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29983;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25945;育;没有生活做中心#30340;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20070;本是死书本。新课#31243;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30340;外延和生活相等,哪里#26377;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23398;习。由此可见,让学生在生#27963;中学习语文是最有效的学习#12290;但受到不同地区、条件、#35266;念的影响,不可能#22312;很短时间内达到生活与语文#25945;学相融合的最高境界,那不#22952;把目标分成阶段性进行#23454;施。实施的第一步#23601;是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的#35838;堂,第二步才是让语文课堂走#21521;生活。那么,在语文#35838;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好第一#27493;,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24037;具性得到完美的统一呢#65311;在教学中有几点心得,写出来与#22823;家共勉。
一、 课堂上激起学生情#24863;的共鸣
情感,#26159;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21160;认知和心理活动高度发#23637;的必要条件,情感被激发,能#20419;进意志的发展,推动学生更加#21191;敢、自信、主动地#21435;学习,不断获得成功。现代心理学#30740;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20449;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27963;动的“能源”和“发动机”。#25945;育家赞可夫指出:#8220;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30340;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29983;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33021;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28608;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教学合力#65292; 是把生活与语#25991;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措#26045;之一。
(一)学生与教者之#38388;的情感共鸣。
在学生与教师的生活中,有着#25110;多或少的相似或相近的感受。#36825;些感受可能是对生活的零碎体验#65292;可能是生活中的不起眼的点滴#24515;得,可能是一现即逝的、#32780;且永远不会再有、但可以#22238;味的一种心灵感悟,也可能#26159;经常出现的情感体验。如果教#24072;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19968;感悟找到与学生感情共鸣#30340;基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对教#23398;的效果来说应该是可想#32780;知的。因为在教师与学生找#21040;情感共鸣的时候,最能激起学生的#27714;知欲望。在此种状#24577;下,可以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30693;识,还可以有更多#30340;人生馈言。让语文教学的课堂#19981;只学语文,而是敞开心#25161;,用“心”和学生对#35805;,用“心”和学生交谈,让“#24515;”与“心”之间的碰撞#65292;激起学习的火花。如在执教《#23567;镇的早晨》第三自然段时#65292;紧紧抓住“紧张”#19968;词做开了文章:
师:生活中有过紧张的#24863;觉吗?
生:有过,当我上学要#36831;到的时候,心里很着急#65292;很紧张。
#29983;:在很多人面前发言的时候很#32039;张。
生:我也#26377;过,当我犯了错误的时候,就#32039;张。
生:有过啊,刚才那刘星宇说#30340;就是,考试之前是#32039;张的感觉,我有过。
#24072;:老师以前在考试之前也有紧#24352;的感觉,而且有时候还是非#24120;非常紧张。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22312;考试之前都会紧张的,不用怕。#29359;了错误有些紧张也很正常的,知#36947;自己错了,只要改过来就#34892;了。老师记得刚做教师#30340;时候,第一次上课还说错了#35805;呢!那也是因为紧张的#21407;因。……
讲到这里,听课的学生#22312;下面“交头接耳”了#65292;有的还在偷偷地笑#12290;我想,如果下次再考试#30340;时候,那些紧张的同学一#23450;会不再紧张了吧?
#65288;二)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情感#20849;鸣
教材编排的内容是与#23398;生的生活非常贴近的。教材中对#35768;多内容的描述其实就是学生生#27963;中的一个剪影,一个不经意间#20174;眼前滑过的生活画面。#21482;是我们不是有心人,没有能像作者#19968;样,用自己的笔把它记录下来而#24050;。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这些画面又#20250;很自然地在学生的脑海中#37325;现。这时,能利用这一瞬#38388;抓住学生与教材之#38388;的共鸣,对学生的情#24863;、价值观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25104;是非常有帮助的。#23427;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25991;内容,可以让学生#20307;验到生活的乐趣,可以让#23398;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主#20154;翁”的感觉。还用《#23567;镇的早晨》的一个#25945;学片断为例:
师:选择这一节中你#26368;喜欢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一#19979;小镇的热闹吧。谁读一读#20320;选择的部分。
生:“路不宽,人#24456;多,沿街……第一批顾客#12290;”
师:还有谁想读#19968;读你选择的部分?
生:我也是#36873;择的这一部分。
#24072;:好的。那你也读一读吧。
生:“路不#23485;,人很多,沿街……第一#25209;顾客。”
师:还有谁想#35835;?
生:我也选择的这一段#12290;
师:也选择的这一部分啊,#37027;也读一读吧。
生#65306;……
师:选#25321;这一部分的同学多#21527;?举手给老师看看。
#65288;有一大半的学生)
师:为什#20040;你们都喜欢这一部分#21834;?
