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创新之我见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106 日期:2023-12-02 来源:论文网
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27491;如火如荼地推进,应试教育#27491;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素质#25945;育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20316;者和学生所接受,被社会各界#20154;士所赞赏。而中学历史学科教学#24037;作,由于其知识的创新余地不大,#19988;由于传统的历史教学#29702;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加之对这一#39046;域的研究不够,不少的#20013;学历史教师还没有从应试教#32946;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严重地#24433;响了历史教学效果和学习效#26524;。
  历史学科教#32946;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19978;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6529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23398;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35266;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21490;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用#25152;学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21147;。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65292;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25913;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
  那么,我们应该如#20309;着手历史教学的创新呢?笔者经过#23545;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实#36341;和研究,总结出了一#20123;经验。笔者认为,推进中学#21382;史学科教学创新,应该#20174;“教学理念”创新以及“教学方法#8221;创新两个方面去努力。
一、教学理念创新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23398;理念,决定了其教#23398;方法的选用和教学的效果。历#21490;学科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25945;育,笔者认为教学理念的创新#26159;基础和关键。这就#35201;求中学历史教师从#25945;学理念上作到以下几点:
  1、变史#23454;教育为学史教育。历史#23398;科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26159;: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历史上#25152;发生的各种事件。教师如#26524;不注意把握,往往就将#25972;个历史教学变成历史事实#30340;教育。这样一来教授给学生的#23601;只是一些枯燥的历史史实。导#33268;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20197;然。
  因此,中学#21382;史教师在授课前就必须#21313;分注意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知识的#20998;析。不仅要告诉学#29983;在历史上发生了一#20123;什么事件,更重要的是要#21644;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发#29983;这些事件以及我们应该得到#30340;经验和教训。一个比较突出的例#23376;就是我们在教授中#22269;古代史三国史部分的时候,#25105;们首先肯定要向学生介绍东汉末#24180;的政治割据局面以及三国鼎立的#24418;成。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对东汉末#24180;政治形势的分析以及#26361;操、孙权和刘备三大势力的形成#21644;他们各自的有利条件的#20998;析和讲解,学生就不易理解为什#20040;说东汉的灭亡和三国的鼎立是历史#21457;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我们中#23398;历史教师具有了这样#19968;种将史实教育为学史教育的观念#20043;后,就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中的#27668;氛变得活跃,使学生能开动#22823;脑考虑问题。
  2、化死记硬#32972;为理解接受。中学历史学#31185;的教育,少不了要求学生#29087;记一些历史事件和#21382;史事实。但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24212;教会学生如何去熟记这些历#21490;知识呢?
  笔者从调查得知,不#23569;中学历史教师在新课结#26463;之后,时常指定出#19968;些知识点或重要的历史#20107;实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死#35760;硬背,并且要求学生在记忆某些#21382;史知识时要做到一字不漏、一字#19981;错。笔者对此举深表担忧#12290;诚然,让学生记得较多的知识点#65292;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21490;实,是保证学生学好历史学科#30340;一个必要前提。一#33324;说来,学生对历史史实掌握得越多#65292;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运用的#36807;程中越显得得心应手。但是,如果#20165;仅是强制性地让学#29983;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历史知识,#20498;不如通过教师的系统#35762;解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分#26512;,让学生充分地理#35299;历史知识,在理解的基础#19978;通过拉线索、作对#27604;、找相似等各种方#27861;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的#35760;忆和掌握。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知#35782;的记忆就是系统的、灵活的,可以#20445;证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作#21040;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比如我们#22312;教授学生学习法国大革命等章节#26102;,我们就可以让学#29983;将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38761;命已经美国独立战争等#21490;实作对比分析,找出#36825;几次资产阶级的背景,#21442;与阶级,领导阶级,革命#30340;结果以及意义等各个方面的#30456;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分析其#21508;自的原因,这样学#29983;学习到的就是比较#31995;统的知识。由于是在理#35299;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他#20204;在记忆的过程中也就不#30693;不觉地形成了历史知识网#32476;,便于他们学习之后的运用#12290;
  3、从知识灌输到素质#22521;养。由于受到应试#25945;育的影响,不少中学#21382;史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24471;好的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偏重#20110;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28748;输。这样往往造成#23398;生在历史学科考试#26102;能得高分,但是在现实#29983;活中却无法运用历史#30693;识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35299;释,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我们#19981;能否认在历史教学#36807;程中知识教授的重要性。因为知#35782;的教授毕竟是历史教育乃至各个#23398;科教育的基础。但是,#22914;果我们只知道给学生知识而忽视#20102;给学生能力,忽视对学生进#34892;素质培养,那么我们#25945;授出来的学生就无法避免#8220;高分低能”的通病。而且这样一#26469;我们的学生在学习#21382;史的过程中就往往只重#35270;书本而不理现实,只注重学习知识#32780;忽视培养能力。
