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代写网:
【关键词】 洛赛克
【关键词 】洛赛克;泰胃美;食管炎,反流性
0引言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其临床特点有烧心、反酸、胸痛等,胃镜下可见食管黏膜损害,治疗RE的药物较多,我院对40例RE患者用洛赛克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1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200002/200308我院消化门诊,所有患者均有烧心、反酸、胸痛等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胃镜证实为RE,并排除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及可致胃肠道症状的其他全身性疾病,4 wk内未服用过抑酸剂及其他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共80 例. 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40(男25,女15)例,年龄为17~72(平均48.3)岁;对照组40(男26,女14)例,年龄为16~73(平均49)岁. 胃镜检查80例,按照洛杉矶分级标准将RE分为4 级[1] . A级:黏膜皱壁表面破损,但破损表面直径小于5 mm;B级: 黏膜破损直径大于5 mm,但破损间无融合;C级: 黏膜破损相互融合,但尚未环绕食管壁四周;D级: 黏膜破损相互融合并累及至少食管四壁75% . 治疗组40例中A级20例,B级11例,C级5例,D级4例;对照组40例中A级20例,B级12例,C级5例,D级3例. 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洛赛克)20 mg,1次/d,疗程为8 wk. 对照组口服泰胃美800 mg,每晚睡前1次,疗程为8 wk,对全部80例患者的症状及胃镜复查的54例患者黏膜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症状消失为痊愈,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为好转,症状改善不明显者为无效. 内镜下,食管炎症消失者为治愈,明显减轻者为有效,改善不明显者为无效. 结果治疗8 wk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症状痊愈29例,好转10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97.5%. 对照组痊愈2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 对有食管炎症者A, B, C三级患者54例,进行胃镜检查,治疗组炎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07%,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3.08%.
2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参照上海地区成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情况, RE患病率为2.27%. 胃食管反流病常采用分段治疗,对改变生活方式无效时,考虑药物治疗,对仅有症状无食管黏膜组织学损害着,h3受体阻滞剂(h3RA)或胃肠促动力剂常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对存在食管黏膜损害的RE患者,用质子泵阻滞剂(PPI)治疗,疗效明显优于h3 RA[2] . 在胃壁细胞的管泡及分泌小管的细胞膜上分布着氢钾三磷酸腺苷酶(H+K+ATP 酶),该酶是介导胃酸分泌的最终途径. 能将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而将H+泵出细胞外,H+ 与Cl结合成胃酸. PPI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H+K+ATP酶,使其不可逆的失去活性,导致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移至胃腔中而抑制胃酸分泌. 大量研究证明胃内pH&<4的胃液含有活性胃蛋白酶,可引起反流症状,损伤黏膜,故提高胃内pH到4以上是治疗RE的关键. PPI在抑制24 h胃酸分泌、减少食管酸暴露、缓解反流症状及愈合损伤黏膜方面明显优于h3RA. 本研究提示洛赛克与泰胃美均能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对食管黏膜的治疗有良好的作用,但两者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P&<0.05). 虽然引起RE的机制较多,但对食道黏膜损害最严重的是胃酸,因此,RE药物治疗应首选抑酸作用强的洛赛克等质子泵抑制剂,且疗程以8~12 wk为宜.
【参考文献】
[1] De Vault KR,Castell DO. The Practice Parameter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Updated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J]. Am J Gastroenterol,1999,94:1434-1442.
[2] 张正. 胃食管反流病[A]// 叶任高. 内科学[M]. 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1-385.
关于洛赛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