生:我读了这#19968;部分,就好像自己和妈妈去#20080;菜时一样,真的很热闹。
生:#25105;也去买过菜,就像#20070;上说的这样。
#24072;:这作者就好像和我们在一起,写#30340;就是我们的生活。真是太“厉#23475;”了!
正是这样与学生生活贴近#30340;描述,与学生的认知相近,#20135;生情感共鸣,激起学生#20869;心学习的情趣,所以学生很喜欢读#36825;一部分,让学习成了快#20048;,让学习成为生活,让学习成为享#21463;。如果有一天,学生和他的#23478;人再去菜市场买菜时,一#23450;会想起作者这么生动有趣的描述,#35828;不准还会情不自禁地背#35829;出来呢。
(三)学生与#23398;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学生之间有着#27704;远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可以谈天说#22320;,可以天南海北,可以#19996;拉西扯,可以……原#22240;何在?因为他们是同龄#20154;,有着共同的情感体#39564;。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顾及到学#29983;对教材的理解和感受,#21482;是把学生引导到老师早已设定好#30340;“圈子”,是教师对#25945;材的再体验,是重复教师#23545;教材的解读。所以,一堂课结束,#23398;生学得更累,教师教得也不轻松。#22914;果在语文学习的课堂#19978;,能够让学生互相交流自#24049;学习的感受,相信学#29983;们一定会更喜欢上语文课,更#21916;欢学习语文。在教学#12298;快手刘》时,让学生谈谈读了#35838;文的感受。孩子们用自#24049;的思想,从他们的角度,用#20182;们的眼睛,解读课文。一#20010;学习小组是这样交流#20182;们学习后的感想的#65306;
生1:#24555;手刘如果是在我们学#26657;周围,我一定会天#22825;去看他变魔术。
生2:我会拜他为#24072;,学会这个戏法,我就可以变给#21035;人看,那多神气啊!
生3:快手刘#30495;“精”,用变“小碗扣球”的#25103;法来吸引人买他的糖吃,真会做#29983;意。
生4#65306;他也该再学几种其它的魔术了#65292;要不,天天去看的都是这个#25103;法,会觉得没意思的,他的糖也就#24456;难卖了。
#29983;5:他可以用送奖#21697;的方法来卖他的糖。那北边的#37027;个小商店就是这样做的,昨天我#20080;笔的时候,还送给我一个贴画。
生6:我上次#20080;笔记本的时候他送给我的是一#20010;玩具小汽车,回去玩了一会就“#21652;嚓”了。
生2:反正是送给你的,你又没#26377;花钱。
生5:我#30340;贴画可不会坏啊。转#36148;于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
学生的交#27969;并没有触及到教师想要学生掌握的#20869;容:多练、熟能生#24039;。但这些是学生的心里想说的,#26159;他们生活中有过的体验。其中#20063;不乏一些新鲜、有趣、独特的#35265;解。看,那位学生建议“快#25163;刘”要多学几种变戏法的本#39046;,要懂得创新,这不正是我们祖#22269;、我们民族需要的精神吗#65311;语文的工具性在这#37324;得到了很充分的体现。
二#12289; 善用教材,让教材走#36827;生活
如何#35753;生活走进语文教学#30340;课堂,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29983;活实际相结合,实现课堂教#23398;的生活化,这依赖于教师对#25945;材的理解。
(一)传统考评制度#32473;教学带来的误区
传统语文#25945;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23545;教材的讲解,增加学生对基本#30693;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功#21033;主义的侵袭和应试教育的挤#21387;下,形成了“以本为本”#25945;学思想,禁锢了教#32773;的思想,不敢超越教材,教#26448;成为教学的依赖。不管是有#29992;的,还是没用的,只要有可#33021;成为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都#28748;输给学生。相反,#37027;些很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23398;生能力培养、但不可能在考试时遇#21040;、无法用分值来衡量教学#25928;果的内容则成为选#23398;内容,抑或不讲,#25233;或略讲。这与《新课标#12299;的指导思想大相径庭。
(二)#21892;用教材,不依赖教材
教材是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载体#65292;是我们教学素材的参考依据,是学#29983;学习知识的理论平台,是教育#31185;研人员以及教学一线的工#20316;人员根据儿童身心特#28857;、凭借自己多年教学#31215;淀的经验编写而成,有#30528;很强的科学性、思想性、知#35782;的系统性。所以,#25945;材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21644;指导作用是举足轻重的。#20294;是,我们在教学中不#33021;依赖于教材,被教材的编排思想和#20869;容束缚住手脚。我们应该结#21512;实际,合理组合教材、#36816;用教材,让教材最大限度#22320;发挥其作用。
(1) #25945;材是生活的再现
教材#20013;编写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贴近学生#29983;活的,具有大量的具体#24418;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24425;的内容,是平时的生活场景经过作#32773;的笔,利用文字的形式呈#29616;在学生的面前,是情感的再体#39564;,意识的再强化。其意义在于把#24050;有的认知、体验上升到理论的#39640;度,然后再付诸实#36341;的过程,从而达到#35821;言训练的目的,“使#23398;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8221;,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25552;供基本保障和基础。#22240;此,课堂教学中对教#26448;的理解和运用,应该让它#25104;为生活的再现,把学#29983;带进生活的意境。著名#25945;育家、特级教师、情#22659;教育的提出者李吉林老师提#20986;的情境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24456;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根据教#26448;创设一个适合学生#23398;习的情境,把学生带进教材,#35753;他们融入其中,与#25945;材同喜同悲、同欢同乐。让枯#29157;无味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寓寄#22312;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35753;教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38543;着情感的迁移过程#28508;移默化,润物细无声#65292;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20859;的目的。
