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中的相关物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640 日期:2025-03-22 来源:论文网
作者:孟婷 赵敏 李茂林 陈芳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甲氯酚酯,相关物质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甲氯酚酯,相关物质
  盐酸甲氯芬酯是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于 1957年人工合成,其化学名称为对氯苯氧乙酸二甲氨基盐酸盐. 主要作用于大脑皮质,能促进脑细胞代谢,对中枢抑制患者有兴奋作用. 我国从 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生产该药. 本品原料价格低廉易得,生产工艺简单,市场占有率高. 现少见有对其有关物质进行研究的方法报道. 为更好控制药品质量,符合现行药品管理要求,我们参考有关文献[1-3]对本品的相关物质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高效液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LC2010A),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上海新亚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30326, 20030327, 20030328),甲醇为色谱醇,磷酸、三乙胺为分析纯.
  1.2色谱条件YWGC18色谱柱(46 mm×200 mm, 10 m),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流动相甲醇∶磷酸三乙胺缓冲液(pH 3.2, 45∶55, V∶V),检测波长为228 nm.
  1.3系统适用性配制含盐酸甲氯芬酯、对氯苯氧乙酸2.5 g/L的溶液适量,进样10 μL,盐酸甲氯芬酯与对氯苯氧乙酸能明显分离. 符合HPLC法的测定要求(图1). 盐酸甲氯芬酯峰塔板数为6803,分离度为6.43;对氯苯氧乙酸峰塔板数为11864,分离度为21.77.
  1.4专属性盐酸甲氯芬酯为对氯苯氧乙酸与二甲氨基乙醇的合成产物,将样品进行强酸、强碱、高热加速破坏,结果强酸、强碱条件下完全分解成对氯苯氧乙酸,高热水解破坏后有大量对氯苯氧乙酸产生,均无其它杂质,说明盐酸甲氯芬酯在水相中的降解产物为其合成中间体对氯苯氧乙酸.
  1.5检测限检测限以对氯苯氧乙酸计,根据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得知,最低确定检测限为0.042 mg/L(图2). 1.6测定方法取本品加磷酸三乙胺缓冲液制成5 g/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量取适量稀释成0.05 g/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取对照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峰的峰高为满量程的20%~30%,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 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峰中如显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0.5%).
  2结果和讨论
  样品的测定结果见表1及图1,2. 本品虽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及日本药局方(第13版)等国家药典收载品种,但均未有其有关物质的考察方法,通过本试验证明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来更好的控制药品质量. ① 检测波长的确定盐酸甲氯芬酯及对氯苯取氧乙酸适量,用水分别配成5 g/L的溶液,在190 nm~400 nm波长范围内测定紫外吸收. 结果表明,盐酸甲氯芬酯在225 nm处、对氯苯氧乙酸在228 nm处有最大吸收,故确定检测波长为228 nm. ② 流动相的选择本试验对流动相进行了多次选择,以调节比例及pH值,最后确定以甲醇∶磷酸三乙胺缓冲液(pH 3.2, 45∶55, V∶V)比例最为合适,分离效果最佳.表1甲氯酚酯有关物质检测结果
  (%)20030326〖〗250720〖〗152424〖〗0.3020030327〖〗267210〖〗157789〖〗0.2920030328〖〗277244〖〗160987〖〗0.29
  【

参考文献


  [1] 李发美. 医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0.
  [2] 马广慈. 药物分析方法与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药品红外光谱集[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8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