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英语整体性教学原则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578 日期:2023-12-07 来源:论文网
在英语教学中#26816;测“阅读理解能力”#26159;指检测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21147;以及对文意理解的速度和准确 性。如何在高中课#25991;教学中培养这种阅#35835;能力,一直是高中教师研究探#32034;的问题。我们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22823; 纲针对课文教学有明#30830;规定:“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20307;来教。……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20877;进行分段教学也 是必要的。其目的在于#25484;握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36827;而更好地掌握整篇课#25991;。”广大教师遵照这一要求#65292; 对整体教学已经进#34892;了大量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65292;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24448;往在整体教学后,把分 段教学变成了逐句讲#35299;、翻译的模式,讲解语音、词汇和#35821;法知识点几乎占用了整个#35838;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 而没有把整体教学的原则贯#24443;到分段教学中去。本文着重从培养#25552;高阅读理解能力的角度#65292;就高中课文教学的 整体与分段教法略陈管见。
一、#23454;施课文整体与分段教学的过程
  课文教学主#35201;应把握这样一条主线,即#24341;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28145;化地理解课文,使学生一开 始接触课文内#23481;就步步深化地去思考#38382;题,直到对课文全面理#35299;。主要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整体泛读课文#12290;先把课文作为整体来#25945;,首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21040;课文整体内容上。在#23398;完 单词后,要求#23398;生预习(泛读)课文,同时配合#26377;关课文的理解题。泛读并非是一种#33258;流的课外阅读,而是一 种在教师指导下,#24555;速提高阅读理解力和速度#30340;教学。学生在默读中碰到不理解#30340;单词,不要停下查字典,可 跳过去#25110;根据语境悟出它的含义。#35201;求学生尽可能快地阅读#65288;如果不讲速度,就不易培#20859;根据语境悟意的能力 ),#21482;要把握住课文的要点即可。#22312;阅读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划出#19981;理解的地方,以便反馈给老师#65292;使语言操 练时有针对性。
  第二阶段:#20998;段教学。第一阶段的整#20307;阅读课文只是要求学#29983;掌握课文的完整信息#21644;基本内容,对课文形 成一个整体概#24565;,但还没有对课文达到由表#21450;里的逐步深化理解程度。因此在此#22522;础上应进行分段教学,#23545;其 中的细节进行#20998;析、探索。不过分段教学也#35201;贯彻整体教学的原则。在#20998;段讲授课文时可分两条线进#34892;:1.Th e main thread of the text(#35838;文内容的主线).2.Useful language(语言知#35782;点).目的是为了#20174;整体上 理解课文,保持课文信息的完整#24615;。本文以第一条线为#20027;,以My Teacher一文(高三课本第#21313;课)前两个自然 段为#20363;加以论述。
  先#25552;出有关前两段的问题,由教师简述#20869;容,根据所述内容回答问#39064;(问题略)。在师生间相#20114;进行的语 言#20132;流中,板书如下内容#65306;
  The student (I←Helen Keller):
  Like an idiot:deaf,blind,unable to speak
  The teacher(Anne Sullivan):
  a woman with patience and imagination.
  a born teacher.
  然后再提出较深#30340;问题,让学生思考,再读课文#65292;引导学生归纳出主题句#65292;并领会两段的内在联系。即:
  A: Topic Sentence ┌─#9472;─────────#9472;────────┐ │ A born teacher,she dreame d of turning │ │ a deaf—blind creature into a useful │ │ human being.
  │ #9492;────────#9472;───────────┘
↑↑ Surport Sentences ↑↑
  B: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paragraphs is that because there was such a student,there was
  such a great teacher(正因#20026;有了这样的学生,才创造了如#27492;伟大的老师)。同时指出,第#20108;自然段在整篇 课文#20013;的作用。至此,学生经历了#21548;、说、思、读、说的过程,#25226;握住了段落之间的逻#36753;关系,符合“大纲#8221; 对课文教学的规定#35201;求。最后把这两段出#29616;的新的语言知识点(Useful Language)#36827;行启发性的点拨、讲解,寓 讲于练中,更好#22320;把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之间的#32852;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第三阶#27573;:整体深化。即掌握巩固整#31687;课文,对课文理解的深化阶段。分#27573;教学完成后,学生已进一步理 解和掌#25569;了课文的意思和各段落#20043;间的逻辑关系。所以#22312;巩固课文阶段,从对课文整体综合#24605;考的角度,设计 一些深化理解的思考题。#36825;些问题在课文中找不#21040;现成答案,要求学生经过思考#6529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出来 ,这样可以检查学生是否#30495;正理解了课文内容#12290;如My Teacher一文,可设计如下问题:
1.As a student,what should you do?
2.What do you think a good teacher should be like?
  3.How do you think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treateach other?
4.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讨论中,学生做#20986;许多回答,如:In our studies or our life,we should face any difficulties bra vely and try our best toovercome them,however great they are.As students we shouldrespect our te achers. We should treat each other as friends.We should love people and things around us.We shou ld enjoyour life.……
  通#36807;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及#22238;答,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26377;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进而可#20223;照课文写读后感 或短#25991;。在逐步提高不断深化的教#23398;过程中,学生读、听、#24605;、说、写处于积极思#32500;状态,学习能力得到了发 展,达到了对课#25991;深化理解与掌握的目的。
二、#25972;体阅读、分段教学、整体深化教学#27861;的优点
  1.培养#20102;听说能力,体现了课堂教#23398;交际化的原则。此#26041;法虽然是以培养阅读#29702;解能力为其指导思想,但 是整个过程是以#35774;疑、释疑、进行理解#38382;答为表现形式的,因此决不是抓#20102;“阅读”而弃听说于不顾。相反#65292; 它提供了丰#23500;、充实的交际情景,学生一旦进#20837;角色,用英语听、用英语想#12289;用英语说,使课文教学#25104;为教师 、教材#12289;学生相互作用的积极过程,从而#22521;养了听说能力。
  2.体现了整体教学的原#21017;。由于分两条线进#34892;课文讲授,既保证了课文内容的完#25972;性,同时又不因语言知 识点的讲授而把整#31687;课文分割得支离破碎,从而影#21709;信息的完整性。
  3.培养了独立分析#25991;章的能力。文章的题材#12289;体裁不同,对学生的思想活动提出#30340;要求也不同,其理解的 难易程度也就相应不同#12290;在授课中,应根据材料适时#22320;指导学生怎样抓住句中关键词#39046;会句子大意;怎样根据 故事#24773;节发展或以事件为中心利用#26631;题悟出全文主旨;怎样根据每段#20013;的主题句(往往是段落中#30340;首句或尾句 #65289;,来确定论说文的段落大意以及#26681;据每段大意去概括全#25991;主题等。这样能有#25928;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20197;及 独#31435;分析文章的能力。
  4.提高了#23398;习英语的兴趣。由于对课#25991;问题的设计是由浅#20837;深、由表及里的,#32451;习量大,学生都能找到适 合自己水平的题目,#20174;而使更多的学生得到练习#30340;机会。当学生一时无法#20316;答时,教师可做示范#65292;启发学生思 路#65292;学生会感到原先似乎很难表达的#24847;思其实并不难表达#65292;因而提高了灵活运用已有#30693;识与技巧的本领,积#26497; 参与的兴趣更高了#12290;
  5.有#21161;于培养自学能力。每篇课#25991;都要求学生先进行阅读自学,即结#21512;理解题预习全篇文章。预#20064;为学生 锻炼自己的观#23519;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21019;造了条件。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