经常见到的是少#25968;优等生为“主角”#65292;进 行“表演式”的讲#35299;,中等生成了无足轻重的“配角#8221;,差生几乎是“听#20247;”。现在,从教学结构上专门设#35745; 安排了表述这#20010;阶段,突出了表述的地位与作用,#36825;对于克服上述缺陷#6529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33021;力、抽象 概括#33021;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20855;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自学阶段中#65292;要引导学生独立地读书学#20064;。学生学习知识犹如渡河,应#38203;炼他们自己学会铺路、搭#26725;的 本领,直达未#30693;的彼岸。因此,在自学过程中,关#38190;的问题是落实“真正的独立#8221;,要把这部分时间“完全” 交给学生使用,#21147;戒因不必要的担心而向学生琐#30862;地补充指导,要突出地强调个人看#20070;钻研,让学生有充分的 机会,凭借自#24049;的能力去消化新的知识,自我建构#26032;的认识结构。
  在练习阶#27573;中,先让学生做基本练#20064;,从书上的练习中,#36873;择与例题的结构基本相同的题目#36827;行初步练习 ,#32451;习的数量要少,重点放在学懂学会#26041;面。教师要注意收集分析学生#22312;练习中反馈出来的各种信息,对#20110;具 有普#36941;性的问题,要及时给以点拔#12289;辅导或纠正,对于少数差生,应加#24378;个别指导。
  在最后#30340;一个阶段中,教师的讲#35299;要侧重于三点:(1)#35201;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38382;题,进行重点讲解,不 必面面俱到地重讲一遍#12290;(2)针对学生容易发#29983;错误的问题,进行点#25300;与辨析。(3)针对新授知识的重#28857; ,进行系统简炼的总#32467;。讲解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65292;启发学生把新的知识和#24050;有的知识,相互融#21512;在一起,加 速#26032;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26500;成新的认知网络系统。
  总而言之,运用表述教#23398;法,要从整体上全面地把握它#30340;五个教学阶段。概括地说就是:#20197;感知阶段为基 #30784;,以表述阶段为关键#65292;以自学阶段为核心,以练习#38454;段为重点,以讲解#38454;段求提高。
#36716;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