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患儿,女,4岁,患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中重度肺动脉高压,体质量15 kg. 入院后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和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 术中体外循环63 min,动脉阻闭39 min. 术后1 h清醒,呼吸机辅助2 h,ICU监护20 h后转回病房. 转回病房5 h后患儿自诉双下肢疼痛. 查体:患儿神志清醒,痛苦面容,血压正常,双上肢活动自如,心包纵膈引流通畅,引流量不多,主要表现为双侧下肢肌肉强直,双足痉挛性抽搐内翻,足弓增大,类似于轻度的角弓反张样姿态. 但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双足温暖,颜色正常.
排除神经系统问题后高度怀疑为低钙所致,查血清钙为0.95 mmol/L,静脉注射100 g/L葡萄糖酸钙5 mL,0.5 h后患儿症状无缓解,再次注射100 g/L葡萄糖酸钙10 mL,1 h后追加100 g/L葡萄糖酸钙10 mL,患儿安静入睡,下肢肌紧张缓解,双足痉挛明显好转,术后第2日静脉补钙2 g,患儿未再发生抽搐症状,精神饮食正常,活动自如.
2讨论
血钙正常值为血浆钙2.20~2.58 mmol/L,血清离子化钙1.05~1.30 mmol/L. 当患者经过体外循环时由于接受大量预充液血液被稀释,患者往往出现低血钙症状. 当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钙低于2.20 mmol/L或血清离子化钙低于1.05 mmol/L时,临床上常出现相应的低血钙症状,表现为心肌收缩力下降,继发心排出量下降,神经及骨髓肌的兴奋性增强,出现手足抽搐、惊厥僵直、情绪不稳等症状. 治疗措施是立即补充钙剂. 临床上最常用的是100 g/L葡萄糖酸钙静推,成人一次可给予20 mL,小儿则根据体质量及患者心率的情况,由静脉补充或口服. 静脉补钙时特别注意:①体外循环术后3 d内常规采血监测血清离子钙浓度,特别是呼吸机应用时间较长无法经口进食者及病情危重必须输入大量库血者,必须定时监测,发现低钙即使未出现临床症状,也要及时补充. ②静脉补钙尽量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推入,严防浅静脉注射中钙剂渗漏而发生局部组织坏死,静推钙剂的速度要慢,不宜超过50 mg/min. ③输入库血500 mL,一般情况下补钙1 g,未经血标本检验,一次性静脉补钙不能超过2 g,小儿不能超过1 g,以避免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④注意有无其他电解质紊乱[1],在并存低血钾时慎勿补钙过快,大剂量补钙无效时注意补充镁剂. ⑤葡萄糖酸钙与西地兰等药物同时应用时,静推时相互间隔至少应大于0.5 h. 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及心律,当患者心率低于60次/min时,停止推注,严密观察.
参考文献
[1] 崔勤,易定华,祝恒山,等. 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后病理变化特点与监护[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5): 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