  例如#25105;们在教授抗日战争这一段历史#30693;识的时候,如果仅仅告诉学#29983;们抗日战争的前因后果,#21482;教授学生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事#23454;,那么学生对抗日#25112;争就只能达到一个浅层次的理#35299;。而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22914;果能结合抗战前的中#26085;关系和两国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各#20010;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并#23601;今天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的#29462;獗和中日两国之间在“#38035;鱼岛”等问题上的冲#31361;进行系统的梳理,就可以使学生#22312;宏观和微观,历史和现实等各个方#38754;去把握抗日战争和中日关系#65292;并使学生真正领会“落后就要挨#25171;”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12290;这样的教学就能保证学生既学习#20102;知识,也培养了素质,提#39640;了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12289;教学方法创新
  
#25945;师在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只有通过实#23454;在在的教学才能表现出#26469;。而如何做好教学工作#65292;使历史教学达到教授学生知识#21644;培养学生能力的目#26631;,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关键也是根#26412;。笔者在历史学科的教学研究和#23454;践中总结出了以下一些方法。
  1、寓#24773;于教,师生互动。我们都知道#65292;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26029;深入,素质教育已逐渐被人们#25152;接受,中学生们都#28212;望从古板的严肃的#21382;史课中解放出来。#22914;果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们不能做#21040;寓情于教,教中有理;活跃#35838;堂气氛,保证师生互动,就很难让#23398;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65292;也就无法保证历史课堂#25945;学的效果。
  寓情于教,师生互动#65292;首先就是教师要从学#29983;的立场出发,去了解学生#24076;望学习到什么,希#26395;了解到什么,并十分注意对学生#8220;投其所好”,使教授#30340;东西能被学生主动吸收和掌握,#36991;免师生之间关系的僵化和#25945;与学之间的脱节。其次是注意#23558;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20041;理想寓于教学过程之中#65292;让学生在对自身素质提高的#36807;程同时养成良好的高尚的世#30028;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胸#24576;共产主义理想,成为合格的社#20250;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1532;三就是要十分注意调节课堂气氛#65292;避免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过分死#26495;和严肃,达到师生互动。
  2、尊重史实#65292;大胆思考。历史教学不#33021;对史实进行篡改,也不能将史实#36827;行歪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20570;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尊重历史#20107;实。但是,尊重历#21490;事实并不等于照本宣科#12290;比如我们在教授明末农民起义和#28165;军入关的相关内容是,#22914;果只把农民起义的#25104;与败,清军入关与清朝实现#23545;全国的统一等内容进行介#32461;,那么学生难免就会觉得#27809;有学到什么东西。#20294;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和学#29983;一起对明末农民起义等事实进行一#31181;假设思考,例如向学生提问:“#22914;果李自成起义军能在攻#20837;北京后迅速扫清明#26397;的残余势力,那么起义的#32467;局如何?”并鼓励学生运用#25152;学知识进行大胆的思考,提出他们#21508;自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只要他#20204;的分析有道理,教师#23601;对他们的分析进行肯#23450;和鼓励,并教育学生敢于质#30097;历史结论或权威论证。通#36807;这样的教学,我们就能#20351;学生巩固所学历史知识#65292;也锻炼了他们的运用#30693;识的能力。
  总#20043;,教会学生大胆思考,大#32966;猜想,并结合所学知识#65292;结合所处时代对历史#20107;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再回#39318;”,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21147;和运用所学知识分#26512;解释历史问题的好方法#12290;
  3、结合现实,紧扣#26102;代。我们进行历史#25945;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民#20102;解历史、掌握历史并为现实生#27963;服务。通过对历史知识和历史#20107;件的学习,为人民的生活和行#20026;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35757;。因而我们的中学历#21490;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32467;合现实生活,使所#35762;授历史知识能为学#29983;分析、解释社会现象服#21153;。
  我们在讲#25480;“文化大革命”历史的时#20505;,就可以将其与我党在延#23433;进行的整风运动以及二#21313;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反“右#8221;斗争等史实作比较,同#26102;也将“文化大革命”于1989年#30340;政治风波和九十年代党内的“三#35762;”作比较。通过这样一些比较,就#21487;以为我们今天的各项工作提供鉴戒#21644;参考的材料,同时也使#23398;生能将历史知识与政治#29983;活和社会现实结合起#26469;,使学生学习到的不#20165;仅是知识,更是素质的培#20859;和能力的提高。
  同时,#21382;史学科的教育也必#39035;与时代相结合。我们广大的中学#25945;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39035;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24819;、邓小平理论和“三#20010;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保证历#21490;教学方向的正确性和观点的准#30830;性。当社会上发生了#27604;较重大的事件时,#25105;们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23613;快将这些信息向学生透露#65292;并结合历史知识用历史的#26041;法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例#22914;2003年美国发#21160;伊拉克战争期间,笔者在讲#25480;美苏争霸和苏联解#20307;时就曾将这一事件穿插到课程#35762;述之中,利用这一事件向学生分析#20102;为什么教材上说“当代世界政治格#23616;是美国单极世界逐渐#22833;势,多极世界尚未正#24335;确立的过度时期”,学#29983;纷纷表示领会了这一知#35782;点。
  以上就是笔者对中学#21382;史教学观念及方法创新的思考和#25552;出了一些对策。当然,由于#31508;者从事教学工作的时间不#38271;,进行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加#20043;水平有限,提出的#23545;策和措施显然是不够科#23398;和成熟的。但笔者相信,只要#26377;广大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研究#32773;和工作者的努力,按照素质教育#30340;发展方向前进,我们的中#23398;历史学科教育工作必定能取得越来#36234;大的成绩。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