(2) 生#27963;是教材的延伸
教材只为学#29983;提供学习知识的平台,但知识的渊#21338;不仅仅与此。生活是一个庞大#30340;知识宝库。教材只是语文教学#30340;介质,不是语文课程#30340;全部内容,应该把教材看成是#19968;种有待于师生共同开发、构建的学#20064;资源,师生应该利用各自的生活#23454;践,共同合作,共同创造性地加#20197;运用,每堂课应该#37117;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21512;生成过程。下雨了,有些学生#32769;是往窗外看,老师让学生到室外去#8220;疯”,不过,有个“条件”#65306;得带着任务,用心#21435;观察。同班老师的小孩没人带,课#38388;跑到教室找妈妈,快上课#20102;,小孩赖着不肯走,教师索性让学#29983;写观察作文《小妹妹来到我们班#12299;。班主任在班上放了一#26412;本子,取名《心灵网吧#12299;,让学生们按照网络规则,用网#21517;来写公开的悄悄话,老#24072;叫“大江东流”,学生们则是“小#37239;妹”、“小侦探”……把许多不#20415;言说的东西,都写#22312;本子上。教师把生活#20013;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25991;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片断#12289;场景、细节,充分加以运用;学#29983;在教师的指导下,#31215;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20027;的、积极的、多样的#12289;充分的参与,使语#25991;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生命活力#12290;
(3) 课程资源的#24320;发与利用
在语#25991;教学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20016;富的课程教育资源。#35821;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65292;其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无#26102;不有。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35838;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的素质#20915;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22260;、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教#24072;应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65292;拓宽教材运用的领域,注重语文#23398;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32852;系,学科与生活之#38388;的联系,充分应用现代#31185;技手段,使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26041;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整合中提高语#25991;学习的效率。沟通课堂内外,充分#21033;用学校、家庭和社#21306;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36341;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22686;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努力#26500;建一个开放的、丰#23500;的语文学习的世界#65292;要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31995;的通道,开发学习资源。
(三) 教师教学中的#23450;位与思考
实施《标准》的主渠#36947;是教学。这一过程是由教师来实现#30340;。教师在教学工作中#30340;观念的转变尤其重#35201;。在实施过程中,教师#24212;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32452;织者。教师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25945;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25163;段)的组织者,教#23398;教程的设计者和教#23398;效果的检测者。
但是,在教学中,#35201;以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的终#29983;发展打基础,为学生的能力#25552;高而工作,为学生的#32508;合素养的形成而努力。教学中,#35201;把教学看成是师生#20849;同完成学习活动的过程:共同确定#23398;习目标,共同分析学习#26448;料,共同选择学习方法#65292;共同享受学习成果#12290;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导为主,但#35201;还给学生主动权,给学生#20805;分自由的学习空间#65292;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辨识、品#21619;、体会。在此过程中,教师要#20805;分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从#32454;微处入眼,在求同存#24322;中找到学生思想、智慧的闪光点。#25945;师应把每堂课的教学看成是#19968;次新的体验,以教学活#21160;中师生、生生的多重#32452;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教师即#26102;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23398;过程,把自己的智慧融进富有创造#24615;的教学过程中,并由#27492;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表现自#24049;多样化的学习效果,并由#27492;实现基于自由的成长意志,让#20010;性的思想在文本中自由驰骋,在交#27969;中急剧碰撞,在诵读中#23613;情展示,在探究中不断享受,#24314;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36827;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23398;,让每一个个性生命在#35821;文课堂上展现出活力。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65292;不断更新观念,不断#25506;索适合于新时代需求的教育教#23398;方式,做到让语文走向#29983;活,实施好第一步——让生活#36208;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实现语文课#22530;教学的生活化,是十分有#24517;要的。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